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故事|哪裡最危險就派我到哪去

2021-01-15 遂寧新聞網

  1月23日,安居區磨溪鎮黨委副書記何奇龍從磨溪回到了市城區的家中,準備和家人過一個團團圓圓的新年。而就在新年的鐘聲就要敲響之際,疫情的暴發徹底改變了他的計劃。

  「任書記,現在疫情形勢這麼嚴峻,我請求立即返崗!」1月25日(正月初一),何奇龍撥通了磨溪鎮黨委書記任科仲的電話。疫情面前,作為黨員幹部,何奇龍主動放棄休假,衝鋒在防疫一線。

  1月26日,何奇龍回到了崗位並立即投入戰鬥,按照宣傳—摸排—管控的安排部署,正式吹響了磨溪鎮防疫的號角。「任書記,疫情最危險的地方讓我去,管控工作有困難也讓我去。」何奇龍向組織鄭重承諾,堅決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

  作為一名從最基層鍛鍊起來的幹部,他深知基層工作不好做。在宣傳中,他從在社區工作的妻子那「取經」,編制出了「大白話」「土標語」宣傳疫情,讓群眾一看就知曉,並發放自製宣傳資料1100餘份,張貼公告、宣傳畫1700多份,藉助109個村村通廣播對全鎮全覆蓋輪番宣傳。組織2臺宣傳車沿246國道及村道全天候巡迴播放,配備60隻手持喇叭,製作2個戶外大型宣傳欄,懸掛橫幅164條,發放宣傳畫500餘張,發送簡訊1700餘條,在全鎮營造出「人人看得到,個個能知曉」的防疫宣傳濃厚氛圍。在摸排中,為了儘快摸清全鎮情況,全鎮幹部分為若干組,並與村兩委合力排查每家每戶情況。僅在正月初二,何奇龍所在的小組就完成了500多戶村民的排查。

  「我希望每天能多發一個口罩給我。」何奇龍告訴記者:「從返崗至今,我一直工作在防疫一線,每天話說多了,口罩很容易就溼了,多給我發一個口罩,讓我在一線戰鬥的時間能更長一點。」

  當前,戰「疫」正激,何奇龍深知這場戰役的艱巨性,「我相信,寒冬會過去,春暖花開終將如約而至!」(全媒體記者陳醒)


相關焦點

  • 終極哲學問題:我是誰?我從哪來?我要做什麼?我要到哪裡去?
    原標題:終極哲學問題:我是誰?我從哪來?我要做什麼?我要到哪裡去?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做什麼?我要到哪裡去? 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們幾千年,人類窮盡所有智慧都沒有個給出一個滿意的答案不管是蘇格拉底,還是佛祖等等,到今天歷史上的各類哲學家,無不為這個問題傷透了腦經。
  • 「我的戰疫故事」先進事跡報告會太感人!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面對這一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我國人民眾志成城構築起疫情防控的堅固防線有太多感人至深的場景令我們熱淚盈眶今天下午,由省委宣傳部、省直機關工委、省衛生健康委主辦的「我的戰疫故事」先進事跡巡迴報告活動走進嘉興,八位報告團成員分享了他們親身經歷的戰疫故事。
  • 張嘉譯《少年派》比孫紅雷《帶著爸爸去留學》勝在哪裡
    《少年派》也不例外,該劇緊扣時下的「考學」熱點,以四個高中生和他們的父母在備戰高考過程中發生的一波三折的故事為主線,呈現當下中國家庭親子關係的多元狀態,探討為人父母究竟應該如何與子女乃至與自己相處。趙今麥在《少年派》裡。圖片來自網絡《帶著爸爸去留學》裡的導演姚曉峰對這一題材同樣有親身經歷和個人感悟,因為他本人也曾是一位「陪讀爸爸」。
  • 中新網:復旦大學戰疫青年故事分享會舉行 讓抗疫復旦力量化作育人...
    與雲課堂一同發布的,還有30集復旦大學戰疫青年說系列微課視頻。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護士李春雷作為重症醫學科的男護士,和團隊一起克服生理和心理的巨大負荷,衝在最需要膽量和力量的第一線。附屬華山醫院醫生魏禮群作為氣管插管衝鋒隊的醫院,深入武漢參加抗疫,在52個日日夜夜中紙面氣管插管這個最危險的崗位。
  • 我的戰疫故事作文點評 成都新東方優能中學語文組
    成都新東方優能中學語文組楊貴友 網格員的「戰疫」夢 作者:川師大附中2018級8班稅梟瀚 「我的口罩到哪兒去了?」王小華著急上火。王小華是一名普通市民,同時,她還是街道的一名社區網格員。
  • 哲學三連擊: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
    總有問號伴隨著我們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在別人突然懵逼的時候,用「我是誰?我從哪兒來?我到哪兒去?」一般在我們三四歲時才能說「我」這個字,之前都是說名字或者別人說什麼我們就說什麼,比如一個小朋友要玩具,大人會說:「給他,給他。」小孩子不會說「給我」,也是學著說「給他,給他」,這意味著他這時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各位也不妨想想自己在什麼時候意識到「我」的存在呢?當我們觀察外在於我的客體時才會問「這是什麼?」、「他是誰?」
  • 民間故事:鬼燈籠之爺爺去哪了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短篇懸疑小說系列。作品名稱:《鬼燈籠》第十六章原創作者:半杯水作者申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小文轉眼間就到了家門口,耳邊媳婦的話才傳過來「小破孩,你做夢吧。」小文笑呵呵地揉了揉,被鬼媳婦踢了一腳的屁股,就往屋裡走去。「爺爺,爺爺」小文一連喊了幾聲,心想難道爺爺不在家,可這個時候東烏村一個人都沒,爺爺他能去哪?找了一圈都不見人影,只見一張紙留在書桌上。看來是爺爺留給自己的,因為他認出了爺爺的筆跡。
  • 一把體溫槍的故事:「非典」時期啟用 17年後再次「戰疫」
    「最初一下子要為2萬多人測溫,無接觸的溫度計不夠。我就把它找了出來,沒想到上了電池以後還能用。」成都市金牛區沙河源街道匯澤路社區黨委書記張波很是感慨。這把普通的體溫槍記錄下的,是兩段難以忘懷的「戰疫」故事。
  • 故事|風到哪裡去了(每個孩子都是哲學家)
    在她的公眾號裡(ID:xiaolijianggushi),每天都會更新一個故事音頻,分享育兒故事,已經吸引了百萬媽媽關注。小男孩問:「風停了以後,它到哪裡去了呢?」媽媽向他解釋風沒有停,只是吹到別的地方去了。媽媽藉此告訴孩子世上物質不滅的道理,只是在另一個地方,或者以另一種形式開始。
  • 青春在戰疫中綻放 - 華中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MBA中國網
    在飛往武漢的的航班上,空乘人員發出指令,請黨員同志把頭頂的燈打開,燈一盞盞亮起,照亮了戰疫之路。後來她說:「黨員不是一種稱號,而是一種信仰,是指引我前進的點點星光」。從護士到快遞小哥,從機長到民警,各行各業在戰疫中用青春的生命搭建起戰疫防護線,用單薄但異常堅定的肩膀承擔著對社會和國家的責任。
  • 一把體溫槍的故事:它曾用在「非典」時期 17年後又重新參與「戰疫」
    「最初一下子要為2萬多人測溫,無接觸的溫度計不夠。我就把它找了出來,沒想到上了電池以後還能用。」成都市金牛區沙河源街道匯澤路社區黨委書記張波很是感慨。這把普通的體溫槍記錄下的,是兩段難以忘懷的「戰疫」故事。「沉睡」的體溫槍17年後再度啟用成都市金牛區沙河源街道匯澤路社區,位於三環外的靈潤路。
  • 《平凡世界之全民戰疫》演員表 以真實故事為原型
    《平凡世界之全民戰疫》演員表 以真實故事為原型  近日,展現「抗疫」主題的電影《平凡世界之全民戰疫》即將開拍。影片以真實故事為原型,聚焦抗疫戰鬥中可歌可泣的平民英雄,多方位全面展現全國抗疫全貌。除此之外,影片集結了眾多優秀編劇、導演和一線演員,由趙寧宇、張華、付蕾蕾、程之善、牟模擔任導演,群星雲集,令人期待。
  • 講述感人故事 禮讚戰疫先鋒
    馳援武漢醫護人員、基層醫衛工作者代表分享抗疫一線感人故事,一批守土有責勇於擔當的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優秀醫務工作者受到表彰。本次活動由成都市衛健委指導,華西都市報、華西社區傳媒聯合主辦。主流媒體啟動戰疫特別報導為全方位聚焦成都基層醫療衛生健康服務,多角度展示基層醫療機構黨建創新亮點和優秀家庭醫生風貌,挖掘報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鄉鎮衛生院等在戰疫一線的動人事跡,在成都市衛健委指導下,華西都市報、華西社區傳媒聯合啟動「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特別報導。
  • 《我的世界》MC末影人到底瞬移去哪了?四個大神難以解答的問題!
    《我的世界》MC末影人到底瞬移去哪了?四個大神難以解答的問題!《我的世界》大神難以解答的四個問題,掠奪首領究竟住在哪裡呢?在沙盒遊戲《我的世界》裡面,各種各樣的遊戲特性可以讓玩家們體驗到不一樣的玩法和樂趣,不過有些問題就連大神玩家也可能回答不了!
  • 我是誰!從哪來!到哪去!
    我從哪裡來?我從宇宙來,1.我身體有光量子效應,如神經傳遞,心靈感應;2.有單細胞生物遺存,如白細胞和病毒;3.有多細胞生物遺存,如受精卵發育初期39億年,(有機碳年代檢測和海底火山生命可證明)我是誰?
  • 人類到底是從哪裡來,未來會到哪裡去?
    既然到底,就從最早的原始生命說起,因為那才是最老最老的「祖宗」。地球上一切物種都是進化出來的,如果一定要追溯到源頭,那就很久遠了。生命起源是什麼,現在科學界也還沒有定論,有三種假設。一種是天外來客,就是最原始細菌孢子來自太空。
  • 瑪雅人到底來自哪裡?消失後又去了哪?這一說法希特勒都深信不疑
    瑪雅人到底來自哪裡?消失後又去了哪?這一說法希特勒都深信不疑在人類進步的過程中,實際上孕育了各種文明,但遺憾的是地球上的許多文明最終都走到了盡頭,例如瑪雅文明就是其中之一。它神秘到什麼程度?有些人推測這只是外星文明。許多現象不能用地球上人類現有的智慧來解釋。真的是這樣嗎?目前,學術界有一種普遍的說法,瑪雅文明死於人口的突然急劇增長,但無法解決糧食問題,導致饑荒、內戰和自我毀滅。瑪雅文明歸屬於石器時代。瑪雅人沒有創造發明銅器,更別說鐵器了。
  • 我跟查理芒格學到哪幾點?
    從我個人的維度來講,對我來說最有最有啟發的第1點是複利,複利是金融投資裡面的一個常用的概念用於我們的投資金融,我們還可以應用於哪裡呢?比如說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沒有複利,可不可以採用複利?我今天讀了一本書,我去收穫到一些關鍵點,那我還可以有哪一些福利可以應用呢?
  • 「分享·家」聽家風故事 助家庭戰疫|好家風故事匯——黃大年 心有...
    非常時期,開啟特別親子時光,聽生動家風故事。為築牢家庭戰疫防線,打贏抗擊疫情阻擊戰助力加油!第八期 心有大我 至誠報國黃大年 心有大我 至誠報國.mp302:50來自杭州拱墅區婦聯黃大年是航空地球領域的傑出學者,是享譽世界的戰略科學家,也是中國著名的地球物理學家。
  • 人類從哪來?最終要到哪去?
    人從哪裡來?最終要到哪裡去?」這是許多人都曾經想像過的兩個問題,而且也是未解的兩個問題。相對來說,「人從哪裡來?」通過科學家們的不斷摸索已經有了雛形,但「要到哪去」屬於未來的話題,而顯然人不具備預知未來的能力。因此,我就個人的見解淺談一下這兩個「世紀難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