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和環境要求包括哪些?

2020-11-28 為樂信息科技

大家都知道,微生物實驗室屬於實驗室中的生物實驗室分類,它對於試驗人員的工作以及人們的生活都影響非常大。那該怎樣才能更好的管理呢?下面小編就跟大家分享下,關於微生物實驗室管理以及安全和環境條件要求等注意事項,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幫助和建議。

一、微生物實驗室管理

1、首先應制定好儀器設備、藥品、玻璃器皿等管理守則,並根據安全制度和環境條件的要求,相關試驗工作人員應嚴格掌握,認真執行。

2、進入實驗室前必須穿好工作服,進入無菌室要換上無菌衣、帽、鞋,並戴好口罩,非實驗室人員不得進入實驗室,要嚴格執行好操作規程。

3、實驗室內物品要擺放整齊,試劑要做定期檢查並有清晰的標籤,儀器要定期檢查、保養、檢修,嚴禁在冰箱內存放和加工私人食品。

4、各種儀器耗材都要建立申領消耗記錄,貴重儀器要做好使用記錄,破損遺失應填寫報告;藥品、器材、菌種不經批准不得擅自外借和轉讓,更不得私自拿出。

5、禁止在實驗室內吸菸、進餐、會客、喧譁,實驗室內不得帶入私人物品,離開實驗室前認真檢查好水電,對於有毒、有害、易燃、汙染、腐蝕的物品及廢棄物要按有關要求執行。

6、負責人嚴格執行好管理制度,出現問題應立即報告,造成病原體擴散等責任事故者,應視情節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二、微生物實驗室安全

1、進入實驗室工作衣、帽、鞋必須穿戴整齊。

2、在進行高壓、消毒等工作時,工作人員不得擅自離現場,應認真仔細觀察,對蒸餾等易揮發、易燃液體,不能直接加熱,應置水浴鍋上進行。如在試驗過程中會產生毒氣的試驗,應在通風櫥內操作,檢測致病菌必須在生物安全櫃內操作等。

3、嚴禁直接吸取藥品和菌液,要按無菌操作進行,如發生菌液、病原體濺出容器外時,應立即用有效消毒劑進行徹底消毒,安全處理後方可離開現場。

4、試驗完畢,要即時清理現場和實驗用具,對染菌帶毒物品,進行消毒滅菌處理。

5、每日下班,尤其節假日前後要認真檢查水、電和正在使用的儀器設備,關好門窗,方可離去。

三、微生物實驗室環境要求

1、實驗室內要經常保持清潔,每天上下班都要進行清掃整理,桌櫃等表面應每天擦拭,保持無塵,嚴禁汙染。

2、實驗室應井然有序,不得存放實驗室外的個人物品、儀器等,實驗室用品要擺放合理,並放置在固定位置。

3、隨時保持實驗室衛生,不得亂扔紙屑等雜物,測試用過的廢棄物要倒在固定的箱筒內,並及時處理掉。

4、實驗室應具備優良的採光條件和照明設備。

5、實驗室工作檯面應保持水平和無滲漏,牆壁和地面應當光滑和容易清洗。

6、嚴禁利用實驗室作會議室及其他文娛活動和學習場所。

關於微生物實驗室的管理、安全和環境要求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裡,不知道有沒有幫助到大家呢?實驗室管理如果僅靠人員管理,不但費時費力還會吃力不討好,只有藉助專業的實驗室管理系統才能事半功倍。想了解更多實驗室管理資訊歡迎留言討論,謝謝!

相關焦點

  • 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四核芯」
    實驗室是感染控制的重要部門,加強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可以避免實驗室感染,並防止病原微生物通過實驗室向外環境擴散,保護公眾和實驗室工作人員的健康。
  • ...廳等5部門關於進一步加強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的...
    各市、縣(市、區)農業農村局、科技局、教育局、衛生健康委、隸屬海關:為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等法律法規,根據農業農村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強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的通知》(農辦牧〔2020〕15號)要求,現就進一步加強我省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 農業農村部等7部門印發關於加強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
    》(以下簡稱《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現就做好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二、加強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設立與備案管理各地畜牧獸醫主管部門要加強部門合作,切實做好包括新建、改建、擴建生物安全一級、二級實驗室在內的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含第三方實驗室)的備案管理,建立完善實驗室電子備案及信息化系統。配合做好新建、改建、擴建生物安全三級、四級實驗室審查。建立和完善部門間生物安全三級、四級實驗室管理信息交流機制,共同推動實驗室依法依規建設。
  • 確保生物安全!科技部要求加強對實驗室病毒的管理
    中新經緯客戶端2月15日電 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吳遠彬15日下午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介紹,科技部出臺《關於加強新冠病毒高等級病毒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指導意見》,要求實驗室發揮平臺作用,服務科技攻關需求,各主管部門要加強對實驗室,特別是對病毒的管理,確保生物安全。
  • 【普法課堂】安全管理制度內容包括哪些
    【普法課堂】安全管理制度內容包括哪些 2020-12-03 15: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技部發文:要求加強對實驗室特別是對病毒的管理,確保生物安全
    2月15日下午,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吳遠彬介紹,科技部已出臺指導意見,要求加強對實驗室,特別是對病毒的管理,確保生物安全。吳遠彬介紹,在加強規範管理和服務方面,為高效有序地推進全國應急科技攻關,專門印發了《關於加強新冠肺炎科技攻關相關管理的通知》,引導科技人員弘揚科學家精神、勇挑重擔,把論文寫在疫情第一線,把研究成果運用到戰勝疫情之中。
  • 提升意識 構築體系 切實加強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市動物疫控中心成功開展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培訓及應急演練
    提升意識 構築體系 切實加強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市動物疫控中心成功開展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培訓及應急演練為進一步加強本市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
  • 動物實驗室的分類、設計要求和控制要求
    動物實驗室在醫院或企業的科研項目中會比較常見,最常見的動物是小白鼠。哈哈~ ~ ~除此之外,動物實驗室也有自己的設計要求。今天小編帶你了解動物實驗室的分類、設計要求和控制要求是什麼。無菌動物要求不帶有任何用現有方法可檢出的微生物。悉生動物要求在無菌動物體上植入一種或數種已知的微生物。對不同級別的實驗動物在動物設計上和管理上則有不同的要求。二、動物實驗室設計的基本要求1、選址:實驗動物繁育、生產及實驗場所應避開自然疫源地。
  • 微生物實驗室質控和抗生素管理:臺灣醫院經驗
    演講者:臺灣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檢驗醫學科臨床微生物科 薛博仁教授薛教授介紹了2015年臺灣抗生素管理計劃中微生物質控項目
  • ...農村廳等5部門關於進一步加強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
    各市、縣(市、區)農業農村局、科技局、教育局、衛生健康委、隸屬海關:為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等法律法規,根據農業農村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強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的通知》(農辦牧〔2020〕15號)要求,現就進一步加強我省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 生物安全實驗室的建築裝修要求
    、含有病原微生物的實驗材料或寄生蟲時,為確保實驗對象不對人和動植物造成生物危害,確保周圍環境不受其汙染,對實驗室和動物實驗室的設計與建造都有特別的要求。依據實驗對象的危害程度,一般把生物安全實驗室分為四級,其中一級對生物安全隔離的要求最低,四級最高。其中三級和四級屬於高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有時也稱為生物安全潔淨室,即常說的P3、P4實驗室。隨著生物安全實驗室級別的提高,建築裝修的要求也越高。
  • 實驗室環境溫度溼度要求,你必須知道!
    今天為大家介紹食品實驗室溫溼度要求的相關內容。在實驗室內控環節中,不同實驗室對溫溼度都有要求,大部分試驗都是在明確的溫溼度環境中開展。在食品檢測領域,實驗室環境條件也直接影響最終的檢測結果,大部分實驗都需要精確可靠的監測儀器提供準確的環境參數數據。實驗室要求適宜的溫度和溼度。
  • 七部門:加強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監管和菌種保藏保存管理
    二、加強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設立與備案管理各地畜牧獸醫主管部門要加強部門合作,切實做好包括新建、改建、擴建生物安全一級、二級實驗室在內的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含第三方實驗室)的備案管理,建立完善實驗室電子備案及信息化系統。配合做好新建、改建、擴建生物安全三級、四級實驗室審查。
  • 實驗室取樣管理及廉政建設包括哪些內容?
    一、實驗室取樣管理1、實驗室的現場取樣人員必須熟悉各種相關產品的驗收規則,以及各種相關產品的取樣工具、部位、數量、步驟和材料的分批規定。2、取樣人應根據規範、標準要求進行取樣。還要對樣品的大小、數量、取樣部位及是否有代表性進行確認。3、現場取樣須有相關管理人員旁站或經管理員同意的條件下進行。
  • 臨床微生物實驗室整合化發展趨勢及微生物標本前處理標準化需求
    有利於建立合規的菌種保藏中心,保障生物安全和菌種資源共享。因此中心化的臨床微生物實驗室,是國內外共同面對的行業大趨勢[3][4]。中心實驗室:通常情況下,微生物中心實驗室應該包括的亞專業有細菌(包括分枝桿菌)、真菌、寄生蟲和病毒,需要具備的技術包括鏡檢、培養、分離和鑑定;抗微生物藥物敏感性試驗;免疫學/血清學和分子診斷技術。
  • 關注生物安全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亟待補短板
    原標題:關注生物安全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亟待補短板□張琦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的目的是保護實驗室工作人員和公眾的健康。但是,2003年9月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生在實驗室感染SARS病毒,2007年英國薩裡郡的口蹄疫疫苗研究實驗室汙水洩漏,2011年東北農業大學部分師生感染布魯氏菌等事件提醒我們,實驗室生物安全防範工作不能有一絲疏漏。只有規範實驗室設計建造、實驗設備配置、個人防護裝備使用,嚴格遵從標準化的操作程序和管理規範,才能保證實驗室生物安全。
  • 建設微生物實驗室的必要性
    主要應用於微生物學、生物醫學、生物化學、動物實驗、基因工程以及生物製品等研究使用的實驗室統稱為生物安全實驗室,一般由主體實驗室和輔助功能實驗室組成。微生物安全實驗室必須保證人身安全、環境安全、廢棄物安全和樣本安全,能長期而安全的運行,同時還為需要實驗室工作人員提供一個舒適,而良好的工作環境。
  • 實驗室環境溫度溼度要求!
    在食品檢測領域,實驗室環境條件也直接影響最終的檢測結果,大部分實驗都需要精確可靠的監測儀器提供準確的環境參數數據。實驗室要求適宜的溫度和溼度。室內的小氣候,包括氣溫、溼度和氣流速度等,對在實驗室工作的人員和儀器設備有影響。
  • 生物安全實驗室數量上去了 配套措施也得跟上
    據介紹,在《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準則》(WS233-2017)中規定:生物安全防護水平為二級的實驗室適用於能夠引起人類或者動物疾病,但一般情況下對人、動物或者環境不構成嚴重危害,傳播風險有限,實驗室感染後很少引起嚴重疾病,並且具備有效治療和預防措施的微生物的操作。
  • 發酵實驗室需要哪些設備 微生物發酵實驗室儀器一覽
    很多公司會在生產規模擴大時或是業務細化時新建一個發酵實驗室,那麼建造一個發酵實驗室需要哪些設備呢?感興趣的讀者可以來看一下沉匯儀器帶來的微生物發酵實驗室儀器一覽。什麼是發酵微生物發酵,具體定義為通過對微生物(或動植物細胞)進行大規模的生長培養,使之發生化學變化和生理變化,從而產生和積累大量人們發酵所需要的代謝產物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