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偏見的本質》為你揭開背後真相

2020-11-29 路汐

《瘋狂動物城》中有這樣一個片段讓人印象深刻,狐狸尼克從小到大的夢想,是當一名警察。當他對著鏡子裡穿著警服的自己笑,以為維護動物城的公平這個樸素的夢想近在咫尺。

可是,當他想融入食草動物隊伍的時候,他們卻給了他巨大的偏見,給他戴上了「防咬」口罩。因為在大家的印象裡,食肉動物是具有「攻擊」和「破壞」的,於是這成為尼克再也躲不掉的別人眼中的天性。於是,他收起了眼淚,偽裝成了別人眼中假裝強大和並不友好的食肉動物。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阿倫森對偏見做了這樣的定義:人們一句有錯誤和不全面的信息概括而來的,針對某個特定群體的敵對或負向的態度。分解到具體的生活中,大概也沒那麼生動和有章可循,大多數時候,不過是更為主觀,隨心所欲而已。

後來,狐狸尼克遇上了兔子,成了警察。但如果沒有遇上兔子,那麼,結局或許就會不同。可是,人生哪有那麼多如果呢?就好像誰都不知道幸福和意外哪一個會先到來。

偏見是能夠改變一個人的,世間所有你遇到過的偏見都是會在一個人身上長長久久地存在的,就像是一個傷疤,會結痂,但永遠不會消退。偶爾看到疤裡細小的條紋,一字一句還是可以錐擊胸膛。

根據美國著名人格心理學家、實驗社會心理學之父戈登·奧爾波特的觀點,諸如狐狸尼克的遭遇,就是「偏見」的表現形式之一,其本身帶有貶低、侮辱等歧視性色彩,會使那些被劃歸這一群體者感受到被嘲弄、被排斥等消極情緒,有時還會引發群體隔離、暴力衝突,甚至是戰爭等惡性後果。

早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戈登·奧爾波特就對社會生活中的「偏見」現象十分關注。當時的西方社會中,不同族裔、宗教之間的矛盾不斷,「猶太佬」「愛爾蘭佬」等歧視性標籤大行其道,不僅傷害了少數族群的情感,還造成了社群群體間的分裂,其負面效應不容小覷。

就像很多女性找工作時,會被問「你結婚了嗎?生二胎了嗎?」等等一系列,本質上就是一種對女性的歧視和偏見,而這種刻板印象會給女性帶來負面作用。

無論對刻板印象的態度是正面還是負面的,刻板印象都是一種與類別相關聯的、誇大的信念。其作用是為我們處理該類別下的行為作出解釋(合理化)。

美國著名人格心理學家、實驗社會心理學之父戈登·奧爾波特的社會心理學名作《偏見的本質》暢銷60餘年,全球累計銷量超過50萬冊。

書中對各種偏見問題都進行了深刻且細緻的深挖,像舒適圈、鄙視鏈、地圖炮、替罪羊等等,從個人心理、社會、傳媒、教育、政策等多角度分析了偏見的成因和形態。

戈登奧爾波特是哈佛大學著名心理學家,被稱為當代社會心理學奠基人之一,人格心理學之父。

本書出版之前,大家都以為偏見只是某些品德有缺陷的某些個體才有的信念,但奧爾波特卻以大量研究數據和雄辯的論述揭示了偏見是人們認知機制正常運作的副產品,是每個人都具有的信念。

書中將【偏見】定義為:

對屬於某群體的個體持有一種厭惡或敵對的態度,僅僅因為他屬於該群體,就被推定具有人們歸於該群體的那些令人反感的特性。

對偏見的充足定義需要包含兩個基本要素:表達喜愛或者厭惡的態度;過度泛化的信念。

書中的很多觀點不僅讓我們對偏見的研究有助推作用,也對我們普通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偏見問題,也有更深刻的認識。

偏見是一種本能

即使在當今社會,偏見依然隨處可見。

蔡依林2015年世界巡迴演唱會-臺北站現場,她唱了林夕作詞的歌曲《不一樣又怎樣》,大屏幕上,播放了一個紀錄片,是發生在臺灣的真實故事。

葉永志是一個長相秀氣,性格溫柔的男孩,因為他的溫柔秀氣經常遭到同學們的嘲笑,同學們都叫他「娘娘腔」,還經常有男生趁他上廁所時強脫他的褲子,「檢查他是不是女生」。

後來的葉永志會避開課間時間,在下課前幾分鐘去上廁所。

他曾經向母親求助,向外界發出來了求救的信號,然而學校的老師是怎麼做的呢?

「因為喜歡做女孩子做的事」,所以老師建議媽媽帶著葉永志去看心理醫生。

心理醫生跟永志媽媽說:你兒子非常正常。如果覺得他這樣不正常的人,他本身就不正常。

然而心理醫生的認可沒有改變什麼,悲劇仍不幸發生了。

那個體貼的男孩是最獨一無二的孩子

2000年4月20日上午,葉永志在下課前五分鐘離開教室去上廁所,後來被發現倒在血泊中,送醫後搶救無效過世。

紀錄片裡,葉永志的媽媽數次落淚。

葉永志是一個很體貼的小孩,他會在媽媽下班回家時說「媽媽你怎麼工作做了那麼晚,你趕快去洗澡了,我青菜一炒就可以開飯了。」

他也會跟媽媽說「你很累哦」,每天幫媽媽按摩。

同事們都很羨慕永志的媽媽,說「你那個兒子勝過我們三個小孩」

可是,這樣一個溫暖、體貼,勝過三個小孩的孩子,就因為「偏見」,最後無辜殞命!

葉永志被稱為「玫瑰少年」,可他比玫瑰更美好,他身上沒有利刺,他的死,是人心最大的「惡」所致。

偏見是什麼?

《偏見的本質》中說:偏見是一種「大腦偷懶」的常態,這本書引導人們洞悉「偏見」心理,哪怕在社會文化高度繁榮的今天,依然存在各種偏見,如對性別,對地域,對學歷,對外貌等等。

最可怕的不是偏見,而是偏見產生的仇恨以及發生的不可饒恕後果。

錯誤的泛化和敵意,都是人類心理自然而普遍的本能。

問題在於偏向性思維

在《偏見的本質》中有一個例子一位加拿大的社會學家瓦克絲做了一個實驗,他給多倫多的100多個酒店和度假村都寫了兩封信將它們同時寄出,並在信中要求預訂日期完全相同的房間。

不同的是,在一封信上他籤署的名字是「格林伯格先生」,另一封信署名「洛克伍德先生」。

實驗的結果是:格林伯格先生得到了52%的度假村答覆,36%願意向他提供住宿;而洛克伍德先生得到了95%的答覆,93%願意向他提供住宿。

沒有任何一家酒店認識「格林伯格先生」和「洛克伍德先生」。這些酒店做出的決定依據顯然並非個人特質,而是依據「格林伯格」被認為是特定群體成員的假設(只要是帶有「伯格」的姓氏,大多數為猶太人)。格林伯格先生僅僅因為他的姓氏,就遭受了無理的對待和排斥,在酒店經理的眼中,「格林伯格」這幾個字就足以使他判定此人不受歡迎。

這起事件包含了族裔偏見的兩個元素:1.明確的第一和拒絕。2.這種排斥是基於一種類別化的思維方式的。

偏見,就是對某一個人或團體所持有的一種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極否定的態度,是人們脫離客觀事實而建立起來對人和事物的消極認識與態度。

大多數情況下,偏見是僅僅根據某些社會群體的成員身份,而對其成員形成的一種態度,並且往往是不正確的否定或懷有敵意的態度。

人皆有偏見,偏見是因為我們帶著固有的認知來認識和看待現在發生的事以及相處的人,當這件事與我們理解發生偏差,我們會不自覺的認為自己是對的。

偏見是普遍存在的,並且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消極後果。人們是否譴責它並不重要,它在每個國家的每個時代都廣泛存在,並構成了一種真正的心理問題。

偏見也有社會文化因素,比如替罪羊的選擇,這就是為什麼會遷怒並未發生在其他的群體身上。

諜戰劇《隱秘而偉大》中有一幕,上海國民黨政府為了掩蓋自己的財政虧空的惡行,便綁架了尚榮生來逼迫他協助他們進行補齊。

但因為共產黨的幫助,使得尚榮生得救而計劃失敗,必須要找幾個替罪羊來頂替督察處那幾個綁架者。

於是,可憐的老百姓就這樣因為一些小事而被捕,成為了替罪者。因為一名替罪羊就足以安撫這場鬧劇。

性格結構也會對偏見影響

除了本能、社會文化因素之外,還有性格結構方面的原因存在,比如:煽動性。煽動者會編造虛假問題來轉移公眾對真實問題的注意力。

比如之前的苟晶事件,因為連續好幾年高考前後都出現了與教育公平有關的熱門新聞,去年是所謂「考生試卷被偷換」事件,當然後來證明是考生本人在撒謊;而今年則是「頂替讀大學」事件,

而一個風雲人物苟晶,苟晶以一己之力,直接改變了大家討論問題的重心。從「替考該不該被追究」,變成了「苟晶到底有沒有反轉」。某種意義上,「苟晶事件」比「頂替讀大學事件」這個名詞更能引起人們的關注與討論。

苟晶利用人們的同情心編造謊言,說自己被冒名頂替,使輿論倒向自己,將真正的受害者卻置之一旁,流言滿天飛。

奧爾波特說過:煽動者編造虛假的問題來轉移公眾對真實問題的注意力。苟晶就是利用大眾的偏見心理,起到煽動者的作用。

煽動者之所以能夠得逞,是因為威權型人格的個體需要他們。煽動者的動機並不是利他,而是為了實現自身的謀劃,動機可能十分複雜,但一些煽動者追求的是權力與金錢。就像苟晶利用輿論為自己贏得流量,也算「火」了一把。

多數煽動者自身都是權威性人格,擁有極佳的表達能力。

《偏見的本質》指出:追隨煽動者的人們對他們自己所致力的事業並沒有明確的概念,他們要達成的目的本身與達成目的的手段都感到迷惑。

煽動者本人呢可能並不認識他們,借用參與的每個人都是煽動者的追隨者,被各種情緒感染,只追隨獵奇事件的狂歡。

煽動者為他們提供了熱議的素材,使他們得到了暫時的愉悅和滿足。

讓很多人忘記了,事情的本質是為了什麼,而跟著煽動者的謀划走向。

現在的網絡時代,更加使得這種煽動式的偏見變得會越來越嚴重。希望大家都能理性看待問題,不再成為無腦追隨者,真實還原每個事件的真相,不再做煽動者的追隨者。

《偏見的本質》這本書關於的偏見偏見認知,社會習俗、環境背景下產生的偏見,對個人,家庭,乃至社會的侵害無可估量,包括了個人認知,家庭教育乃至社會問題,國際關係,旁徵博引,引經據典,堪稱一個圖書館。

「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需要改變偏見,這條路任重而道遠。

也許通過這本書,能夠改變一點看法,而破除心中的「大山」。

相關焦點

  • 重讀《傲慢與偏見》:審視愛情與婚姻背後的3個扎心心理學真相
    簡·奧斯汀的小說基本以婚戀為主題,《傲慢與偏見》以犀利、幽默的對話,透過生活瑣事,折射出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英國鄉鎮的生活與世態人情。 書中達西與伊莉莎白的愛情之路更是一波三折,背後揭示的心理學真相,現在看來,仍具有探討價值。
  • 偏見是自身價值體系的反射——讀《偏見的本質》
    這部作品以其非凡的預見性,挖掘前因後果的洞察力,以及步步深入的縝密推斷和分析,成為推動社會改造的強大力量,促使有關偏見的研究迅速發展為熱門的學科課題,並且成為美國行政部門和社會公共服務等部門做出決策時的一個經常參照。 先來回顧一段歷史。
  • 這個世界,就沒有「真相」這種東西……
    正如尼採說的,當你在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正在凝視著你。 客觀解讀:既不偏左也不偏右的解讀方式,它能把事情的本質客觀的呈現在人們面前,供我們參考。其實事情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好,更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遭。正確的做法是客觀解讀,然後我們就會看到事物的全部真相,從容的解決所有問題。
  • 《哪吒》的超燃臺詞,教你用英文怎麼說!
    超過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創下的9.56億元紀錄成為國產動畫電影新的票房冠軍話不多說作為國產之光我們一起來領略下電影中那些膾炙人口的臺詞吧01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你怎麼努力都休想搬動。prejudicen.成見,偏見,歧視vt.使有偏見,不利於,損害例句:
  • 破30億的「哪吒」金句很多,你知道這些金句用英語怎麼說嗎
    在《西遊記》裡,孫猴子大鬧天宮,玉帝派託塔天王李靖捉拿孫悟空,哪吒是託塔天王家的三太子,腳踩風火輪,手拿紅纓槍,三頭六臂,與孫悟空大戰數百匯合,那場景深深印入每個人的心中。申公豹:「人心中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任你怎麼努力也休想搬動。」
  • 我命由我不由天,故事精彩,可你有從中發現導演的影子嗎?
    看過電影之後紛紛打臉,真相大型現場,怎麼會有這麼醜萌的小哪吒呀?這其實也是本片導演餃子的人生寫實~80後的他從小喜歡畫畫,夢想成為漫畫家,因為害怕這樣的工作無法養活自己,所以擇了學醫。考入頂級醫學院華西醫科大學,只是心中熱愛難抑,最後還是棄醫從事動漫行業。很多人都不看好他,專業出身的都抵不過漫威宇宙,DC宇宙,一個半路出家的憑什麼能在這個行業內立足?
  • 壓倒首富的最後一根稻草:揭開馬雲隱藏了20年的真相
    隨著時間推移,螞蟻集團、天貓淘寶與花唄借唄之間的利益鏈條,以及隱藏在背後的一切操作潛規則,也將會逐漸被揭開。 在此持續發酵的背景下,螞蟻集團是否會成為壓倒馬首富的最後一根稻草,金牛視覺獨家披露其背後隱藏了20年的真相,期望讓所有關注的民眾明辨是非看的更為清楚。
  • 從魔法世界裡的「泥巴種」說起:歧視性稱呼背後的偏見心理學解讀
    馬爾福與赫敏爭吵時,語帶輕蔑地說:「沒人請你發表意見,你這臭泥巴種!」這一帶有侮辱性的稱呼讓赫敏的好友羅恩大為光火,抽出魔法棒,想要讓馬爾福嘗嘗鼻涕蟲魔咒的厲害。在此前的魁地奇賽場上,馬爾福稱呼赫敏為「泥巴種」時,差點被格蘭芬多的球員們暴揍一頓。
  • 《哪吒》30億票房背後:「不認命」才是創業者的命
    創業的道路是艱辛而孤獨的,如果有這樣一位搭檔,在你迷茫時能給你最大的鼓勵,在你承受重壓時與你一起分擔,那麼你一定動力十足,團隊的戰鬥力也會翻倍不止。未親身經歷,你更無從知曉自己究竟擁有怎樣的潛能。巨大的壓力能讓人崩潰,但如果學會和壓力共處,把壓力轉化為動力,就能長出屬於自己的「三頭六臂」。這種「神力」可能來自你個人,也可能是來自團隊、合作夥伴或者背後的支持者。與壓力共處,並在壓力下激發出自身潛能,才能實現改變世界的夢想,看到扭轉乾坤的結局。
  • 《瘋狂動物城》:偏見無處不在,瘋狂的背後是人類社會的縮影
    它似乎更適合大人們觀看,因為《瘋狂動物城》瘋狂的背後,是現實世界的縮影。是國家,「烏託邦」三個字合起來的意思即為「空想的國家」。在這座和平的城市中,其實人人心中都有著瘋狂的一面。為了證明自己,她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在水獺失蹤的時候,她主動請纓攬下了任務,經歷種種困難,憑藉過人膽識發現了案件背後的陰謀,最終功成名就,成為了警察局的代言人。兔子朱迪告訴我們:打破偏見從來不是靠語言,而是靠行動。
  • DNA實驗揭開生命本質及宇宙真相
    或許,這正是人類長久探尋的生命本質及宇宙真相!2、人的意識與宇宙狀態密不可分,意識決定宏觀宇宙的存在方式。將受試者和他的細胞分隔開 480公裡的距離,受試者和細胞之間反應的時間差由一座原子鐘來監控。每次實驗結果都是,兩者的時間差為零。就是說,細胞的反應是同步發生的,細胞表現得就好像它仍然在受試者身上一樣!
  • 佟麗婭:不停地翻越一座座大山,挑戰自己,人生很貴,從不浪費。
    佟麗婭不停地翻越一座座大山,更是內心的大山,一直努力學習,挑戰自己,完善自己,因為人生很貴,她從不浪費。兒子娃娃性格的女人。兒子娃娃,一般為說男生有力量,堅韌,要強,有自己的個性,永遠不服輸,永遠堅強,大膽勇敢的,但總是用在了佟麗婭身上。一個顏值與性格不符的女演員。從小的她,騎馬鹿,喝鹿血酒吃鹿肉長大,一身豪氣,小時候喜愛熱鬧,在客人面前跳舞唱歌,長大了和客人喝酒划拳,甚至比男生還勇敢,射箭騎馬鹿比男生都做的大方豪放。
  • 中國為何為日本人豎起烈士紀念碑?真相讓人尊重,感動無數國人
    因為在中國土地上犯下了種種罪惡,所以一直以來對於日本人我們都有著一層偏見。特別是日本的軍人,簡直就是劊子手,即使二戰已經過去了很多年,他們的所作所為也依舊深深地刻在所有中國人的心中。日本人的罪行是怎麼都彌補不了的。但是,在中國延邊汪清縣卻有著一座日本關東軍人的墓碑,這讓無數人不解,中國為何為日本人豎起烈士紀念碑?這座墓碑的主人名叫伊田助男,他是日本關東軍的一員。
  • 解謎:「索爾威太空人」的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真相又是什麼?
    這張照片叫做"索爾威太空人",是由業餘攝影師Templeton,拍攝於1964年5月23日,當時他帶著自己的妻子和女兒,來到一個風景優美的海邊郊遊,在那裡他為穿著新裙子的女兒拍了幾張照片,幾天後他把底片交給了當地的衝印師,衝印師跟Templeton說他的相片拍的很好看。但其中一張相片裡,他女兒的背後就出現了一個疑似穿著太空衣的人。
  • 揭開算法「黑箱」:讓你上癮的背後是什麼?
    算法的背後是人,算法作為人類智慧的產物,無疑是需要承載一定價值的。算法的來源涉及諸多因素,人類的需求、利益和社會環境、現有技術等都會對算法產生影響,算法設計者的認知能力、知識水平、設計意圖、價值觀念同樣也會影響算法。
  • 西安一女大學生自殺事件,真相背後隱藏著被人忽視的線索
    前幾天一則女大學生校園自縊事件讓人感到很可惜,23歲鋼琴系女大學生,形象甜美可愛,曾獲獎無數給父母爭得了許多榮耀,父母一直視她為掌上明珠寄予厚望,但卻身患抑鬱症的困擾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什麼原因才讓她走上絕路,讓我們一起揭開真相背後被人忽視的線索。
  • 上帝存之於內心,在人的偏見之外
    關於上帝的存在,即使一個不信教的人,也可以追蹤到上帝的蛛絲馬跡,通過對人的思想邊界的觸及,對人的能力界限的發現以及超驗、至大、全能的存在的——如果不是這種信仰的引領,這樣一種對完美、至大、全知的存在的相信,而這不就是對上帝的概念的信仰嗎?
  • 專家揭開背後真相!
    專家揭開背後真相!人類文明經由多個不同的文明演變而來,至今基本已經是一個文明、開放且先進的世界。人類文明有諸多分支,而從古至今各種文明此消彼長。瑪雅文明便是其中獨特具有吸引力的存在。古老又神秘,在我們還未深入了解時便迅速消失。目前最出名的瑪雅預言便是世界末日預言了。
  • 專家揭開背後真相!
    專家揭開背後真相!人類文明經由多個不同的文明演變而來,至今基本已經是一個文明、開放且先進的世界。人類文明有諸多分支,而從古至今各種文明此消彼長。瑪雅文明便是其中獨特具有吸引力的存在。古老又神秘,在我們還未深入了解時便迅速消失。
  • 影評:《斷背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
    你很難完全看懂這個人,這也是這部電影值得反覆觀看的重要原因。換句話來說如果你看不懂這個人物,基本上這部電影就相當於白看了。李安導演曾經說過,這個人物十分的有意思「艾尼斯這個人物實際上是片中臺詞最多的人,但給觀眾的印象卻是一個寡言少語的角色」希斯萊傑的演技實在是太棒了。他這個人物從出場起,整個肢體語言都散發著不想和任何人說話的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