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挖土」突然炸鍋後,印度媒體瘋狂蹭熱度,莫迪打臉雖遲但到

2020-12-05 號外視點

現在在國際輿論場上,除了推特大V川普,嫦娥五號可以說是賺足了人們的眼球,「落月」、「挖土」、「打包」、「升旗」以及「起飛」一系列工作高效率完成後,嫦娥五號將攜月球「土特產」返回地球。在這一過程中,繼美國航天局NASA「祝賀」推文下吵翻天后,印度媒體也來蹭熱度了。

印度媒體《歐亞時報》網站作者尤尼斯·達爾12月3日報導稱,隨著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落月取得一系列成就,印度網民想起了本國雄心勃勃的探月計劃,即「月船」項目。報導介紹稱,印度原定於2020年開展「月船三號」發射任務,現在已經推遲到2021年。印度本土將這一計劃推遲的主要原因,歸咎於新冠。

莫迪的打臉雖遲但到

印度媒體報導稱,「強大的航天強國」印度已經在深空任務領域取得了顯著進步,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也已經掌握了航天發射的技術訣竅,在幾十年的時間裡歷經了一系列成功與失敗,當下印度還幫助許多國家將它們的衛星送入太空軌道。印度總理莫迪去年在全國直播中還自信表示印度已經成為「太空超級大國」。

但是事實上,印度的「月船二號」甚至是更早的「月船一號」都遭遇了重大挫折。2019年9月,印度啟動「月船二號」發射任務,並成功部署了月球軌道探測器,但是著陸期間,「月船二號」探測器與地面控制站失去了聯繫,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的探月計劃破滅。而更早的「月船一號」則是在2008年發射,其在月球軌道航行一年後失聯。之後印度又雄心勃勃地公布了又一次探月任務,即「月船三號」計劃,而在今年9月,印度官員證實「月船三號」計劃已經推遲。

「印度在航天領域作出的貢獻也無法與中國相提並論」

反觀中國,達爾報導稱,近年來中國自己發展了自己的運載火箭,已經能夠滿足本國所有的航天發射要求,甚至已經超過美國,中國還在月球表面部署了多個無人探測器,而中國太空人已經多次與本國空間站順利完成對接任務。

此番嫦娥五號成功落月挖土,於中國而言,意味著中國將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第三個從月球帶回土壤樣本的國家,成功躋身精英航天國家俱樂部。於印度而言,則意味著「月船三號」已經輸給了中國,印度本土專家表示,印度探測器在月球上著陸的嘗試到現在依然沒有成功,而中國則已經完成了這一任務,印度現在還是不得不依靠其他國家的火箭發射某些衛星,而中國已經能用自己的運載火箭發射衛星,與此同時,印度在航天領域作出的貢獻也無法與中國相提並論。

達爾的報導還指出,從根本上來說,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在航天任務上投入的資金僅僅是美國或俄羅斯的一小部分,該國在相關科學領域取得的成就在質量上不達標,而且印度的航天任務最缺乏科學知識。對印度來說,這些根本性的問題才是最合理的歸因,而不是簡單的一句「受新冠影響」。

相關焦點

  • 眼看中國嫦娥五號升空,印度媒體自查失敗原因:莫迪該背鍋
    嫦娥五號起飛後,中國民眾歡欣鼓舞連印度媒體自己也承認,印度的航天技術和成就無法和中國相提並論。印媒認為,失敗的主要原因在總理莫迪。「空談」了,今年新冠疫情爆發後,印度經濟遭到了嚴重的衝擊,經濟衰退導致印度無法支撐起航天產業的巨大支出,更別提技術突破了。
  • 嫦娥五號登月印媒看酸了:倘若沒有新冠疫情,印度也能去月球挖土
    隨著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登陸月球,中國完成了一項裡程碑式的任務,目前嫦娥五號已經踏上了返程的路途,還攜帶了表層的月壤,這讓一些國家有點看酸了。印度《歐亞時報》12月3號專門就此發表了文章,作者表示印度的月船3號探測器已經準備好在月球表面實現軟著陸,它原本計劃在2020年發射,但是新冠疫情阻礙了發射計劃,倘若沒有新冠疫情印度今年也能夠去月球挖土。
  • 印度國內亂成一鍋粥!新德裡又傳來壞消息,莫迪最擔心的事發生
    據印度警方估計,新德裡周邊兩個地方邦還有30多萬名農民試圖進入新德裡。這給印度政府帶來前所未有的抗疫挑戰。莫迪政府毫無作用的辯解據報導,在29日的月度廣播節目中,印度總理莫迪辯稱,新農業政策將使農民擺脫束縛,並賦予他們新的權利和機遇。
  • 【印度民眾為總理放飛氣球突然爆炸】9月19日,印度總理莫迪的支持...
    2020-09-20 19:40:47來源:FX168 【印度民眾為總理放飛氣球突然爆炸】9月19日,印度總理莫迪的支持者們在全國各地舉行了聚會慶祝他的生日。
  • 長五剛獲成功就來蹭熱度?印度人:祝賀中國,快趕上印度了
    有意思的是,這邊長五剛獲成功,那邊印度人竟然就來蹭熱度了。就有印度網友表示:祝賀中國,他們快要趕上印度了。讓人奇怪的是,在我們的印象中,中國航天基本上是全方位吊打印度的,為何印度人卻要這麼說?印度人給出的解釋是,作為亞洲第一個實現了火星探測的國家,印度航天實力應該是「亞洲最強」,現在中國快趕上來了。
  • 莫迪上臺後,印度共產主義的「搖籃」,註定要成印度公敵?
    現在看來,這幫童鞋在莫迪上臺後越來越極端激進的政治政策下,仍然敢本著心中的信仰,坐懷不亂,一往無前。你們說,他們的「豹子膽」,是怎麼長出來的?2兩個「恐怖事件」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莫迪執政的今天,尼大已經被印度政府貼上了「反國家」「反印度」的標籤,成為了他的眼中釘、肉中刺。那麼,在刀尖上跳舞的他們,身上又背負著怎樣沉重的包袱?
  • 嫦娥五號登月之後,印媒:因新冠疫情印度才輸給中國,這可能嗎?
    此前,嫦娥五號剛剛發射,國際上就出現了極為不和諧的聲音,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趾高氣揚要求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土壤數據與全世界分享,其醜惡嘴臉暴露無遺。而印度媒體在這個時候,提出了一個十分與眾不同的觀點。
  • 印度軍演規模空前!大國衛星監控畫面纖毫畢現,俄:莫迪感到恥辱
    根據印度當地媒體1月14日的最新報導稱,過去半年多的時間以來,印度在北部邊境地區與巴基斯坦以及自己的北方鄰國進行著激烈的軍事對峙,不過這種軍事對峙本質上還是印度人的一廂情願。他們在頻繁挑釁結果頻繁吃虧之後,就像得了受迫害妄想症一樣。瘋狂往邊境地區增兵。
  • 印度重大選舉中,莫迪政黨獲選,大批印度教暴徒砸清真寺慶祝!
    ,莫迪所在的印度人民黨聯盟多以印度教徒組成,而印度國大黨領導的反對黨聯盟是莫迪的競爭對手。兩黨矛盾也伴隨著宗教的矛盾,讓印度的局勢並不穩定。根據印度媒體日前報導,莫迪在地方選舉中帶領人民黨聯盟戰勝反對黨聯盟,維護住自己的地方議會立法權。
  • 嫦娥5號無人探月,全自動挖土如何實現?揚眉吐氣不是吹牛
    嫦娥五號組合體,此時在執行器箭分離(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的探月挖土工作,也已告一段落。眾人對嫦娥5號登月、返航的畫面,想必都已經參詳多次,能夠分辨一二;但對於嫦娥5號,在空無一人的「月宮」之中,是如何進行月面取土作業的,就並不太有人了解。現在,我們就跟隨嫦娥探月項目科研人員,一起回憶一下嫦娥挖土的那些事。
  • 莫迪又想鼓吹印度製造,網友神回復:生產印度商品的設備是進口的
    導讀:印度總理莫迪最近又想鼓吹印度製造了,不過他遭到了印度網友的神回復打臉,印度網友說:生產印度商品的設備進口的!印度總理莫迪一直有一個非常宏大的理想,他想要在其任內將印度製造提上一個新的高度,不管是在他第一 個任期,還是第二個任期,莫迪都把印度製造作為最重要的任務在推行,不過現實卻總是很殘酷,目前為止印度製造並沒有什麼太亮眼的成績,不過這並沒有讓莫迪意志消沉,近日他又想鼓吹印度製造了!
  • 美媒:中國不僅在月球背面挖土,還在地球最深處挖土,簡直太瘋狂
    :23 來源: 愛吃小瘦哥 舉報   對於人類來說,其實一直都在探索,向上探索,希望登陸到各個星球
  • 科技|到月球了!嫦娥五號開啟「挖土」模式
    科技|到月球了!>↑嫦娥五號探測器軟著陸後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國家航天局)嫦娥五號任務落月的著陸區,選擇在月球上最大的月海——風暴洋北部的呂姆克山脈附近。
  • 從挖土到運輸,嫦娥五號的「黑科技」有多強?
    嫦娥的「手臂」指哪挖哪挖土無疑是件揮汗如雨的體力活。嫦娥五號「挖土」的畫風又是如何?在月面超過100攝氏度的高溫考驗下,它克服了測控、光照、電源等方面的條件約束,舒展長臂,高高舉起了「挖土鏟」……此處需註明的是,嫦娥五號的挖土鏟,可跟咱們在生活中用到的不一樣。
  • 印度總理莫迪的核心權力圈中,這三個人至關重要
    印度總理的權力有多大?現任總理莫迪核心權力圈人物有哪些?這與政體相關。1947年8月15日印度獨立後,從英國殖民時期的政治體制中繼承了兩大政治遺產:一是聯邦制,二是議會民主制。雖然程序上總理由總統任免,但總統並沒有行政權力,僅具有象徵性意義。
  • 中國嫦娥成功喚醒後,印度與日本聯手合作,準備於2023年共同奔月
    日本官員平川亮表示,印度與日本雙方已達成協議,日本將提供運載火箭以及月球車,印度方面將提供月球著陸器。日本官員表示,為探測月球表面1.5米以下的巖石,所以需要給月球車配備一個特製鑽頭。為保證該月球車能夠在2023年左右登陸月球,兩國官員今年3月在新德裡對此進行討論,這將是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在9月7日失敗後的再次嘗試。
  • 印度感染病例過億,軍隊損失慘重,莫迪還有什麼資本挑釁他國?
    印度之所以會淪落到今天的這種地步,其過程與美國可以說是大同小異。在6、7月份疫情稍微得到控制的情況下,為了防止印度的經濟指數進一步下滑,莫迪政府隨即宣布重新開放,從而為新冠病毒在印度第二次爆發創造機會。 對此,美國廣播公司評論稱,印度新冠疫情之所以突然惡化,很大原因是急於重新開放重振經濟造成的後果。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完成,中國首次去月球挖土有哪些重大意義?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蘇聯月球16號探測器從月球取回了一塊101克的小樣本,月球20號探測器和月球24號探測器則分別採集到了55克與170克樣品;1969年7月至1972年12月間,美國通過阿波羅11號到阿波羅17號載人飛船實施了7次載人登月任務,除了阿波羅13號因發生故障中途返回,其餘6艘飛船皆完成登月,成功將12名航天員送上月球
  • 嫦娥五號發射第4天,印度突然宣布重要計劃,4個月後登陸月球
    嫦娥五號剛發射,印度宣布4個月後發射月船3號,要成載人登月第二國? 而就在嫦娥五號發射的第4天,印度航天突然宣布,將在4個月後登陸月球,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據印度媒體消息,印度打算在4個月後,也就是2021年的3月發射「月船3號」探測器,該探測器的任務是為了完成「月船2號」沒有完成的軟登陸任務。
  • 莫迪:拜登承諾幫助印度入常
    據印度媒體近期的報導稱,印度總理莫迪在與拜登的談話中,獲得了拜登幫助印度「入常」的承諾。印度國內對於這一好消息直呼開心,但是對於印度「入常」而言,其仍然是不太可能。 印度作為人口大國,自認為發展潛力以及發展現狀足以支持自己「入常」,然而現實中卻頻頻打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