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華圖教師發布:2020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經典實驗篇之學習遷移理論,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實驗一:經驗類化說——賈德的「水下擊靶實驗」
1.觀點
經驗類化理論又稱「概括化理論」,是由賈德提出來的。這個理論認為,只要一個人對他的經驗進行了概括,就可以完成從一個情境到另一個情境的遷移。
賈德在1908年所做的「水下打靶」實驗,是經驗類化理論的經典實驗。
2.實驗
賈德以五年級小學生作被試,分成兩組,要他們練習用標槍投中水下的靶子。在實驗前,對一組講授了光學折射原理,另一組不講授,只能從嘗試中獲得一些經驗。在開始投擲練習時,靶子置於水下1.2英寸處。經過一定練習,兩組學生成績相當。當把水下1.2英寸處的靶子移到水下4英寸時,兩組的差異就明顯地表現出來。未講授折射原理一組的學生不能運用水下1.2英寸的投擲經驗以改進靶子位於水下4英寸處的投擲練習,錯誤持續發生。而學過折射原理的學生,則能迅速適應水下4英寸的學習情境,學得快,投得準。
3.結論
賈德是這樣解釋的:理論曾把有關的全部經驗,包括水外的、深水的和淺水的經驗,組成了整個的思想體系,學生在理論知識的背景上,理解了實際情況以後,就能利用概括了的經驗,去迅速地解決需要按實際情況作分析和調整的新問題。
根據遷移的概括化理論,對原理了解概括的越好,在新情境中學習的遷移越好。
實驗二:關係轉換說——苛勒「小雞覓食」實驗
1.觀點
關係轉換說認為,遷移是學習者突然發現兩個學習經驗之間關係的結果。
2.實驗
他讓小雞在深、淺不同的兩種灰色的紙下面尋找食物。通過條件反射學習,小雞學會了只有從深灰色紙下才能獲得食物。然後,變換實驗情境,保留原來的深灰色紙,用黑色紙取代淺灰色紙。
現在的問題是:如果小雞仍然到深灰色紙下面尋找食物,那就證明遷移是由於相同要素的作用;如果小雞是到兩張紙中顏色更深的那張(即黑色紙)下面尋找食物,那就證明遷移是對關係作出的反應。
3.結論
遷移產生的實質是個體對事物間的關係的理解,即遷移的產生依賴於兩個條件:一是兩種學習之間存在有一定的關係;二是學習者對這一關係的理解和頓悟。習得的經驗能否遷移,並不取決於是否存在某些共同的要素,也不取決於對原理孤立的掌握,而是取決於個體能否理解各個要素之間形成的整體關係,能否理解原理與實際事物之間的關係。人們越能發現事物之間關係,則越能加以概括、推廣,遷移越普遍。
(編輯:luohong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