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的傳人——之(習儒心得之人物春秋生命感恩)07中華世紀壇

2020-12-06 中華文化健美身心

宇宙之智慧人類

人類之生命感恩

龍的傳人——之(習儒心得之人物春秋生命感恩)07

接上

中華世紀壇

中華世紀壇

壇主要建設目的是為了滿足社會精神文化的需要和傳統禮制的需要,在龍華建築的各種類型中是一種禮制性建築,是為了祭祀活動而建造的。

中華世紀壇是中國世紀之交的標誌性建築,是對中華民族歷史的禮讚。

它承載著深厚的人文思想與精神,交織著傳統智慧與現代文明。

它不僅是千年交替的永恆紀念,也是中華文明薪火世代相傳的象徵,也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內外文化交流展示中心。

它位於北京復興路北的中央電視臺和軍事博物館之間。

它的身後是北京玉淵潭公園,與亞洲之最的北京西客站相望,佔地面積4、5公頃,總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

北京玉淵潭公園

公元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在這舉行了千年慶典。

此壇由南向北依次為聖火廣場、青銅甬道和世紀壇主體建築,主體的兩側分別為世紀鐘廣場和國歌廣場。

聖火廣場面積960平方米,用960塊花崗巖鋪成,象徵著960萬平方公裡的中華大地。

廣場由周邊向中心微微隆起,寓意著中華民族的崛起。

廣場中央一簇「聖火」噴薄而出,長燃不熄,寓意著中華民族的文明薪火世代相傳,永不停息。

廣場的東西兩側各有一道款款而下的疊水,象徵著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長江與黃河。

布置在兩側疊水中的56個湧泉又象徵著共創中華文明的56個民族。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甬道是壇的主要景點。它始自聖火廣場,終至世紀壇壇體,寬3米、長262米。

上面由南向北攜刻了距今三百萬年前人類出現及公元前三千年至公元二千年的時間紀年,記載了科技、文化、教育等領域的重大事件七千多條,共計十八萬字。

穿越甬道,仿佛穿越時空,走過中華民族經歷的漫長歲月。

壇的主體建築由靜止的迴廊與轉動的壇面組成。

迴廊和壇面寓意著龍華古老的「乾」、「坤」思想。

「乾」即壇體上部轉動的部分指天體永恆運動,永不停息,其斜面直徑為47米,十二小時轉動一周,中央14 米直徑的水平圓臺可作為文藝、歌舞等大型露天活動的中心表演臺,斜面上臺階可容納千名觀眾。

乾體上方聳立的整體不鏽鋼時空探針長達27、6米,表明人類對未來不斷探索、進取的精神。

「坤」為大地能包容萬物,寓以和為貴的精神。

其外則有十六層臺階,內部是寬6 米、高4 米、長140米的環廊,人們在這裡可以一邊觀看各類藝術展品,一邊體會乾體的轉動。讓我們親自領悟中華世紀壇的內涵、領略它的風採。

待續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中國人是「龍的傳人」?
    朝陽讀者 楚正文 本刊約請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副院長田兆元教授作答 距今五千年左右,形成了成熟的「龍的傳人」的文化符號 中華文明的龍文化起源可以上溯到八千年以前。比如東北遼寧的查海文化,那裡有距今八千年的擺石塑龍,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龍文化形象。而在西北陝西北首嶺也有距今七千年的龍文化的前身。
  • 《龍的傳人——當代跨界藝術展》在北京曉景國際美術館隆重開幕
    2020年11月22日訊,《龍的傳人——當代跨界藝術展》在北京曉景國際美術館隆重開幕,據悉,本次展出主要以當代活躍在一線藝壇的的數位著名藝術家之創新油畫作品、裝置藝術、行為藝術加之藝術服裝秀,遠古龍玉藝術形式展覽,多角度多語種藝術化再現以紅山文化為主基調的東方古老文明
  • 電影《哪吒》中的龍是妖族?為什麼我們自稱「龍的傳人」? | 林屋公子
    但裡面說,龍是妖族,且被囚禁在水底,那為什麼我們自詡是「龍的傳人」呢,這一說法又是究竟何時誕生的?「龍」到底是真實還是虛構的,如果是虛構的,為什麼和其他真實動物並列為十二生肖?在這處遺址中有一座大型墓葬,墓主是一名男性,骨骸頭南足北;而在墓主的東側,放置著用蚌殼排列的龍形動物,該「龍」長1.78米,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造型最大的龍圖形,也被稱為「中華第一龍」。
  • 《鱷魚與牙籤鳥》「龍的傳人」愛國情溫暖波爾多
    近日,一則法國波爾多留學生高唱《龍的傳人》歌曲的視頻引發網友熱議。時值國慶期間,法國波爾多當地的中國留學生們在于波爾多廣場溫暖合唱《龍的傳人》、《青花瓷》、《刀劍如夢》等中國風濃鬱的歌曲,用歌聲寄託對祖國的思念與祝福。一位一襲紅裝的中國女生在旁古箏伴奏,一展傳統樂器之美。更引人注目的是,合唱人群中還有兩位被網友認出是演員吳昊宸、代雲帆。
  • 「龍的傳人2060」再度來襲,王力宏世界巡迴演唱會定檔「水滴」
    據大麥網消息,10月13日,王力宏「龍的傳人2060」世界巡迴演唱會天津站即將開啟。據悉,本次演唱會由當代東方全程主辦、太合音樂集團聯合主辦、亞美娛樂全程運營、華燁東方文化交流(天津)有限公司主辦,地點選在了津門最大、最漂亮的體育場「水滴」(天津奧林匹克中心體育場)。
  • 我們中國人是「龍的傳人」,怎樣一步一步成為了「黃種人」?
    我們中國人是「龍的傳人」,怎樣一步一步成為了「黃種人」?歌曲《龍的傳人》裡有句歌詞道:「古老的東方有一群人,他們全都是龍的傳人。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作為「龍的傳人」的中國人,怎麼會被認為是「黃皮膚」,又被稱為「黃種人」呢?
  • 幸福習習社:生命密碼1-9號人解讀之2號人性格
    幸福習習社:生命密碼1-9號人解讀之2號人性格今天幸福習習社沐言老師給大家簡單說說主性格為2號人的一些性格特質。2號人最主要的幾個標籤就是:善溝通,細膩,有耐心,依賴性強,缺乏自信,優柔寡斷在五行中,2屬水,所以2號的人就像水一樣,很細膩,有耐心。
  • 王忠心:學習習主席重要講話心得體會
    3月14日,幾名軍隊人大代表走進國防部網、中國軍網兩會會客廳,與記者交流了學習習主席重要講話精神的心得體會。「習主席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對新形勢下強軍目標做了深刻的闡述,聽完後特別受鼓舞,特別振奮。『聽黨指揮是靈魂,能打勝仗是核心,作風優良是保障』,講的很透徹、很清晰。
  • 感恩:生命的邏輯起點
    明乎剛交柔則生根荄,柔交剛而生枝葉,其蔓衍而林立者,皆天地至仁之氣所隨時而發,不擇地而形也。故先王物土之宜,務封殖以宏民用,豈徒入藥而已哉!衣則麻桑,食則麥菽,茹則蔬果,材則竹木;安身利用之資,鹹取給焉。群天下不可一日無,而植物較他物為特重。」事實也正是這樣。
  • 幸福習習社:生命密碼1-9號人解讀之4號人性格
    幸福習習社:生命密碼1-9號人解讀之4號人性格上篇文章和大家講解了生命密碼1-9號人解讀之3號人的性格今天幸福習習社沐言跟大家分享下生命密碼主性格是4的人的性格特徵。4號人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徵,非常尋求安全感,不喜歡改變。如果你的另一半是四號人,恭喜你,他會是一個專一的人。
  • 美國是鷹,俄羅斯是熊,印度是象,為何中國自稱「龍的傳人」?
    文/歷史九點半「遙遠的東方有一群人,他們都是龍的傳人」,這首耳熟能詳的《龍的傳人》,幾乎每個中國人都能哼唱幾句。大家都知道,自從中國進入封建社會以後,龍就成了帝王專用,皇帝被稱為「真龍天子」,皇帝龍袍繡的也是龍,普通人是不能使用帶有龍的標誌的。皇帝為了神話自己,會有生母夢見被龍纏身,進而受孕生龍子的說法。雖然現在看起來荒誕不經,但在古代卻很管用。在古代除了皇帝外,誰敢說自己是「龍的傳人」,無疑是罪不可赦。
  • 乳腺癌公益組織 鏗鏘玫瑰戰友團——重啟生命之光
    2021年1月7日下午,一年一度的鏗鏘玫瑰戰友團七周年盛典"重啟生命之光"答謝晚宴在花嫁麗舍婚禮會所布拉格廳舉行。天使志願者團隊成立5年來,活躍在北京世紀壇醫院乳腺科門診處和住院部,接受病人或家屬關於乳房健康和疾病的信息諮詢;悉心傾聽和安慰住院姐妹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以及治療、抗癌和康復的經驗,鼓勵著新的病友。她們親切和藹的身影已成為北京世紀壇醫院一道亮麗的風景。她們的現身說法,紓緩了眾多新病友的擔心、恐懼,臉上重現了笑容。
  • 春秋戰國百爭鳴,除了儒道墨法,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學派?
    我們同樣熟悉的還有道家,這個由老子所創的學派主張大道無為,道法自然,堪稱是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源泉,後來加以莊子和管子的繼承和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對於墨家我們也不陌生,墨家的墨子主張「非攻兼愛」,推崇節儉,反對鋪張浪費,跟當今的主流價值觀有些類似。至於法家,提倡依法治國,以富國強兵為目的,後來兼併天下達成大一統的秦王朝,就是將法家思想作為自己治理國家的主要指導思想。
  • 在《戰國的星空》中尋找中華文明的星象圖
    孔子,就像這位神人「折」,他站在春秋末年,拂一拂衣袖,一股溫暖的和風,把三千弟子吹散在中原大地。他們落地生根,發芽開花。當戰國的帷幕輕輕拉開之時,滿眼已是一個百花爭妍的繽紛世界了。01孔子去世之後,儒分八家,有子張之儒、子思之儒、顏氏之儒,等等。師出同門,他們的爭論卻毫無顧忌。他們的心裡沒有成見,肩上也沒有包袱。他們直奔自己的內心而去,他們只想追求真理。
  • 鍾漢良繼央視新年晚會獻唱「好兒孫」,又登春晚唱響《龍的傳人》
    作為傑出香港藝人的代表,鍾漢良將在春晚舞臺上唱響中華民族的精神氣概,通過一曲《龍的傳人》凝聚起全世界華人的愛國情懷,他的身上展現了內地與香港的血脈相連。作為歌手他深情的歌聲總是觸動人心深處,《中華好兒孫》、《故鄉香》、《中國山》都是朗朗上口,傳唱度很高的愛國情懷歌曲。回顧2017年,鍾漢良擔任白玉蘭評委、國際艾美獎評委,這是對他從事演員工作20年來的認可。
  • 學會感恩,生活幸福,感恩是我們生命中永恆的主題
    記得2017年4月份上頭條,從一點一滴地練習寫作,聆聽到前輩們的指導,講解,教誨,明白了文字講究結構美,層次美,韻律美,節奏美,思想美,以及以人物細節的描寫,對中心內容的總結,減少錯別字的出現,用動詞更能激活文字的生動,用山水花鳥來點綴文章的意境美,用生活的人物真情來塑造內容,讓內心的感悟紮實於生活的真情再現,在瑣事塵埃中挖掘生活的真善美。
  • 中華的始祖母華胥氏的傳奇人生
    《周易》啟蒙 第六講 中華祖母我們現在已經明確,創造《易經》的第一人是中華人文始祖伏羲氏,那我們不禁會問:伏羲作為遠古聖人,對華夏貢獻如此巨大,以至於我們期望知道關於他更多一些故事,比如,他的身世是怎樣的呢?他的父母又是誰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伏羲的母親,也是本講的核心人物,中華之祖母華胥氏。
  • 龍並不存在,可我們為何被稱為「龍的傳人」,原因讓人自豪!
    我們中國人喜歡用「龍的傳人」來稱呼自己。人們崇拜龍,熱愛龍,以至於在幾千年的歷史上,「龍」這個字後來就成了皇帝們的專屬,如他們自稱為真龍天子,身穿的是龍袍,坐的是龍椅,就連走路姿勢都叫做龍行虎步。然而,現代科學證明,世界上並不存在龍這種動物,甚至連一塊化石都找不到,那麼為何中國人又被稱為「龍的傳人」呢?這要從上古時期的一個神話傳說說起。相傳在夏朝之前的時代,天下曾經洪水肆虐。這時有一個名字叫鯀的神仙,被派到凡間幫助人們治水。當時洪水滔天,許多人都流離失所、無家可歸,飽受水災之苦,鯀對他們十分同情。
  • 圓明園珍貴文物、歷史資料等集中亮相中華世紀壇
    新華網北京4月25日專電 「圓明重光——圓明園文化柏林展回國匯報展」25日在北京中華世紀壇開幕,大量珍貴文物、畫卷、模型、歷史資料等在此集中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