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雲南綠春黃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蕎葉秋海棠。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提供
據介紹,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經典分類與植物多樣性團隊稅玉民研究組,在中國西南邊境以及越南北部開展長期生物多樣性調查和監測工作。近10年來,還與越南北部的Xuanson National Natural Reserve、Tam Dao Natural Reserve、Ngoc Son-Ngo Luong Nature Reserve等多個保護區,合作開展苦苣苔科、秋海棠科以及董棕林等喀斯特關鍵類群和群落的多次調查和研究。截止2019年,研究組在中國西南邊境以及越南北部共發表近100個新種,為該地區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有力支持。2020年以來,研究組又聯合中越兩國多個保護區在國際植物分類學期刊Phyto Keys和Phytotaxa上發表16個新分類群。包括苦苣苔科的馬關全唇苣苔、紅腺全唇苣苔、簇花奇柱苣苔、毛果馬鈴苣苔、珠毛馬鈴苣苔、撕裂馬鈴苣苔、文山馬鈴苣苔、短序蛛毛苣苔、千花珠毛苣苔、光珠毛苣苔、春山報春苣苔,秋海棠科的蕎葉秋海棠、南滾河秋海棠、星果秋海棠、垂果秋海棠,以及馬錢科的水晶度量草。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