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A-Z本身有著非常嚴密的分級體系:根據全文詞彙數、高頻詞詞彙數與比例、低頻詞詞彙數與比例、句子長度、句子複雜度、句式、插圖信息量、思想深度、主題等多個角度,將整個閱讀體系分為aa,A-Z 27個級別。
在RAZ在線系統中,已經將RAZ進行了明確的分段:
A-G級是第一段,首先要突破,突破時間別超過一年。將A-G歸為一個階段,原因是到了G級以後,讀物配套的試題題目就沒有語音了,說明到了G級以後的孩子應該完全可以自己讀懂題目,認讀詞彙應該積累了至少1200個詞彙以上。
在第一段,一定要做到聽力先行,裸聽,然後不斷進階。畢竟是給外國孩子編的讀物,裡面的生詞肯定會有的,即使你大學畢業,英語過了六級也一樣會有生詞,可以給孩子提前查一下字典,註上漢語,這個階段以培養興趣為主,生詞太多很影響孩子的興趣,也不可能等孩子單詞都會了再讀,時間等不起。個別單詞可以讓孩子猜一猜,有些可以通過上下文猜出來。對於量的要求,根據自己的情況,自己泛讀的孩子,在A-G這個階段,每天別少於4本。這還只是對一般家庭,要求高的可以配合牛津樹、海尼曼等多種讀物同步進行。
到了H階段往後,孩子基本習慣已經養成了,可以自己先聽,然後看書自己讀,不一定需要家長的解釋,也能慢慢結合上下文理解全文意思了。到了這個階段,也是孩子們可以放手去學自然拼讀的階段了,學了自然拼讀,孩子的閱讀能力就會進一步提升飛速。
在H開始的階段後,進度會慢下來,因為每篇的字數明細增多了,孩子能讀下來,也就意味著孩子的詞彙量在不斷增加了。其中一個非常實用的方法,在這個階段,可以開始將正在讀的級別的下一級別的所有音頻裝在播放器裡,見縫插針地給孩子一篇篇連著播放。 如果偶爾的時候,孩子要求他聽到的有意思的讀物再播放一遍,那麼說明孩子聽進去了,那麼就大膽地放手採用這種方法。這樣在學新的級別的時候,孩子所有的讀物都聽過幾遍了,所以過新級別的時候效率就會高很多很多。當然,每個讀物後面的測試題是要做的,才能知道孩子究竟讀懂了多少。
在M級以後的階段,要做到精讀。精讀意味著,不會的新詞彙要開始做記號,讀完後回頭重點關注。堅持到了M級,我們家長就可以鬆一口氣了,這時候可以配合一些橋梁書讀了。這也就是為什麼一定要有主線的原因,以RAZ為主線,在合適的階段再擴充孩子感興趣的讀物,就可以像一棵樹一樣茁壯成長起來,要使得樹成長地枝繁葉茂,就不斷往樹幹上面添加枝葉,就是這個道理。
在M級別之後,如果自己讀,每個讀物後測試題都是9題以上正確,絕對可以進入下一級別。另外,在RAZ的分級讀物中,nonfiction題材的讀物中一般都有詞彙表Golssary。這個不要略過去,一定要精讀,都是英對英地對讀物中的詞彙使用了最簡單易懂的英文詞彙進行解釋,而且解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從句。所以家長們帶著孩子們把這部分精讀後,就能在很早階段接觸了我們拼命想學會的從句。同時,孩子的讀過程中,重要的文中圖表一定別因為追求讀得快的心理而省略掉,閱讀不要追求功利性,否則會丟失掉很多讀物中非常原汁原味的內容。
O-Z級,就是家長真的可以脫手的階段,當然這要建立在孩子規律性閱讀自覺習慣已經養成的前提下。在O級之後,孩子可以默讀,因為這樣的閱讀速度快。也可以讀出聲音,只要孩子喜歡。但是仍然要聽力先行或者音頻同時播放進行閱讀,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足夠的原汁原味的英文環境,孩子的口音才會不斷完美下去。
整個體系都最好遵循聽力先行的原則,通過先裸聽書,通過聽力帶動閱讀的進步,尤其對小朋友效果更是明細。可以參考下表給孩子安排閱讀進度,裡面的年齡、年級都是美國本土孩子的水平。國內由於各地的差異,不必強求。達到本表的要求是大幅度的超前國內義務教育水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