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20200110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曾慶存
他是國際數值天氣預報奠基人之一;
他研究提出的「半隱式差分法」,成為世界上首個用原始方程直接進行實際天氣預報的方法;
他還為現代大氣科學和氣象事業的兩大領域——數值天氣預報和氣象衛星遙感做出了開創性和基礎性的貢獻;
他就是國際著名大氣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曾慶存!
1月10日,85歲高齡的曾慶存院士以卓著成就登上了北京人民大會堂的領獎臺,榮獲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獲得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曾慶存院士代表全體獲獎人員發言
為了國家需要,毅然改學氣象專業,開啟氣象科研人生
攻克氣象學難關,奠定當今數值天氣預報業務模式的動力框架基礎
在蘇聯留學時的曾慶存(右)
踏上歸國路,勇攀氣象科學領域最高峰
曾慶存所著的《大氣紅外遙測原理》
此後,曾慶存又重新回歸到自己所熟悉的數值天氣預報研究領域,並於1979年出版了長達80萬字的大氣動力學和數值天氣預報理論專著《數值天氣預報的數學物理基礎》第一卷。
這部專著將數學、力學和氣象學有機地結合起來,貢獻了世界首創的數值天氣預報理論研究成果,被中國科學院列為重大研究成果,同時也得到了國際同行的高度讚譽。
堅守科研一線,為國家培養氣象人
從大學時學習氣象學專業開始,多年來曾慶存始終堅守在氣象學研究的科研第一線。
青年時期,他勤奮好學,為了建設好祖國的氣象事業而不懈奮鬥;中年時期,他刻苦專研,不斷為祖國的氣象事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晚年時期,他教書育人,為祖國大氣事業培養出頂尖人才。
幾十年來,曾慶存為中國氣象事業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研究生和青年學者,他們之中的大部分人已成長為國家大氣科學研究和業務領域的骨幹和頂尖人才。
大氣科學作為交叉學科,曾慶存在教書育人時,堅持廣羅各專業的人才,立志為多學科交叉融合創造條件。他的學生中,除了大氣科學專業的以外,也有來自物理學、力學、控制論和環境科學等領域的學生。
除了為祖國培養優秀的大氣科學研究人才,曾慶存還為發展中國家培養了多位留學生人才,其中,中科院首位外籍博士古拉姆·拉索爾回國後任巴基斯坦國家氣象局局長。
現如今,已經85歲高齡的曾慶存仍然堅守在科研一線,從事著他所熱愛的大氣事業。
從風華正茂到耄耋之年,曾慶存在氣象科研領域深耕六十餘載,他是中國氣象事業發展過程的參與者,也是見證者。
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他曾立志要攀登上大氣科學的珠穆朗瑪峰,現在雖未登頂,但已在大約8600米海拔處建立了一個營地,供後人休憩、前行。
今天,讓我們共同向這位大氣科學研究領域的前輩致以崇高的敬意!
參考資料:
1.中國新聞網,《大氣科學家曾慶存院士:致力「天有可測風雲」》
2.《瞭望》新聞周刊,曾慶存:一切為了祖國氣象事業
3.光明日報,《「氣象科學老戰士」曾慶存:不求聞達亦斯文》
4.央視網,《人物·故事》 20200110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曾慶存
文/科協改革進行時 編輯整理
歡迎關注
科普遼寧
原標題:《院士說丨曾慶存:深耕科研六十餘載,一切為了祖國氣象事業》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