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說丨雒建斌:認準的事情堅持去做

2021-01-10 澎湃新聞

雒建斌院士近影。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供圖

雒建斌,中國科學院院士、摩擦學專家。現任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兼任國際摩擦學理事會執委,獲2013年美國摩擦學者和潤滑工程師學會國際獎。

鑽研摩擦現象數十年,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雒建斌是名副其實的摩擦學專家。

前不久,2020年度陳嘉庚技術科學獎頒給了「摩擦中微粒作用機制及超滑機理」,項目主要完成人正是雒建斌。30多年來,雒建斌和團隊不懈攻關,研製了新型納米級潤滑膜厚度測量儀,在國際上首次提出「薄膜潤滑狀態」概念,填補了彈流潤滑與邊界潤滑之間的理論空白,還在應用基礎領域大膽探索超滑和拋光問題,為工業發展解決了一系列技術難題。

格外留心生活裡各種與摩擦有關的細小現象

「摩擦現象發生時,往往伴隨磨損。摩擦、磨損會引發能源消耗,給設備、器件、材料帶來損失。我國是製造大國,機械裝備使用壽命較短、低端高耗能裝備較多,每年因摩擦、磨損造成的浪費巨大。」雒建斌說。

如何降低摩擦係數,減少摩擦能耗?在薄膜潤滑理論研究取得突破後,雒建斌向「超滑」下手,挑戰這個困擾國際摩擦學界的科學難題。

所謂超滑,是指摩擦係數被降低到一個極小數值並無限度接近於零的摩擦狀態。「國外專家調研確認若將轎車的發動機摩擦係數降低18%,每年大約能夠節約5400億噸燃油,減少2.9億噸二氧化碳排放。」雒建斌說,超滑作為一種能將摩擦能耗與磨損率降低幾個數量級的變革性技術,將在工業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但超滑到底怎麼實現?藉助何種物質實現?對潤滑材料的成分特徵有哪些要求?雒建斌和團隊苦思冥想、多次實驗,一直沒有實質進展。

有一天,團隊成員抱著好奇的心理,把酸奶加到了實驗超滑的機器上。沒想到,屏幕上的摩擦係數曲線驟然降低。大家驚訝極了,迅速分成四個小組,針對酸奶的不同成分開展研究。遺憾的是,經過嚴謹論證,酸奶實現的是「假超滑」,不足以推導出縝密的科學關聯。

儘管當時有些失望,雒建斌卻意識到,偶然現象背後往往有必然,他開始格外留心生活裡各種與摩擦有關的細小現象。出差去杭州,雒建斌喝到了一碗蓴菜湯。「用筷子根本挑不起來蓴菜,我就開始琢磨它為何這麼滑溜溜。」說到這裡,雒建斌笑起來,他說無論看到什麼都會想起「超滑」。

經過無數次實驗,他最終帶領團隊發現了多種配比的酸、醇、鹼溶液都能實現超滑,特別是磷酸超滑現象的發現,對兩種超滑新機理的提出有巨大幫助。

不必拘泥於條條框框,研究服務現實,能解決問題就是有用

「如果你認準的事情,別人都不理解怎麼辦?」

「我會堅持下去,人生值得一試。」

問及雒建斌為何做起了摩擦中的「拋光生意」,他講完來龍去脈後如是說。

有一年,雒建斌和團隊到廣東一家計算機硬碟磁頭公司參觀工藝,本意是介紹薄膜潤滑技術,他卻被公司高管提出的磁頭拋光精度難題吸引住了。這是計算機硬碟製造業面臨的難題,於是,如何把握好這個度,降低磁頭磁碟表面粗糙度,改進保護膜性能,成了雒建斌實驗室新的研究方向。

在薄膜潤滑研究過程中,實驗室人員發現,在潤滑液中加入納米金剛石顆粒後,產生了良好的微拋光作用。團隊認為,這有可能適合於硬碟磁頭表面加工。對這個發現,不少同行質疑,「難度太大」「這不是傳統摩擦學的路徑」「不務正業」……雒建斌沒有放在心上,他認為,不必拘泥於傳統的條條框框,研究服務現實,能解決問題就是有用。

頂著壓力,他率領團隊攻關數月,將清華大學的實驗室研究和企業現場的實驗結合,成功把納米金剛石顆粒引入了磁頭表面拋光液中,將磁頭表面粗糙度降低了50%,實現了硬碟存儲密度的大幅提升。同時也證明了摩擦學與電子製造學科結合是正確的,成為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一個全新的發展方向。

「不放棄」「堅持一下」等語句,經常出現在他對學生的指導中

和摩擦結緣,雒建斌有著獨特經歷。

恢復高考第二年,來自陝西農村的雒建斌考上東北大學材料系,畢業後進入西安電纜廠擔任技術員。

「電纜廠製作電纜,有一道工藝叫拉拔銅絲。夏天拉的銅絲容易氧化變色,成為廢品。我就和同事一起演算試驗,推導出計算公式,為控制銅絲氧化、降低銅絲溫度提出潤滑意見。」雒建斌說,就是從那時候起,他對摩擦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有了好奇心,就不滿足現狀。雒建斌抱著繼續深造的夢想,在1985年到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冶金系讀碩士研究生,開始系統學習摩擦學知識。

旺盛的求知慾,又一次支撐他考取了清華大學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博士研究生,師從我國著名摩擦學專家溫詩鑄先生。在這個全國摩擦學研究最先進的搖籃裡,雒建斌再沒和「摩擦」分離過。

和人交談時,他措辭總是很溫和,用學生的話講,「雒老師從沒發過脾氣,但他講的每個字都很堅定。」「不放棄」「堅持一下」等語句,也經常出現在他對學生的指導中。

堅持不代表固執,前提是尊重科學規律和經驗判斷。有一次,關於超滑實現裡到底有沒有化學作用,團隊展開了激烈爭論。當時,團隊在相關實驗工件表面根本測不到化學殘質,一些人就想放棄。但雒建斌根據過往判斷,堅持要再試試,後來有位學生改換了測量方式,果然測出了一層磷酸分子,證明了化學作用的存在。

「同一個事情全世界很多人在做,只有方向對、手段好、成員能力強,組合在一起才能做好。」雒建斌說。(作者:劉詩瑤 沙迪)

來源:《人民日報》

歡迎關注

科普遼寧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院士說丨雒建斌:認準的事情堅持去做》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雒建斌、施一公榮獲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
    8月28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雒建斌生命科學學院施一公兩位教授的科研項目榮獲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新聞發布會現場 供圖 中科院機械工程學院教授雒建斌獲
  • | 雒建斌——科學講壇
    雒建斌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雒建斌  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技術科學獎  我想分享一個與日常生活相關的話題,關於  到了1939年,蘇聯學者克拉蓋爾斯基把這兩個理論統一了。
  • 《易經》:當你決心去做一件事情時,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這就是世界的規則,久念不忘,必有迴響,當你堅持去做一件事情,必然會得到想要的結果,所以想做的事情就是去做,沒有什麼值得或者不值得,就看你為這個事情堅持多久,付出多少心力。在《易經》之中有這樣一句話:初九:虞吉,有它不燕。
  • 知名品牌兒童餐具出事了,買餐具請認準這些標準!
    知名品牌兒童餐具出事了,買餐具請認準這些標準!在購買密胺餐具時,請一定要認準QS 標誌和生產標籤。★ 不少密胺餐具內層也塗有鮮豔的顏色,印刷染色的油墨在使用過程中可能因為餐具受到高溫或是劃傷而析出,選用白色且內部無圖案的密胺餐具,可以儘可能減少風險。日常使用密胺類餐具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 院士說丨潘建偉院士:量子信息技術的未來會越來越好
    院士說丨潘建偉院士:量子信息技術的未來會越來越好 2020-11-24 10: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女人的「七寸」在這兒,認準了,讓她愛你一輩子
    打蛇打七寸,不是說要用尺子量著打,這句話的意思是,要找準弱點,找準軟肋,才能一擊制勝。——聰語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弱點,每個人都有軟肋。只要能抓住她的軟肋,去進攻,結果往往是無往不勝。這個軟肋,就是她的「七寸」。
  • 90歲的院士周永茂,仍每天準點去上班
    他親眼見過、也體會過老百姓的疾苦,從小就想為國家、老百姓做點事情。周永茂在南洋中學學習期間,學校的一位老校友、共產黨早期黨員吳亮平來做過一次報告。那時上海解放不久,說到如何建設新中國,吳亮平說:「為人民服務一要有本領,二要全心全意。」其他的報告內容周永茂已經記不清了,但這句話成為了他此生的座右銘。他不斷積累、磨練著自己的本領,立志要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 施一公等5院士獲2020陳嘉庚科學獎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2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今天下午,中國科學院公布了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清華大學、西湖大學教授施一公等5位院士領銜的科技成果,分別獲得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的各個獎項,獎金100萬元。
  • 院士說丨袁亞湘院士:科研立足應用,基礎科學研究必須有的放矢
    作為基層一線的科研人員,我們應該更加刻苦努力地工作,把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貫徹到科研工作之中,把「四個面向」作為科研攻關的總目標和總方向,不斷攀登科學高峰。強國論壇: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的寶貴精神財富。您認為我國科學家們具有什麼樣的精神?科學家精神對於指引科學研究具有什麼樣的價值?
  •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我想說,他選擇考古專業,是因為他喜歡考古專業;做自己喜歡的事,本就是他的權利。義大利中世紀詩人但丁就說過:「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我很有幸聽過一場中國科學院薛其坤院士的講座。薛院士在考取研究生中,失利了兩次,他也會心煩意亂,輾轉反側。
  • 院士說丨韓啟德院士:促進公眾理解科學是科技工作者的責任
    院士說丨韓啟德院士:促進公眾理解科學是科技工作者的責任 2020-12-01 10: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院士說丨郭烈錦院士:以「能源有序轉化」引領能源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
    院士說丨郭烈錦院士:以「能源有序轉化」引領能源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 2020-08-27 11: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院士說丨蒲慕明院士:科學界普遍的現象——很多人沒有真正理解科學...
    在場的老師對這個學生都很滿意,尤其是他的導師對他不怕失敗的挫折,仍堅持努力工作尤其讚賞,也同意學生應該再努力做另一組實驗,如果還是不能證實這一假說,就換一個論文題目。這個小故事說明了一個科學界普遍的現象。就是學生和導師都沒有真正理解科學研究的本質,對假說和實驗的意義沒有正確的概念。
  • 連雲港市實驗儀器外校認準世通
    連雲港市實驗儀器外校認準世通標準工業規格設計,提供RS232標準接口,直接與用戶設備連接,實現中英文功能,彩信功能,GPRS數據傳輸功能。具有完備的電源管理系統,標準的串行數據接口。外觀小巧,軟體接口簡單易用。可廣泛應用於工業收發、GPRS實時數據傳輸等諸多工業與民用領域。
  • 院士說丨袁亞湘院士:雜誌好不好,就看最好的文章是否發表在這裡
    院士說丨袁亞湘院士:雜誌好不好,就看最好的文章是否發表在這裡 2020-10-10 11: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買洗衣粉不用挑,認準這倆字!小心衣服白洗了!
    市面上的洗衣粉琳琅滿目、各種噱頭每次購買都是挑來挑去,花了眼其實,選購洗衣粉只要看準這兩個字洗衣省時省力又潔淨認準「加酶」清潔衣服的時候,經常搓洗半天,汙漬還是很明顯/ 認準「國標」 /洗衣粉種類繁多,質量也是參差不齊。如果使用的是劣質洗衣粉,添加劑超量不達標,時間長久,也會對身體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選購洗衣粉,一定要認準國標。一般正規的洗衣粉,會在包裝袋的背面標記「GB」,代表產品是經過安全監測,合格達標的。如果沒有,要謹慎購買為佳。
  • 院士說丨周守為院士:中國海洋能源開發未來的主攻方向及建議
    院士說丨周守為院士:中國海洋能源開發未來的主攻方向及建議 2020-11-03 11: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院士說丨曾慶存:深耕科研六十餘載,一切為了祖國氣象事業
    1月10日,85歲高齡的曾慶存院士以卓著成就登上了北京人民大會堂的領獎臺,榮獲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大氣科學作為交叉學科,曾慶存在教書育人時,堅持廣羅各專業的人才,立志為多學科交叉融合創造條件。他的學生中,除了大氣科學專業的以外,也有來自物理學、力學、控制論和環境科學等領域的學生。除了為祖國培養優秀的大氣科學研究人才,曾慶存還為發展中國家培養了多位留學生人才,其中,中科院首位外籍博士古拉姆·拉索爾回國後任巴基斯坦國家氣象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