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開講啦》聚焦南水北調中線工程 鈕新強和撒貝寧舉杯同飲漢江水

2020-12-04 瀟湘晨報

節目中,撒貝寧現場品嘗漢江水。(視頻截圖)

秦楚網訊(十堰晚報)記者何利 報導:日前,央視一套節目《開講啦》邀請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主要負責人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鈕新強。在節目中,鈕新強提到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在說到南水北調中線的水質時,他跟主持人撒貝寧現場舉杯同飲漢江水,並現場區分漢江水和礦泉水。

南水北調中線從長江支流漢江的丹江口水庫引水,跨越1276公裡到達北京團城湖,途中分流至天津段156公裡,全長1432公裡。雖然中線可以實現全程自流,但因為沒有現成的河道可以藉助,所有輸水乾渠都需要新建。同時,為了保證輸水途中水質不受影響,中線需要全程與沿途河流、道路立體交叉,互不幹涉。

如此複雜的水路該如何建造呢?鈕院士用「上天入地」一詞進行了解答:「南水」從陶岔渠首出發後,先是用渡槽,通過一槽飛架南北的方式跨越了湍河、沙河等河流;「南水」與黃河相遇後,水利人又通過倒虹吸的方式從黃河底下實現了穿越。這些讓人瞠目的操作,用「上天入地」形容名副其實。

南水北調中線從規劃到完成歷經了大半個世紀,這當中蘊含了幾代人的智慧和付出。中線工程通水近6年來,覆蓋了沿線6700萬居民,讓北方地區的人都喝上了漢江水,沿線曾遭破壞的生態也逐年好轉。這項調水工程,成為切切實實的惠民工程、生態工程。

談到「南水」水質,鈕院士和撒貝寧現場互動品嘗「南水」和礦泉水的區別。至於「南水」有多好喝,節目現場一位來自郭公莊水廠的水質檢測員,通過他的經歷分享了「南水」給北京地區居民用水帶來的改善。這位水質檢測員還給鈕院士和撒貝寧出了一個考題,看看對「南水」如此熟悉的兩位,能不能通過味覺從他帶來的三杯水裡,找出哪一杯是「南水」。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成功,是幾代人共同努力的成果。除了各學科專家的技術攻關,以及數以萬計的建設者夜以繼日的勞動,還有一個群體不能被忽略,那就是丹江口水庫周邊的庫區移民。丹江口大壩加高后庫容增大,周邊地區被淹沒,為了保證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庫區百姓不得不離開故土。

節目中,鈕院士提起庫區移民感慨萬千: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精神令人難忘。節目網絡連線中一位網友的出現,讓大家知曉了鈕院士鮮為人知的一件事。原來,鈕院士為了幫助庫區百姓,曾將自己的一筆獎金用作助學金,資助40位庫區移民大學生完成學業。這位網友正是其中的一位來自丹江口市的受助學生胡瑩瑩,如今她即將成為一名醫生,希望通過醫生這個職業幫助到更多的人。

(作者:十堰晚報)

【來源:雲上黃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丹江口庫區的水有多好喝?院士和撒貝寧現場「乾杯」
    11月28日晚,央視一套節目《開講啦》邀請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主要負責人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鈕新強。節目中,提起丹江口庫區移民,他感慨萬千。他還用自己的獎金資助40位庫區移民大學生談到水質,他更和撒貝寧現場互動品嘗南水和礦泉水的區別。
  • 南水北調累計調水量近300億立方米,後續工程如何安排?
    據央視新聞,今天(12月12日)是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五周年,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水利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說,五年來,南水北調工程已經累計調水量近300億立方米。今年年底必須完成東線二期工程規劃、引江補漢工程以及中線幹線調蓄水庫的布局方案。
  • 一年注滿三個太湖,南水北調中線啟動最大輸水模式,7秒灌滿泳池
    南水北調工程是我國大範圍跨區域水資源調度的重要工程,是將水資源相對豐富的長江流域的水,調集到水資源相對缺乏的西北和北方地區,其中中線工程已基本竣工,部分延伸工程時有建設,該工程主要負責沿華北平原西側向沿線的主要城市和地區供水,近日媒體報導稱該工程開啟設計最大流量輸水模式,每秒輸水約420立方米。
  • 英語熱詞:南水北調工程
    【知識點】   南水北調工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戰略性工程,分東、中、西三條線路將南方長江流域的水調到北方水資源缺乏區域。南水北調工程規劃區涉及人口4.38億人,調水規模448億立方米,工程規劃的東、中、西線幹線總長度達4350公裡,通過三條調水線路,與長江、淮河、黃河、海河相互聯接,構成我國中部地區水資源「四橫三縱、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總體格局。   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於2003年12月30日開工建設。
  •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對北京地下水位的穩定和恢復有什麼積極作用?
    《Nature》子刊報導清華大學水利系研究成果揭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對北京地下水位的穩定和恢復發揮重要作用來源清華大學水利系通訊作者簡介龍笛,清華大學水利系特別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為滿足城市的大量用水需求,地下水被長期高強度開採,地下水埋深從2000年的15米下降到2014年的26米,由此造成城市用水短缺、農業生產不可持續、生態環境惡化、地面沉降等問題,制約了北京乃至京津冀地區的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威脅人民健康和生態系統安全。為有效緩解我國北方的用水短缺問題,我國從2002年起開始實施南水北調工程,分東、中、西線從長江向北方計劃每年調水448億立方米。
  • 陝西加強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上遊地區汙染治理
    新華社西安12月2日電(記者薛天)記者2日從陝西省政府了解到,為保障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用水安全,陝西省生態環境廳、陝西省自然資源廳聯合部署加強丹江口庫區及上遊歷史遺留礦山汙染治理和生態修復工作。該項工作涉及陝西漢中、安康、商洛3市全部28個縣區,以及西安市的周至縣、寶雞市的太白縣和鳳縣。
  • 探訪南水北調中線穿漳工程:「倒虹吸」穿豫入冀
    一首《鄴中歌》,從詠嘆漳河開始,盡述了魏武帝曹操的一生,而如今,漳河又迎來自己新的一頁——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從河床下洞穿過,以「倒虹吸」的工程姿態連接其河南、河北兩省,書寫出「一渠碧水向京津」的新傳奇。 7月18日,人民網「碧水向京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採訪活動走進河南段最後一站、河南境內的最後一個重點工程——南水北調穿越漳河倒虹吸工程,歷時3個月的採訪活動將告一段落,從水天一色的淅川渠首,到充水試驗的穿漳工程,人民網已「全紀錄」的形式,為南水北調中線的通水,記錄下了無數生動景象和動人故事。
  • 南水北調中線水庫總氮超標 官方:進京水有保障
    隨著正式通水時間臨近,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再獲關注。日前,有媒體報導稱,丹江口水庫總氮超標、部分入庫水質難達標、治汙工程緩慢,給中線水質埋下隱患;也有一種擔心,認為北方水質偏鹼性,北方的自來水管網等如何適應南方偏酸性的水質?如何確保進京水安全穩定、不受汙染?
  • 南水北調、北水南調、東水西調,天使魔鬼共存的世界三大調水工程
    就目前來說,世界主要大國的調水工程有我國的南水北調、前蘇聯時期的東水西調、美國的北水南調等。中線:中線從漢江的丹江口水庫開始,通過挖渠道的方式穿過黃河,再順著京廣鐵路線向北中線工程從2003年開始,並於2014年時正式通水,成為南水北調總工程中第二條完成通水的線路。西線:西線工程主要解決的是青海、甘肅、寧夏、陝西等嚴重缺水地區,線路則是由雅礱江、大渡河等水系開始。
  • 張家祥:在南水北調中線丹江流域實施生態保護修復工程
    人民政協網北京5月28日電(記者張春莉)「丹江流域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和渠首所在地,範圍包括位於渠首的河南省淅川縣、鄧州市,及地面徑流注入丹江口水庫的西峽縣、內鄉縣等縣(市)。
  • 聚焦淅川系列節目在央視播出,竟有恁多淅川人不知道的秘密!
    1央視《走遍中國》5集專題節目:一江清水向北流2018年9月至10月,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走遍中國》欄目組赴南陽市、淅川縣進行採訪和實地拍攝,圍繞淅川縣服務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保水質、護運行等內容,製作了五集專題節目,介紹我縣在支持國家重點工程建設上採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
  • 貝爾·格裡爾斯與撒貝寧同框,網友:撒貝寧的正確吃法了解一下
    貝爾·格裡爾斯是英國的一位電視節目主持人,也是一位著名的探險家,最近補完《荒野求生》,發現貝爺確實是個很強大的男人,搜索貝爺參加過的綜藝的,發現貝爺上過《開講啦》,好奇心驅使小編點了進去,發現貝爾.格利爾斯其實也很調皮。《開講了》是央視和唯眾傳媒聯合製作的一檔電視公開課節目,主持人是撒貝寧。
  • 新央企南水北調集團正式成立 透露出三個信號!
    工商信息顯示,南水北調集團的經營範圍包括調水工程開發建設與運營,水生態保護,水汙染治理,水的生產和供應,以及沿線土地綜合開發等。 截至目前,東線一期工程已於2013年11月15日正式通水運行,中線一期工程也於2014年12月12日全面建成通水,而西線工程還在論證之中。 去年11月18日,南水北調後續工程工作會議召開,研究部署後續工程和水利建設等工作,李克強總理主持。會議要求,要適時推進東、中線後續工程建設,同時開展西線工程規劃方案比選論證等前期工作。
  • 風趣幽默撒貝寧,《開講啦》力邀名家,講述「堪輿」趣事
    撒貝寧綜藝請來了他,幸好我們有證據,不然「風水」又被人搶了和何炅老師成為「雙北組合」的撒貝寧是我國著名主持人之一,原本撒貝寧只是因為法律專業高材生的身份主持《今日說法》正兒八經籤約央視的主持人而被大眾津津樂道,以往大家對於他的觀感更多的是一本正經的幽默感以及溢出屏幕的才華,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因為一檔綜藝之後發現了撒貝寧逗比風趣的一面
  • 南水北調浮想·調水工程幾時休
    公元2004年11月15日,一系列喜訊從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傳出——其一,在南水北調東、中線工程超過千億元的總投資中
  • 猿輔導攜手《開講啦》共同關注青少年茁壯健康成長
    猿輔導此次獨家冠名央視王牌節目《開講啦》可以說是強強聯合相輔相成。猿輔導作為在線教育的傑出代表和央視文化知識類節目《開講啦》相合作,跟隨撒貝寧共同為廣大觀眾帶去精彩絕倫的演講。猿輔導獨家冠名《開講啦》主持人撒貝寧的機智與風趣,是這檔節目不可錯過的又一大看點。在他的妙語連珠與「靈魂拷問」之下,一些看似深奧的專業話題,變得生動有趣起來。
  • 猿輔導聯合央視新聞、開講啦發起「開年第一課」觀看人數超3200萬
    2021年新年第一天,猿輔導聯合央視新聞和《開講啦》為大家送上了「新年第一堂網課」——《撒開聊-2021請回答》特別節目。主持人撒貝寧與英雄航天員陳冬、中國第一位女艦長韋慧曉、西安交大校長王樹國等嘉賓,暢談2021新夢想。
  • 南水北調東中線全面通水近6年:水質如何?夠不夠用?
    南水北調東線以此為起點,13級泵站讓長江水攀越十幾層樓的高度,送達山東半島。  河南淅川,丹江口水庫雲湧千山。南水北調中線出陶岔、穿黃河、過渡槽,跋涉1200多公裡,一渠清水潤澤京津冀豫。  11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揚州考察時指出:「一定要確保一江清水向北流。」「要把實施南水北調工程同北方地區節約用水緊密結合起來,以水定城、以水定業,調水和節水這兩手要同時抓。」
  • 紀錄片《漢江》19日登陸央視九臺 中華文明尋根之旅
    由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湖北廣播電視臺和北京中視星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攝製的紀錄片《漢江》,分為《源遠流長》《文明紐帶》《興國之本》《魂濟中華》《燦若星河》《天下之中》6集。全片圍繞漢江流域的歷史遺蹟,以人文地理、歷史考據、文化溯源、人文積澱、地緣風物、天元地位等不同視點和角度,探討漢江流域對中華文明的貢獻。
  • 北京市南水北調三項配套工程開工
    到2020年,本市可利用外調水15億立方米,城市副中心、新機場等重點區域和房山、大興、門頭溝等新城的供水安全保障將得到有效提高。昨天(20日)下午,在亦莊南海子公園以東隱蔽的工地內,隨著幾臺挖掘機揮動挖鬥開始工作,亦莊調節池擴建工程正式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