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很多村莊裡都有這麼一種現象,村裡會長著一株很大的樹木,它的胸徑很寬,幾個人圍起來都抱不完,這樣的樹木至少已經生長在天地間幾百年之久了,甚至有的都已經無法追溯到它的生長時間,只有記載說建村的最初,它就這麼屹立在那了。
這樣的樹木被當作鎮村樹,非常受到人們的尊敬,大家都把它當作老壽星一樣看待,更不許人為的破壞,每到逢年過節的時候,大家還會到它的樹下許願或者是祭拜。
像這樣的樹木,因為長在村裡,因此被保護得很好,可是在農村的山裡,因為人們缺乏認知,只要需要用到木材的時候,他們根本就不會管這一棵樹到底長了多少年才成材,如果就這樣砍掉是否可惜?
比如這東西吧,它上百年才能成才,可見它的生長是多麼的艱難,那接下來跟隨筆者一起了解一下,看它是什麼樣的一種樹木。
這種樹被人們稱作帝王木,它有一個很霸氣的名稱,但是在我們生活中,它屬於比較常見的樹木,大家光從圖片就可以看出它果實的樣子,其果實長得和我們平時所吃的荔枝是比較相似的,而且在我們農村裡,人們還把這種果實稱之為野荔枝。
帝王木是一種高大的喬木,它最高能長到30米, 一般常見於海拔1500米以下的闊葉林裡生長,在我國,帝王木主要生長在我國的南方地區,其中主要以四川,湖北,雲南,貴州以南等地區為主要分布。
這種樹木是原生態大喬木,其樹幹粗壯筆直,除此之外,它還是一種壽命非常長久的樹木,據記載,即便黃土已埋到脖子了,而且已經不知道到底買了多少年了,那是露在外面的樹葉依然翠綠蒼茂。
不過這樣的樹木,想要等到它成材卻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因為它長得非常緩慢,如果從一棵樹苗長起的話那需要上百年才能成才,試問,百年啊!一個人的壽命若在以前,能到60歲已經算是長命了,可它都超過人們邁入黃土的年齡,依然老大不小,所以說如果在農村有遇見請保護好,別讓外來人員破壞了,因為它實在珍貴難得。
帝王木之所以被這樣稱呼,那是因為在古代的時候,它都是直接被送進宮給皇宮裡供皇室人員使用,所以為了把它分和其他的樹木分開來,因此後來才有帝王木這樣一個專用名稱。
在皇宮裡,它被用來打造家具,屏風,甚至龍椅和棺木都是用帝王木打造出來的,因為能千年不朽,即便它千年都被埋在水中,也不會變形或是變成一文不值的朽木,除此之外它的材質非常細膩,摸起來像嬰兒的皮膚,因此在古代的時候它被製作出來當飯盒,而裝滿飯菜的飯盒,即便是在炎熱的夏天過了幾天,裡面的飯菜依然完好無損不變味,可以看出它的防腐能力和保鮮效果是所有樹木都無法與之相比擬的。
據了解,修建故宮的材料就是由四川運過去的,不過那時的人口比較少,而我國的歷史又如此的悠久,即便是朝代更迭,也不影響樹木的生長,所以當時修建故宮的所有材料都用帝王木,這雖然有點奢侈,但卻值得,因為當時的古人沒有奢侈的話,如今的我們哪能觀賞到如此景觀呢?
不過如今的帝王木確實非常少了,在我的記憶中,以前還能見到幾株,現在回去看的時候就剩下幾個木樁了,因此如果是你們的家鄉有生長的話,那麼一定要保護好,切勿讓別人因為利益而將它砍去了。
那麼今天關於帝王木的植物知識,筆者就科普到這裡了,如果夥伴們的家鄉有生長這種樹木的話,請把保護植物人人有責這一口號進行到底吧,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