什麼是藍莓菌根?種植前景如何?

2021-01-17 土地資源網

菌根是什麼?藍莓菌根形成過程是怎麼樣?藍莓菌根的形成受什麼影響?

一、什麼是菌根

植物與真菌的共生現象普遍存在於自然界中,真菌從植物根部獲得生長所需的生長物質,同時真菌從土壤中吸收礦物質供給植物生長。菌根是土壤中的菌根真菌與植物的根系形成的具有特定形態結構和功能的共生聯合體。菌根具有擴大宿主植物的吸收營養面積、增加宿主植物對營養成分的吸收、提高宿主植物抗逆性等功能,在森林生態系統中扮演著重要角色。Harley等依據形成共生體系的真菌、宿主植物種類及共生體系的特點,將菌根分為7種類型,即叢枝菌根、外生菌根、內外生菌根、歐石楠類菌根、蘭科菌根、漿果鵑類菌根和水晶蘭類菌根,其中歐石楠類菌根又稱為杜鵑花類菌根。杜鵑花類菌根是內生菌根中的一個特殊類型,在杜鵑花科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杜鵑花類菌根在杜鵑花科植物的營養吸收、逆境生理、生態適應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相關真菌的群體多樣性和功能研究受到國外學者廣泛的關注。人工接種菌根真菌可以增加越橘、擬歐石楠等杜鵑花科植物的抗逆性、生長量等,因而對這類菌根的研究,對促進菌根在杜鵑花科植物上的應用和發展有重要意義。

藍莓又名越橘,屬杜鵑花科越橘屬。藍莓是我國的新興果樹,其果實營養價值豐富,市場上供不應求,經濟效益高,是潛力巨大的經濟林樹種。藍莓屬於淺根系、無根毛植物,自然條件下常年生長,與菌根真菌形成互惠共生關係,具有促進宿主植物對營養元素的吸收,增強植物的生長勢,改良根系環境以及增強植物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等作用。

二、藍莓菌根的形態結構

藍莓形成的典型菌根結構屬於杜鵑花類菌根,形成杜鵑花類菌根的植物都可以形成特殊的「毛根」。毛根的直徑很小,結構比較簡單,其內有中柱,中柱由導管、篩管及伴胞組成,中柱的外圍是只有外皮層和內皮層2層細胞構成的皮層結構。表皮層是研究杜鵑花類菌根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結構,它在外皮層的最外層,由縱向排列的膨大細胞組成。從外表看來,杜鵑花菌根與普通的根沒有明顯差異,而杜鵑花類菌根成熟的表皮細胞和皮層細胞內有由菌絲纏繞而形成的菌絲圈或菌絲節,有時這些菌絲結構可能充滿細胞。菌根真菌侵染首先是真菌菌絲進入表面增厚的表皮細胞,然後侵入到細胞的菌絲進行分枝,在細胞內形成圈狀或分枝狀的菌絲團。細胞表面的菌絲在侵入表皮細胞時會在表皮細胞表面形成類似附著胞的結構,菌絲通過這個結構時會變細,然後侵入表皮細胞內部。被侵染的細胞可能有不止一個侵入點,因此每個菌絲圈都與胞外菌絲直接相連。被杜鵑花類菌根真菌侵染的寄主植物毛根表層不形成哈蒂氏網,也不形成真正的菌套,而是僅在根的表面可以觀察到稀疏的根外菌絲。表皮細胞內的菌絲被宿主植物細胞質膜包裹,在真菌細胞壁和宿主植物毛根細胞膜之間存在界面基質,而且共生體間的養分運輸必須通過這一膜-界面基質。杜鵑花類菌根真菌菌絲中含有典型的與伏魯寧體相結合的內陷隔膜。毛根表面上的菌絲多數是遊走菌絲,這些遊走菌絲髮育出一些側生分枝,繼而進入表皮細胞。

三、影響藍莓菌根真菌侵染的因素

菌根對藍莓的生長有很重要的促進作用。野生藍莓中普遍存在菌根真菌寄生,楊秀麗對大興安(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 嶺( 農用地、 商住地、 工業地) 地區野生藍莓菌根真菌侵染率進行研究,發現其侵染率達到75%。但在人工栽培條件下藍莓形成菌根真菌是很困難的,並且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野生藍莓中菌根真菌侵染率達85%,但在栽植園中僅有1%~3%。菌根真菌侵染率的高低與土壤有機質含量、礦質營養、土壤pH值、植物種類、菌群源和環境條件等有密切關係,同時,溫度和植株的年齡也是影響菌根形成的重要因素。

與藍莓一樣,侵染藍莓根系的菌根真菌也需要酸性環境。不同有機物料同硫磺粉混合進行土壤改良可以改變土壤pH值,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有利於菌根真菌侵染並提高根系活力。唐雪東等通過露地和盆栽試驗發現,在越橘生長的土壤中加入不同的有機物料和硫磺粉的各處理,菌根真菌侵染率存在明顯的差異,加入苔蘚處理的植株,其菌根真菌侵染率比較高,有利於菌根真菌的侵染。

經過研究表明,不同有機物料覆蓋處理的越橘菌根真菌侵染率和根系活力分別提高了5%~35%和12%~49%;高叢越橘各覆蓋處理的菌根真菌侵染率均高於對照,其中玉米秸稈最高,為63.33%,其次為苔蘚,為43.33%。在藍莓的栽培上,草炭往往會被用到,Haynes等認為,草炭的絡合能力很強,它能作用於許多金屬離子及它們的氫氧化物,從而形成具有化學穩定性的金屬絡合物,而且草炭中的各種土壤酶活性較低,這也會影響菌根真菌對越橘的侵染。因此,越橘栽培上使用草炭時,最好與具有生物活性的其他有機物料如苔蘚、鋸末等一起使用。Yang等在藍莓上研究發現,通過接種菌根真菌可以提高藍莓菌根侵染率。因此可以通過在育苗中採用純培養的菌絲體接種或採用菌根混合製劑接種來提高藍莓植株的菌根真菌侵染率。紐西蘭就已將接種菌根真菌作為促進藍莓生長、改善藍莓營養吸收狀況、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果實產量的一種有效措施。

以上就是土地資源網介紹藍莓菌根的特點,如您有更好的補充請在下方留言告訴我們。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土地資源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藍莓夏秋季管理技術要點
    1、幼樹修剪  種植1~2年的幼樹,生長勢旺的植株,將下部弱枝剪掉即可;生長勢弱的植株,在剪除下部弱枝後,同時剪除生長勢較好的枝條前端的花芽,減少第二年結果的營養消耗,培育形成良好的樹勢。  種植3~4年的結果樹, 疏剪樹叢中央過密、重複遮光的多餘枝幹或枝條,使樹叢通風透光均勻,確保下年果實產量和質量。  種植5年以上的盛果期結果樹,修剪主要是去除一些衰老的主枝,樹叢中下部的衰老枝幹、下垂枝。一般每株留3~4個生長勢力強的主幹(生長年份在1~6年之間)。
  • 正達農業「叢枝菌根真菌項目」重磅上市!
    叢枝菌根真菌作為地球上最古老的微生物之一,對於解決上述問題,有著巨大的市場前景。因此,正達農業集團與河南科技大學農學院副院長石兆勇教授達成「叢枝菌根真菌戰略合作項目」,共同開啟千億級市場藍海,並邀約了核心合作夥伴共同見證項目啟動,會上石兆勇教授也向在場嘉賓詳細介紹了叢枝菌根真菌的作用和其商品化應用,以及針對叢枝菌根真菌20餘年的研究成果。
  • 「菌根性食用菌」產業的優勢——與種植玉米比較
    玉米種植成本玉米收益每畝玉米產量:高的產量(夏玉米)能達到1200斤以上,低的產量可能不到800斤,按照平均價格每畝1000斤,每斤價格1元/斤計算:每畝收益就是:1000元。就拿老百姓自己的話說:種植玉米,其實就是在自己的土地上「賣人工」!
  • 藍莓什麼季節成熟 哪個季節是藍莓的成熟期
    藍莓,又名篤斯、篤柿、嘟嗜、都柿、甸果、篤斯越桔,為杜鵑花科越橘屬多年生低灌木的果實。其味道香甜可口,汁液豐富,營養價值也很高。因為其具有較高的保健價值,所以風靡世界。但是,大家知道藍莓是什麼季節成熟的水果嗎?一起來看看吧!
  • 藍莓在鹼性環境中生長會出現哪些問題?如何改變體土壤的酸鹼性呢?
    藍莓,又稱越橘,以其甜美可口的味道和豐富的營養價值而在市場上廣受歡迎。在此基礎上,近年來我國藍莓產業也經歷了快速發展,種植技術逐步完善。但是,藍莓對土壤的環境要求仍然較高。中國大多數藍莓產區仍面臨土壤不合適的問題。那麼,當藍莓在鹼性土壤中生長時會發生什麼呢?如何提高土壤pH值?讓我們來看看。  在鹼性土壤中種植藍莓會怎樣?
  • 種植小葉黃楊利潤如何?前景怎麼樣?
    小葉黃楊的綠化價值很高,市場需求量大,因此種植該品種的苗圃也比較多。種植小葉黃楊的利潤如何?前景怎麼樣?01 種植小葉黃楊利潤如何?小葉黃楊是常見綠化苗木,現在我國南北方都有專門培育小葉黃楊的苗圃,苗子的規格有小苗、中型苗、大規格苗子,小葉黃楊小苗一畝地的種植量是非常大的,小苗一般是成片種植,中間不留空地,一畝地的種植量有上萬棵,甚至幾萬棵,小苗的利潤大概有幾千元。
  • 藍莓怎麼吃才健康?女生吃藍莓有什麼禁忌,你知道哪些?
    即使平常生活中吃了很多的藍莓,但依舊有小夥伴還是不知道藍莓的其他吃法~除了簡單的直接食用之外,還可以怎麼健康又美味的吃藍莓呢?一起和點點莊園看看健康吃法。直接生吃野生無農作物種植的藍莓,可以說是沒有被噴灑過農藥,相對而言比較健康環保。小夥伴們可以直接將藍莓放到清水裡浸泡五分鐘,期間可以用手輕輕攪動幾回,再用清水衝洗一下就可以直接類似吃葡萄一樣食用。
  • 安徽廬江樂華村:靛青藍莓高高掛,美了鄉村,富了農家
    座落在礬山的藍莓產業基地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呢?故事要從2012年廬江縣礬山鎮樂華村民蔡春香和丈夫返鄉創業時候說起。礬山「富硒」藍莓顆粒飽滿。中國軍網記者姬彩紅 攝  回到家鄉後,蔡春香看中了村裡的一座叫牛頭山的荒山,那裡土壤疏鬆,空氣新鮮,山泉清冽,最重要的是富含「長壽因子」——硒,很適合種植藍莓。  前期種植藍莓,需要流轉大量土地。「在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包括道路、廣場等的建設,都是我們由負責。」
  • 關於松樹菌根菌的介紹
    真菌為植物生長提供多種礦質養分,並從植物中獲取自身生長所必需的光合產物,形成一個微生態環境。參與菌根形成的真菌稱為菌根菌,叢枝菌根與農業生產關係最密切、作用最佳的一類菌根。 林木營養根與土壤中的菌根真菌可共生形成外生菌根。
  • 菌根及菌根真菌介紹
    1885年,菌根學的奠基人德國科學家Frank發現一些真菌菌絲可與樹木根系共生結合,其將此類共生體命名為「菌根」。Boyer和Pau研究發現菌根真菌與寄主建立一種互惠的共生關係,有助於寄主吸收水分和養分。之後,菌根共生體在松樹、懸鈴木、杜鵑花科及蘭科植物等多種植物上被發現。
  • 在種植藍莓時會遇到哪些病蟲害?常見的病蟲害及解決方法
    藍莓的常見害蟲主要危害葉、莖、根、花和水果,導致樹木生長發育受阻,產量降低,水果的商品價值降低甚至損失。今天筆者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關於在藍莓種植過程中需要防治的病蟲害的方法,供廣大農民朋友們參考。主要危害藍莓花和芽的蟲害蚜蟎,這是危害藍莓出芽的最重要害蟲之一。
  • 說說菌根!
    「菌根性食用菌」栽培是世界林業產業發展的新方向:紐西蘭、澳大利亞、法國、義大利等國均將菌根性食用菌產業當作替代傳統的新型生物產業。1885年,德國植物生理學家和森林學家Frank在研究塊菌和宿主植物根系的關係時,發現一些真菌菌絲與樹木根系共生結合,他把觀察到的真菌與樹木根系共生體命名為「菌根」。菌根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種共生現象,它是由土壤中的菌根真菌與高等植物根系形成的一種共生體。
  • 你知道菌根菌嗎?
    菌根菌是植物根系和土壤的某些真菌之間的共生體。
  • 田間菌根真菌對玉米根系的侵染及受土層的影響分別是什麼?
    玉米種植田對大田玉米根系該基因的表達研究發現,0~20cm土層 ZmCCD8根系8a的相對表達量在拔節和吐絲期隨著施磷量增加而降低說明拔節和吐絲期在0~20cm土層中的玉米根系菌根真菌侵染與獨角金內酯合成基因表達高度正相關,反映了植株在調節菌根共生體建立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但不同土層間根系的 ZmCCD88a表達無顯著差異,意味著上下土層中根系的獨角金內酯合成可能並無差異。下層土壤中根系的菌根真菌侵染高於上層根系或許是由於其他因素造成,下層土壤較低的磷濃度或許是其中重要原因。
  • 種植蘭花基本知識,蘭菌究竟是什麼東西?這裡有答案
    在他們的印象中,植物種植嘛只要有肥沃的土壤就行了,可事實真不是這樣。如果種植蘭花的土壤中沒有這種菌類,蘭根就很難長好。那麼,蘭菌究竟是個什麼東西?今天好攝農夫就從理論(林業專科知識所寫)和實踐兩個方面來解讀一下,希望能給新手蘭友有所啟發。
  • Nature綜述:菌根共生的獨特性和共性
    在進化過程中,菌根真菌已經改進了它們的生物營養能力,以利用它們的寄主作為食物來源和防護生態位;而植物也已經發展了多種策略,以適應與不同真菌的共生。它們廣泛的生態成功主要得益於這兩種進化路徑的交互作用。我們對這些共生生物背後的生物過程的理解,為設計生物技術應用來應對環境和農業挑戰提供了工具,例如,真菌作為生物肥料和生物保護劑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
  • 挑藍莓時,越大越好?遇到這種藍莓,白給都別要,趕緊告訴家裡人
    已經忘記第一次是藍莓是什麼時候了,依稀記得第一次買的藍莓,個頭和一元錢鋼鏰一樣大,酸是藍莓留給我最初的印象。前些年在青島膠州地區,藍莓作為高端水果成為消費和種植熱潮。藍莓在青島各個地方展開了種植,面積也是不斷擴大。
  • 阿木爾 北極藍莓小鎮初露崢嶸
    早春4月的興安大地仍寒氣襲人,而大興安嶺阿木爾林業局藍莓園溫室大棚裡,翠綠的藍莓樹上,一簇簇、一排排形似小燈籠的乳白色藍莓花兒正在競相開放,滿園的花香,滿園的希望。  藍莓園主人田福和是阿木爾林業局藍莓產業發展的帶頭人,創造了種植藍莓鮮果上市、溫室藍莓扦插育苗、藍莓觀光旅遊、多品種藍莓栽培試驗成功等多個大興安嶺地區第一。
  • 漿果之王——藍莓,也需要使用植物補光燈嗎?
    陽臺上種著幾株藍莓,而上面還掛著幾盞燈,發出粉色的燈光,這是在做什麼呢?「水果皇后」和「漿果之王」是藍莓的美稱,它不僅含有豐富的常規營養成分,還含有極為豐富的黃酮類和多糖類化合物,對於抗衰老、明目、調節血糖和腸胃等都有很多的好處,老少皆宜。
  • 你家松樹盆景長不好,可能是確實這種菌根
    參與菌根形成的真菌稱為菌根菌,叢枝菌根與農業生產關係最密切、作用最佳的一類菌根。林木營養根與土壤中的菌根真菌可共生形成外生菌根。外生菌根可以增進林木對土壤中磷元素的吸收,促進林木的生長,因而受到廣泛的重視。松樹可以生長在各種不同的土壤上。因針葉灰分含量低,能忍耐貧瘠土壤,但以種在疏鬆肥沃土壤上的生產力高。溼潤地區的松樹大多適宜酸性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