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的奴隸們 Vs.特斯拉想造空調

2021-01-13 凌通社

周末關於電動汽車的新聞很多,最有意思的是有人問電動車買國產的還是特斯拉,回到的是還是買特斯拉吧,國產的太貴。而蔚蘭李斌的回覆也是非常幽默,屁民們想多了,他對標的不是特斯拉。

當然現在最令人扼腕的是假藥停,現在可能越來越多的人認為他不是一個騙子了,那麼如果他不是騙子,就表明我們的創新機制和媒體輿論機制真的出了巨大的問題。這就如最近很多人嘲諷深圳三大騙來科創板上市一樣,事實上,在信息披露制度為核心的資本市場,根本輪不到這些屌絲做安樂椅上的科學家亂評點。

再說一下,顛覆社會的不是拼多多這樣的奴隸制度,今天早上流出的拼多多開除員工的視頻,裡面核心是究竟誰欺負了員工的個人信息,如果是脈脈,這家公司可以去死了,如果是拼多多監控個人信息,拼多多黃錚可以去自首了!特斯拉才是改變社會形態的真正顛覆者,當特斯拉準備奔向太空的時候,中國這些所謂網際網路巨頭為搶菜農的生意自己弄死了人,這是歷史的巨大嘲笑。

特斯拉的成功,更重要的一點,就是站在人類的責任和進步之上,今天早上看了日經分析為什麼特斯拉看上董明珠的地盤的文章,我們的格局需要更大一點。

拼多多的奴隸們

早上看了拼多多的熱點視頻,現在拼多多是每天不用投放廣告就能上熱搜了,說不定股價又可以漲了!

現代上海出現這樣一家公司,而且一而再二三,真的太不給長寧區領導面子了。凌通社重來不反對奮鬥,但如果奮鬥是這樣的,這樣的公司,上海還是不要吧。凌通社覺得這個小朋友做的不錯,如果有需要,小朋友可以過來討論勞動法的問題,凌通社建議不是仲裁,而是直接起訴。

1月8日,職場社交平臺脈脈平臺認證為拼多多員工的網友發布消息稱「第二位拼多多猛士倒下了」,並配有一張從建築物內部拍攝的救護車照片。該消息迅速衝上脈脈熱搜,並在知乎等不同平臺引起熱議,隨後一名認證為拼多多平臺治理經理的員工在脈脈回應,叫救護車的員工經診斷為腸痙攣,人無大礙。

1月9日,多位網友爆料,上傳該消息的拼多多員工因此被公司管理層逼迫主動辭職、趕出公司。隨即當事人王太虛wray在b站、微博、知乎等平臺相繼發布視頻確認網傳被辭退消息屬實,並提起勞動仲裁,成立勞動法研討群。10日凌晨兩點五十分左右,話題衝上微博熱搜第一

根據視頻,當事人在拼多多花名為「太虛」,2019年本科畢業後以應屆畢業生身份進入品多度,職位為前端開發。太虛回憶1月7日,他在拼多多樓下碰見一位男同事在兩位女同事的陪同下被攙扶上救護車,拍下一張照片並配上文字匿名發到脈脈平臺,隨後拼多多在脈脈澄清救護車上的員工無礙。太虛強調,此時拼多多內部沒有任何消息公示,他和同事都是在脈脈上看到的公司的回應。

第二天下午五點半左右,太虛被主管要求談話,在被帶到一個會議室後,HR和主管拿出了「所謂的抹黑公司形象的證據」,告知他因公開發表抹黑公司形象的言論違反了員工紀律制度,考慮到太虛是應屆生入職,允許他主動辭職。期間,HR以違反員工紀律的情況可能會寫入檔案、背調等為由要求太虛在一份承認網上言論是自己發布,離職後不再發表相關言論的材料上簽字。

特斯拉為什麼想造空調?

中山淳史:如今是去碳化的時代。在過去半個多世紀裡,日本的工業社會一直依賴汽車,現在是擺脫燃效的魔咒、利用「電效」重新打造自己之時。2021年正是應當定為電效元年的一年。

儘管如此,也並不是說要打造充電1次可行駛800公裡的純電動汽車。燃效(汽油的消耗效率)和電效(電力的消耗效率)看似相同實則不同,前者是模擬式,而後者為數字式。在電效的時代,經濟將完全改變。

美國特斯拉的動向很容易看懂。繼純電動汽車之後,特斯拉表明有意涉足家用空調業務。為什麼會瞄準汽車和空調,那就是因為這是電效的時代。

一言以蔽之,電效的價值在於其本身。在特斯拉總部所在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自2000年代起就有了二氧化碳排放配額交易市場,專注於純電動汽車的特斯拉向汽油車較多的大型日本車企等出售排放配額,每年以此獲得數百億日元的利潤。這個二氧化碳排放配額交易市場是使企業的二氧化碳減排措施實現可視化和證券化、然後用金錢進行交易的場所。

美國的下一任總統拜登表明了將排放配額交易擴大至全美國的想法,有觀點認為,隨著聯邦政府採取行動,美國的此類交易將飛躍式增加。目前的交易通過汽油車的燃效模擬計算出二氧化碳排放量,然後進行交易,今後汽車和家電產品將直接與交易所連接,能在多大程度上抑制電效將逐一成為交易的對象。這是因為電力這一能源在發電、放電和蓄電等所有過程中,都能夠作為數字式數據而輕鬆地捕捉到。

這樣一來,汽車按純電動汽車、汽油車和混合動力車等更為明確地被區分,純電動汽車本身也可能作為其中「電效優越的汽車」而逐漸受到更高評價。特斯拉還在拓展採用光伏面板的再生能源業務,易於強調利用不產生二氧化碳的電力進行充電。

空調也如出一轍。美國人每天在建築物和汽車裡度過的時間超過14個小時,這期間的冷暖氣費用在民用領域的電力消費中最大。特斯拉認為優先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空調存在商機,也容易通過排放配額交易來盈利。

關於排放配額交易,今後歐洲和亞洲預計也將出現同樣的技術創新和普及,電效經濟圈將擴大至全世界。特斯拉當然也著眼於全世界,並且為了加速這一趨勢,或將加強呼籲以共通的方式和標準推進排放配額交易。

此外,特斯拉還希望將自身獲得的權利以一定的條件轉讓給使用特斯拉產品和服務的消費者,使之參與交易。如果形成世界共通的排放配額,將成為類似於貨幣的存在,如果市場與其他企業、地方自治體和中央政府展開合作,通行費的支付、與貨物和服務的交換也將不斷被納入經濟圈之中。

重要的不再是硬體,而是之後的價值的交易和服務業務的擴大。作為技術上的支撐,利用密碼技術防止篡改和洩露信息的區塊鏈、在虛擬空間再現現實世界的數位化雙胞胎(DigitalTwin)等實現實用化,應用變為可能。今後各種用途將被嘗試,汽車和空調等物品將變為「在虛擬空間賺錢的工具」。傳統的汽車廠商能否跟上這種趨勢?

除了特斯拉以外,美國非營利團體「移動開放區塊鏈倡議(Mobility Open Blockchain Initiative,MOBI)」力爭制定旨在使全世界汽車成為數位化雙胞胎的標準。目前有100多家汽車零部件廠商和IT企業等參加,但日本大型車企中只有本田等部分企業參與。

日本整體上行動遲緩,這一點難以否認。日本政府正在討論創建排放配額市場,但方向尚不明確。日本已提出到2030年代中期使新車全部變為電動車的目標,不過設想其中約4成是同時採用汽油發動機的混合動力車,令人覺得不夠徹底。

此外,還存在一種「創新者的窘境」風險,即越是擁有成功經歷的企業和國家越容易受挫。在革新時代,需要具備遭遇挑戰的處境所帶來的宏偉藍圖和思想準備。對創造新價值的態度面臨考驗。

中國和日本,誰更容易實現脫碳?

滝順一:日本首相菅義偉此前提出了於2050年「脫碳」的目標,日本的能源供需結構的大變革將由此開始。估計大幅削減汽油車並大膽地縮小煤炭等化石燃料發電規模將不可避免。目前在日本存在意見分歧的是有關核能發電的應對。

中國也在9月表明了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具體方案會在第十四個五年計劃(2021~2025年)中體現,不過中國研究機構發布的脫碳規劃為推測這方面的具體方案提供了依據。

中國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2018年發布的規劃中預測認為,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在2050~2060年之間降為零。這是根據《巴黎協定》提出的「全球平均氣溫升幅較工業革命前控制在1.5攝氏度以內」的目標制定。

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約為每年100億噸,是日本的10倍左右。要實現脫碳目標,必須採取相當大膽的措施。

相關規劃預測中國將通過可再生能源提供約6成電力。光伏發電和風力發電將明顯增加。核電佔比將達到28%。預計巨大的新建項目規模將超過5億千瓦(相當於300個以上150萬千瓦級的大型核電機組)。

在繼續對化石燃料加以利用的情況下,將有必要大量引進從火力發電站等回收儲存二氧化碳(CCS,二氧化碳的捕獲封存技術)、從生物發電廠回收儲存二氧化碳(BECCS,生物能源碳捕獲和儲存)等「負排放」(Negative Emissions)技術。CCS和BECCS合計的話,2050年有望達到約25億噸的減排效果。

需求方面,乘用車將全部改為電動汽車,卡車、巴士、船舶將使用燃料電池驅動。住宅的電氣化進程也會取得進步,但預計暖氣問題很難通過電氣化來解決。鋼鐵生產來自電爐的回收鐵將佔到近7成。

中國也出現了反對建設核電站的聲音,增設大規模項目的可行性尚不確定。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綜合環境經濟研究室長增井利彥認為「這只是未來的一種可能性」。

日本國內測算數據還很少

另一方面,在闡述日本國內如何脫碳時所需要的測算數據還很少。

日本政府系的智囊組織、地球環境戰略研究機構公布了「淨零(Net Zero)世界—2050年日本(草案)」,但其中沒有明確談及核能。

該草案提出,在通過優化能源利用等將最終能耗削減到2015年的62%的前提下,有可能實現100%由可再生能源滿足電力需求的可能性。草案認為,為了滿足工業用熱需求等,化石燃料還會保留,也需要回收和儲存二氧化碳。

日本民間的自然能源財團提出了到2050年100%由可再生能源滿足電力需求的規劃。核能「如果按照使用40年的規則,到2050年發電能力只不過相當於兩個核電機組」,將核能排除出了選項。該財團對二氧化碳的捕獲封存技術也持否定態度,認為會導致繼續使用化石燃料。不過,關於如何滿足能源需求,該財團並未給出詳細的分析。

日本首相菅義偉在國會答辯中雖然表示「包括核能在內,追求一切選項」,但又重複了原來的方針「儘可能降低核電站依賴度」。日本經濟產業相梶山弘志也對新增設核電站持謹慎態度,他指出「10年內將把精力全部放在(已有核電站的)重啟上」。如果減少核能,日本能夠實現脫碳嗎?

日本經濟產業省和環境省已開始著手調整地球氣候變化應對計劃和能源基本計劃。因此,對待核能的態度無疑成為焦點。

日本到2030年度的碳減排中期目標(比2013年度減少26%)是在平衡能源安全保障(Energy security)、環境(Environment)、經濟效益(Economical efficiency)「3個E」的前提下確定的。

基於平衡論,到2030年度,已將核能依賴度由福島第1核電站事故以前的約30%「下調到了20~22%」。但核電站推遲重啟,建設也沒有進展,恐怕難以達成目標。

僅重視平衡,日本能實現2050年脫碳的長期目標嗎?這一點也將是計劃調整的焦點。

不大幅改變民眾生活和改革產業,日本就無法實現脫碳。包括能否長期利用核能在內,日本似乎還需要進行廣泛討論。

相關焦點

  • 拼多多低價團購Model 3,特斯拉拒絕交付……合法嗎?
    【文/觀察者網 周弋博】特斯拉和拼多多隔空掐起來了,而消費者受了夾板氣。簡單來說,那個「萬物皆可拼」的拼多多,想拼特斯拉,沒拼成。當消費者成功下單並支付購車款後,特斯拉拒絕交車了。消費者怒了,網友們也吵開了鍋,究竟是拼多多忽悠人,還是特斯拉玩不起?關鍵是,付款後的消費者又該怎麼辦?
  • 拼多多(PDD.US)「秒拼」小二回應「5輛特斯拉」事件:不存在訂單...
    原標題:拼多多(PDD.US)「秒拼」小二回應「5輛特斯拉」事件:不存在訂單轉賣,支持消費者維權,積極落實交付    8月14日下午,
  • 阿里玩犀牛是想從高維度打壓拼多多
    目前來看,兩大電商都盯上了中小商家,只不過拼多多擅長做用戶增長和對商家進行流量補貼,阿里直接介入生產環節,自主孵化工廠,但長遠來看,拼多多和阿里在C2M必有一戰。 傳統電商增量放緩,C2M為巨頭們提供了一條向下沉市場滲透的渠道。
  • 拼多多團購特斯拉車主順利提車 補貼2萬元Model 3買到就是賺到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拼多多最新資訊 > 正文 拼多多團購特斯拉車主順利提車 補貼2萬元Model 3買到就是賺到
  • 拼多多上特斯拉便宜這麼多,是真是假?!
    1/ 5拼多多上特斯拉便宜這麼多,是真是假?![車友頭條-車友號-譯車社]  眾多周知,拼多多內的商品都比其他平臺便宜,並因便宜攬獲老百姓的青睞,也因此,前不久拼多多打敗了京東,成為國內第二大電商平臺。
  • 拼多多的叢林法則(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重磅)
    近日,拼多多拼團挑戰特斯拉成了大新聞。一個是全球知名的科技品牌,一個是家喻戶曉的低價電商平臺,孰是孰非,爭議不斷。不僅如此,拼多多挑戰過蘋果,也挑戰過茅臺,挑戰過很多國內頗具影響力的品牌,每次爭議似乎都在強化公眾對「拼多多產品便宜」的認知,它就是這樣熱衷於通過群眾運動式營銷衝擊商家的價格體系。
  • 拼多多「12.12超拼夜」上演南北農貨大比拼,南方椰子米粉險勝北方...
    12月11日晚,拼多多聯合湖南衛視推出「12.12超拼夜」晚會,數位頂流明星為消費者帶來了精彩紛呈的表演,並送出重磅福利。其間,「南北農貨大比拼」成為晚會亮點,南北兩派藝人分別組成明星帶貨團,為各自的「家鄉好貨」代言打call。
  • 如何理解拼多多的上市?拼多多為什麼能夠超越京東
    短短三年時間,拼多多匯聚了三億多用戶,過百萬賣家,建立起異類的、「拼」的線上電商生態。拼多多的增速,令人費解,但這又是確確實實的存在。阿里做到GMV千億,用了5年時間,京東用了10年,拼多多則在2017年做到了1412億人民幣GMV,這是這家公司成立的第二年。
  • 拼多多拼團成功訂單可以取消嗎 拼多多拼單怎麼取消方法
    拼多多以團購和拼單的購物方式越來越受到用戶們的青睞,那麼拼多多的拼單怎麼取消?拼多多拼團成功怎麼取消訂單?下面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拼多多的拼單怎麼取消?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拼多多》的拼單取消相關資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拼多多為什麼沒有購物車?這可能是最全面的解答
    作者|於盛梅 來源|果膠商業觀察(ID:freesnowslide)2019年10月,拼多多市值超越京東,一躍成為中國電商第二極。拼多多的「百億補貼」乘勢而上,幾乎沒人能逃得掉拼多多的真香警告。近日團購特斯拉的新動作,又讓拼多多打破用戶在五環外的刻板印象,還有什麼是拼多多拼不成的?
  • 特斯拉是不會道歉的
    特斯拉應該道歉——不是對故事的另一主角拼多多,而是對那位因為參與了拼多多「團拼」特斯拉Model 3被取消了提車資格、被拉入了傳說中黑名單、進而費盡周折用家人的帳戶提到了車,旋即再被特斯拉官方莫名否認了的武漢車主。但請各位相信,特斯拉是不會道歉的,作為一家享受慣了品牌溢價和公眾善意,並把這一切視為理所應當的美國公司,它開不了這個口。
  • 拼多多員工猝死:為什麼人會努力到崩潰?
    在2021年的第一個工作日,正當打工人們收拾好跨年的喜悅準備走上工作崗位的時候,「拼多多98年員工猝死」的新聞登上熱搜:23歲的年輕女孩「潤肺」凌晨一點半下班,在回家的路上昏倒猝死。 女孩在辦公app上發布的最後一條狀態是:為多多奪邊疆。
  • 新手怎麼無貨源開拼多多店鋪?拼多多無貨源開店,拼多多貼牌!
    拼多多自2015年成立到2018年上市可謂是發展極其迅猛,在短短3年時間就徹底刷新了人們對於電商的傳統認知。公司資本的增長肯定得益於用戶群體的增長,拼多多的廣告,從「1億人都在用」變成「兩億人都在用」到現在的「7億人都在用」。
  • 拼多多砍價互點互幫群
    醒來後,我想了想,決定走個人戰路線,第一是比較容易計算和控制,我不喜歡隨機的東西,第二是在地球不會引起太大轟動。醒來之後,我回到村莊的住處,找了一個沒人的地方。「1.將自己移到地球中。」「確認:穿越0號世界地球?」「確認。」我回應。我再次坐在書桌前,回合世界的一切仿若一場清晰的夢,只有自己的狀態欄告訴我這些是現實。
  • 葉檀:陷入漩渦的拼多多 未來將會怎麼樣?
    本文是葉檀老師首次在公號發表的萬字長文,對拼多多、對黃崢如此深邃的解讀,恐怕你再也看不到第二篇,想了解拼多多和黃崢究竟怎樣煉成得嗎?耐著性子讀完,你絕對受益匪淺!文/葉檀 財經女俠 | 毒舌善心有很多東西,是不必太在乎的,比如首富,身家。有很多東西是必須在乎的,比如價值觀,商業模式。
  • 如何成為一名「拼多多富婆」
    於是,品玩編輯部趁 618 拼多多大型降價活動自掏腰包,激情購入了一批大家最想嘗試的拼多多迷惑產品,幫大家測試了一番到底什麼值得買。9 塊錢買到的被子是什麼鬼?在拆箱的過程中,我們的心情非常忐忑,還帶著一絲絲期待。
  • 拼多多的必然之路
    拼多多成為持續推動網絡零售增長的最重要引擎之一。 可以說,拼多多通過自身的實踐找到了雙循環戰略在自身平臺上成功實踐的完美途徑。 必然二:情繫於「農」的拼多多情結 從誕生的第一天開始,拼多多便與農業、農村和農民為代表的三農市場產生了密不可分的聯繫。同樣由於拼多多長期精耕農村市場,最終讓拼多多獲得了豐厚的回報。這是一種堅守初心的回報,更是拼多多堅持長期主義的必然。
  • 風眼 | 拼多多的正面與側面
    此次IPO,經納斯達克提議,拼多多選擇在上海、紐約兩地同時敲鐘,這在納斯達克歷史上尚屬首次。 作為CEO的黃崢並沒有前往納斯達克現場敲鐘,而是選擇了留在上海。代替他參與上海敲鐘的是拼多多邀請的一個拼友家庭。而在上海中心的第二敲鐘現場,拼多多還特地給每個與會者提供意見拼多多標誌性的紅色T恤,共同參與敲鐘。
  • 官方點名後,拼多多緊急道歉,錢和命不能只拼一個
    近日,拼多多遭遇自上市以來最大的輿論危機事件——多多買菜員工張某凌晨下班途中猝死。此事發生後,網友懷疑張某的死與加班制度脫不開關係,面對越來越普遍的996,甚至是007加班制度,眾人心中自然十分憤怒。而拼多多的兩次錯誤回應,更是將人們的怒火越澆越旺。
  • 一度智信|拼多多開店是真的嗎
    隨著拼多多開店越來越火,有很多人都想在拼多多開一家屬於自己的網店。但是很多人會擔心,問一度智信小編,拼多多開店是真的嗎?今天就來了解一下。1、拼多多開店是真的嗎拼多多成立時2015年9月份,是一家專注於C2B拼團的第三方社交電商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