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流行音樂的萌芽和初步發展之後,20世紀90年代,臺灣流行樂壇進入了一個大發展大繁榮的黃金時代。在那個時代,許許多多的實力歌手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無數的經典歌曲像浩瀚的天空中閃耀的群星一樣光彩奪目。
凡是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但凡對音樂有一點點喜愛,都可以輕而易舉地說出一些歌手的名字,比如王傑、張雨生、鄭智化、姜育恆、齊秦、童安格、周華健、趙傳、邰正宵、張信哲、張宇、任賢齊、孟庭葦、張惠妹等;也能隨口說出甚至哼唱許多經典歌曲,比如《英雄淚》《回家》《大海》《一天到晚遊泳的魚》《水手》《星星點燈》《再回首》《梅花三弄》《大約在冬季》《外面的世界》《其實你不懂我的心》《明天你是否依然愛我》《讓我歡喜讓我憂》《朋友》《我是一隻小小鳥》《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千紙鶴》《愛如潮水》《過火》《用心良苦》《月亮惹的禍》《心太軟》《對面的女孩看過來》《你看你看月亮的臉》《冬季到臺北來看雨》《姐妹》《聽海》等。
當然,以上所列舉的只是部分歌手代表和部分經典歌曲,還有一些歌手及其歌曲也是影響了許多人,比如張鎬哲、伍佰、張震嶽、庾澄慶等。
在這眾多的歌手中間,若問誰是90年代最為炙手可熱的歌星,恐怕難有定論,因為很多歌手都是紅極一時,不分伯仲。但若說經典歌曲眾多的歌手都有哪些,估計有幾個人一定赫然在列。在我的心目中,留下的經典歌曲眾多的歌手,當推王傑、齊秦、鄭智化、周華健、張信哲;而要說經典歌曲傳唱度很高的歌手,還要加上張雨生、邰正宵、張宇、任賢齊、張惠妹。
下面重點介紹四位歌手和他們經典的歌。
王傑。他的經典歌曲真的不少,關於他的歌曲和他的故事,以前的文章已經介紹了很多,這裡不再贅述。(感興趣的人可以翻看小編以前的文章)
周華健。他絕對是華語樂壇不可迴避的、舉足輕重的一個人物。作為一個熱愛音樂的80後,對周華健的許多歌曲都是耳熟能詳。記得上中學時,第一次聽到他的歌,像《花心》《其實不想走》《讓我歡喜讓我憂》《風雨無阻》《朋友》等都是許多同學爭相傳唱的經典。那個時代,只要是喜歡音樂的人,大概都買過周華健的磁帶,至少是買過有周華健歌曲的眾星合版的磁帶。
不同於王傑獨有的傑式唱腔,也有別於張宇沙啞渾厚的粗嗓音,周華健那乾淨嘹亮的歌聲更容易被形形色色的歌迷接受。
早在80年代,周華健就已經在歌壇嶄露頭角,真正讓他在華語樂壇佔據一席之地的,就是1991年國語專輯《讓我歡喜讓我憂》的發行。這之後,周華健的音樂之路就進入了快車道,不僅發行了多張優秀專輯,還唱紅了許多經典歌曲,除了上面提到的幾首,還有《刀劍如夢》《你喜歡的會有幾個》《愛相隨》《有故事的人》《難念的經》等。
2000年以後,周華健的音樂事業依然如火如荼,好歌曲不斷,當然這是後話了。
張宇。在臺灣流行樂壇的一眾優秀歌手中,歌聲最為與眾不同的當屬張宇。他的嗓音沙啞粗獷,很有男人味。
關於張宇,最讓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他和十一郎珠聯璧合的夫妻搭檔。十一郎填詞,張宇譜曲,一首首經典就此誕生了。如果沒有十一郎的生花妙筆,估計就沒有張宇指下的優美旋律,也就沒有他的過去和現在。可以說,他們互相成就了彼此,也創造了華語樂壇的一段佳話。
正是有了夫妻二人同心同力的合作,才有了一首首膾炙人口的經典,像《用心良苦》《一言難盡》《月亮惹的禍》《大女人》《曲終人散》《囚鳥》《給你們》等就是二人合力的傑作。
任賢齊。說到任賢齊,就不得不說那首天下人皆知的《心太軟》。1996年,任賢齊推出了《依靠》和《心太軟》兩張專輯,據說單單《心太軟》這一張專輯就創造了2600萬張的銷售記錄。
《心太軟》當時真是火得一塌糊塗,無論是走在大街上還是校園裡,經常可以聽到有人哼唱:「你總是心太軟,心太軟,獨自一個人流淚到天亮。你無怨無悔地愛著那個人,我知道你根本沒那麼堅強。」
《心太軟》之後,任賢齊大紅大紫,他的人生就像開掛了一樣,影視歌三面開花。接下來的1997年,任賢齊推出了治癒系專輯《很受傷》。1998年,《愛像太平洋》專輯問世,獲得103萬的銷量,成為到截至目前臺灣實體唱片最後一張破百萬的專輯。這張專輯中收錄了四首非常經典的歌曲,分別是《對面的女孩看過來》《傷心太平洋》《任逍遙》《我是一隻魚》。
2000年以後,任賢齊的發展勢頭依然迅猛,經典歌曲一首接一首,比如《浪花一朵朵》《天涯》《死不了》《滄海一聲笑》《橘子香水》《小雪》等。
當然,張信哲、張惠妹等也是歌手中的佼佼者,但是篇幅所限,在此不做介紹。
上世紀90年代,臺灣流行樂壇可謂人才輩出,佳作不斷。你還記得那些著名的歌手和那些經典的歌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