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中線渠首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順利完成水質109項因子全分析...

2020-11-30 澎湃新聞

南水北調中線渠首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順利完成水質109項因子全分析監測工作

2020-08-14 12: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根據河南省2020年生態環境監測任務要求,河南省南水北調中線渠首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於2020年7月順利完成丹江口庫區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點位地表水環境質量109項因子全分析監測工作。

為確保此次109項因子全分析監測工作圓滿完成,渠首中心領導班子高度重視,科學組織,在水質樣品現場採集、保存及運輸、監測分析方法應用、全過程質量控制等方面,嚴格按照相關技術規範要求進行。此項工作時間緊、任務重,渠首中心克服人員少、儀器少、設備故障頻發等重重困難,全體監測人員發揚監測鐵軍精神,克難攻堅、眾志成城,最終保質保量按時完成了全部監測分析任務。通過監測,丹江口水庫水質109項監測指標均為正常,庫區水環境質量總體良好,水質穩定達標,符合供水水質要求。

來源:渠首生態環境監測

原標題:《南水北調中線渠首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順利完成水質109項因子全分析監測工作》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109項監測指標均為正常 丹江口庫區水質優於地表水Ⅱ類標準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瑞朝 文圖 在距離南水北調中線渠首不遠的地方,坐落著南水北調中線渠首環境監測應急中心。近幾年來源源北上、流入千家萬戶的丹江水,水質究竟是否完全達標,在這裡能找到答案。記者了解到,這個中心的職能並不少。組織制定重大環境汙染事故和生態破壞事件的應急監測預案,負責突發性事件有關環境應急調查監測和汙染處置工作,另外還負責監督管理庫區的重點汙染源的排汙監督監測和庫區的水質監督監測、汙染預警監測、生態保護監測和機動巡檢監測工作。
  • 南陽師範學院生命科學與農業工程學院到河南省南水北調中線渠首...
    南陽師範學院生命科學與農業工程學院到河南省南水北調中線渠首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指導交流座談 2020-11-25 17: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水北調中線水庫總氮超標 官方:進京水有保障
    隨著正式通水時間臨近,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再獲關注。日前,有媒體報導稱,丹江口水庫總氮超標、部分入庫水質難達標、治汙工程緩慢,給中線水質埋下隱患;也有一種擔心,認為北方水質偏鹼性,北方的自來水管網等如何適應南方偏酸性的水質?如何確保進京水安全穩定、不受汙染?
  • 張家祥:在南水北調中線丹江流域實施生態保護修復工程
    人民政協網北京5月28日電(記者張春莉)「丹江流域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和渠首所在地,範圍包括位於渠首的河南省淅川縣、鄧州市,及地面徑流注入丹江口水庫的西峽縣、內鄉縣等縣(市)。
  • 當吉利星瑞邂逅南水北調渠首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期,南陽地區鄧縣陸續動員組織10萬民工,奮鬥10個年頭,進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引丹大會戰。開挖4.4公裡引渠,建成了渠首閘及刁河灌區的配套工程,共完成土、砂、石6470萬立方米,鋼筋混凝土15萬餘立方米,直接投資9860萬元。
  • 關注南水北調:進京江水投放敏感魚監測生物毒性
    如此大範圍的供水,水質問題成為牽動京城百姓的焦點。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南水北調辦公室調水中心水環境監測室獲悉,本市目前已經就引進長江水後如何防止新的物種「入侵」以及水質監測手段有了一套較為成熟的方案,將綜合運用「投放敏感魚」、「加建超級站」等生物和技術手段對水質全面監測,指標將從目前的53項擴至地表水國標全項109項,其中對有毒有害、重金屬類物質的監測將成為重點。
  • 【水到渠成共發展】小魚變身「水質檢測員」 監測進京水質 半個月...
    【編者按】南水北調工程,成敗在水質。中線工程通水4年來,中線工程的水質究竟如何?中線工程採取了哪些措施保護水質?5月28日至6月5日,大河網記者隨中央重點新聞網站採訪團深入中線工程一線,探尋渠首、河南、河北等地通水4年來,南水北調人為護好這一渠清水背後的故事。
  • 央視《開講啦》聚焦南水北調中線工程 鈕新強和撒貝寧舉杯同飲漢江水
    (視頻截圖)秦楚網訊(十堰晚報)記者何利 報導:日前,央視一套節目《開講啦》邀請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主要負責人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鈕新強。在節目中,鈕新強提到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在說到南水北調中線的水質時,他跟主持人撒貝寧現場舉杯同飲漢江水,並現場區分漢江水和礦泉水。
  • 探訪南水北調中線穿漳工程:「倒虹吸」穿豫入冀
    一首《鄴中歌》,從詠嘆漳河開始,盡述了魏武帝曹操的一生,而如今,漳河又迎來自己新的一頁——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從河床下洞穿過,以「倒虹吸」的工程姿態連接其河南、河北兩省,書寫出「一渠碧水向京津」的新傳奇。 7月18日,人民網「碧水向京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採訪活動走進河南段最後一站、河南境內的最後一個重點工程——南水北調穿越漳河倒虹吸工程,歷時3個月的採訪活動將告一段落,從水天一色的淅川渠首,到充水試驗的穿漳工程,人民網已「全紀錄」的形式,為南水北調中線的通水,記錄下了無數生動景象和動人故事。
  • 每月做一次106項全分析
    同時,監測站又在監測每一道工藝是否合格,檢測水質是否達標。 」國家城市供水水質監測網合肥監測站、合肥供水集團水質檢測中心副主任錢益群告訴記者。  合肥供水集團成立於1954年,目前下轄7個制水廠、3個水源廠、6個供水所,全市直徑75毫米以上供水管網3390公裡,日供水能力130萬立方米,供水區域370平方公裡。
  • 張家祥:讓美麗渠首天更藍水更清
    淅川縣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和渠首所在地,肩負著保護水質、確保一庫清水永續北送的重大政治任務和使命
  • 湘江水質指標正常,全省生態環境部門嚴密監測
    三湘都市報2月12日訊(通訊員 易勇 見習記者 周可)近日,長沙市生態環境局、湖南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組織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在長沙湘江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二水廠開展自動監測生物毒性和餘氯特徵項目。據悉,這是全省首次在飲用水源地開展生物毒性、餘氯因子自動監測工作。
  • 「履職故事」全國人大代表張家祥:關注南水北調移民群眾生存發展...
    大河網訊(記者 劉楊)南陽市淅川縣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區,全國水利移民第一大縣,為保一庫清水北送作出了巨大貢獻。「從近幾年的移民生產發展和水庫運行情況看,還有一些問題並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服務移民群眾、促進庫區經濟發展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
  • 英語熱詞:南水北調工程
    【知識點】   南水北調工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戰略性工程,分東、中、西三條線路將南方長江流域的水調到北方水資源缺乏區域。南水北調工程規劃區涉及人口4.38億人,調水規模448億立方米,工程規劃的東、中、西線幹線總長度達4350公裡,通過三條調水線路,與長江、淮河、黃河、海河相互聯接,構成我國中部地區水資源「四橫三縱、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總體格局。   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於2003年12月30日開工建設。
  • 伊川縣環保局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全分析監測項目成交結果...
    伊川縣環保局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全分析監測項目成交結果公告伊川縣政府採購管理中心受伊川縣環境保護局的委託,就伊川縣環保局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全分析監測項目進行競爭性談判採購,經談判小組評審
  • 甘肅省完成2013年全省城市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全分析工作
    原標題:甘肅省完成2013年全省城市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全分析工作   根據《2013年國家環境監測工作要點》(環辦〔2013〕23號)要求,甘肅省環保廳組織全省地級以上城市和部分縣級城市對轄區內的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進行了一次全分析監測,對各地市級監測站提供的全分析監測報告進行匯總分析,在此基礎上編制完成了《2013年甘肅省城市飲用水源地水質全分析報告
  • 西安專項調查地下水水質 水樣進行39項指標全分析
    原標題:西安專項調查地下水水質 水樣進行39項指標全分析    記者日前從市水務局獲悉,為全面掌握西安地區地下水水質現狀,提高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市水務局將在全市範圍內組織開展豐水期、枯水期地下水水質專項調查。
  • 九江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順利獲得實驗室擴項批覆
    2020年,九江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圍繞實驗室擴項申報工作,經過數月的人員培訓和實驗準備,於12月21日正式獲得了市監局批覆的「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證書」(擴項)。此次擴項涉及水、氣2大類的13種方法共40個項目參數,評審組專家通過現場考察、聽取匯報、座談提問、資料審查、現場試驗、授權籤字人考核等方式,從體系運行、維持體系持續有效措施以及是否具有檢測項目擴項的技術能力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檢查和考核。同時,對擴項範圍內的金屬類、苯系物類共10個項目進行了現場盲樣考核,對石油類項目進行了人員比對考核。考核結果獲得專家組充分認可。
  • 南水北調東中線全面通水近6年:水質如何?夠不夠用?
    從11月1日開始,南水北調東中線工程又開啟新的輸水年度。南水北調東中線全面通水近6年,累計調水390億立方米,讓1.2億多群眾直接受益。  南水北調水質如何?水量夠不夠用?如何用好來之不易的「南水」?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南水北調工程的管理者、權威專家、受益群眾等,帶您走進這條優化水資源配置、保障群眾飲水安全、復甦河湖生態環境、暢通南北經濟循環的調水線。
  • 河北將每年開展一次水質全分析 公布投訴舉報電話
    河北省進一步建立健全飲用水衛生監測網絡每年開展一次水質全分析今年7月1日開始,我國新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全面實施,水質檢測項目將由原來35項增至106項河北新聞網5月13日訊(河北日報記者張淑會)今天上午,河北省首個飲用水衛生宣傳周活動在石家莊法制公園啟動,其主題是「關注安全飲水 共享健康生活」,旨在增強人民群眾的飲用水衛生安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