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實驗室質控和抗生素管理:臺灣醫院經驗

2021-02-23 檢驗視界網


演講者:臺灣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檢驗醫學科臨床微生物科 薛博仁教授

薛教授介紹了2015年臺灣抗生素管理計劃中微生物質控項目,包括:1.設有內、外部品管計劃並有完整執行記錄。2.設有相關品質指標,監測檢驗前、中、後之作業品質。3.設有相關作業流程,針對品質相關議題(如報告時效監測,客訴意見處理、檢體退件率、檢驗品質與安全調查等)有檢討之機制。4.針對分離出抗藥性微生物(CRE、CRAB、VRE、MRSA等)之(新)個案及無菌部位(CSF、血液、組織)分離出之菌株,應於微生物報告上註明及解釋,並立即通知臨床單位。5.儘速提供檢驗初步報告,提供臨床醫生做參考。6.每年應依據國內外指引(如CLSI等)定期檢討修訂,並與感染科醫師(或負責抗生素管理之醫師)及臨床藥師討論檢測抗生素敏感性試驗修訂內容,並做成記錄。7.內、外部品管監測結果發現異常時,應能執行問題調查與原因分析,並能針對須進行改善的事項,提出具體解決的對策。8.每一年度均針臨床微生物檢驗質量控制論壇對病人照護品質相關指標(如報告時效監測,客訴意見處理、檢體退件率、檢驗品質與安全調查等)進行分析,並有相關統計報告,且發現異常狀況時,能進行相關因應及改善方案。9.定期製作全院菌株抗生素抗藥性圖譜統計報告(統計期間歸人計算),並將信息公告給臨床參考。10.建立體檢採檢時間、實驗室收件時間記錄,並設有定期抽查制度,縮短檢體運送時間。11.檢討檢驗流程以縮短檢驗時間。12.建立可協助醫師正確使用抗生素之報告。

臺大醫院抗生素管理小組微生物檢驗室任務職責,提供快速正確的檢驗(含病原菌培養與微生物製劑感受性)報告給相關單位;提供醫療工作人員及檢體傳送人員微生物之相關教育訓練,包含檢體收集、運送及保存及微生物報告之判讀;參與抗生素相關治療指引之制定、抗微生物製劑感受性測定原則與結果分析追蹤。


相關焦點

  • 全新微生物實驗室自動化流水線,推動我國西南地區微生物檢測水平
    2017年3月11日,廣西,今日,2017年廣西合理使用抗生素藥物高峰論壇暨第一屆廣西微生物精準醫療學術大會在廣西南寧隆重舉行,會議期間,BD-廣西華銀醫學檢驗所共建實驗室正式掛牌,這也代表著BD在中國首條BDKiestraTM微生物實驗室自動化流水線走進「獨立第三方實驗室」。
  • 濰坊市中醫院成功舉辦全市「2020年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系列...
    WHO世界提高抗生素認識周活動主題首次從2015年的「慎重對待抗生素」,到2019年的「著眼未來 停止過度使用和誤用抗菌藥物」,再到2020年的 「團結起來保護抗微生物藥物」,抗感染藥物的內涵和外延在不斷擴大,抗生素、抗病毒藥物、抗真菌藥物、抗寄生蟲藥物都包含在了抗微生物藥物的範疇。
  • 質控的歷史與基礎知識
    本系列內容不定期與大家分享檢驗質控的相關內容,和檢驗人共同學習質控知識!本期內容來源於質控學苑,由北京協和醫院檢驗科程歆琦教授授權發布。 ——檢驗君 一提到實驗室質控,大家腦海裡必然會浮現出經典的L-J圖。
  • 2020年雅安檢驗醫學學術會議暨基層醫院感染性疾病實驗室診斷研究...
    四川新聞網消息 11月13日-15日,由雅安市醫學會檢驗專委會、雅安市臨床檢驗質控分中心主辦,雅安市人民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雅安醫院檢驗科承辦的「2020年雅安檢驗醫學學術會議暨基層醫院感染性疾病實驗室診斷研究進展培訓班」在雨城區舉行。培訓班邀請了國內知名的專家學者蒞臨講座和授課。
  • 微生物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和環境要求包括哪些?
    大家都知道,微生物實驗室屬於實驗室中的生物實驗室分類,它對於試驗人員的工作以及人們的生活都影響非常大。那該怎樣才能更好的管理呢?下面小編就跟大家分享下,關於微生物實驗室管理以及安全和環境條件要求等注意事項,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幫助和建議。
  • 新型抗生素或可解決細菌耐藥性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在過去十年中的大部分時間裡,波士頓的一個科學家小組一直過著與土壤打交道的生活。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他們在研究一類從前無法在實驗室中培養的細菌,從而希望找對新的抗生素資源。
  • 臨床微生物實驗室整合化發展趨勢及微生物標本前處理標準化需求
    作者:童明慶單位: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臨床微生物實驗室的整合和規模化是微生物學檢驗的一個發展趨勢,中心微生物實驗室和衛星微生物實驗室的網絡建設與分工需要科學布局和設計,標本的採集、運送和處理的標準化是提高微生物檢驗質量的重要舉措,液基化的標本處理方式是微生物檢驗自動化的前提
  • 第九屆工業企業微生物安全控制技術與實踐研討會第二輪通知
    由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中國工業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CICC)創辦的「工業企業微生物安全控制技術與實踐研討會」已成功舉辦八屆,會議以專業性、前瞻性、國際性為特色,匯聚行業監管、標準制修訂、檢驗檢疫、高新技術研發機構和工業企業專家,搭建工業領域微生物技術交流推廣平臺,助力我國工業領域微生物質控技術水平升級
  • 中國醫科院腫瘤醫院:引入先進病理診斷管理
    而病理診斷的規範化管理是助力實現腫瘤患者精準醫療的關鍵。我們在引入精益工作流程解決方案的同時,積極開展ISO 15189實驗室標準化建設,旨在通過提升病理實驗室自動化與規範化管理水平,提高病理診斷的質量與效率,從而為腫瘤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降低患者和社會的醫療成本。
  • 區疾控中心迎接北京市核酸檢測實驗室質量安全專項督導檢查
    近期,北京市相關部門部署了接收集中隔離點外送樣本的新冠核酸檢測實驗室質量安全專項督查工作。2021年1月5日,區疾控中心微生物檢驗科作為門頭溝區集中隔離點外送樣本的新冠核酸檢測機構,接受北京市質控中心的督導檢查。
  • 衛計委發布醫學檢驗實驗室基本標準和管理規範(試行)通知
    醫學檢驗實驗室基本標準(試行)醫學檢驗實驗室指以提供人類疾病診斷、管理、預防和治療或健康評估的相關信息為目的,對來自人體的標本進行臨床檢驗,包括臨床血液與體液檢驗、臨床化學檢驗、臨床免疫檢驗、臨床微生物檢驗、臨床細胞分子遺傳學檢驗和臨床病理檢查等,並出具檢驗結果,具有獨立法人資質的醫療機構。
  • 口服抗生素和靜脈注射抗生素哪個傷身體?結果讓人震驚
    浙江在線9月3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唐夢霞)為了防止抗生素濫用,國內不少醫院門診停止輸液,可每條街幾乎都能找到的藥店卻不限制購買廣譜類抗生素藥物。  近日,在杭州召開的第六屆中國出生缺陷防控論壇上,記者聽到了國內少有的聲音:在不得不使用抗生素時,口服抗生素帶來的危害比靜脈注射抗生素多得多。
  • 微生物戰爭-人類利用抗生素的歷史
    ,但這些小生物和疾病有什麼關係呢。 1939年,在藥業巨頭默克公司的資助下,烏克蘭微生物病毒學家瓦克斯曼領導其學生開始系統地研究是否能從土壤微生物中分離抗生素。瓦克斯曼領導50多名學生,他們分工對1萬多個來自土壤的菌株進行篩選。最後在放線菌培養液裡分離出了鏈黴素。鏈黴素是治療結核病的有效藥物。
  • 【論文故事】中國抗生素濫用,都是基層醫院的錯?
    基層醫院抗生素濫用問題嚴重研究人員從中國6個經濟發展程度不同的省份中隨機選取了48家基層醫療單位,經過篩選最終確定了39家基層醫療單位(其中城鎮23家,農村16家),並對它們進行了回顧性調查。調查選取了這些醫療單位2009年~2011年的數據,共包含7311次門診就診記錄和2888次入院治療記錄。
  • 提高臨床微生物實驗室能力建設,提升我國真菌病檢測能力
    我國進行新冠防控的同時,需要從醫療機構臨床微生物實驗室覆蓋、微生物實驗室能力建設、普及和提高真菌檢測方法、加強臨床醫生與微生物實驗室檢測科室的合作對話機制等多維度攜手攻克我國目前面對的真菌感染檢測難題、以切實提高我國真菌感染檢測和治療水平,讓患者得到最及時的治療,拯救患者生命。
  • 抗生素耐藥科普——多重耐藥菌
    病原微生物每與一種抗生素「交手」,就會發展出一種或多種對抗這種抗生素的「獨門秘訣」(機制),與之「交手」的抗生素種類越多,它所身懷的「絕技」就可能越多,原因在於微生物細胞結構及遺傳物質的構成簡單,易於發生重組和突變。
  • 利用MALDI質譜進行高級微生物鑑定以精簡治療
    微生物通常會進化成新的菌株,因此人們正在尋找並開發出與之抗衡的新療法,以及檢測患者樣本中微生物的創新技術。新漢諾瓦地區醫療中心(NHRMC)是北卡羅來納州威爾明頓的一家社區醫院,它配有技術領先的微生物學實驗室用於微生物鑑定(ID)。實驗室已投資最先進的儀器,以確保其臨床醫生能夠儘快提供最合適的治療方法,以幫助抵抗抗生素耐藥性。
  • 兒童使用抗生素需要注意啥 看完重醫兒童醫院藥學專家這一篇攻略就...
    孩子生病,請正確使用抗微生物藥物 2020年11月第三周是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2020年的主題為「團結起來保護抗微生物藥物」,通過廣泛宣傳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知識,提高社會公眾和醫務人員對細菌耐藥危機的認識
  • 長沙東大肛腸醫院在省民營醫院發展年會上交流經驗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會議現場&nbsp&nbsp&nbsp&nbsp紅網長沙7月24日訊(通訊員 秦淮)7月22日,2017年湖南省民營醫院發展年會在長沙寧鄉召開,來自全省數十家民營醫院的高層管理人員參加了此次會議
  • 走進西湖大學鞠峰實驗室:用微生物改變世界
    鞠峰實驗室成員活性汙泥裡的「小秘密」鞠峰的環境微生物組與生物技術實驗室(EMBLab)位於西湖大學2號樓的頂樓,實驗室門口的海報清楚地介紹了鞠峰的主要研究之一。「我們利用宏基因組學手段把大部分微生物表徵出來,通過5年的連續採樣分析,將微生物生態與活性汙泥起泡事件通過網絡模型進行模擬分析,最後能預測出減輕起泡運行問題的工程措施。」再比如,活性汙泥中的微生物也存在競爭和捕食關係,這在動物和植物界中也普遍存在。那麼,是不是可以利用捕食性的微生物,來去除汙水中難以通過物理和化學過程除掉的致病菌和抗生素耐藥菌等有害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