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星系統有兩個恆星,那行星還能穩定的運行嗎?冥王星給出答案

2020-12-03 李論科學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擊壤歌

冥王星雖已被貶為矮行星,但對它的研究讓我們得到了關於地外遙遠行星重要的信息!假如,一顆行星繞一個雙星系統公轉,當有兩個引力源存在的時候,這個行星的運行會發生什麼?以我們目前的觀測水平,我們無法看到對地外行星進行比較細緻的研究,但冥王星卻為這個問題帶來了一定的啟示!

太陽系的行星、衛星基本上都遵循同樣的規律

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我認為最可靠的事情就是日出和日落。太陽從來不會打西邊出來,也不會哪一天不出來。這就是我們自然界最簡單、最直觀的規律性。當一顆行星圍繞太陽公轉時,它既繞軸自轉,又圍繞太陽系質量最大的部分(太陽位於橢圓的一個焦點上)旋轉。而行星的自轉,導致了「夜晚到白天」的轉變就產生了日出,而「白天到夜晚」的轉變就產生了日落。這種規律性使得我們只需通過簡單的科學知識,就可以準確地預測下一次日出/日落將在何時何地發生。

衛星基本上和行星一樣,它既繞軸自轉,也繞著母星運行,不過這個母星是行星並非恆星。在大多數情況下,衛星比它所環繞的行星質量要小得多,當然,行星的質量也比恆星要小得多。關於衛星在行星的帶領下繞恆星運行的軌跡,我們一般會認為它是一種「環形」或「螺旋形」軌道,但實際上在大尺度的範圍來看,衛星的軌道其實是非常「平滑」的!例如,你覺得下圖中哪個圖形準確地描述了月球繞太陽的軌道情形?思考一下!

正確答案其實是D。而其他的圖形要麼不正確,要麼太誇張。

我們知道,月亮的自轉周期和公轉周期是一樣的,每27.3天繞地球一周,也剛好自轉了一周,而月亮上日出和日落的周期也正好是27.3天。從北極往下看,月球也在逆時針旋轉,月球上的太陽也是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這跟地球上看到的完全一樣。

就我們太陽系來說,我們所知道的所有衛星都具有以下的共同特徵:

它們有一個固定的自轉周期,因為大多數衛星的自轉都已經被自己的母行星潮汐鎖定了,它們都有一個穩定的軌道,因為衛星都會圍繞自己的母行星穩定的公轉,它們都會隨著自己的母行星圍繞太陽運行。到目前為止,我們測量的所有衛星都呈現出了穩定的日出日落模式,與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非常相似。但是,冥王星總有一些與眾不同的地方。

另類的冥王星-卡戎系統

當我們觀察太陽系中所有八顆「官方」行星的行星系統時,我們發現這些行星系統中幾乎全部的質量都集中在行星上,所有的衛星加起來只佔整個行星系統質量的一小部分。事實上,地月系統是最平衡的,我們的月球只有地球質量的1.2% !

但是對於冥王星系統來說,它有一個巨大的衛星卡戎,它的質量超過了冥王星的10%。因此,對於冥王星-卡戎系統的外部衛星來說,它們不是被單一質量吸引(或鎖定),而是會面對兩個截然不同的質量,這兩個質量都會影響它們的運行。

2015年7月14日,「新視野號」造訪了冥王星,獲得了很多關於冥王星的信息。現在,我們知道冥王星有五顆衛星:

卡戎是20世紀70年代末發現的最大的衛星,冥衛三和冥衛五是兩個相對較大的天體,比冥王星和卡戎要小得多,但直徑仍超過50公裡冥衛二和冥衛四,這兩顆衛星相對較小。

冥王星-卡戎系統,由於其自身和冥衛一對外圍衛星施加了不尋常的引力,因此這個系統比我們所意識到的還要奇怪!新視野號追蹤了冥衛三和冥衛五這兩個最大的外衛星其在軌道上的運行情況,結果發現它們的運行方式是我們以前從未見過的。

冥王星的衛星「冥衛五斯提克斯」和「冥衛三許德拉」並不沒有繞著一個固定的自轉軸旋轉,而是在冥王星-卡戎系統中胡亂地翻滾。當然,它們的公轉軌道並不是那麼混亂,而是處於穩定的、相互共振的軌道上,但是其自轉的部分是完全混亂的!如果我們在冥衛三表面選擇一個固定的點,我們會在某一天看到太陽從東方升起,然後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太陽升起的角度會不斷的變化,直到太陽從西方升起,然後以混亂的方式繼續循環。

冥衛五的自轉方式也是一樣的,冥衛二和冥衛四的旋轉特性能稍微好一點,但它們的自轉也不穩定。

上圖可以看到冥衛三和冥衛五在形狀上都被拉長了,這是因為在其系統中有兩個獨立的引力源。比較有趣的是,冥為四比其他衛星要暗得多,呈顯出了黑色,其中原因尚未被了解。

這是我們首次也是唯一一次成功地研究有兩個重要質量天體的引力軌道系統,對冥王星-卡戎雙質量軌道系統的研究得出來的結論(外衛星自轉會變得混亂),可能對圍繞雙星系統運行的行星自轉情況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對冥王星的研究,使我們獲得了重要的信息

那麼我們就可以推測出,在宇宙中的雙星系統,由於中心有兩個重要的質量,這兩個質量在行星上產生的力矩可能會使其運動的自轉部分保持固有的不穩定性,從而可能導致行星上日出和日落的方向是完全混亂和不可預測的,就像冥王星的衛星一樣。

雖然我們的太陽系是個單星系統,但考慮到廣闊的宇宙,我們可以想像像冥王星衛星這樣的情況在宇宙中很常見。像我們太陽系這樣的單星系統,在宇宙其實是個特殊的例子,宇宙中比較普遍的是雙星、甚至三合星系統,那麼在圍繞這些系統運行的行星,可能會被各方的引力拉成橢球形,並且自轉混亂,甚至公轉軌道也不穩定。

這就是冥王星-卡戎系統,為我們探索外行星所帶來的啟示。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月球和地球不是雙星系統,而冥王星和卡戎卻是雙星系統?
    【每日科技網】  首先我們來看看什麼是雙星系統。  一般來說,雙星系統是指恆星系統。兩顆恆星相對於其它恆星來看,位置很接近,但兩顆星由於質量相差不大都形不成主星地位,兩顆恆星只能圍繞著空間一個共同的質心運動,這樣就是一個雙星系統。宇宙中這樣的恆星雙星系統比較多。
  • 雙星共軌真的存在嗎?
    在我們的宇宙中有太多的不可思議與奇蹟,也有許多的美麗與可惜,但你知道,宇宙之中有一個不可能的存在嗎?,我們得先討論一下什麼是行星的定義,行星就是能清除其自身軌道附近的天體,圍繞一顆恆星運轉。冥王星和它的衛星卡戎,其質心在天體之外,也就是說,冥王星和卡戎就像是兩個手拉手旋轉的戀人,誰都不圍繞誰旋轉,但都在互相面對面的一起自轉,想要擁抱卻被無形的力量拉扯,只能相互旋轉在共同軌道上公轉,也因此,天文學大會將冥王星踢出了行星的行列,成為了矮行星。
  • 我們地球所在的太陽系,有沒有可能是一個「雙星系統」?
    雙星系統有不同的類型,包括物理雙星、光學雙星、目視雙星、分光雙星、食雙星、密近雙星和X射線雙星,我們平時所說的雙星系統一般是指「物理雙星」,也就是指一顆恆星圍繞另外一顆恆星運動,並且互相有引力作用。我們知道恆星不僅體積和質量巨大,而且是能夠通過核聚變反應讓自身發光發熱的 ,所以恆星不像行星那樣難以發現,如果太陽系內有第二顆恆星,那它是無法躲藏自己的。不過,如果從遙遠的外太空來觀察太陽系,那麼太陽還是有可能成為「光學雙星」的,因為所謂光學雙星是指兩顆恆星看起來距離很近,實際上卻距離很遙遠的現象,不過光學雙星並沒有真正的雙星繞轉現象。
  • 另一個恆星系統的第九行星
    這顆名為HD 106906b的行星繞著336光年外的一個雙星系統運行。它的質量約為11個木星,軌道半徑是地日距離的730多倍。在與《今日宇宙》的郵件交流中,卡拉斯透露了更多關於HD 106906 b有趣的背景故事:有間接證據表明恆星周圍存在塵埃盤,類似於太陽系中的小行星帶和柯伊伯帶。2004年7月24日為了進一步研究,天文學家利用哈勃望遠鏡對這個系統進行了第一次觀測。當時,科學家並不知道這個恆星系統的中心實際上是雙星系統,也不知道視野中的一顆背景星其實是一顆系外行星。
  • 有「四個太陽」的行星首次被證實 繞兩個雙星系統旋轉
    行星PH1繞兩個雙星系統旋轉的模擬圖《星球大戰》中兩個太陽的日落奇觀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0月15日報導,英國科學家近日確認了一顆與4顆恆星相伴的行星,這意味著該行星的天空上有「四個太陽」,這是天文界首次發現此類天體系統。
  • 太陽系也是雙星系統?它每2600萬年回一次,還與第九行星有關
    恆星的數量非常多,拿我們所在的銀河系來說,現代科學研究認為,銀河系中恆星的數量大約在1000億顆-4000億顆之間。而且通過分析,科學家們認為,銀河系中的恆星系統,一半以上都是雙星系統,這是什麼概念呢?意味著很多恆星系統中,都有著兩顆恆星,像太陽系這種只有一顆恆星,而且運行還非常穩定的恆星系統,其實還是很難得的。
  • 太陽系也是雙星系統?它每2600萬年回一次,還與第九行星有關
    恆星的數量非常多,拿我們所在的銀河系來說,現代科學研究認為,銀河系中恆星的數量大約在1000億顆-4000億顆之間。 而且通過分析,科學家們認為,銀河系中的恆星系統,一半以上都是雙星系統,這是什麼概念呢?意味著很多恆星系統中,都有著兩顆恆星,像太陽系這種只有一顆恆星,而且運行還非常穩定的恆星系統,其實還是很難得的。
  • 天文學家有發現繞黑洞運行的行星系統嗎?可能的狀況是怎麼樣的?
    可能存在圍繞黑洞運行的行星嗎?理論上來看這完全有可能,因為黑洞是一個大質量天體,儘管在它周圍形成原生的恆星和行星的概率幾乎就是0,但它有幾種機制可以擁有伴星或者行星!雙星系統,其中一顆超大質量的恆星超新星爆發後內核坍縮成黑洞,而伴星則在超新星爆發的衝擊波中倖存,這種條件下黑洞就會存在一顆恆星的伴星,如果這顆恆星有行星的話,他們就成為這個黑洞星系的一部分。
  • 一顆類地行星能存在於兩個太陽周圍嗎?
    永旺(Aeon)的圖書作者和科學編輯科裡·鮑威爾(Corey Powell)在Quora網站上回答: 如果兩個太陽圍繞彼此旋轉會發生什麼?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這僅僅是一個理論上的問題。但是,在過去十年左右的時間裡,天文學家們已經發現了十幾個已確認的「環繞型行星」實例,即圍繞著雙星系統運行的行星。
  • 雙星系統行星可擁有適合生命存在的衛星?
    到目前為止,人們只發現了一顆繞著遙遠恆星運行的行星運行著潛在衛星,但考慮到圍繞地球太陽運行的衛星數量眾多,似乎仍有更多的外衛星未被發現。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正如著名的《星球大戰》星球塔圖因所描繪的那樣,圍繞著雙星運行的行星可以抓住它們的衛星,為生命的進化創造場所。然而雙星系統可以在穩定性方面帶來挑戰,而它們的單星系統卻可以避免這種挑戰。
  • 沒有恆星,行星還能獨立存在嗎
    人類總算是逐漸了解了行星和恆星的運行。行星好像總是圍繞著恆星旋轉,比如咱的地球。而行星的形成過程,也決定了行星基本都是伴隨著恆星而出現。那麼問題來了,挖……不是。行星脫離了恆星老大哥能夠生存嗎?存不存在一些漫無目的、無所事事的行星一天到晚的亂跑,不圍繞別人轉呢?答案是,肯定有啊!而這些行星存在於其他迭代的期間。
  • 雙星系統也可以擁有行星
    擁有兩個太陽的外星行星,數量遠遠超過天文學家先前的預料。圖片來源:UniverseToday.com設想你生活在一顆有兩個太陽的外星行星上。
  • 一顆繞雙恆星系統運行的奇異行星
    研究驚現奇異系外行星環原始雙星運轉 原版《星球大戰》電影中有一個標誌性的場景,盧克·天行者俯瞰塔圖因的沙漠景觀,看到了雙重日落的奇觀。而今,美國國家射電天文臺(NRAO)進行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這種由多顆恆星環繞的奇異系外行星世界可能位於偏離的行星軌道上,遠離了主軌道平面。
  • 系外超級行星確認!離奇的運行軌道或暗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存在
    迄今為止,已發現的4300多顆確認的系外行星都有共同之處:即與其宿主恆星軌道距離較近,而距太陽系較遠。現在,天文學家又發現了一顆巨大的系外行星,該行星圍繞著一顆雙星運行,繞行一周需要15000年。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天文學雜誌》上。這顆系外行星被稱為HD106906b,質量是木星的11倍。它圍繞著一對被稱為HD106906的熾熱主序列黃白色恆星運行。
  • 17歲的NASA實習生發現了一顆繞雙星系統運行的新行星
    他不僅在高三時被接受為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實習生,而且在實習僅三天後通過自己的努力發現了一顆甚至沒人知道的行星,這使他一舉成名。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個新發現的新世界不同於天文學家見過的任何世界:這是一顆圍繞雙星系統運行的行星。
  • 被天文學家除名的冥王星,未來會重回「九大行星」嗎?
    按照新的標準,天體必須同時滿足三大條件才能稱之為「行星」。必須圍繞恆星公轉。質量必須足以克服固體應力,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狀態,成為近似於圓球的形態。已經清空了自身運行軌道附近的其他天體。就冥王星而言,前兩個條件它都能滿足,唯獨第三條標準沒能達到,正如下圖所示,冥王星與海王星的運行軌道產生了交叉(藍色為冥王星軌道,粉色為海王星軌道)。存在交叉就意味著冥王星的軌道上還存在其他天體,它沒有清空自己的軌道。
  • 冥王星有多可怕?一顆零下223℃的行星或許是病毒的天堂
    冥王星很可怕麼?一顆零下223℃的行星或許是病毒的天堂?以前我們提到太陽系內的行星,會不自覺地想到有九大行星。但在二零零六年,天文學家們通過一次會議判定太陽系是八大行星,冥王星被驅逐出列,降為矮行星,這其中當然是有原因的。
  • 天上有2個太陽?這顆系外行星環繞雙恆星運行,運行軌道「錯位」
    如距離我們地球大約22.5光年遠的系外行星LTT 1445Ab,其環繞一個名為LTT 1445的三星系統運行,在這個恆星系中,有3顆紅矮星,所以在這顆系外行星LTT 1445Ab上,我們可以看到3個太陽。對於我們太陽系內的八大行星來說,主要是環繞太陽運行,所以運行軌道也是相對簡單,大致是一個橢圓形的運行軌道。不過,在那些多星系統中,系外行星的運行軌道會怎麼簡單嗎?
  • 雙恆星系統的奇異系外行星軌道:在行星上,你可以看到兩個太陽
    在最初的《星球大戰》電影中有這樣一個標誌性的場景,盧克·天行者在塔圖因的沙漠中眺望雙日落的壯觀景象。現在,美國國家射電天文臺(NRAO)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這種圍繞多顆恆星運行的奇異系外行星世界可能存在於遠離主軌道平面的偏離軌道上。 這一發現對複雜的多恆星系統中行星的形成具有指導意義。
  • 兩個太陽,宇宙中普遍現象——「雙星系統」
    兩個太陽在宇宙中有很多。雙星系統是指由兩顆恆星組成,在銀河系中,雙星的數量非常多,估計不少於單星。2013年4月1日,國外科學家認為,他們已經在特別遙遠的一個星系裡,捕捉到一顆行星圍繞兩個太陽運行的第一張圖。1650年,Giovanni Battista Riccioli在大北鬥(大熊座)發現雙星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