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真正對手來了?傳逼迫數千商家退出拼多多「二選一」魔咒

2020-12-06 北京時間財經

支持良性競爭。

假如在淘寶和拼多多之間做道單選題,你選誰?

4月3日凌晨,一位自稱拼多多小二的博主「PDD樂福」在微博發文《多多小二回應趙大喜:「願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出具拼多多物流信息等資料,證明拼多多的「大喜服飾旗艦店」與淘寶「大喜自製店」是一盤貨,並非假冒店鋪。

拼多多小二還回應網紅店主「趙大喜」稱,「趙大喜」遭遇了「二選一」,被要求關閉拼多多店鋪,且被迫表態「離開原因是『因為山寨假貨』」。而且拼多多已有數千商家正在遭遇強制 「二選一」。

起因是4月2日下午「趙大喜」在微博發文《請停止你們的盜竊行為!》,稱拼多多上的「大喜服飾旗艦店」店鋪信息及貨品,均為「假冒」自「趙大喜」的淘寶店鋪。

截至發稿,「趙大喜」並未回應「PDD樂福」。拼多多向時間財經表示,「PDD樂福」的確是拼多多小二,並默認「PDD樂福」所講屬實。時間財經詢問淘寶相關人員對此事的看法,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強制「二選一」方法升級

拼多多小二所說的數千商家正在遭遇強制 「二選一」,是否屬實?億邦動力報導稱,近期收到多個商家關於淘寶拼多多「二選一」的爆料。綜合以上「趙大喜」事件及這些爆料來看,淘寶強制「二選一」的方法已經升級。

有商家稱這次淘寶「二選一」的類目,不只是女裝品類,還包括產業鏈商品(地方特色食品等)、男裝、食品、母嬰、美妝等。此前的「二選一」,可能只是要求商家不能參加拼多多的大促活動,在拼多多的價格不能低於在淘寶或天貓的價格,但這次直接要求商家關掉在拼多多的店。

幾個收到通知的商家都收到類似警告:如果不關店,就取消資源,包括天貓類目資源,暫停直通車、鑽展推廣計劃等。個別商家還被告知了期限——「4月4日前必須處理好」。

為了儘可能減少損失,一些商家選擇將拼多多店鋪的「旗艦」二字去掉,以專營店等形式繼續運營。但讓商家沒有想到的是,淘寶小二這次對拼多多店鋪的排查已經從簡單的名字延伸到了相似的商品。

一位淘寶女裝店負責人說:「小二會問你有沒有在拼多多開店,商家肯定不願意承認,一旦否認,他會截圖疑似的拼多多店鋪過來,說可以幫忙打假,可以授權給他們,由他們找律師幫忙把那個店鋪解決掉,或者建議商家公開發聲,表態拼多多上賣的是假貨。」

這也許就是在「趙大喜」事件中,出現趙大喜與拼多多小二「PDD樂福」各持一詞的原因。此前,「PDD樂福」還貼出了一張趙大喜和拼多多店鋪代運營方的微信談話截圖。截圖內容顯示,趙大喜提示拼多多店鋪代運營方,稱「淘寶要搞拼多多」,建議「暫時停掉」。

對此,電商戰略分析師李成東在微博評論稱:「撕下善良偽裝,提前進入『二選一』,京東還沒有這種待遇。」

此前,阿里的強制「二選一」方法就曾引起爭議。

2017年,京東「6·18」購物狂歡節前夕的6月6日,阿里巴巴旗下媒體《天下網商》發布一篇標題為《一個回車鍵 京東批量鎖定商家後臺強行促銷》的文章稱,當日上午,包括哥弟、鄂爾多斯、lily商務時裝、伊芙麗、初語等眾多服飾品牌在微博上發文聲討京東。稱京東在未經品牌同意情況下,強行將品牌拉入活動會場,參加其指定的促銷活動。對於要求退出會場的品牌,京東強制鎖死後臺,導致商家無法對自己店鋪進行任何操作。

但6月6日晚間,21世紀經濟報導稱,並未在「哥弟、伊芙麗、顏域、鄂爾多斯等官方微博裡找到《天下網商》相關文章內提及的聲討微博。此後有疑似商家爆料稱,天貓小二給出商家三個選擇:上公告、發微博、下會場,否則將嚴懲商家甚至停掉在天貓的所有流量。」

淘寶真正對手是拼多多?

這已經不是拼多多第一次被捲入「二選一」風波。在2018年10月的拼多多三周年活動中,多位拼多多商家稱遭遇天貓「強制二選一」,導致大批商家被迫退出拼多多周年活動,甚至直接關閉旗艦店。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也在微信朋友圈證實此事,並公布了九張證據截圖。

業內人士稱,淘寶小二背負「客戶流失率」的考核指標,即使不是淘寶高層授意,小二如此大面積地強制推行「二選一」,也說明可能拼多多近期給淘寶帶來了較為嚴重的「客戶流失」壓力。

3月13日,拼多多發布上市後首份年報。財報顯示。拼多多2018年網站成交總額(GMV)達到4716億,同比增長234%,僅次於京東的1.7萬億;但用戶規模卻超過京東達到了4.185億,僅次於阿里的6.36億。換言之,拼多多在用戶規模上與淘寶已構成一定的威脅,剩下的只是GMV較量。

淘寶2018年財年GMV是2.6萬億,京東2017年GMV首次突破1萬億,而阿里早已對京東沒有辦法。相較於京東,淘寶和拼多多的用戶重疊度更高。拼多多GMV增長,很可能導致淘寶GMV下降。

按照拼多多2018年的CMV增長率234%計算,拼多多2019年CMV將可能達到11035億。而一旦拼多多CMV超過1萬億,拼多多跟淘寶就完全在一個量級了,淘寶再打壓拼多多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以後也沒有機會。所以,2019年是淘寶可以努力的最後一年。

但兩大平臺的「二選一」大戰,最受傷的還是商家。某母嬰商家告訴媒體:「我們曾經損失了另一個電商平臺一年幾百萬的利潤去站隊,但卻沒有得到當初讓站隊時承諾的資源。因為小二實際上沒有資源補助的權限,最多就是類目資源,核心的搜索資源他們動不了。」

2019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電子商務法》第二十二條明確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因其技術優勢、用戶數量、對相關行業的控制能力以及其他經營者對該電子商務經營者在交易上的依賴程度等因素而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不得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競爭。

電子商務法第三十五條規定,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不得利用服務協議、交易規則以及技術等手段,對平臺內經營者在平臺內的交易、交易價格以及與其他經營者的交易等進行不合理限制或者附加不合理條件,或者向平臺內經營者收取不合理費用。

廣東廣信君達律師事務所律師彭玉華表示,從今年開始,平臺操作「二選一」涉嫌違反電子商務法。有專家建議,若商家利益因「二選一」受損,可以向有關部門投訴,或者依法提起訴訟要求賠償。

最後說一句,若真的若外界所傳淘寶對標拼多多,這在某種程度上是不是也宣告淘寶的天花板到了?(北京時間財經 喬治)

相關焦點

  • 拼多多回應三隻松鼠事件 暗指其它平臺逼迫商家「二...
    三隻松鼠已成為年輕人喜歡的網紅零食,拼多多也有許多年輕用戶,此前三隻松鼠已進駐了拼多多平臺。昨日晚間,三隻松鼠通過官微發布聲明稱,國慶假期期間,發現拼多多平臺出現大量非授權商品銷售,其商品來源渠道不明,亦無法提供售後服務,無法對用戶的權益予以保障。三隻松鼠同時表示,拼多多平臺的非授權商品已嚴重侵犯了三隻松鼠智慧財產權,將於近日委託律師維權。
  • 紅螞蟻:拼多多,拿什麼和淘寶,京東競爭?
    上次寫了一篇有關「淘集集」的文章,裡面有提到淘集集學的就是拼多多的低價套路,然後把自己帶溝裡了,虧損20萬,進退兩難。拼多多,這位電商新秀,和淘寶,京東一起,是大家公認的中國電商三巨頭。作為一個後來者,拼多多做到現在這個體量,真的很不容易。拼多多和淘寶,京東到底有什麼區別呢?紅螞蟻用15分鐘的時候,為大家掰扯掰扯。
  • 估值上百億的拼多多 為什麼被淘寶點名成新的假貨聚集地?
    1、拼多多是獨立於淘寶電商體系外的「異類」  正如拼多多的廣告所言:一億人都在拼多多。拼多多的用戶已經超過了一億,月成交總額超過30億元。體量甚至超過了上市公司唯品會,發展速度快得驚人。  拼多多的打法和發展歷程與短視頻界的快手有許多相似的地方。它們都是在巨頭裹挾的大環境下迅猛發展,以極快的速度打出名頭,一舉崛起。就連它們的用戶群也驚人的相似。
  • 蘇州拼多多店鋪運營培訓【南天】--武夷山資訊
    蘇州拼多多店鋪運營培訓【南天】--武夷山資訊常熟南天電商培訓學校成立於2012年,是蘇州常熟一家致力於電子商務和網際網路營銷培訓的教育性機構。專業培訓淘寶運營、拼多多、淘?‌‌寶美工、淘寶攝影、抖音快手等方面的課程,採用獨特的教學模式,更利於學員的學習和後期的運用,學員在南天不僅能學到知識,還能學到豐富的網店創業經驗。
  • 拼多多「釘釘子」第一步:強制商家進行 「臨期奶」打標
    7月31日,拼多多召開媒體溝通會,就社會關心的電商平臺是否應該售賣「臨期奶」熱點話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表示,「針對拼多多出售假奶粉、過期奶粉的報導,均與事實嚴重不符。在嬰幼兒奶粉上,拼多多始終堅持嚴苛的行業標準,平臺從未出現假奶粉或是過期奶粉。」
  • 拼多多發起,淘寶、京東或聯手給「臨期奶」打標花多少精力都要做!
    剛剛,拼多多發起,淘寶、天貓、京東等各大電商或聯合出手,共同為國內奶粉業樹立了一個新標準!近日,一張拼多多上出現"7.5元奶粉"的圖片在網上盛傳,引起拼多多關注。調查顯示,頁面上的7.5元的奶粉只是商家用來引流的手段,以超低價格吸引用戶點入主頁,從而實現產品推廣,電商行業各大平臺均有此操作。而拼多多上7.5元奶粉連結的主要推廣產品為均價35元左右的貝因美"臨期奶"。
  • 淘寶拼多多產品標題快速排名的合肥電商人培訓
    淘寶拼多多產品標題快速排名的合肥電商人培訓。今天給大家說說淘寶和拼多多的產品如何可以快速的排名靠前。說得很細,但是你要認真地看完即可專業啦!1.產品快速排名方法:產品標題裡面關鍵詞排名。前五頁都算排名。
  • 如何理解拼多多的上市?拼多多為什麼能夠超越京東
    拼多多的崛起,絕非「9.9包郵」這一招,電商是個複雜體系,商品價格、資金與支付、供應鏈、倉儲配送等等。價格因素之外,拼多多崛起,核心是「交易門檻的降低」。拼多多通過微信,觸及到了淘寶需要花費更多成本才能觸及到的用戶,這是拼多多成功的原因所在,拼多多切割了淘寶的增量——2018年春晚期間,淘寶推出「親情帳戶」,冠名春晚,希望通過紅包形式,推動年輕人為父母等開通淘寶,其實也是基於如此考慮。電商交易門檻,兩個層面,對商家而言,是獲客成本,對用戶來說,是交易成本。
  • 拼多多率先給「臨期奶」打標 欲聯手淘寶、京東推動行業整改
    拼多多率先給「臨期奶」打標 欲聯手淘寶、京東推動行業整改隨著拼多多赴美上市,關於它的輿論在網上集中爆發,部分媒體呈現跟風狀態,在不核實是否符合實際情況的情況下,就追蹤熱點報導。其中,以涉及民生的「臨期奶」事件被炒作的最為厲害。
  • 拼多多為何撬不動電商直播MCN機構
    拼多多相關負責人表示,第一期入駐已經結束,還沒有入駐的機構,可以「加上微信,慢慢聊」。 自從拼多多被曝出開放MCN機構入駐,關於多多直播只是工具的一說,就有點站不住腳了。
  • 【資訊】拼多多率先給「臨期奶」打標,欲聯手淘寶、京東推動行業...
    針對「臨期奶」事件,今天早間,拼多多新聞發言人井然表示:「拼多多平臺上的嬰幼兒奶粉,均經過嚴格的檢驗檢測。此前,我們按照電商行業通用的標準來處理這些商品。」井然還表示:「拼多多將統一標註『臨期』字樣,並實時提示到期時間,以提醒消費者謹慎購買。
  • 拼多多率先給「臨期奶」打標,欲聯手淘寶、京東推動行業整改!
    針對「臨期奶」事件,今天早間,拼多多新聞發言人井然表示:「拼多多平臺上的嬰幼兒奶粉,均經過嚴格的檢驗檢測。此前,我們按照電商行業通用的標準來處理這些商品。」井然還表示:「拼多多將統一標註『臨期』字樣,並實時提示到期時間,以提醒消費者謹慎購買。
  • 一度智信|拼多多開店是真的嗎
    隨著拼多多開店越來越火,有很多人都想在拼多多開一家屬於自己的網店。但是很多人會擔心,問一度智信小編,拼多多開店是真的嗎?今天就來了解一下。1、拼多多開店是真的嗎拼多多成立時2015年9月份,是一家專注於C2B拼團的第三方社交電商平臺。
  • 極光:淘寶特價版遠超拼多多入圍app滲透率飆升榜Top10
    極光大數據近日發布的《2020年Q2移動網際網路行業數據研究報告》顯示,淘寶特價版持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進入全網app滲透率飆升榜Top10,居榜單中綜合類電商第一,領跑下沉市場,拼多多未能入圍。極光大數據:淘寶特價版入圍app滲透率飆升榜Top10Sensor tower的最新統計也顯示,在安卓應用市場,淘寶特價版7月的用戶下載量為拼多多的8倍,在可見度和國際化方面淘寶特價版的好評率也明顯優於拼多多。
  • 淘寶449元的拉杆箱,拼多多賣254.7元,看清真相的網友們直接炸鍋
    有位博主分別在淘寶、拼多多買了拉杆箱,淘寶賣449元,拼多多賣254.7元,差價達194.3元。她之前做過淘寶客服,老闆在拼多多摳圖、摳連結,再掛在淘寶上賣。拼多多賣10元的東西,在淘寶能賣25元以上,躺著賺差價。
  • 拼多多能否幹掉淘寶?便宜的背後又是什麼?揭秘背後商業邏輯
    拼多多的崛起自從網際網路時代催生了電商這個新行業之後,國內的消費方式就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傳統的線下購物和實體店逐漸被電商和網購代替。現如今,國內的電商市場已經趨於穩定,幾大購物平臺和企業瓜分了絕大多數的市場份額,彼此之間存在激烈的競爭。就整體規模和市場佔比來看,國內主要有三大購物平臺,分別是淘寶、京東和拼多多。
  • 新手怎麼無貨源開拼多多店鋪?拼多多無貨源開店,拼多多貼牌!
    拼多多自2015年成立到2018年上市可謂是發展極其迅猛,在短短3年時間就徹底刷新了人們對於電商的傳統認知。公司資本的增長肯定得益於用戶群體的增長,拼多多的廣告,從「1億人都在用」變成「兩億人都在用」到現在的「7億人都在用」。
  • 解構電商龍頭:拼多多、淘寶五維度對比分析 - 未來智庫
    兩大基本框架:「四流合一」與「流量獲取/分發/變現」本文聚焦於淘寶、拼多多的全方位對比分析,該對比分析將基於兩大基本框架:一、 商業零售的「四流合一」:客流、商品流、資金流、信息流。從各構成要素看,所有商業零售模式均離不開「客流、商品流、資金流、信息流」,商業閉環的形成就是「四流合一」的過程。二、網際網路商業模式的「流量獲取、分發與變現」。
  • 葉檀:陷入漩渦的拼多多 未來將會怎麼樣?
    為了搞清楚這件事,我們要說說拼多多的崛起之路,不是補貼、農村包圍城市這些術的層面的事兒,而是從道這個層面來說說拼多多。離開了道,不可能有術。黃錚讓我想到索羅斯原「阿里太子」蔣凡爆出緋聞的那幾天,2020年4月25日凌晨,被阿里視作競爭對手的拼多多,其掌門人黃崢公布了《2020年致投資人的信》。
  • 阿里玩犀牛是想從高維度打壓拼多多
    業內人士認為,阿里通過這一項目,對內可以形成產銷一體的電商閉環,講出新的增長故事,對外能夠打擊拼多多「性價比」的核心優勢,進一步搶佔下沉市場份額。 此次阿里的犀牛計劃,其本質是向商戶端發力,而擅長用百億補貼拉動流量增長的拼多多也在今年開始轉變策略,從流量上補貼中腰部品牌,並探索C2M定製化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