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L1檢測裡的門道:不同的檢測標準,最終結果可能完全不同!

2020-11-30 騰訊網

精彩導讀:

作為紅透治療圈的「神藥」PD-1,一直以來都以患者腫瘤組織的PD-L1表達來預判療效。但你想過檢測標準之間可能存在的巨大差異麼?選對正確的檢測機構(試劑盒),有時比正確的治療決策更重要!

PD-1/PD-L1抗體單獨使用,在絕大多數晚期實體瘤中,只有10-30%左右的有效率;言外之意,如果單獨使用免疫治療,一大半病友是無法獲得令人滿意的療效的。

盲目用藥,不僅浪費了金錢,還白白承受了副作用,同時還有可能耽誤病情。因此,尋找合適的分子標誌物,在用藥前就把更可能起效的人群篩選出來,精準用藥,是學術界以及廣大病友最關心的問題。

截止目前PD-L1染色、MSI(dMMR)檢測是唯一的兩項正式被國內外官方機構認可的、可以預測PD-1抗體療效的分子標誌物。

PD-L1染色價格相對低廉,而且直觀上就容易理解,因此是各地推廣的相對而言最好的一個療效預測標誌物。不過,PD-L1染色,聽上去很簡單(不就是送一份標本,去做PD-L1免疫組化染色麼);然而,這裡面有諸多細節,要是疏忽了,不僅可能影響最後的PD-L1染色結果,而且可能因此幹擾了免疫治療的決策。今天,咚咚給大家分享一下PD-L1染色這件事裡面的諸多門道:

1

不同的抗體與試驗平臺

PD-L1免疫組化染色,需要採用PD-L1抗體作為「染料」;目前市場上存在上五花八門的「染料」,有的是經過相關國家藥監部門審核批准,有的是經過大規模臨床試驗檢驗,但更多的是各個醫院、各個實驗室自行研發和組配的未經檢驗的「染料」——時不時出現病友PD-L1染色陰性,盲試PD-1抗體有效;或者明明PD-L1染色強陽性、使用PD-1抗體一點效果也沒有的情況。

雖然,PD-L1陰性的患者,免疫治療的有效率不是0%;PD-L1強陽性的病人,免疫治療的有效率也不是100%,上述結果,理論上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的確也存在不少病友把標本送到一些商業公司或者基層醫院病理科,進行的是完全不合規範、結果也不靠譜的PD-L1染色。

目前,在各大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中最常用的PD-L1染色抗體,有4種:Dako公司研發的22C3、28-8,以及Ventana公司研發的SP263和SP142。

PD-1抗體K藥的臨床試驗,御用的染色抗體是Dako 22C3。目前國內外均已經正式批准,K藥用於晚期PD-L1表達超過1%,尤其是超過50%的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這裡所指的表達超過1%或者超過50%,嚴格意義上講,必須是用Dako22C3這款PD-L1染色抗體染出來,也是最正規、最標準的。

另一方面,PD-1抗體O藥的臨床試驗,御用的染色抗體是Dako28-8;PD-L1抗體I藥的臨床試驗,御用的染色抗體是SP263;PD-L1抗體T藥的臨床試驗,御用的染色抗體是SP142。

那麼,這四款最大牌的PD-L1染色抗體之間,到底有沒有區別呢?

2017年阿斯利康公司牽頭,找來了500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病友的組織標本,分別利用Dako22C3、Dako28-8以及SP263進行PD-L1染色,結果顯示:這三個染色抗體之間的吻合率超過90%。

與此同理,耶魯大學醫學院的教授收集了90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標本,分別利用Dako22C3、Dako28-8以及SP142這三款不同的抗體進行染色。

結果顯示:Dako22C3和Dako28-8之間的吻合率較好,但SP142這款抗體染色較淺、且陽性率較低——前兩者染色結果顯示:90份標本中PD-L1表達超過1%的病人佔60%以上,表達超過50%的病友也在20%左右;但利用SP142進行染色,PD-L1表達超過1%的病人只有32%,表達超過50%的病友只有6%。下圖展示的是同一個病人的切片,用4種不同的抗體,染出來的結果,明顯著色的程度、陽性細胞的比例大相逕庭:

一句話,不同的染色抗體,染同一個病人的組織標本,有可能結果是不一樣的;病友在選擇做PD-L1染色同時,一定要確定該檢測機構所採用的染色抗體到底是什麼。

2

不同的評分標準

TPS vs CPS

腫瘤組織中,除了癌細胞,還有周圍的間質細胞(如免疫細胞、內皮細胞、纖維細胞等)。因此,一份腫瘤組織標本染完色,著色的細胞既有可能是癌細胞,也有可能是其他細胞。那麼,到底如何評判PD-L1的表達水平呢?

目前,有兩大流派:

第一個是TPS流派,僅關心腫瘤組織中的癌細胞,僅計算癌細胞裡被染色的比例,從而劃分PD-L1的陰性、陽性以及出具PD-L1表達的比例;

另一個是CPS流派,不僅關心癌細胞,還關心周圍組織裡的免疫細胞,通過綜合評估腫瘤組織裡的癌細胞和免疫細胞被染色的強弱和比例,從而劃分PD-L1的陰陽性。

目前絕大多數臨床試驗,均採納的是TPS流派的觀點;不過T藥臨床試驗多數採納的是CPS流派的觀點。病友在拿到自己的PD-L1染色結果的時候,要善於分析到底是癌細胞還是免疫細胞上的PD-L1表達水平。

3

標本的年代

新鮮組織 vs 陳舊切片

有一個經常被病友提及的問題,那就是目前手頭上能拿到的標本是XX年前取得,還能用麼?從原則上講,標本當然是越新鮮越好;但是,總不能逼迫每一個晚期實體瘤患者,重新做穿刺活檢甚至手術去獲取最新鮮的標本吧。那麼,新鮮的標本和陳舊的標本,到底有多大差異呢?

日本的 Hataji O教授對137份非小細胞肺癌標本進行了PD-L1染色,其中包括28份陳舊的標本(保存時間大於半年)和109份新鮮的標本(保存時間小於半年)。

結果顯示:兩者染色的結果相差很小。不過該研究納入的標本數量較少,且以半年為界區分陳舊和新鮮,該結果還有待進一步確認。

在著名的入組了上千人的Keynote001臨床試驗中,有足夠的標本進行PD-L1染色的病友有1033人。其中455人是陳舊標本,578人是新鮮標本。

結果顯示:陳舊標本中PD-L1表達超過50%的病人佔40%;而新鮮標本中PD-L1表達超過50%的病人佔45%。那些利用新鮮標本染色,結果呈現陽性的病友,接受K藥治療後,死亡風險的下降幅度更大、患者獲益更明顯。

因此,我們還是鼓勵病友儘量提供保存時間較短的新鮮標本進行檢測,一般1-2年內的標本,是絕大多數臨床試驗可以接受的。保存時間更長的陳舊標本,很可能會鼓勵重新取標本。

4

標本的大小

手術標本 vs 穿刺活檢

還有一個經常被提及的問題,那就是是不是必須是手術切下來的大塊組織,才可以送去做PD-L1染色,穿刺活檢的小標本,會不會影響結果?

2018年西雅圖的IzevbayeI教授研究發現,穿刺活檢的小標本將會導致35%的病人PD-L1染色結果被誤判。2019年,加拿大的Melosky B教授比較了手術大標本和細針穿刺的淋巴結小標本,分別進行PD-L1染色,結果提示:兩者吻合率大約在90%左右。

因此,對於做過手術,有手術標本的病友,肯定是手術標本進行染色更靠譜;沒有合格的手術標本的病友,拿穿刺活檢的標本進行染色,也是一個目前看來可以接受的方式。

5

標本的形態

常規標本 vs 體液細胞塊

有一部分病友,不僅沒有手術標本,連合格的穿刺活檢的標本都沒有;那麼,能否抽血進行PD-L1染色呢?這個,毫無疑問肯定是不行的。免疫組化染色必須是在一個固態的玻璃片上進行;取外周血、尿等標本,肯定是行不通的。

不過,近年來,有專家嘗試將胸水、腹水等標本中的癌細胞濃縮富集起來,然後固定在玻璃片上,再進行PD-L1染色。這種退而求其次的方法,是否可行呢?

法國的 Hofman P教授拿30例胸水濃縮而來的細胞塊、40例支氣管鏡刷片的標本進行了PD-L1染色,結果發現80%以上的患者是可以獲得PD-L1染色結果的,而且吻合率還行。因此,實在沒有辦法獲得手術或者穿刺活檢標本的病友;或許可以考慮胸水、腹水細胞塊。下圖展示了用Dako22C3對穿刺活檢、胸水細胞塊標本進行染色的結果:

參考文獻

1. Agreementbetween 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1 Diagnostic Assays across MultipleProtein Expression Cutoff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Clin Cancer Res. 2017 Jul15;23(14):3585-3591.

2. AProspective, Multi-institutional, Pathologist-Based Assessment of 4Immunohistochemistry Assays for PD-L1 Expression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AMA Oncol. 2017 Aug 1;3(8):1051-1058

3. Comparableimmunoreactivity rates of PD‐L1in archival and recent specimens from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ThoracCancer. 2018 Nov; 9(11): 1476–1482.

4. Useof archival versus newly collected tumor samples for assessing PD-L1 expressionand overall survival: an updated analysis of KEYNOTE-010 trial.Ann Oncol. 2019 Feb 1;30(2):281-289

5. SmallBiopsies Misclassify up to 35% of PD-L1 Assessments in Advanced Lung Non-SmallCell Lung Carcinomas.ApplImmunohistochem Mol Morphol. 2018 Nov/Dec;26(10):701-708

6. PD-L1testing on the EBUS-FNA cytology specimens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Lung Cancer. 2019 Oct;136:1-5. doi:10.1016/j.lungcan.2019.07.033

7. Useof the 22C3 anti-programmed death-ligand 1 antibody to determine programmeddeath-ligand 1 expression in cytology samples obtained from non-small cell lungcancer patients.CancerCytopathol. 2018 Apr;126(4):264-274. doi: 10.1002/cncy.21977. Epub 2018 Feb 7.

相關焦點

  • 武春燕教授:PD-L1檢測那些事兒
    同時,Keynote-042研究結果顯示,PD-L1表達的高低與治療療效密切相關:PD-L1表達越高,免疫治療給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帶來的獲益也就越高,因此,PD-L1的檢測十分重要。在臨床實際應用中,檢測方法與判讀標準的差異會對臨床醫生選擇用藥產生很大的影響。如何給臨床醫生提供一個高標準、高質量的PD-L1檢測結果,這對病理科醫生來說就是責無旁貸的。
  • PD-L1的檢測是免疫治療的不二法門嗎?
    基於這一研究及後續的系列更新結果,Pembrolizumab正式成為驅動突變陰性患者的標準治療。如在KeyNote-189和KeyNote-407研究中【4,5】,亞組分析的結果提示,PD-L1≥50%、1-49%和<1%的患者,其獲益程度並不存在差異,甚至PD-L1<1%的患者,獲益更大。最後,PD-L1的檢測目前還並不統一。目前已經有22C3、SP263等多款不同的抗體,相應的治療藥物需要接受與之相配套的檢測抗體和檢測平臺。
  • 袁靜萍教授:PD-L1檢測的質控相關問題
    袁靜萍教授:由於目前批准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採用的PD-L1伴隨診斷或補充診斷是採用不同克隆號的PD-L1抗體和檢測平臺進行的,這樣就導致了這些檢測結果的一致性問題。在PD-L1免疫組化結果的判讀上,大多數單位病理醫生雖然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和熟悉,但並未能進行規範化培訓,針對不同檢測平臺、不同克隆號的抗體甚至不同瘤種,其判讀標準都存在差異,從而也會導致判讀結果的主觀性。目前,大多數醫院病理科的抗體處于贈送試用階段,也會出現抗體供應不及時,影響病人檢測的情況,另外,抗體正式獲批後的定價,該項檢測費用的高低也將成為病人能否檢測的關鍵因素之一。
  • 聯合PD-1/PD-L1療法 哪些靶點受到關注?
    這些抗體至今總計獲得67項FDA的批准,治療17種不同癌症類型,以及兩項「不限癌種」的適應症。PD-1/PD-L1抑制劑的未來研發方向指向哪裡?又有哪些療法能夠與PD-1/PD-L1抑制劑聯用,進一步提高抗癌效果?近日,紐約癌症研究所(CRI)的研究團隊在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上發文,盤點了抗PD-1/PD-L1單克隆抗體臨床開發的現狀。
  • 免疫治療,不同活檢部位PD-L1表達不同,預測療效亦不同
    PD-L1陽性的患者可以從免疫治療中獲益更多,獲益性與PD-L1表達水平呈正相關;然而,在不同器官和不同時間點的PD-L1表達水平可能不同。有研究顯示,PD-L1在肺原發灶和遠處轉移中的表達不一致率為82%,38%的NSCLC患者接受過化療或靶向治療後PD-L1表達發生了變化。
  • 使用排卵試紙會有三種檢測結果?結果不同,意義也不同
    使用排卵試紙會有三種檢測結果?結果不同,意義也不同 排卵試紙,是很多女性在備孕過程中或是想要在安全期避孕會使用到的試紙。它可以通過預測女性的排卵期來幫助女性提高懷孕的概率,或是幫助女性降低懷孕風險,可以讓女性更好的知道排卵的情況。
  • PD-L1到底該如何檢測?
    而目前我國PD-L1檢測比較混亂,一是染色技術及條件的不統一;二是染色的抗體多樣;三是病理評價標準尚未統一。這些都導致國內患者檢測PD-L1的價值減低。安安博士為大家展示一下臨床試驗中的PD-L1檢測的相關信息。首先匯總了三種上市的免疫藥物opdivo、Keytruda、atezolizumab的PD-L1檢測抗體。
  • 核醫學影像檢測PD-1/PD-L1表達的研究進展
    PD-1/PD-L1免疫阻斷療法的預後與相關生物標記物的體內表達有關,其精準檢測可以用來篩選最有可能對PD-1/PD-L1免疫治療作出反應的患者,在早期將反應性與難治性腫瘤區分。由於在原發性腫瘤和轉移瘤中PD-1及PD-L1表達的高度異質性,使用常規活檢與免疫組織化學(IHC)方法並不能完全準確及全面的評估PD-1/PD-L1的真實表達。前期研究表明,核醫學分子影像學技術可以從整體上直觀且無創性地監測相關免疫檢查點的表達,即檢測和量化患者的PD-1/PD-L1表達水平以提供更精確、實時、全面的信息,進而來篩選適合PD-1/PD-L1免疫治療的患者及對療效進行預估。
  • [深度]爭議和挑戰:論PD-L1檢測對NSCLC的價值
    但是兩者在應用範圍上有一點差異:Nivolumab在臨床使用中不需要檢測PD-L1表達水平,但pembrolizumab只能用於PD-L1陽性的患者。在這樣的規定之下,PD-L1檢測在篩選合適患者中的作用引起了越來越多的爭論。相關研究縱覽1.
  • 一文掌握模型的不同之處
    比方說,如果目標變量是一個順序變量,表示1至5之間的不同等級,那麼它們即為標籤,但其同時具有數學意義。這意味著數據的平均值和偏差仍有意義,但若要進行推測,應用分類模型是更為明智的選擇。我們通過F分數或精確度來評估這些模型,而非其誤差或標準差。下面的譜系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有多少觀察被正確標註,而通過混淆矩陣,這些觀察得到視覺化呈現。
  • 對比國際飲用水檢測標準,我國的有哪些不同
    水是生命賴以生存的基礎物質,我國非常重視飲用水水質檢測。與國際水質檢測標準相比,在檢測項目和限制要求上還是有所差別的。今天,讓我們一起看一看我國飲用水檢測標準和國際檢測標準有哪些不同。水質項目的選擇充分考慮國際上飲用水水質標準發展狀況,參考世界衛生組織《飲用水水質準則》(2004)、歐盟飲水指令(1998)、美國EPA飲用水水質國家標準(2004)、俄羅斯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版(2002)和日本飲用水水質基準,基本與國際組織和經濟發達國家同類標準接軌。
  • 檢測專業標準及定義
    檢測不確定度是指表徵合理地賦予被檢測之值的分散性,與檢測結果相聯繫的參數。它表示被檢測之值的分散性,表示一個區間,即被檢測之值可能分布的區間,按其獲得方法分為A、B兩類評定分量,A類評定分量是通過觀測列統計分析作出的不確定度評定,B類評定分量是依據經驗或洞察力進行估計,並假定存在近似的標準偏差所表徵的不確定度分量。
  • 膀胱癌PD-L1千人免費檢測項目在廣州啟動
    昨日,由中國膀胱癌聯盟、中國抗癌協會聯合主辦、阿斯利康中國和拓普基因支持的中國膀胱癌PD-L1千人免費檢測項目在廣州啟動。作為晚期膀胱癌患者關愛項目,PD-L1千人免費檢測項目將由全國約50家醫院的泌尿外科、腫瘤科、病理科醫師,為前1000名患者申請免費檢測。PD-L1檢測結果可為晚期膀胱癌患者用藥選擇提供參考,也是腫瘤免疫治療預後的重要預測指標。
  • 為什麼不同查重軟體查詢結果會大不同呢?
    不過每一家學校規定的重複範圍不同。但是不同查重軟體,存在著的查重結果也是有很大差距的,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查詢結果不同呢?以及如何提升重複率,今天就來和各位簡單的分析下這個問題。檢測算法不同,除了一些資源庫之外,檢測算法也是影響到檢測結果的重要因素。比如gocheck論文檢測軟體採用的是業內領先的語句+指紋檢測方式,檢測結果更加精準。
  • 不同的飲用水的水質檢測也有千差萬別
    近年來,全球都面臨著水源汙染的嚴峻問題,越來越嚴重的水汙染情況威脅著人們的生存與發展,各界高度重視檢測與淨化水質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飲用水水質檢測和淨化要求。面對這些要求,怎樣把好飲用水水質檢測這一關,顯得尤為關鍵。
  • 匯總:應用於不同規格線徑檢測的六種CCD檢測法
    摘要:我們都知道,對圓形軋材是需要檢測其線徑尺寸的,而不同軋材的線徑範圍也不盡相同,那麼針對不同範圍的軋材,需採用哪種測徑儀呢?本文就主要介紹了六種應用不同規格的線徑檢測方法。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往往有不同的尺寸測量需要,大體上根據測量範圍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測量方法。2、測量方法2.1、衍射法測量小孔或是細絲直徑在工業生產或是科學試驗中,經常要碰到測量尺寸小於3mm的狹縫或是細絲直徑,甚至是小於lmm的微小尺寸。一般採用雷射衍射法測量小孔或是細絲的直徑。測量系統原理圖如下圖所示。
  • 研究稱一些完全康復的COVID-19患者的檢測結果仍呈陽性
    那麼當一個人的檢測結果呈陽性的時候呢?世界衛生組織(WHO)提供了關於何時可以認為病人已經康復並安全結束隔離的標準,但一項新研究提出了關於其中一些人是否可能仍在傳播病毒的問題。Elsevier發表的新研究發現,某些持續的症狀可能表明,完全康復的COVID-19患者的檢測結果仍呈陽性。
  • 消費級基因檢測靠譜嗎?40%檢測結果可能是錯的
    消費級基因檢測靠譜嗎?40%檢測結果可能是錯的 原標題:   湖南的陳阿姨在拿到一份基因檢測報告後惶恐不安了許久。這份報告顯示,她患食管癌、宮頸癌的風險高於普通人群,需密切關注,並建議進行該疾病的全位點基因檢測。
  • 基因檢測靠譜嗎?對比了 3 家檢測結果,我們發現...
    最終發現三家數據的相似度並不高:其中雙相情感障礙這一項,A、C 兩家給出了完全相反的結果(大於 1 說明比其他人發病概率高,小於 1 說明比其他人發病概率低)。A:不能說完全沒有參考作用,這些分析都是有科學依據的,但不同的檢測項目準確率不一樣。原因有幾點:1.現在市面上的基因檢測因為要控制成本,用的不是最強大的儀器,和最強大的方法,所以原始數據可能不完全準確。
  • 「水質檢測進家庭」活動檢測結果出爐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水質檢測進家庭」活動檢測結果出爐 看看你家自來水水質達標沒?昨日,長沙水業集團公布了檢測結果,結果顯示20戶家庭抽樣的自來水水質各項指標不僅均符合GB5749-2006《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要求,還優於國家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