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5_斜面彈簧變化
本期物理競賽試題,我們不再繼續與動量、能量的打交道了,換換思維方法,本期來共同來研究一下靜力學中的彈簧形變量的問題,看看初中數學的二次函數問題怎麼與彈簧的形變相結合,曾經有網友評價說物理與數學的結合會是物理競賽題目的最大考點,誠然,在物理競賽解題方法上,數形結合、函數應用等相關數學知識的應用,確實是物理競賽常常考察的重點內容和方法,本期內容,我們就從最簡單的彈簧胡克定律入手,看看二次函數與物理過程相結合的題目是多麼的可怕,題目解題思路和過程具體數學知識並不難,但是考慮到這樣的解題思路,必須要有曾經的解題經驗,單憑自己的想像,對於本題目而言,思考難度非常大。
各位同學可以在先不看答案的基礎上,試著自己做做這個題目,在已知此題目要使用二次函數的基礎上,你能發現該題目是要怎樣考察二次函數應用的嗎?不妨都自己試試吧,此題對於小編而言,做出來也費了點兒勁,主要是對於該題目,一開始的解題思路並未向二次函數的方向去思考,單純考慮能量與胡克定律解題,陷入了此題的坑,沒出來,當然也希望同學們,以此題為借鑑,認真分析,學會使用該方法解題的思路和方法。
高中物理競賽典型題與解題步驟
如圖1所示,原長L0=100cm的輕質彈簧放置在一光滑的直槽內,彈簧的一端固定在槽的O端,另一端連接一個小球,這一裝置可以從水平位置開始繞O點緩緩地轉動到豎直位置,設彈簧地形變總是在其彈性線度內,試在下述兩種情況下,求出裝置豎直位置時,小球離原水平面地高度h0
(1) 在轉動過程中,小球距原水平面地高度變化出現極大值hmax=40cm。(2) 在轉動過程中,發現小球離水平面高度不斷增大。高中物理競賽題解題方法與思路
此題小編在剛讀完題的時候,由於彈簧的胡克定律和斜面解題的經驗的影響,首先就假設了小球的質量,並對小球進行了受力分析,但是由於沒有仔細分析題目,發現這樣的作法導致了非常大的影響,這就是假設出來的未知量過多,不可能通過一個簡單的受力平衡方程,同時解出如此多的未知量,其實對於此題目而言,由於緩慢移動過程中,任意時刻小球都處於靜止狀態,受力平衡,因此能夠得到的受力平衡方程最多兩個,其中關於斜面的支持力的方程顯然與該題目考察內容無關,並且由於小球靜止,幾乎全部的運動學方程都不能用,到此簡直是晴天霹靂啊,只有一個方程啊,這時小編考慮到重新審題的問題,並試圖通過題目的條件猜測題目的解題方法。
猜測解題方法確實是能夠做到的,在靜力學和動力學的有些題目中,確實還很好用,這點並不是開玩笑哦,來看看這個題目吧,整體讀完題目後,發現已知量中沒有所有與力學有關的物理量,包括彈簧勁度係數、小球的質量、摩擦係數,甚至於連斜面的傾斜角度都不知道,顯然於過去靜力學或動力學的斜面問題有些不同,反觀題目的已知條件,也非常有意思,居然都與幾何有關,不是長度,就是高度,還有角度變化,怎麼看著都像數學的幾何題,當考慮到這裡,小編豁然開朗,這個題目可能需要將受力平衡方程,也就是沿斜面的受力平衡方程轉變成幾何關係描述,也就是將各個與力學有關的量都用幾何關係表示出來。
有了這個思路,小編很自信的寫出了方程一,觀察方程一,發現勁度係數與小球質量為力學量,儘量要消滅掉,並考慮到題目最後的問題,這個問題一下子就解決了,小球質量與勁度係數的比值其實就是要計算的彈簧最終形變量,然後看其他量,就只剩下角度和形變量兩個幾何量了,後面小編考慮將形變量統一到角度上來,因此後面的步驟都是在將形變量轉變成角度的關係,最終得到了方程四,當小編做到這裡,後面的思路就非常清晰的呈現在了腦海中,因為初中數學經常這樣練習的,到此為止,本期題目的難點也就算突破了,後面就是針對二次函數圖像分析問題的過程了,這裡不再贅述。
有同學可能會問小編,為什麼考慮到將形變量統一到角度上來,卻沒有將角度統一到形變量上來,這個問題其實非常簡單,因為整個過程中,角度的變化是已知的,角度從零度開始變到九十度,而長度的變化卻是直接要計算的量,並不存在已知量的問題,在後面分析函數變化時,應該會造成影響,因此小編當時直接考慮統一到角度這個已知量上來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