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玩犀牛是想從高維度打壓拼多多

2020-12-05 騰訊網

犀牛智造不是嚴格意義上的C2M,沒有一對一的私人定製、也不是用戶先下單工廠才生產。

「阿里動物園有新動物出沒、已在阿里保密三年、全新賽道……」把氣氛渲染到位之後,阿里(BABA.US,09988.HK)於9月16日宣布集團新成員——智能製造平臺「犀牛智造」,該項目是阿里「新製造」戰略的一號工程,擬從服裝產業入手,試水小規模按需生產。

深燃財經通過業內人士了解到,這一新項目可以和淘寶天貓總裁蔣凡前不久提出的「未來3年幫助1000個新品牌銷售過1億」的舉措結合起來。通過這個智能工廠,淘寶希望培育出1000個品牌盟友,為淘寶生產低價高質的產品。

業內人士認為,阿里通過這一項目,對內可以形成產銷一體的電商閉環,講出新的增長故事,對外能夠打擊拼多多「性價比」的核心優勢,進一步搶佔下沉市場份額。

此次阿里的犀牛計劃,其本質是向商戶端發力,而擅長用百億補貼拉動流量增長的拼多多也在今年開始轉變策略,從流量上補貼中腰部品牌,並探索C2M定製化生產。

目前來看,兩大電商都盯上了中小商家,只不過拼多多擅長做用戶增長和對商家進行流量補貼,阿里直接介入生產環節,自主孵化工廠,但長遠來看,拼多多和阿里在C2M必有一戰。

傳統電商增量放緩,C2M為巨頭們提供了一條向下沉市場滲透的渠道。海豚智庫聯合創始人那明遠認為,如果阿里的犀牛計劃能跑通,阿里就能從更高維度對拼多多(PDD.US)進行打擊。

到那時,拼多多會如何反擊,暫且無從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傳統電商巨頭之間,硝煙味漸濃。

01 重新賣衣服

阿里的這個新項目到底是什麼?

在發布會之前,「阿里動物園即將有新動物出沒」的消息已經在各大社交平臺上傳開,「全新賽道」、「保密運行三年」等字眼吊足了大家的胃口。當時,大家的猜想集中在醫療健康和新製造上,一些C2M概念股甚至因此連漲兩天。

9月16日,謎底揭曉,「犀牛智造」正式亮相。阿里巴巴官方給它的定義是「全球首個新製造平臺」、阿里巴巴五新戰略中「新製造」的落地。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打開犀牛智造的官網,「需求大腦、數字工藝地圖、智能調度中樞、柔性智能工廠」等一連串科技術語和陌生概念讓人越看越懵。

拋開這些炫酷的詞彙,有分析認為,犀牛智造是C2M,但深燃財經綜合多方信息來看,這是個誤會。犀牛智造不是嚴格意義上的C2M,沒有一對一的私人定製、也不是用戶先下單工廠才生產。

犀牛智造還是「規模化」生產,與傳統製造最大的不同之處是通過預測,把用戶需求變得清晰後再生產。

不妨將犀牛智造的模式概括為C2B2M,即阿里預測用戶需求,將用戶需求進行細分,反饋給工廠,工廠根據預測出的細分需求生產。和淘寶B2M模式最大的區別就是會更注重對於用戶需求的預測。

「以前流水線五分鐘生產出2000件同樣的衣服很厲害,今後五分鐘生產2000件不同的衣服是更厲害。20年以前流行全城市、全村、全省的姑娘穿一件衣服,而現在每個姑娘要穿的衣服都必須是不一樣的。」結合2018年馬雲在雲棲大會上的演講,可以更好地理解犀牛的模式。

如果說之前的生產邏輯是,先生產出10萬把牙刷,再想辦法賣給10萬個用戶,那麼C2B2M的邏輯則是,先預測出用戶有10萬把牙刷的需求,而且其中7萬人喜歡軟毛牙刷,3萬人喜歡硬毛牙刷,工廠就按照這個需求生產不同數量比例的軟硬毛牙刷。

用戶在這個鏈條中只是貢獻搜索數據而已,幫用戶在牙刷上刻名字不是犀牛智造工廠想做的事。

目前,犀牛切入的領域並不是對交付速度有高容忍度的高客單價品類,而是淘寶天貓傳統優勢品類——服飾。按照阿里方面的說法,選擇服裝市場,是因為傳統的以產定銷模式,造成巨大浪費,尤其是中小企業,面臨著嚴重的庫存難題。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根據犀牛智造官網的描述,該工廠能將淘寶天貓的消費需求與生產環節打通,具體運作模式為,根據淘寶、天貓、社交資訊、潮流趨勢等因子,發現消費趨勢,根據需求預測,研發爆款、縮短新品研發周期,以銷定產,降低庫存。犀牛工廠將行業平均1000件起訂,15天交付的流程,縮短為100件起訂,7天交貨。

在聯商網高級顧問王國平看來,阿里選擇從服裝切入有其合理性。

「淘寶發展到現在的瓶頸,體現在商戶提供的產品與消費者需求之間越來越難匹配,但供應鏈各個鏈條又沒有能夠主導變革的企業」,王國平告訴深燃財經。

這也是整個服裝行業的困境——服裝商戶善於銷售,設計環節弱;設計師擁有才華,但沒有訂單,沒有發揮空間;代工廠善於生產,但對於設計以及銷售毫無想法;軟體商覺得自己產品好,但無用武之地。

「市場需要一個組織者來打通這個環節,讓各個鏈條的效率最大化,以最好的產品、最優的價格來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王國平說,上下遊對於供應鏈各環節存在盲點,無法單憑一方解決。這時,擁有數據、技術、渠道等資源的阿里就浮出水面。

「逍遙子當時定了三個方向:得做一個很大的行業、賽道的痛點要很突出、做阿里的優勢領域」,犀牛智造CEO伍學剛接受36氪採訪時解釋稱,阿里每年賣出7000多億件衣服,量大。今後犀牛智造對於服裝的設計、定款、生產、製造等環節都會參與。

02 阿里為什麼要做犀牛?

「幫助中小工廠實現數位化升級、帶動就業、推動產業集群數位化轉型、引領中國服裝產業升級」……阿里把新項目的立意推到了時代的高度,卻絲毫沒提自己在其中有什麼好處。那麼,布局「犀牛」,阿里打的是什麼算盤?

犀牛智造官方微博顯示,該項目背後的公司是阿里巴巴迅犀(杭州)數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迅犀」)。公開資料顯示,該公司成立於2018年3月19日,法定代表人是天貓淘寶總裁蔣凡,註冊資本3000萬美元,是淘寶的全資子公司。

雖然犀牛智造在阿里有獨立編制,有自己的業務、技術、開發、產品,類似於一個獨立的公司,但伍學剛在接受36氪採訪時表示,犀牛團隊要向蔣凡匯報。「供給側的創新一定要有需求來託底......放在淘寶天貓,就是一家人」。

結合蔣凡不久前在天貓超級新秀盛典上的演講,犀牛目前最重要的任務似乎就是服務阿里電商業務,給電商業務輸血。

說得再具體一點,就是幫助阿里實現「未來3年天貓平臺上將有1000個新品牌實現年銷售過億,100個新品牌實現年銷售過10億」的目標。具體實踐的方式則是直通中小工廠、砍掉品牌溢價、更有針對性地生產。

這些願景將來反映到財報上,就是大幅增長的GMV和利潤,足以讓陷入增長瓶頸、被拼多多窮追不捨的阿里電商講出新的增長故事。

阿里電商並非高枕無憂。

「從用戶增長態勢來看,淘寶能夠覆蓋的電商用戶已經足夠廣,從月活、銷售額情況來看,淘寶的增長已經比較有限,而淘寶的增長瓶頸也意味著傳統B2C電商增量處在放緩的局面,拓展空間有限。

淘寶要想讓營收利潤繼續擴大,要麼繼續擴大用戶量,要麼提升用戶客單價,要麼提升單品利潤。」艾媒諮詢CEO張毅向深燃財經表示,用戶增量逐步見頂,用戶客單價大幅提升的可能性不大,只有提高單品利潤,淘寶才有機會大幅增長。

而從行業競爭的角度來看,根據拼多多與阿里最新的財報,截至2020年6月30日,拼多多年活躍買家數達6.832億,較去年同期增長41%,二季度單季新增5510萬,創上市以來最大單季增長。

同一季度內,阿里國內市場年度活躍消費者新增1600萬至7.42億。阿里是電商第一不假,但拼多多在身後奮起直追,在活躍用戶上不斷縮小與其差距,難免讓阿里心慌。

極光大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底,拼多多在其一級行業(移動購物)和二級行業(綜合商城)中都位列第二,僅次於淘寶。僅6月30日拼多多新增用戶高達398萬,位列全網新增第一。

在電商頭部Top3應用中,淘寶獨佔率為13.03%,其次是拼多多11.59%,京東為1.52%。拼多多的用戶群和淘寶用戶群重合度更高,達58.91%。

拼多多不僅在用戶端增速迅猛,而且也早就看上了C2M這一賽道,在工廠端發力。2018年12月,拼多多推出「新品牌計劃「,稱幫助1000家工廠打造C2M模式。

2019年9月,拼多多方面稱,其「新品牌計劃「正式成員有85家,超過800家企業參與了C2M,訂單量超7000萬,有望在三年內實現十億級別的定製化產品年訂單量。

「拼多多持續的百億補貼讓其用戶量一路增長,給淘寶帶來不小的壓力,從模式來講,淘寶相較拼多多的拼團社交模式略顯老化,淘寶要想繼續雄霸業界,必須改變模式。」張毅向深燃財經分析稱。

迅犀對淘寶而言有兩個好處,一是通過對於用戶需求的精準滿足,增強用戶黏性;二是在業界開闢另外一種賽道的競爭,即不僅僅是供應商有什麼才賣什麼,而是客戶需要什麼,就賣什麼。通過模式的轉變,淘寶反過來對拼多多模式形成挑戰。

海豚智庫聯合創始人那明遠認為,迅犀應用以後,能夠給淘寶特價版提供高性價比的商品,也能從更高的維度對拼多多進行打擊。

阿里通過迅犀將中小商家變為盟友,因為和商家合作更深入,這批商家就不存在平臺二選一的問題了。而迅犀培育出的這些中小商家,生產出了高性價比的商品是全網銷售的,當他們給拼多多供貨商時,就是在替阿里搶佔拼多多的市場。

03 犀牛是真牛嗎?

阿里擅長「造浪潮」。想當初在推廣「新零售」的時期,阿里用近乎PUA的「魅力」,讓傳統零售商自我懷疑,要麼自降身價賣身阿里,要麼心急火燎地按照「新零售」的概念進行自我改造,結果虧損慘不忍睹。

阿里用盒馬鮮生描繪了未來零售業效率提升、成本降低、大數據滿足用戶需求的美好前景,但直到今天,新零售行業都沒能探索出成熟的盈利模式。

阿里,像希臘神話中的海上女妖,歌喉迷人有魅力,每個故事都能掀起浪潮,但當追隨者興致勃勃衝入潮水之中,能不能找到期待中的寶藏?阿里「新製造」的故事能講好嗎?

雖然阿里想做的智能製造並不算嚴格意義上的C2M,但將用戶需求置於生產環節之前卻是電商巨頭都感興趣的事情,而這些公司也樂於將自己的模式形容為「C2M」。

今年3月26日,在2020淘寶C2M戰略發布會上,阿里推出了以C2M商品為核心供給的淘寶特價APP。同時公布了「超級工廠計劃」和「百億產區計劃」、「雙百目標」三大C2M戰略支柱。

張毅認為,如果放寬對於概念的要求,未來C2M典型的模式就是把C端客戶的需求直接通過智能系統轉接到這個生產工廠,快速交付。拼多多正是通過這種非嚴格意義上的C2M,獲得了價格優勢,發起了對傳統電商模式的挑戰。

而阿里的迅犀如果發展順利,不排除拼多多也有類似的、更深程度介入生產環節的動作。

萬聯證券研報指出,與傳統的「先產後銷」模式和網絡電商模式相比,C2M模式能夠去掉庫存、物流、總銷、分銷等中間環節,避免層層加價,可以讓價格更加透明,消費者和廠家都從中獲益,能夠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和追求性價比的消費需求。

最重要的是,C2M模式契合了下沉市場消費者對價格較為敏感的特點,能夠助力電商企業開發下沉市場。

Mob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下沉市場用戶規模為6.7億。預計未來10年,三四線城市的消費潛力將被激發,發展空間巨大。

上述研報稱,目前,除拼多多外,其他電商平臺在下沉市場滲透率不高。以阿里為例,截至2019年6月的過去12個月,阿里中國零售市場在發達地區(一二線城市)的消費者滲透率約85%,而欠發達地區(除一二線城市以外其他地區)消費者滲透率僅約40%。

所以,C2M戰略為其提供了一條向下沉市場滲透的渠道。

市場廣闊,但回到阿里的犀牛工廠,「迅犀這個產品並非前景一片樂觀,挑戰在於能否按照預期落地並實際解決問題」,張毅稱,如果迅犀成功了,毫無疑問阿里將在智能製造這一領域拔得頭籌,贏得上遊的供應商和下遊的客源,但是一旦失敗,阿里集團的信譽以及創新引領能力都會受到質疑,所以蔣凡這次背負的責任並不輕鬆。

一個直擊靈魂的拷問是:迅犀真的能挖掘出消費者的需求嗎?張毅認為,消費者通常會選擇在市場上已經流行、有現貨的產品,買起來才放心,而且用戶其實並不擅長將自己心底裡的需求表達出來。「所以能不能在消費端提煉出形成清晰的需求,是淘寶需要突破的信息屏障。」

另外,張毅認為,犀牛工廠畢竟還是批量化生產,生產能力雖然不是問題,但是能不能形成足夠的單量,工廠有沒有意願和積極性配合;能不能保證工廠足夠的利潤、這一模式能不能帶來當初設想的收益都是需要考量的風險。

「目前還不清楚迅犀能做到什麼程度,前期會是阿里燒錢,入駐方(企業端)成本估計不會高,甚至可能一段時間內免費入駐」,王國平認為,阿里這一新項目,前期非常考驗供應鏈組織能力、改善優化能力、以及數據儲備及提煉能力等

如果真正能做到優化整個供應鏈鏈條,讓入局玩家看到有利可圖,會是對於現有玩法的爆炸性變革。

王國平稱,接下來,如果一個區域大部分的紡織設備都接入迅犀科技,就相當於形成了壟斷了地位。加入玩家達到一定量級,形成生態,就到了阿里「收割」的季節。「當然,理想化是這樣,但這不是一兩年能達到的。阿里要讓商戶端有足夠的訂單來驅動,後面的供應鏈環節才會咬住這個穩定的鏈條不放。」

相關焦點

  • 阿里推出「犀牛製造」!網友:幹掉中間商,阿里成最大中間商?
    這不,今天阿里就發布了一個重磅消息,保密3年的阿里新製造一號工程「犀牛智造」正式亮相,這是全球首個新製造平臺,「一號工程」犀牛智造工廠也在杭州正式投產!值得一提的是,犀牛製造的掌門人依然是天貓總裁蔣凡!有資料顯示,天貓淘寶總裁蔣凡是杭州迅犀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和法定代表人。該公司註冊資金達3000萬美元。
  • 阿里憋了3年的大招「犀牛」上線!網友:幹掉中間商,成最大中間商?
    這不,阿里就發布了一個重磅消息,保密3年的阿里新製造一號工程「犀牛智造」正式亮相,這是全球首個新製造平臺,「一號工程」犀牛智造工廠也在杭州正式投產! 值得一提的是,犀牛製造的掌門人依然是天貓總裁蔣凡!
  • 拼多多的叢林法則(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重磅)
    可見拼多多同樣是受社會大環境波動的,並沒有因為其商業模式的先進性獲得明顯抗周期表現。而實質上拼多多只是展現出來對品牌的攻擊性以及有條件低價產品引流的進攻性,有意思的是——招商證券一個調研表明:拼多多第一年用戶的淨利潤佔70%以上,老用戶ARPU較高,主要因為拼多多腰部品牌的利潤高於阿里和京東。
  • 如何理解拼多多的上市?拼多多為什麼能夠超越京東
    短短三年時間,拼多多匯聚了三億多用戶,過百萬賣家,建立起異類的、「拼」的線上電商生態。拼多多的增速,令人費解,但這又是確確實實的存在。阿里做到GMV千億,用了5年時間,京東用了10年,拼多多則在2017年做到了1412億人民幣GMV,這是這家公司成立的第二年。
  • 拼多多的多多果園怎麼玩種樹流程 快速刷賺水滴方法攻略
    拼多多的多多果園是大家都在玩的一款小遊戲,小夥伴們可以通過在多多果園上種樹領取水果,那麼多多果園怎麼玩呢,一起來看看拼多多的多多果園怎麼玩 ?  拼多多的多多果園怎麼玩  你只需要往樹上澆水,然後慢慢地長出果子,到最後得到了真的水果,這對於玩遊戲的人來說特有成就感,還是第一個把虛擬產品帶到現實生活中來,那麼也要有技巧的
  • 上線「多多批發」奇襲阿里巴巴 拼多多B端市場夢能實現嗎?
    卻始終不能遏制拼多多的發展之勢,如今拼多多的市值已經超過了一千億美金,未來還能有多大的發展空間呢? 五年後,電商巨頭間的混戰也是越發激烈,已經在C端市場有了不容小覷的市場地位的拼多多,為了強化生態服務能力,也上線了"拼多多批發",一舉殺入阿里的老巢,此次同樣邏輯的"全網底價"是否能讓拼多多在to B市場上再次逆襲呢?
  • 解構電商龍頭:拼多多、淘寶五維度對比分析 - 未來智庫
    2019Q2 以來,拼多多通過手機、家電、海淘等吸引高線用戶人群,未來在直播等方 面能否創新取決於客群結構、流量分發效率(能否精準匹配高購買力用戶和對口商品)、 供應鏈建設等。對比淘寶,拼多多爆 款產品佔比高,長尾商品佔比少;且千萬銷量級別爆款商品佔比高,而淘寶爆款在百萬級別銷量佔比高。在去中間化、規模化等方面,拼多多已發揮充分;但因為目標客群購買力偏弱、商業模式內在需求(超大體量爆款、去品牌溢價等)、上遊供應鏈現狀等原因,拼 多多在 C2B/C2M、智能製造的深度上尚有待挖掘。
  • 拼多多員工跳槽,同時拿到頭條和阿里offer,曬出薪資後網友:阿里好!
    畢竟也是拿到比較高的待遇。如果個人能力不出色,那跳槽也沒有想像中那麼好。在最近的職場論壇上,就有這樣一個熱門的帖子:拼多多元員工跳槽,同時拿到頭條和阿里offer,曬出薪資後網友:阿里好!這是怎麼回事呢?
  • 拼多多Q3財報
    11月12日,拼多多發布2020年Q3財報,本季度營收142.1億元,市場預期122.05億元,同比增長47%。月活躍用戶為6.434億,去年同期為4.296億,同比增長50%。相比之下,阿里三季度月活用戶為8.81億,拼多多進一步逼近。
  • 拼多多上的AJ香不香?
    拼多多一直苦於客單價低、用戶購買力不足,潮鞋背後的人群消費力則十分具有標誌性。如今做起潮鞋生意,難免令人遐想:拼多多究竟是想在二級市場與得物、NICE分庭抗禮 ,還是要對標天貓淘寶的潮鞋館?進入潮鞋「二級市場」,顯然不是拼多多想走的路子。「相比天貓淘寶,拼多多目前開店成本低,流量便宜,所以產生大量個人賣家入駐。但未來隨著品牌化之後,更多的經銷代理商或品牌商進入,開店成本、流量成本也會再往上提升,個人潮鞋賣家可能會比較難存活。」
  • 閃電赴美招股,拼多多到底為什麼會火?
    就在這個時候,拼多多還被傳出下周赴美提交上市文件的消息。今天(6月29日)還有投行向新京報證實這一傳聞。圍繞備受熱議的拼多多,可能還有幾個最基本的問題需要解決:便宜但是「沒好貨」,人為什麼還會在拼多多上買東西?賣家們又為什麼會在拼多多上開店售賣?而拼多多本身廣受爭議的原因又是什麼?
  • 風眼 | 拼多多的正面與側面
    整個2017年,拼多多GMV達到上千億元人民幣,僅次於阿里和京東之後,而同年11月,拼多多日訂單量已經超過京東。年GMV實現千億這一裡程碑,可以類比的是,達到這一成績京東用了10年時間,唯品會用了8年,淘寶用了5年,拼多多只用了兩年零三個月。 第三,絕地生存,從阿里、京東處虎口奪食。CEO黃崢在招股書的致股東信中說,「拼多多不是一個傳統的公司。
  • 葉檀:陷入漩渦的拼多多 未來將會怎麼樣?
    熱浪一波高過一波。很快,拼多多的聲明來了。經我們排查,該內容系拼多多營銷合作供應商員工用個人手機發布,該言論不代表任何拼多多官方態度,拼多多官方對該言論表示強烈反對。此事系拼多多對官方帳號管控不嚴導致,我們向公眾表示真誠歉意。這才像是拼多多的風格。但無論如何,官方號碼的管理是不嚴謹的,百密一疏。
  • 犀牛智造:阿里的40萬億想像力
    如今的阿里在線上服飾已經擁有了如此高的滲透,但依然還要進化在這一領域的能力,並嘗試去打破產業的正常速度,去產業鏈的上遊找方法,這主要與淘寶服飾品類快時尚的屬性有關。 快時尚的品類特性要求阿里必須去推翻自己昨天的領先優勢,不斷提高自己的天花板。
  • 拼多多的十字路口:猝死、自殺、逃離……
    拼多多似乎走到一個十字路口!在幾乎格局定型的電商市場,拼多多的異軍突起,可謂奇蹟!儼然成為繼阿里之後、風頭蓋過京東的「電商二哥」,可謂一路高歌猛進!在資本市場,1月5日,拼多多股價逆勢暴漲,創下了歷史新高187.2美元/股,市值也達到了歷史記錄的2300億美元。與此同時,拼多多創始人黃崢的身價也得到暴漲!
  • 傳逼迫數千商家退出拼多多「二選一」魔咒
    假如在淘寶和拼多多之間做道單選題,你選誰? 4月3日凌晨,一位自稱拼多多小二的博主「PDD樂福」在微博發文《多多小二回應趙大喜:「願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出具拼多多物流信息等資料,證明拼多多的「大喜服飾旗艦店」與淘寶「大喜自製店」是一盤貨,並非假冒店鋪。
  • 美團拼多多挑起社區團購新戰事,誰能「見血封喉」?
    美團跟拼多多都劍指社區團購,江湖有傳言稱美團跟拼多多的這次正面較量,雙方的戰鬥力或許會超過阿里,這種猜測經得起推敲嗎?戰略目光瞄準社區團購,美團&拼多多均動作頻頻社區團購賽道能夠吸引美團和拼多多入局的原因,在於這條賽道在未來擁有廣闊的增量市場空間。
  • 拼多多告訴你:家鄉的月亮也很圓!
    姐弟三人積極轉型,成立了電商公司,在拼多多開了兩家店鋪,賣乾果和鮮果。如何縮短農產品銷售的中間環節,讓家鄉好貨,從田間地頭直達消費者餐桌?拼多多的「產地雲拼」模式給趙閆指點了迷津。中國的網際網路企業中,拼多多是一個標杆,短短5年,躍居中國第二大電商平臺,匯聚超過7億活躍買家和510萬活躍商戶,承載著中國新消費、新市場的巨大前景。在農產品電商領域,拼多多更是一枝獨秀,2019年,訂單總額達到1364億元,是目前中國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農村要想發展,必須把利益留在農村,把人才留在農村。
  • 阿里犀牛到底牛不牛
    阿里動物園上周剛剛釋放出來的這頭犀牛,見面會是做足了文章。但是,這個事兒,說實話,意義到底有多大,真假莫辯。 有網友評價說,保密了三年,以為是晶片/AI之類呢,結果就這!無非是淘寶覺得服裝的數據最好,自己開個工廠給淘品牌代工,以前只接大單,現在小單也能接。
  • 估值上百億的拼多多 為什麼被淘寶點名成新的假貨聚集地?
    事實真的如阿里發布的報告所言嗎?下面何璽和大家一起來聊聊。  一、拼多多為什麼成了阿里的點名對象?  時間回到兩年前,拼多多還只是一個依靠微信公眾號起家的初創公司,名不見經傳。可是短短的兩年,這家創業公司已經完成B輪融資,估值也達到了驚人的百億級,儼然成為獨角獸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