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資金互助社幫咱農戶過難關

2020-12-05 人民網

「4萬多元錢投到建豬舍裡,再買新品種二元母仔豬就沒錢了。關鍵時刻,村裡的扶貧互助社幫了大忙。 」挺過了「緊日子」,吳自利顯得格外輕鬆。

吳自利是遼陽燈塔市西大窯鎮連金村的養豬專業戶。去年他家拿出多年積蓄在村裡建了一個養豬場,由於資金不足,他們很快遭遇到周轉困難。年初,捉襟見肘的他甚至連購買10頭母仔豬的錢都拿不出。此時,他想到了自己前不久加入的村扶貧互助社。於是,他找了5名社員做擔保,向互助社分別提出借款5000元的申請。不到一天工夫,他們的申請就獲批並順利拿到了借款。

連金村扶貧互助社是被當地村民戲稱為「草根銀行」的資金互助組織。從今年初開始,遼陽市在農村實施扶貧資金互助社試點,目前參與試點的村已達10個,入社社員521戶,互助金達356.1萬元,累計借款423筆。

「扶貧互助社主要用於緩解農戶生產發展中的資金短缺、融資難等問題。 」連金村村會計、村扶貧互助社理事郝銘家告訴記者,扶貧互助社的資金主要由上級扶貧項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和社員入社時每人繳納的500元互助金組成。按照規定,互助社資金只能用於互助社社員從事生產經營性項目,包括種植業、養殖業、農副產品加工等。農戶入社自願,退社自由,但只有加入互助社成為社員,才能享受互助社的資金和技術支持。目前,連金村互助社已發展了61名社員,上級專項扶持資金和社員入社資金總計達38.6萬元。

吳自利告訴記者,當初缺錢時也曾到銀行申請貸款,「這個手續那個證件,這個批那個批的,跑了五六趟,結果還是沒有辦下來。 」吳自利最後放棄了,「我向村裡的互助社申請互助金,只需有社員擔保並經互助社理事會、監事會同意,當天批當天借款,不用任何抵押,手續簡單,快速方便,利息也低。 」

按照規定,社員借款每次最多只能借5000元。 「可別小看這區區5000元,到急用錢時,它還真是雪中送炭。」對於互助社的好處,村裡一個種糧大戶體會深刻。今年春播時節,他家100畝大田急需種子和化肥,家裡的資金不夠用。正當他一籌莫展之時,村裡的互助社為他貸了5000元錢,幫他渡過了難關。

記者了解到,遼陽市為加強互助社的資金管理,要求各互助社建立相應的章程及管理制度,並通過選舉產生理事會和監事會,理事會主要負責借款的審批、發放、管理、回收、召開社員大會等事務,監事會則對理事會履行職責、借款公示、帳目公開等情況進行監督。 「上級扶貧部門、財政局、鎮政府的相關職能部門也會對互助社的帳目、借款去向、扶貧情況等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監督檢查,每季度監督檢查不少於一次。 」郝銘家說。

郝銘家還給記者算了一筆帳:連金村扶貧互助社61名社員中有55戶是玉米種植大戶,藉助扶貧互助金的扶持,平均每戶今年可增收4萬多元。(記者/鄭有勝)

相關焦點

  • 資金互助合作社助力脫貧有實效好評如潮
    在推進資金互助業務中,互助社針對「四有一缺」(有意願、有技術、有勞力、有基礎、缺資金)的農戶、農村中小微企業以及貧困戶,創新性地實施「資金互助合作社+理事長+村級黨組織負責人+農戶」的創新金融支農模式,有效解決了發展資金短缺問題,為深化農村金融「造血式」扶貧提供了實踐經驗。  互助社將鄉鎮幹部、村幹部納入業務體系中,充分發揮當地基層組織的作用。
  • 兩次試驗農村金融改革 玉田禁止農民互助資金大額投資
    而農業大縣玉田同樣遭遇了農業發展的資金瓶頸。資料顯示,玉田縣對普通農戶的小額融資缺口仍相對較大,主要表現在:國有金融機構小額農貸滿足率不足,且需要工薪人員擔保;小額融資需求農戶多、範圍廣、經濟實力相對薄弱,不能提供合法足值的擔保抵押物,金融機構及擔保公司難以滿足其融資需求;「民間借貸」方式融資現象時有發生,因運行不規範,成本相對較高。
  • 讓扶貧資金髮力在「刀刃」上
    回望來路,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幹部群眾精準發力,用汗水沁潤熱土的堅韌,更離不開扶貧資金的持續投入提供的堅實支撐。每一筆扶貧資金的背後都牽繫著一批貧困群眾,扶貧資產運營收益的好壞,關係著貧困群眾的生活。地好肥足,種不出好莊稼可不行。「精準」!扶貧資金要花在刀刃上,要「精」在為群眾謀利益的實處。每一筆錢要都花得明白、用得合理、取得實效,要讓扶貧資產在「生錢」的過程中帶動農戶,帶富貧困戶。
  • 六安市星供合信用互助專業合作社依託產業服務三農 資金互助增強...
    蘇埠鎮沛河村的貧困戶沈宜軍從互助社借3萬元周轉,一年後養羊規模擴大到1000隻。「以後買飼料、買機器、建羊圈再缺錢,直接找家門口的合作社!」老沈說。目前,眾鑫合作社二期養殖棚舍正在建設,建成後可形成年產仔羊6000頭的生產能力。
  • 自貢市試點建立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管好農民「錢袋子」
    自貢市試點建立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管好農民「錢袋子」 、沿灘區立豐農村資金互助專業合作社、榮縣大農和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幫助農民編織自己的「錢袋子」,探索解決由於抵押物不足、信息不對稱等原因造成的農村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
  • 依特長發力精準扶貧
    太原市陽曲縣原是山西省貧困縣之一,該縣有貧困村40個、貧困人口14000餘人,扶貧任務艱巨。  山西「千企幫千村」活動開展以來,陽曲縣工商聯主動作為,精心組織,引導民營企業發揮特長、自覺主動參與到精準扶貧的行列中來,蹚出了一條民營企業參與精準扶貧的新路子。  依託重點農業科技企業產業實施幫扶。
  • 合作社走出資金互助新模式
    由於缺少法律規範和支持,資金互助發展的規模和發揮的作用,與當前農業農村對金融發展的需求還很不適應。農民合作社內部信用合作的潛力仍很大。  □ 本報記者 孟 佳 趙洪傑 本報通訊員 李宇人資金互助社難註冊轉向合作社內求互助  自2007年銀監會批准首家全部農村資金互助社掛牌算起,這一備受關注的農村合作金融組織已走過6個年頭。
  • 河北巨鹿:凝聚企業合力 扛起扶貧責任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王永晨、黃清標)全國「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實施以來,河北省邢臺市巨鹿縣工商聯主動作為,積極發動520多家企業(合作社)及個體戶投身「百企幫百村」工作,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幫扶活動,共計投入資金5.6億元,參與企業數量和投入資金數額位居河北省前茅,實現了巨鹿縣86個貧困村
  • 創新模式精準扶貧 因地制宜科學扶貧 解放思想智力扶貧 國資國企...
    天津北方網訊:昨日,市國資兩委舉辦「打贏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專場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十三五」時期國資國企主動融入天津市扶貧大格局,集中優秀兵力投入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勝利的有關情況。
  • 安康:念好消費扶貧「三字訣」
    安康以消費扶貧為抓手,因地制宜把農戶與產業、市場相銜接,始終在「實」「通」「融」上做文章,有效破解了貧困群眾穩定增收、脫貧成果持續鞏固的難題。農戶張明翠正熟練地把珍珠巖均勻鋪在泥土上,再撒上蘿蔔苗。「我來這上班,幹的都是老本行,而且咱這企業大,啥都有保障,幹得安心。」張明翠告訴記者。
  • 合作社開展資金互助必須堅守「紅線」
    然而,從2004年全國第一家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成立至今,資金互助社的發展飽受爭議,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由於缺乏有效風險控制和監管,不少互助社倒閉,或被利用當做非法集資的幌子,導致農民嚴重受損。本是為解決農民資金問題而產生的組織形式,反而成為吞噬農民財產的「吸血鬼」。不少農民賠上了一輩子的積蓄,著實讓人痛心。因此,開展農村資金互助,核心是進行有效風險防控、嚴格監管措施,守好法律法規規定的「紅線」。
  • 夸克扶貧板塊是什麼?何為區塊鏈扶貧?
    從農村到城市,從政府、企業到公益組織,如何有效地開展扶貧工作,真正的扶貧助農一直是一個重大難題。其中,扶貧款發放落實不力,是扶貧工作的頭號難題。而區塊鏈技術,有望解決諸多扶貧難題。何為「區塊鏈扶貧」?所謂扶貧重點在於扶貧款的落實和助力農產品兩個方面,利用了區塊鏈點對點、分布式存儲的特性,將扶貧信息記錄在區塊鏈上,或利用區塊鏈實現扶貧款項的流轉,以實現公開透明、可追溯與不可篡改。區塊鏈助力農產品事實上,區塊鏈扶貧並非新概念。早在2017年就有企業推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公益助農平臺——「公益三生石」,以助力貧困農戶借貸。
  • 「感動中國」扶貧幹部張渠偉:六年堅守扶貧一線 寧願雙目失明 誓要...
    事後,張渠偉簡單包紮過,立即回到了工作崗位,幫助小寨村完成了村道和移民解困集中安置點規劃。「情系農村,情系農民,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百姓解愁。」張渠偉說,這就是一個扶貧幹部該做的事。水口鎮大田村的李雲一家六口人,無固定收入,又愛無理挑事,經常找鄉村幹部鬧「意見」。
  • ...扶貧是一件有意義的大事丨威寧自治縣麻乍鎮扶貧工作站工作員丁王
    我叫丁王,是威寧自治縣麻乍鎮扶貧工作站的一名工作員,主要負責扶貧資金項目業務。在平常的工作中,我都告誡自己一定要把扶貧資金的來龍去賣掌握清楚,凡事不得馬虎。涉及扶貧項目資金的工作很繁雜,加班也是經常的事。
  • 從精準扶貧走向鄉村振興,上海銀行與雲南硯山「百企幫百村」結對故事
    三年間,上海銀行共計捐贈幫扶資金500萬元,其中300萬元用於發展產業,200萬元支持基礎設施建設,並組織開展黨建聯建、志願助學、愛心募捐等豐富的幫扶活動。今年上海銀行還積極參與消費扶貧,購買數百萬元包括硯山縣在內的上海對口幫扶地區特色農產品。最近,上海銀行與結對村籤訂新一輪2年幫扶協議。在雙方兩輪結對幫扶的交匯點上,一起分享結對的故事。
  • 「我的扶貧故事」幫到點子上 扶到心坎裡丨榕江縣栽麻鎮大利村網格...
    入戶開展查電防火工作不僅如此,為了能儘快熟悉農戶居住位置,便於入戶開展工作,我們通過無人機對全村房屋進行航拍,繪製全員農戶居住位置圖。待位置圖繪製完成後,我們每個網格員,通過熟悉地圖,不僅能夠知曉自己的網格戶數居住情況,而且還能掌握到全員農戶居住的情況,此舉,也給我們網格化管理工作提供了極大便利。網格員繪製完成的全員農戶居住位置圖43歲的楊宗輝,是我網格內的一名貧困戶,家庭人口6人,由於上有老下有小,他的家庭經濟負擔較重。
  • 【第三隻眼看貧困縣「大考」】甘肅定西:探索符合市情的精準扶貧模式
    他家客廳的桌子上,一張精準扶貧幫扶卡放在醒目的位置,卡片上一分為二,左面是幫扶戶的詳細情況,包括年齡、收入、家庭狀況、致貧原因、貧困戶屬性;右面是聯戶幫扶幹部的姓名、照片、聯繫方式、單位職務,整個幫扶情況在這張卡上一目了然。 馬海軍告訴記者,他家的幫扶幹部,已經來過家裡好多趟了。
  • 湘鄉市工商聯:架起精準扶貧「連心橋」
    紅網時刻通訊員 易豔 湘鄉報導從「千企聯萬戶」到「戶幫戶親幫親、互助脫貧奔小康」,再到結對幫扶、消費扶貧打通精準扶貧「最後一公裡」,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湘鄉市工商聯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引導廣大民營企業及商協會、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精準扶貧,以豐碩的脫貧攻堅戰果,彰顯工商聯責任與擔當
  • 東西協作 | 中山永善攜手畫出扶貧「同心圓」!
    東西協作 | 中山永善攜手畫出扶貧「同心圓」!>昭通永善縣緊扣「產業對接、就業對接、智力對接」,建立「1+8」扶貧協作部門聯動機制,努力探索先富幫後富、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新路徑、新方式,畫出東西部扶貧協作最大「同心圓」。
  • 象山縣立足白鵝產業「小支點」 撬動精準扶貧「大格局」
    近年來,象山縣按照中央和省市精準脫貧攻堅決策部署,瞄準「象山白鵝」特色資源,積極探索產業化扶貧新模式和利益聯結新機制,走出了一條「政府+聯盟(公司)+基地+農戶」的白鵝產業扶貧新路子,有效帶動縣內、對口幫扶地區乃至國內10多個省份2000餘戶低收入農戶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