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隨著免疫治療藥物在國內的適應症越來越廣泛,以及PD-L1抗體DAKO 22C3和DAKO 28-8在國內的獲批,PD-L1免疫組化規劃檢測在病理一線工作中尤為重要,但不同藥物所使用的PD-L1抗體的克隆號和檢測平臺不同,從而可導致PD-L1免疫組化的質控受到影響。為此,91360特邀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袁靜萍教授就PD-L1的免疫組化質控問題進行採訪。
1 目前PD-L1免疫組化的檢測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袁靜萍教授:由於目前批准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採用的PD-L1伴隨診斷或補充診斷是採用不同克隆號的PD-L1抗體和檢測平臺進行的,這樣就導致了這些檢測結果的一致性問題。雖然從Blueprint計劃1期和2期結果顯示Dako公司的28-8和22C3、羅氏公司的SP263和SP142具有較好的一致性,但是,國內目前的現狀是同時擁有Dako和羅氏公司的免疫組化檢測平臺還較少,也有很多單位還是手工操作,這樣的檢測結果是否可靠還未得到驗證和認識。在PD-L1免疫組化結果的判讀上,大多數單位病理醫生雖然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和熟悉,但並未能進行規範化培訓,針對不同檢測平臺、不同克隆號的抗體甚至不同瘤種,其判讀標準都存在差異,從而也會導致判讀結果的主觀性。目前,大多數醫院病理科的抗體處于贈送試用階段,也會出現抗體供應不及時,影響病人檢測的情況,另外,抗體正式獲批後的定價,該項檢測費用的高低也將成為病人能否檢測的關鍵因素之一。最後,中國尚未出臺PD-L1規範化檢測的相關共識,這也使各單位沒有統一的標準參考。
2 質控是PD-L1檢測的重要因素,哪些是質控中的重要內容?
袁靜萍教授:的確,我們注意到了NCCN非小細胞肺癌指南對PD-L1檢測的推薦,突出了PD-L1檢測對免疫治療的指導價值,這也對病理醫生在PD-L1免疫組化的檢測過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病理醫生需要向臨床醫生提供更加準確的PD-L1免疫組化檢測結果。很好的質控對於檢測結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認為,質控無大小,任何一個環節質控沒有做好,都可能影響PD-L1的免疫組化檢測結果。具體來說,從標本開始固定就需要標準的4%的中性福馬林液固定,固定時間應為12-24小時,固定液應為組織樣本的5-10倍,組織處理過程的浸蠟溫度應控制在60℃或以下,切片厚度應為4~5μm厚,58±2℃下烘乾1小時等。在染色過程中,應使用專門的抗原修復液,使用的抗體克隆號和檢測平臺需要對應等等,其中還有對照片的選擇,質控對照片是反應整個技術流程是否標準的非常重要的一環,常規是要求每個切片都要設置相應的對照片。當然,除了技術相關的質控,判讀標準的質控也非常重要。
3 對於PD-L1檢測,陽性和陰性對照如何選擇?
袁靜萍教授:目前各種文獻、指南均推薦使用扁桃體或胎盤組織作為PD-L1免疫組化檢測的陽性對照,我們也是根據這些指南推薦使用的。根據我們的經驗,胎盤組織PD-L1表達陽性強度要高於扁桃體,但表達強度基本一致;而扁桃體表達呈現出強弱不等的表達。在扁桃體中,大多數生發中心巨噬細胞呈現弱到中等強度的點狀胞膜染色,大多數上皮隱窩細胞呈現中等到強的染色,而大多數淋巴細胞(外套層和生發中心B細胞)和淺表上皮細胞無染色,這種不同強度的表達方式有助於我們對腫瘤組織進行判讀。因此,我更傾向於採用扁桃體作為陽性對照組織。當然,每個單位和個人均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採用適合的陽性對照組織,但原則上應採用上述2種組織,這樣檢測結果才能具有可比性。同時,我們還需要設置病人自身標本的陰性對照及常規未有抗體標記的扁桃體或胎盤組織的陰性對照,以排除自身因素產生的幹擾。
4 在PD-L1檢測結果判讀的過程中,需要進行質量控制的因素有哪些?
袁靜萍教授:PD-L1免疫組化檢測結果的判讀中,我認為以下幾個方面需要進行質量控制的。一是檢測組織中的腫瘤細胞數量。根據文獻或指南,對於PD-L1檢測至少需要計數100個活的腫瘤細胞,這樣檢測結果才具有可靠性。然而,並不是所有樣本均符合這個要求,所以,當腫瘤細胞數量不足100時,應該在檢測報告中明確註明樣本中的腫瘤細胞數量,這樣才能有助於臨床醫生的治療決策。二是確定什麼才是陽性表達。PD-L1的陽性表達必須是細胞膜陽性,而不管其強弱程度。如果出現細胞質陽性或模糊不清的陽性時,均不能判讀為PD-L1表達陽性。三是需要避免誤判。腫瘤組織內會有一些巨噬細胞,這種情況在肺癌內特別明顯。肺泡腔內的巨噬細胞會表達PD-L1,此時不應將其誤認為腫瘤細胞陽性而判讀為PD-L1陽性。還有,壞死周圍及切片周圍的腫瘤組織也可有PD-L1表達,這個可能為壞死組織內的抗原彌散或邊緣效應而導致的假象,應避免判讀為陽性。肺是開放性器官,經常會有一些碳塵顆粒等沉積,會誤認為是PD-L1表達,也需要進行鑑別。最後,組織內的擠壓也會導致PD-L1表達,也不能將其判讀為陽性。
5 PD-L1免疫組化檢測的質控中,您認為還有哪些方面需要加強?
袁靜萍教授:質控是一項重要的工程,質控工作永遠在路上。我個人認為,PD-L1的免疫組化質控不僅僅是個人或單位的事情,各級學術組織尤其是各省市的病理質控中心需要承擔起組織和實施的工作。可以不定期地舉辦PD-L1免疫組化檢測和判斷培訓班,通過培訓,提高各個單位病理科的PD-L1的檢測和判讀水平。對於每個病理科,如有條件,應由專門的病理技術員和病理醫生進行PD-L1的檢測工作,這樣可確保檢測條件和判讀的一致性。還有,與臨床醫生積極配合和聯繫,以便不斷提高PD-L1判讀準確性。
NP/IO/4601/03/27/20-03/2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