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院教師科研發現將顛覆經典光電導增益理論

2020-11-24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密西根學院但亞平教授課題組在納米科學領域全球頂級學術期刊《ACS Nano》(雜誌的影響因子為13.903)上發表題為《Explicit Gain Equations for Single Crystalline Photoconductors》(單晶光電導器件顯性增益公式)的最新研究成果。 論文揭示光電導器件的巨大光增益來自器件導電溝道的寬度調製效應,並進一步推導出具有一般通用性的顯性光電導增益公式。該公式可定量預測並完美擬合實驗數據,研究成果將顛覆經典光電導增益理論。但亞平為論文的通訊作者,博士研究生何佳晶和博士畢業生陳愷翔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博士研究生王曉明和西安交通大學賀永寧教授及學生黃楚林參與了研究工作。

光電導器件實際上就是一個半導體電阻,末端有兩個金屬電極,是最簡單的半導體器件。但如此簡單的半導體器件,卻有巨大的光電導增益,有時候達到驚人的1億倍,即半導體吸收一個光子,產生了1億個光生電子或空穴。


1956年R. L. Petritz推導出一個理論公式來解釋這種高增益現象(已載入中外通用半導體物理課本)。該理論認為這種巨大的增益與光生電子(少子)複合壽命成正比,與載流子渡越時間成反比。因此任何半導體只要少子複合壽命足夠長、渡越時間足夠短,均可產生巨大增益。但少子複合壽命通常難以精確測量,特別是對於低維半導體而言,而人們在實驗中通常測量的是增益與光照強度等宏觀變量的依賴關係,因此經典理論是隱性函數,一般不能與實驗數據直接擬合。不過,1984年日本科學家Matsuo等人還是設法測量了GaAs薄膜中少子複合壽命,結果發現理論預測與實驗測量至少偏差3至4個數量級(Jpn. J. Appl. Phys. 23, 1984, L299-L301)。後來也陸續有人質疑該理論,但一直缺乏有力的證據,因此該理論雖然可疑,目前仍然廣泛為人們所接受。


但亞平及團隊2018年在《ACS Photonics》和《ACS Nano》上發表論文,指出了經典光電導增益理論存在兩處假定錯誤:一是假設半導體沒有邊界,二是假設半導體完全理想,沒有缺陷。在純物理層面,這兩個假定均成立,但真實的器件總有邊界和缺陷。

此次發表的論文是在此前指出兩處假定錯誤的基礎上,做了近一步的後續研究。論文中指出通過光生霍爾效應測量,發現光電導器件的巨大增益主要來源於多子在導電溝道內積累,具體表現為表面耗盡區收窄和導電溝道展寬,光生多子的實際濃度增加可以忽略不計。因此,高增益光電導器件可以採用一個溝道寬度受兩側肖特基調製的電阻模擬。公式可定量預測並完美擬合實驗數據。從而可以直接計算光電導器件的增益,進而可以根據公式指導器件設計。這一顯性材料公式也是一種材料研究手段,通過與實驗數據擬合,可以提取出半導體材料中通常難以測量的物理參數,例如少子壽命、表面複合速率等。


研究的意義和價值

·         顛覆了經典光電導器件工作原理。透過顯性增益公式人們可以清楚看到光電導增益究竟來自哪裡,以及經典理論荒謬之處;

·         可以指導光電導器件性能設計,擴展探測器的帶寬。依據顯性增益公式人們可以通過調節器件的物理參數,設計任意增益的光電導器件;

·         顯性增益公式也是一種材料研究手段。通過與實驗數據擬合可以提取通常難以測量的物理參數,例如少子壽命、表面複合速率等。

參考論文:

Explicit Gain Equations for Single Crystalline Photoconductors

Jiajing He, Kaixiang Chen, Chulin Huang, Xiaoming Wang, Yongning He, Yaping Dan*

ACS Nano 18 (2020) accepted.

https://pubs.acs.org/doi/pdf/10.1021/acsnano.9b09406

背景介紹

但亞平現任上海交通大學特別研究員(教授),密西根學院長聘教軌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9年本科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2002年碩士畢業於清華大學,2008年博士畢業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畢業後,在哈佛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2012年加入上海交通大學密西根學院。但亞平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全矽基光電子和單原子電子學,為未來先進集成電路和量子計算機技術提供關鍵解決方案。

相關焦點

  • 密院科研團隊在單個光學微腔中實現合成維度的反PT對稱系統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密西根學院萬文杰教授的科研團隊在國際物理學權威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以「Synthetic anti-PT symmetry in a single microcavity」(《在單個光學微腔中實現合成維度的反PT對稱系統》)為題發表在非厄米量子光學系統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 鄭州退休教師發現新滲透定律 顛覆經典理論
    中國科技網訊鄭州師院退休教師謝榮慶副教授經過長期鑽研,發現新滲透定律,揚棄了科學界公認的範特霍夫滲透壓方程。他的論文《新滲透定律和理論:新的公式取代範特霍夫滲透壓方程》今年初在世界著名科學網站arXiv.org發表後,接到該網站給他的電郵,稱其發現權已被「永久地記錄」。
  • 鄭州一位退休教師發現新滲透定律 完善物理化學界經典理論
    鄭州一位退休教師發現新滲透定律 完善物理化學界經典理論
  • 新書推薦丨《光電轉換導論》
    人們在觀察和認識物質的這些運動形式時,發現規律,運用規律,發明技術,並將這些技術分別或者集成起來在多類工程任務中得以應用,涉及機械工程、土木工程、熱力工程、電子工程、光學工程、能源工程、環境工程、生物工程、航空航天工程、海洋工程、地質工程等,成為構建現代社會的物質基礎。光和電是物質重要的基本運動形態,它們相互轉換。
  • 帶可編程增益跨阻放大器和同步檢波器的雙通道色度計
    光電二極體接收器調理路徑包括可編程增益跨阻放大器,用於將二極體電流轉換為電壓,並允許分析光吸收情況大不相同的不同液體。16位Σ-Δ型模數轉換器(ADC)提供額外的動態範圍,確保寬範圍光電二極體輸出電流具有足夠的解析度。   使用調製光源和同步檢波器而非恆流(直流)源可消除環境光線和低頻噪聲產生的測量誤差,並提供更高的精度。
  • 2017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點:巴普洛夫經典條件作用理論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2017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點:巴普洛夫經典條件作用理論,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在教師資格筆試中,教育心理學中的學習理論部分的知識點佔據著較為重要的比例, 行為主義理論的核心觀點認為
  • 教師招聘-光電效應講解解析
    前言:從最開始牛頓認為光是一種微粒,再到胡克惠更斯認為光是一種波動,再到託馬斯楊和菲涅爾證實了光的波動說,以及麥克斯韋提出的電磁學理論,科學家認為人類已經掌握了光的本性,那就是一種電磁波。但到20世紀人們發現了一些新的現象,這些無法用波動說解釋,於是人們又提出了波粒二象性的學說,波粒二象性是怎麼提出來的呢?康普頓效應和光電效應。
  • 2020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經典實驗篇之學習遷移理論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華圖教師發布:2020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經典實驗篇之學習遷移理論,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實驗一:經驗類化說——賈德的「水下擊靶實驗」   1.觀點   經驗類化理論又稱
  • 光電二極體原理及前置放大器電路解析 —電路圖天天讀(240)
    在此配置中,光電二極體發現輸出間存在短路,按照公式 3 (Isc =Ilight),基本上不存在「暗」電流。  光電二極體暴露在光線下且使用圖 2c 的電路時,電流將流到運算放大器的反相節點,如圖 3 所示。若負載(RL)為 0 Ω且 VOUT = 0 V,則理論上光電二極體會出現短路。實際上,這兩種狀況都絕對不會出現。
  • 高性能二維鈣鈦礦單晶納米線陣列光電探測器研究取得進展
    基於多晶薄膜的光電二極體檢測器,雖可抑制暗電流,但無法實現較大的光電導增益,器件靈敏度也不理想。通過電子衍射、同步輻射掠入射X射線散射發現,製備得到的納米線取向單一,導電的少層鈣鈦礦和丁胺基離子層層組裝,形成超晶格結構。通過測量不同高度納米線的螢光和光電導發現,鈣鈦礦層的邊緣能夠有效地分裂激子,產生並傳導自由載流子,從而實現了優異的光電導。
  • 光電效應提出者:愛因斯坦|科學上的發現只屬於敢於打破常見的人
    而且他認為,這些振子之所以只能輻射出具有特定大小的能量,是因為它們內部的某種東西阻止它們吸收或發射出漸變的能量輻射,普朗克所渴望的依然是將其量子觀點與經典的物理學進行調和。他的經典物理思想執念是如此之深,要想徹底地解決這個問題只能等待沒有思想包袱的新一代物理學家出現了。
  • 北科大重要發現,顛覆經典馬氏體相變理論!15.2%超高彈性形變
    北京科技大學王沿東教授團隊近期發現「超臨界彈性」現象,並在此基礎上成功製備無滯後的超彈性金屬,在室溫下具有高達15.2%零滯後彈性形變,最高超彈應力達1.5 GPa。這一發現顛覆了制約金屬材料獲得無滯後超高彈性的經典馬氏體相變理論,具有重要的理論科學與工程應用價值。
  • 神奇的光電效應竟然是個意外發現
    20世紀物理學的發展歷史充分證明了這個意外發現的光電效應的重大科學價值。 意外發現的奇特效應1886年10月,德國的海因裡希·赫茲(Heinrich Rudolf Hertz,1857-1894)為證實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正忙於做火花放電實驗。
  • 超弦理論:顛覆一切的超級理論
    在科學家眼裡就有個十分經典的例子,那就是宇宙誕生的瞬間,也就是宇宙大爆炸。可以說:解決了上述的問題,那麼對於宇宙剛剛誕生瞬間的10^-43 秒內所發生的真相就邁進了一大步。那在超弦理論被提出之前,有什麼理論是其先驅理論,或者說是指導理論呢?萬物皆由原子組成1803年,英國科學家約翰-道爾頓提出了萬物皆由原子組成的學說,馬上顛覆了當時人們的世界觀:原來世間的萬物,看似紛繁複雜,實際上本質上卻是一樣的:它們都是由無數的原子組成,而原子之下,再不可分。
  • 科研一對一 | 劍橋大學 | 半導體物理、數學建模:雪崩二極體內部的增益機制
    ●  課題介紹  ●雪崩二極體作為通信的高靈敏度接收器,具有巨大的研究價值,本課題深入研究其內部增益的物理本質,在理論上研究外接電阻,電容,電感對其增益和通信效率的影響,對編程和數學建模有較高的要求。劍橋大學全額獎學金博士,專注通信系統和光接收器,精通編程和算法,對半導體物理和數學建模有精深理解,多次在國際會議上做口頭報告,學術成果多次發表在業內頂尖期刊,世界上第一個提出並理論證明單光子雪崩二極體陣列在6G和未來通信中具有最高通信上限,也因此突出貢獻在
  • 密西根學院科研團隊在《Chemical Reviews》發表固態離子導體的...
    上海交通大學密西根學院薄首行研究團隊與合作者在國際著名化學期刊《Chemical Reviews》(2018年影響因子54.301)在線發表題為「Classical and Emerging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s for Investigation of Ion Transport Mechanisms in Crystalline Fast Ionic Conductors」(《晶態快離子導體中離子輸運機理的經典與新興表徵技術
  • 湖南大學在基於鈣鈦礦微納半導體光電器件研究上取得系列進展
    光電探測器作為光電系統中接收端的核心器件,其性能指標直接影響到光電系統的整體性能。湖南大學物理與微電子科學學院鄒旭明副教授聚焦新型半導體材料光電器件的研究,近期取得了系列進展,在國際高水平刊物上發表多篇研究論文。傳統光電探測器存在靈敏度低、噪聲高、光譜帶寬不足、光學結構設計複雜等缺點。
  • 科學網—製備最高靈敏度鈣鈦礦光電探測器
    本報訊 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博士吳雨辰以及中科院院士江雷領導的課題組與中外科學家合作,製備出高質量的二維鈣鈦礦單晶納米線陣列,首次發現二維鈣鈦礦納米線的邊緣態光電導效應
  • 集成光電智能探測器SOC研究
    傳送帶以較高的速度將被探測的物體(比如說,食品、物品、行李箱等)依次從探測系統中穿過,探測系統自動識別有關信息並將其送入計算機進行處理。當TGA導通時,TGB關閉,於是分支A被連接到輸出總線,64路分支A上的信號被移位寄存器掃描輸出。同時,分支B與輸出總線的聯繫將被切斷,64路分支B上的信號即進行積分與採樣。當TGB導通時,TGA關閉,情況正好相反,分支B輸出信號而分支A積分和採樣。於是,我們可以連續地進行積分,採樣和輸出。在有些情況下,這樣的處理,提高了信號處理速度。
  • 中加科學家發現「誘導引力」理論缺陷 拯救暗物質論於顛覆邊緣
    中加科學家發現「誘導引力」理論缺陷 拯救暗物質論於顛覆邊緣  黃琨 • 2018-08-15 11:28:32 來源:前瞻網 E1501G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