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和人做朋友容易,看清一個人難。
不然怎麼會有句老話叫做:人心隔肚皮。
如何看透一個人的本質呢?只需要從這幾點就能看清一個人
看他如何對待自己的親人。
一個人在家裡,相處最多的就是自己的親人。
親人包涵了很多,從父母到兄弟姐妹,爺爺奶奶到外公外婆,七大姑八大姨等等。
每個人對自己親人的態度都不一樣,有的人非常看重自己的家人,有的人則是非常冷漠。
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少不了家庭的影響,每一個人,其實都是家庭的縮影。
看似是獨立地在成長,其實少不了家庭的關愛和無形中的各種呵護。
對待家人非常關心,幹什麼都想著家裡的人,一定是非常懂得感恩的人;
知道自己從小到大的很多細節中,都是家庭每一位成員給自己的關愛。
反之,對家庭非常冷漠,不管不問,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多半是自私的人,凡事只想著自己。
懂得感恩的人,不管是在哪個環境裡,都會對周圍的人和事充滿了敬意;
明白大家對自己的好不是平白無故,而是相互的。
當大家對自己好的同時,自己也會對周圍每一個人好,不會過於看重自己個人的利益。
而自私的人,凡事只考慮自己,從不會去體會別人的付出;
不懂得感恩別人的饋贈,什麼事都以自己的利益為第一,絲毫不考慮他人。
02.
看他如何對待自己的朋友
人從家庭步入社會,在社會這個大環境裡,打交道最多的就是朋友。
俗話說得好,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
要想看清一個人的為人如何,最簡單的就是看他怎麼對待自己的朋友。
有的人對朋友非常講義氣,朋友有困難,都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從而收穫了更多的朋友。
在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朋友們也都自發的主動前來幫忙,朋友越來越多了。
也有的人,凡事只顧自己,朋友有困難的時候,不聞不問。
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卻三番四次的要求朋友過來幫自己的忙。
時間久了,朋友開始逐漸拉遠了距離,身邊的朋友也越來越少了。
人與人互動的時候,都是相互的。
如果一個人正直且靠得住,一定對朋友非常真誠,不會吝嗇自己的好,用心對待每一個人。
這個人懂得,欲要取之,必先予之。
想收穫大家對自己的好,困難的時候能幫助自己;
一定是在別人也同樣需要幫助的時候,自己先伸出了援手。
那種只想從朋友身上討好處的人,不管過去多久,最後還是孤零零的一個人。
大家可以幫你一次兩次,但是每次都不懂得感恩;
甚至是別人遇到了困難,急需幫助的時候,不管不問,還找一堆藉口說沒辦法;
卻總在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要求別人來幫助自己,朋友只會漸漸失望,最後遠離。
世界是守恆的,種什麼因得什麼果。
當一個人主動對朋友付出自己的關懷,在自己需要的時候,才能收穫更多的關懷和幫助。
03.
看他如何對待自己的伴侶
我們從出生在家庭裡成長,再到成年到進入社會,然後又到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
可以說這是一個成長曆程,大多數人都是這樣的一個成長軌跡。
想要看清一個人,看他如何對待自己的伴侶,就可以看透他是否是一個值得交往的朋友。
伴侶是陪伴一個人一生時間最久的人。
小到衣食住行,大到關係到全家人的抉擇,都需要和伴侶打交道,共同來面對這些。
每個人對待伴侶的態度也不一樣,但不同的相處模式不重要,重要的是相處的態度。
有的人對自己的伴侶,捨得付出且不求回報,有的人則光想讓對方多付出一些,自己少付出一些。
捨得付出的人,伴侶對自己的態度總是無形中越來越好,越來越恩愛。
而那些只希望對方多付出的人,總覺得和伴侶之間有點小隔閡。
對伴侶的態度能看清一個人。
把自己最溫柔體貼的一面給自己的愛人是人之常情。
說明他懂得伴侶的不易,要一起面對人生,還要面對柴米油鹽的瑣碎,日復一日。
這類人懂得換位思考,懂得他人的不易。
從而更加珍惜對方的好,自己每一天也都活在感恩中,被愛包圍著。
看清一個人說難很難,說簡單也很簡單;
只需要看他如何對待自己的家庭、朋友和愛人,就能看清一個人最深處的本質。
作者:微說情感,一個有溫度、有態度的文字寫作者,自由撰稿人,有上千婚姻案例分析經驗的情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