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是門技術活,無論何時,對於絕大多數購房者而言,買房的首要指標就是房價了。在房價飛速上漲時,買到房子是主要目的,其他的基本不用考慮;在房價穩定趨勢中,居住條件、生活環境、戶型結構又成了考慮範圍;在房價下跌後,要不要買房?什麼時候買房合適?就成了重點考慮問題。所以說,購房者對於買房這件事情,全部都基於房價走勢判斷的。
有人認為,樓市的發展需要符合「自行車」理論:只能前進,無法後退。發展得過快,就有摔倒風險,穩步前進才是硬道理,也能長久地走下去。不難看出,過去樓市由於不成熟、不健康的發展,已經偏離了這條軌道。不過經歷了密集調控後,樓市又逐漸朝正確的方向前進。基於樓市現在的大環境下,給購房者最客觀的建議就是要認清「三個現實」,遵循「三個規則」。
認清「三個事實」
01房價總體平穩,未來不會大漲也不會大跌
在大多數城市先經歷長時間大漲、後經歷短時間下跌後,大多數地方的房價走勢終於得到了控制。未來樓市也註定會按照這個進程發展,未來房價不會大漲也不會大跌。寄希望於未來房價大漲和房價大跌的購房者最好不要保持這種心態了。
高房價給我們帶來了什麼?首先就是高房價與居民收入水平不協調,大多數工薪階層如果只靠自己工資水平想在一二線城市已經基本不可能了,光是幾十萬的首付就需要攢10年以上,更何況還有30年的房貸。其次就是百姓消費水平低迷。高房價下,沒有買房的人不敢消費,省吃儉用存首付,害怕房價繼續漲,自己就更加買不到房子了。最後就是經濟發展受阻。最近強調要發展「經濟內循環」,而經濟內循環的重要支撐就是百姓的購買力,現在錢都捆綁在房地產裡面了,購買力也提升不起來。因此,房價繼續上漲只會導致這些問題繼續惡化。
房價大跌會帶來什麼呢?根據購房投資者買漲不買跌的心態來看,房價持續下跌基本上沒人會買房。對於已經買了房子的人來說,房價持續下跌,假設自己還剩下100萬房貸,但是同樣的新房只需要80萬就能買到了,自然也會選擇棄房斷供。期房斷供造成銀行產生壞帳,大量壞帳產生會導致銀行破產。破產銀行的壞帳流入上級或者平級銀行,最後產生連鎖反應,引發經濟動蕩。
02對於購房者而言,已經不需要「高壓買房」了
在房價普遍大漲的時候,購房者需要考慮的是「如何能買到房」,很多人都是找親朋好友借錢、利用金融槓桿工具、有的夫妻甚至選擇一人貸首付、一人房貸的方式買房。對於這種做法,從當時的角度來看也是形勢所迫,儘管會背負著巨大的還款壓力。但是如果不這麼做的話,房價的漲勢比工資還快,只會越來越買不起房。並且到時候就算資金出現了問題,將房子賣掉還債可能也不會虧。
但是如果在房價走勢穩定的話,對於購房者而言,是完全沒必要「高壓買房」了。一方面意味著以後生活過得很艱苦,各種貸款的利息也是非常高。另一方面如果意外發生斷供的話,那麼自己的首付和已經繳納的房貸肯定是要不回來的,並且在銀行將房子打折出售後,如果出售的價格不足以填補房貸的話,那麼剩下的還是由購房者承擔。此外,徵信也會出現問題,生活各方面都受到影響。
03開發商、炒房客都不好過
現在樓市現狀,開發商和炒房客都不好過。
對於開發商而言,在房價限制、競價競爭的要求下,利潤不可避免地降低了。此外,由於「限高令」的原因,住房也不能建得太高,利潤又一次打了折扣。更重要的是,由於上半年長達4個月的施工進度停滯,資金鍊受到嚴重打擊。
官方公布兩次數據:2020年上半年,房企破產倒閉數量為240家。2020年前8個月,房企破產數量為380家。儘管樓市開始回暖,房企倒閉的趨勢依舊在延續,甚至更加嚴重。
對於炒房客而言,現在炒房甚至成為了高危行業。對於炒房客來說,房價一年如果上漲幅度在8個點以下,絕對是虧本的。但是現在房價走勢穩定,漲幅很難達到這個要求、也很難持續。現在二手房市場掛牌量激增就能很清楚地反映出這個問題。
遵循「三個規則」
看清楚樓市三個現狀以後,對於購房者而言,買房遵循這三個規則。
1、不要隨便買房
在房價走勢趨於穩定後,購房者的購房策略也需要進行改變。現在已經不是無腦買房的時代了,作為一個必需品,房子可能會伴隨你一輩子。因此,對於住房的考量不應該僅僅局限於價格上,對於購買地段、未來升值空間、樓盤選擇、室內光照以及通風等各種方面都應該自己考量,買到了差房子自己住著也不舒服,未來也很難出手。
另一方面,對於購房者而言,也沒有必要到處借錢貸款買房了,給自己的經濟壓力負擔過大。並且現在很多地方樓市的調控也傾向於無房剛需,在炒房現象禁止後,越來越多的空置房源也會流入市場,供求關係發生逆轉。今年買不起房的話,可以明年再買。
2、公寓、小產權房慎重考慮
在房價過高的時候,很多人都會選擇小巧精緻的公寓以及價格實惠的小產權房來居住或者用於過渡期,但是現在對於公寓以及小產權房的購買,需要慎重考慮。
現在很多地方的公寓產權只有40年,並且無法落戶。不能落戶的話房子的附加值就減少了很多。並且很多人買公寓就是商業用途,如果公寓隔壁是商業用途的房間的話,那麼無疑會影響居住體驗。並且公寓都是商用水電,時間長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並且很多公寓的賣點都是精緻的外觀,但是審美潮流的變化是很快的,現在覺得很不錯,以後不一定受人歡迎,未來公寓轉手也會成為大問題。
小產權房一直都有很大的爭議,可以說除了價格便宜之外基本上全是缺點。首先,小產權房不能落戶,也失去了很大一部分的附加值。其次,小產權房容易發生糾紛,因為純屬個人之間的交易,並且很多小產權房都是違建的,到時候可能被無償拆除,並且就算有拆遷款的話,受益人也是原來的戶主。最後,小產權房不能用於抵押貸款,意味著不能用於應急。
3、對於開發商的選擇
上文已經提到過,很多開發商在經受了「三重打擊」後,利潤已經被大大降低了,雖然不至於虧本,但處於這樣的大環境下,不排除某些開發商可能會為了節約成本、加速資金回流變現速度,選擇更為廉價的原材料來建房,這樣對於購房者來說,可能購買到質量差的房子。
另一方面,我們知道很多開發商現在的資金鍊都是出了問題的,並且以後肯定也會有房企繼續破產倒閉,一旦倒閉那麼我們購買的期房就成了爛尾樓,最後不僅房子沒有了,而且還要繼續還銀行。因此,未來對於開發商的選擇,儘量選擇口碑好的開發商,或者資金實力比較雄厚的開發商,起碼質量有保障,且不會爛尾。
在購買現房時,如果不是一期房源,那麼可以去實地多進行考察對比,看能否發現質量問題,或者可以帶上一些專業人士幫忙看一下。
總結:房價大漲已經成為過去式,房價穩定之後,購房者考慮的除了價格外,還應該多多考究房子本身的屬性以及周邊配套的資源,房子是伴隨我們一生的事情,花這麼多錢買房,如果住著還不舒適的話,那麼就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