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隨著大吉巷社區發布的一則「通知」,中信禧園北區地下人防空間「小倉庫」正式啟動拆除。
「從去年9月以來,我們小區有外來人員利用該小區地下B2層人防空間,裝修改造成名為」吉祥空間「的倉儲(統稱」小倉庫「),還要對外出租,規模達200餘個,這直接影響到住戶的居住安全。」北京西城區中信禧園北區居民王臻(化名)告訴新京報記者,小區有超過200位業主實名籤字反對此事,最終在西城區人防辦、該小區所屬街道辦和社區的協調處理下,該小區小倉庫管理方從12月2日起開始對這些人防空間內的小倉庫進行拆除,工期預計10天。
至此,中信禧園北區地下「小倉庫」之爭告一段落。而在該事件背後,更令業界關注的是,小區人防空間該如何合法合規使用?其商業化改造是否需要滿足相應條件,比如徵得居民同意?這也是當前各小區普遍面臨的問題。
居民:人防空間改造小倉庫有安全隱患
據王臻介紹,中信禧園北區小區位於西城區陶然亭街道果巷附近,小區地下人防總共建築面積約2000平方米,實際使用面積約1800平方米。從2019年9月開始,該小區部分住戶就發現有一些外來人員悄然利用B2的人防空間進行改建,其間,這些人員陸續開設名為「吉祥空間」的倉儲業務對外出租營業,這些小倉庫規模達200個有餘,其中有很多已經儲存了東西。
「我們細緻走訪之後才發現,這些吉祥空間的倉儲業務極有可能破壞了人防工程現有結構,已經毀壞了部分牆體和通道的結構,佔用了很多人行通道,一些曾經標註為小區其他配套用房的空間也被這些小倉庫佔據。」王臻認為,「這些小倉庫打著便民旗號對外出租,給小區造成了諸多公共安全隱患。比如,外來人員可以通過他們新打通的所謂倉庫入口直接進入北區一號樓2單元車庫及通往地上住戶電梯通道,很多鄰居都擔心女士或者小孩單獨進出車庫,無論是房屋結構還是治安,消防方面,都存在安全隱患。」
此外,中信禧園北區部分居民還表示,「如果上述建設地下倉庫現象得不到治理,小區人員密集度以及衛生管理水平肯定會受到影響,會直接影響到小區品質,進而可能會影響到小區整體房價。所以,我們很大一部分居民是堅決反對這種未經居民同意就私自改造人防空間的行為,希望能及時整改。」
中信禧園居民向記者提供的一份「訴求信」顯示,對於「小區人防空間開設小倉庫對外出租營業」,2020年11月16日到11月20日,中信禧園北區有200餘戶業主實名籤字表達反對意見。
為了解中信禧園北區地下人防空間「小倉庫」的具體情況,11月30日,記者在該小區幾位業主的指引下來到了中信禧園北區地下人防空間內,一進門記者就發現從地下車庫通往地上住戶家電梯間的部分通道被很多大大小的隔斷式小倉庫佔據著,留下一部分通道已經變窄,在這些小倉庫表面貼有標註「吉祥空間」等字樣的圖文。據現場物業公司工作人員及部分居民稱,這部分空間均屬於人防空間範圍內。
地下車庫通往地上住戶家電梯間的部分通道被很多大大小的隔斷式小倉庫佔據。
新京報記者看到,臨近小區地下電梯通道兩旁的部分空間,也已經被打成了多種隔斷式及房間式小倉庫,部分小倉庫的門已經關閉上鎖,部分居民稱,「裡面裝滿了貨物。」
此外,新京報記者還發現一處在通往地下部分的牆壁被打穿,已經被擋板封住,原有的洗漱設備也被拆毀,部分類似井道之類的空間已經被鐵框網封住,內部設置了類似電梯的零件。該小區物業公司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面牆就是被建倉庫的人打穿的,鐵網內部的井裡正在安裝電梯。」
西城區人防辦:小倉庫有審批手續
在11月30日的現場探訪中,記者看到,中信禧園北區是一個全封閉小區,有人員進出都會被保安要求出示相關證件方可進入。那麼,上述居民所反映的地下小倉庫施工及管理人員又是如何進入小區的?在人防空間內建設小倉庫是否經過了相關部門允許?又是否合法?
對此,11月30日當天下午值班的保安告訴記者,「這些施工及管理人員都是經過我們上級領導指示後才放行進入的,具體情況我不清楚。」該小區物業管理方中海海惠物業服務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建設地下小倉庫不是物業公司允許支持的,而是當地相關部門允許的。
11月30日下午,一名自稱中信禧園北區人防空間內新建小倉庫管理方一位李姓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現在,人防部門允許類似利用人防空間進行倉儲改造,我們公司是安東易公司,這個項目是從吉祥空間(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祥空間公司「)手中接過來的,隨後,花費了約兩個月時間進行了相關施工改造至今,目前大概有1000多平方米的改造面積。現在倉儲內部已經存儲了我們和其他小區居民的一些東西,正在對外出租。但如今有幾百位居民反對此事,我們打算清場退出。」
不過,對於為何小倉庫內還有「吉祥空間」標識、審批手續是否齊全的問題,該李姓負責人並未做出解釋。
事實上,關於上述小倉庫的審批問題,11月26日,西城區人防辦在人民網地方政府留言板回復小區居民時表示,吉祥空間公司於2019年4月18日首次向北京市西城區人民防空辦公室提出平時利用「中信禧園」北區1#樓地下二層人防工程批准的申請,其申請材料符合受理標準,使用用途符合相關要求。西城區人防辦於2019年4月30日決定準予行政許可,並對其核發《人防工程使用證》,批准使用用途為倉庫,《人防工程使用證》有效期限為一年(2019年4月30日——2020年4月30日)。後經吉祥空間公司申請延續使用,區人防辦於2020年4月30日決定準予行政許可,有效期限為一年(2020年4月30日——2021年4月30日)。
對於居民所關注的小倉庫是否破壞了人防工程結構等問題,西城區人防辦在該回覆中表示,經西城區人防辦及陶然亭街道多次檢查確認,目前中信禧園北區1#樓地下二層人防工程內的存儲貨櫃正處於組裝狀態,未開始正式經營,檢查中沒有發現內部有存儲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險品、使用大功率電器等違法違規行為,也未發現破壞人防工程結構以及降低人防工程防護效能等問題,其裝修改造符合區人防辦關於人防工程裝修改造有關規定。
此外,西城區人防辦在該回覆中稱,「室外出入口升降梯為人防工程建設時預留的吊裝井,人防工程使用單位安裝該設備,目的主要便於運送大件物品,安裝時已向區人防辦工程管理部門上報了施工方案並進行了備案,不存在違規改造行為。」
人防辦、街道辦等部門協調,小倉庫正在拆除
從上述西城區人防辦介紹的情況來看,中信禧園北區小倉庫的審批手續是合規的,但目前卻遭遇了不少居民的反對,此事將如何解決?
西城區人防辦在回覆中進一步表示,「關於後續相關問題的處理,西城區人防辦於11月20日下午,會同陶然亭街道辦事處等相關部門召開了『吹哨報導會』就吉祥空間各種問題進行專題研究,要求吉祥空間暫停開業,等待下一步通知。」
連日來,新京報記者就此事與西城區人防辦多個科室取得聯繫,相關負責人回應記者時表示,「我們知道此事,已經聯合街道辦和社區叫停了該小區人防空間改造倉儲的項目,後續情況正在處理當中。」
隨後,新京報記者又撥通了西城區陶然亭街道辦多個科室電話,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我們確實知道此事,目前正在由街道辦、人防辦、社區等多部門聯合協調處理當中。」
12月2日,中信禧園北區部分居民向新京報記者反饋稱,目前相關部門已經在協調、處置吉祥空間倉儲在該小區的撤場清理等工作。該小區部分居民還向記者提供出一份由大吉巷社區發給居民的通知,該通知稱,「從12月2日開始,安東易公司將對中信禧園北區地下人防倉儲空間進行自行拆除並清運,預計工期大約十天。」
社區發布的通知顯示,地下人防倉儲空間將於12月2日起進行拆除。(受訪者供圖)
12月2日下午,中信禧園北區倉儲管理方安東易公司李姓負責人向記者證實了這份清退通知的真實性,並表示會儘快撤場。
人防使用是否需徵求居民意見?西城區人防辦:暫未強制要求
隨著小倉庫的拆除,該事件目前已告一段落,而其背後反映出來的問題,同樣令人關注。比如,人防空間該如何合規合法使用?如果將人防空間改造成倉儲或其他商業用途,是否要徵得居民同意?
對此,西城區人防辦相關責人向記者表示,「人防空間屬於國家所有,人防辦負責管理。目前還沒有相關規定明確要求此類改造要提前經過居民允許或徵求居民意見。但是,現行的民法、物權法等法律對此類問題有所規定,以後隨著民法典等法律的實施,應該會對此類問題有進一步明確規定。」
北京金訴律師事務所創始人戴金花對此進一步解讀:一般情況下,人防空間所有權歸國家,各地人防辦負責管理,經過人防辦批准,相關單位及個人可以進行臨時使用,但對其用途類型也會有一定限制,不得破壞其人防功能或安全保障等。如果使用人在後期使用中,違反了相關審批規範,當地相關部門應當及時制止,並進行後續處置。
與此同時,戴金花指出,目前尚未有較為明確具體的特別法律法規,對人防空間使用經營需徵求居民意見作出規定,可以說還是一個「爭議地帶」。不過,她認為,由於小區人防空間一般都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此類問題應該可以參照民法、物權法等相關規定來解決,即在改造經營之前,經過相關的法定人數居民的同意。
業內人士指出,對小區地下人防空間進行盤活利用,本是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建議可以更多地向公益、便民的方向去開發,比如利用人防空間提供停車位,解決小區停車難的問題。同時,一定須加強對這種改造項目的監管,包括消防、安保、衛生、應急問題管理等諸多方面,以免造成不可預估的損失和風險。
(文章來源:貝殼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