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非洲最大實體投資項目湖山鈾礦今年將達產

2020-11-26 南方新聞網

1月23日,中國廣核集團(簡稱中廣核)在北京和深圳同步召開2018年度新聞發布會,中廣核新聞發言人黃曉飛在發布會上,對外通報了我國在在非洲最大的實體投資項目的最新進展。

  南方日報訊(駐京記者/王詩堃)「湖山鈾礦自2016年底產出第一桶鈾以來,產能穩步提升,2017年全年累計產量超過1000噸,2018年將達產。」1月23日,中國廣核集團(簡稱中廣核)在北京和深圳同步召開2018年度新聞發布會,中廣核新聞發言人黃曉飛在發布會上,對外通報了我國在在非洲最大的實體投資項目的最新進展。此外,中國在英國及歐洲最大的投資項目——中廣核英國核電項目亦在有序推進。

  年度新聞發布會是中廣核對社會公開核電安全和發展的重要平臺,今年已經是中廣核連續第五年舉辦年度新聞發布會。在此次發布會上,中廣核系統向社會披露了一年來的生產經營、科技創新、安全管理、走出去、社會責任履行等情況。

  中廣核總資產、營收、利潤連續多年兩位數增長

  2017年,中廣核保持了連續多年兩位數增長的良好勢頭,截至年底,總資產達到6352億元,同比增長22.1%;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9.3%,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5.3%。黃曉飛表示,中廣核是國務院國資委重點盈利企業和重點增利企業,綜合業績保持在央企第一方陣。

  黃曉飛透露,2017年度,中廣核全年清潔能源上網電量211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0%,相當於替代標煤6613萬噸,對應減排二氧化碳1.6億噸、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各32萬噸,環保效益相當於造林48萬公頃,可以覆蓋約三分之一個北京。

  中廣核73.8%的核電運營指標進入全球先進行列

  2017年,隨著陽江核電4號機組投入商運,中廣核在運核電機組達到20臺,裝機容量2147萬千瓦,佔全國的60%。在建核電機組8臺,裝機容量1027萬千瓦,佔全國的46%。黃曉飛表示,中廣核繼續保持國內最大的核電運營商、全球最大核電建造商以及在運在建全球第三大核電企業地位。

  安全始終是社會公眾對核電最為關心的話題。中國廣核集團旗下核電板塊上市公司中廣核電力的新聞發言人魏其巖表示,2017年,中廣核在運在建核電機組安全狀態穩定,安全生產取得歷史最好成績。世界核營運者協會(WANO)指標是國際上衡量核電安全水平的重要指標。魏其巖透露,2017年中廣核電力20臺在運機組、240項WANO指標中,有177項達到世界前1/4的先進值,比例穩步提升至73.8%。嶺澳1號機組無非計劃停堆運行天數在全球同類機組中排名第一,目前已超過4300天。在建核電項目現場安質環標杆綜合評級全部達到國際標杆7級及以上的先進水平。

  我國首個百萬千瓦大型商業核電站大亞灣核電站所在的大亞灣核電基地安全業績更是突出。大亞灣核電運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新聞發言人常啟能介紹,大亞灣核電基地2017年六臺機組72項WANO指標中,有61項達到世界前四分之一的先進水平,先進率達84.7%,其中53項達到世界前十分之一的卓越水平,卓越率達73.6%,以上指標均創大亞灣六臺機組投產以來的「歷史最佳」。與此同時,大亞灣核電基地全年未發生一起國際核事件分級表0級及以上運行事件。2017年,在法國電力集團舉辦的國際同類型核電機組年度安全業績挑戰賽中,大亞灣核電基地榮獲「核安全」與「能力因子」兩項第一名,累計獲得36項次第一名,是全球獲得冠軍最多的參賽核電基地。

  此外,常啟能透露,2017年深圳市接連遭到六次颱風的襲擊,大亞灣核電基地的人員、設備均保持安全,生產過程未受影響。

  2017年,國家核安全局、國防科工局、國家能源局等四部委對國內各大核電基地進行了全面安全檢查。魏其巖在會上首度透露,檢查組評價中廣核電力六大核電基地為「安全生產可控,不存在影響行業安全的重大隱患,中廣核核電安全是有充分保障的」。魏其巖還表示,中廣核電力安全管理的改進也得到了WANO的認可,WANO認為「2017年中廣核的安全管理改進經驗值得WANO學習」。

  「華龍一號」 示範項目主設備國產化率達86.7%

  華龍一號作為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三代百萬千瓦級核電技術,已成為閃亮的「國家名片」,2016年9月29日,中廣核與法國電力集團、英國政府籤署了英國新建核電項目一攬子協議,正式挺入世界老牌核電強國英國,實現了我國核電走出去的歷史性突破。廣西防城港核電二期作為國內示範項目,以及英國布拉德維爾B項目的參考電站,大力推進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工程建設屢創佳績。

  黃曉飛透露,防城港二期安全、質量全面創優,設計、設備、建安全面超預期完成年度任務。造價、進度全面可控,示範效應逐步顯現。目前,防城港二期已完成3號核島第九層筒體吊裝,4號核島第二層筒體吊裝,反應堆壓力容器、汽輪發電機組等核心設備製造已全面啟動,均實現國內製造廠商承制,主要設備國產化率已達86.7%。

  與此同時,中廣核國內國外雙線推進華龍一號。2017年1月,華龍一號英國通用設計審查正式獲得英國政府受理。自正式啟動以來,歷經近10個月的準備,完成了多方面的準備工作,於2017年11月16日獲得了英國當局認可,GDA正式進入第二階段。與此同時,將採用華龍一號技術建設的英國布拉德韋爾B項目進入廠址勘查階段。

  此外,中廣核「專業化、集約化、標準化」的群廠管理策略成效顯著。中廣核電力新聞發言人魏其巖表示,廣東臺山核電站1號機組作為全球第三臺開工的EPR三代壓水堆核電機組,於2017年內完成了熱試,「後來居上」成為 EPR全球首堆工程,彰顯了我國核電企業強大的工程管理和建設能力。中廣核電力全年完成13次大修,包含5個首次大修及5個深度重疊大修,大修次數和總天數均為歷史之最,在確保安全質量的前提下,寧德4號機組的首次大修創造了同類機組大修的最短工期記錄。

相關焦點

  • 我國在非洲最大實體投資項目湖山鈾礦今年將達產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24日訊(記者楊陽騰)「我國在非洲最大的實體投資項目——中廣核湖山鈾礦自2016年底產出第一桶鈾以來,產能穩步提升,2017年全年累計產量超過1000噸,2018年將達產。」
  • 中國在非洲最大投資項目湖山鈾礦將達產,為全球第二大鈾礦
    中國在非洲最大投資項目湖山鈾礦將達產,為全球第二大鈾礦 劉晶、孫浩/中國環境報 2018-04-12 15:08
  • 中國在非最大鈾礦項目落實水電及勞工保障
    納米比亞位於非洲南部地區,氣候乾旱少雨,水資源緊缺。當地礦產開發和居民生活用水主要來自周邊的海水淡化廠。目前,在湖山鈾礦現場參加礦建的納米比亞當地勞工已達2300人,隨著各項礦建工作推進,施工高峰期現場將會有6000多名當地勞工同時工作。根據協議,中廣核將投資鋪設湖山鈾礦輸水所需管道並升級管道沿線的配套電力設施,以便保障項目建設用水的需求。
  • 實地探訪全球規模最大露天鈾礦——「在納米比亞,湖山鈾礦就是新聞」
    ▲湖山鈾礦2號礦坑開採作業8月初的一個清晨,隨著中國駐納米比亞大使張益明扣動發令槍扳機,來自非洲各地的1400多名參賽者,衝出納米比亞B2國家公路,開啟了「第五屆納米比亞湖山馬拉松」的比賽徵程。
  • 快、準、狠,中企一舉拿下世界級鈾礦,礦產資源爭奪再勝一籌!
    據《中國環境報》報導,我國在非洲最大實體投資項目湖山鈾礦今年將達產。 有關方面介紹,湖山鈾礦作為全球第二大鈾礦,首期產量可保證30臺百萬千瓦核電機組30年的天然鈾需求,這一投資對我國天然鈾保障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 中國建成世界第二鈾礦,有望擺脫對外依存度70%的現狀
    8月3日,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企業在納米比亞開發的鈾礦產出首桶鈾,將成為世界第二大在產鈾礦。這個項目的成功,將改變中國鈾礦70%對外依存度的現狀,打破長久以來制約我國核工業發展的鈾礦瓶頸!
  • 通訊:中廣核湖山鈾礦成為納米比亞國家名片
    2012年,中國廣東核電集團(中廣核)鈾業發展有限公司聯合中非發展基金收購納米比亞湖山鈾礦,這是中國在非洲最大的單體實業投資項目之一。據負責項目運營的中廣核斯科公司總經理蔡於勝介紹,湖山項目達產後,將使納米比亞國內生產總值每年淨增約5%。湖山鈾礦的建設從2013年4月正式動工,建設過程中高峰期提供了5000多個就業崗位。
  • 【認識非洲】納米比亞駐華大使:攜手合作 規劃發展藍圖|中國投資
    近年來備受矚目的投資項目包括中國對湖山鈾礦項目的47億美元投資,以及對鯨灣港(沃爾維斯灣)高時石材項目的2700萬美元投資,前者是中國對非投資規模最大的項目之一。截止到2018年末,中企對納外商直接投資存量為4.9億美元。2019年,中資企業共籤署價值3.4億美元的項目合同,共創造營業額4.46億美元。
  • 中國核企海外尋鈾再下一城:中核正式控股世界第四大產能鈾礦
    中核集團7月25日宣布,當天與力拓集團在納米比亞舉辦羅辛鈾礦交接儀式。中核集團正式控股世界第四大產能鈾礦——納米比亞羅辛鈾礦山,擁有其68.62%股權,成為該礦新的控股股東。中核集團旗下中國鈾業於2018年11月26日與力拓集團正式籤署羅辛項目股權轉讓協議。
  • 全球鈾現貨市場低迷,中企為何「反周期」投資
    這三家實體,傳承於中國早期的地質系統、礦冶系統、海外鈾資源開發系統。 而採購羅辛礦並不是中國鈾業第一次走出去。在2006年,國核鈾公司就在尼日參與了阿澤裡克礦的建設運營,該礦於2010年試生產成功,2012年,第一批190噸鈾產品起運回國,實現我國海外鈾資源商用「零的突破」。同年,納米比亞政府批准了中核資源開發公司在納米比亞歡樂谷鈾礦項目的開採權申請。
  • 「鈾都」往事:探訪中國最大鈾礦地質隊老基地
    「如果把中國兩彈一艇的成功和核電站的聳立比作一部雄渾的交響樂,那麼核地質就是其中最具光彩的第一樂章。而在譜寫這最具光彩的第一樂章中,核工業二六一大隊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央視專題片《金色地平線》這麼說。據了解,江西省核工業地質局二六一大隊於20世紀50年代就開始在江西相山從事勘探鈾礦的工作,是中國曾經最大的鈾礦發現者、全國最大的地質隊。
  • 中哈合資核燃料廠預計後年投產 產品將於國內市場和海外出口
    過去十年來,中國核電企業一直力爭在海外鈾礦資源市場開發尋求突破,並獲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中國廣核集團(下稱「中廣核」)在哈薩克斯坦的一個合資項目預計在2019年投產。2015年12月,中廣核與哈薩克斯坦國家原子能工業公司籤署了《關於在哈薩克斯坦設計和建設燃料組件製造廠和在哈薩克斯坦共同開發鈾礦的商業協議》。商業協議細化了雙方合作進行的核燃料組件項目和鈾礦項目的裡程碑節點、主要商業條款等內容以統籌指導兩個項目落地,標誌著中國核能企業「走出去」合資生產核燃料組件事宜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 內蒙古發現國內最大世界級鈾礦
    記者4日從獲悉,由中央地質勘查基金投資實施的內蒙古中部大營地區鈾礦勘查取得突破,發現國內最大規模的可地浸砂巖型鈾礦床。連同此前的勘查成果,該地區累計控制鈾資源量躋身於世界級大礦行列。11月4日,新華社援引國土資源部的消息稱,內蒙古中部大營地區鈾礦勘查「實現找礦重大突破」,主要得益於中央地質勘查基金「煤鈾兼探」的勘查思路創新。
  • 內蒙古發現國內最大鈾礦
    據新華社11月4日從國土資源部獲悉,由中央地質勘查基金投資實施的內蒙古中部大營地區鈾礦勘查取得重大突破,發現國內最大規模的可地浸砂巖型鈾礦床。儲量達到3萬噸,可以供應3個100萬千瓦的核電站同時使用60年。報導稱,連同此前的勘查成果,該地區累計控制鈾資源量躋身於世界級大礦行列。「煤鈾兼探」找礦新思路實現了一礦變雙礦的創舉。
  • 甩掉貧鈾國的帽子:中國發現世界級鈾礦
    近日,由中央地質勘查基金投資實施的內蒙古中部大營地區鈾礦勘查取得重大突破,發現國內最大規模的可地浸砂巖型鈾礦床。連同此前的勘查成果,該地區累計控制鈾資源量已經躋身於世界級大礦行列。這對我國立足國內提高鈾資源供應,提高核電發展資源保障能力有重大意義。
  • 中國有世界級鈾礦了!
    中國有世界級鈾礦了!     內蒙古大營地區發現國內最大規模的鈾礦,中國也許不「貧鈾」    國土資源部日前發布消息:內蒙古中部大營地區發現目前國內最大規模的鈾礦床,控制鈾資源量躋身世界級大礦行列。
  • 中廣核礦業(01164)附屬擬向中廣核鈾業附屬購買155萬磅湖山天然鈾
    該等現有框架協議將於2019年12月31日屆滿。由於該集團擬於2019年12月31日之後繼續進行該等現有框架協議項下的非豁免持續關連交易,該公司於2019年6月14日訂立該等新框架協議,為期3年。  根據新銷售框架協議,該集團已同意於有效時期內出售若干數量的天然鈾予中廣核鈾業集團;及該集團於有效時期內享有優先供應權,應中廣核鈾業集團的要求供應天然鈾。
  • 中國最大的鈾礦續寫核能開發新紀錄
    新華網北京11月6日電(記者王立彬)中國國土資源部下轄的中央地勘基金管理中心近日宣布,中國最大的鈾礦床規模進一步擴大。經過半年多努力,目前初步控制鈾資源量達到大型礦產地規模,鈾礦化帶向西又推進了整整20公裡。
  • 【認識非洲】非洲國別投資環境概況之納米比亞|中國投資
    中納貿易具有互補性,納主要從中國進口機電產品、紡織品、家具等,向中國出口天然鈾、礦產品(鉛、錳、銅礦砂)等。2018年,中納貿易額為8.27億美元、同比增長45.45%,其中中國出口3.23億美元、同比增長18.83%,進口5.04億美元、同比增長69.85%。2018年,中國對納直接投資流量約-2482萬美元,截止到2018年底,中國對納直接投資存量為4.26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