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生物安全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亟待補短板

2021-01-08 瀟湘名醫

原標題:關注生物安全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亟待補短板

□張琦

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的目的是保護實驗室工作人員和公眾的健康。但是,2003年9月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生在實驗室感染SARS病毒,2007年英國薩裡郡的口蹄疫疫苗研究實驗室汙水洩漏,2011年東北農業大學部分師生感染布魯氏菌等事件提醒我們,實驗室生物安全防範工作不能有一絲疏漏。只有規範實驗室設計建造、實驗設備配置、個人防護裝備使用,嚴格遵從標準化的操作程序和管理規範,才能保證實驗室生物安全。

我國根據實驗室對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防護水平,將實驗室分為4個等級。三級、四級實驗室需通過國家認可,新建、改建或者擴建一級、二級實驗室需向設區的市級政府衛生主管部門或者獸醫主管部門備案。當前,二級實驗室數量最多,分布最廣泛,涉及醫療衛生機構、教育科研機構、藥廠和檢驗檢疫機構等。各行業行政主管部門均應該加強生物安全的監督管理。

從許多地方發表的文獻中可以看到,二級實驗室的備案情況並不理想,特別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民營醫療機構和企業單位申報備案率低。備案現場檢查及日常監督檢查中也存在很多共性問題。比如,有的實驗室分區不規範,辦公區與實驗室混用;人流物流通道沒有區分或只有一個通道,不符合從清潔到輕汙染,再到高汙染的流向,缺少實驗室內部緊急撤離路線;生物安全櫃年檢單位資質不全等。在管理制度方面,有的不能定期開展風險評估和覆審,有的應急預案缺少可操作性,有的感染性及潛在感染性物質運輸、保管制度不完善等。

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任重而道遠。其中,硬體是基礎,管理是根本,行為規範是保證。2020年10月頒布的《生物安全法》,其第五章專門講到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藉此契機,希望各級政府加強生物安全法律法規和生物安全知識宣傳普及工作,促進全社會生物安全意識的提升;相關科研院校、醫療機構以及其他企事業單位,將生物安全法律法規和生物安全知識納入教育培訓內容,加強學生、從業人員生物安全意識和倫理意識的培養。

同時,實驗室設立單位需加大對生物安全硬體設備設施的投入,並建立全面完善的風險控制和管理措施。行政管理部門則要加強備案評審現場專家指導和日常監督檢查,對不符合生物安全要求的實驗室徹底整改。(作者單位:江蘇省無錫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張琦)

責任編輯: 小雲

【來源:健康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四核芯」
    實驗室是感染控制的重要部門,加強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可以避免實驗室感染,並防止病原微生物通過實驗室向外環境擴散,保護公眾和實驗室工作人員的健康。
  • 生物安全將納入國家安全體系,「生物安全」指的是什麼?
    他強調,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項重大任務。既要立足當前,科學精準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更要放眼長遠,總結經驗、吸取教訓,針對這次疫情暴露出來的短板和不足,抓緊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該堅持的堅持,該完善的完善,該建立的建立,該落實的落實,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
  • 實施國家高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規劃 提高生物安全平臺保障能力
    該草案第 5 章「實驗室生物安全」對實驗室建設、病原體和實驗室分級、實驗活動管理、病原體管理、實驗室安全管理做了專門的要求。該法案進一步完善了我國實驗室法律法規體系,施行後必將進一步推動我國生物安全實驗室運行水平的提升。
  • 對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的監督
    對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的監督 2017-01-13 09:39 來源: 發布機構
  • 中國出臺生物安全法 明確生物安全是國家安全重要組成部分
    該法明確了生物安全的重要地位和原則,規定生物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  生物安全法共分為十章88條。該法的制定旨在維護國家安全,防範和應對生物安全風險,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保護生物資源和生態環境,促進生物技術健康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確保生物安全!科技部要求加強對實驗室病毒的管理
    中新經緯客戶端2月15日電 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吳遠彬15日下午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介紹,科技部出臺《關於加強新冠病毒高等級病毒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指導意見》,要求實驗室發揮平臺作用,服務科技攻關需求,各主管部門要加強對實驗室,特別是對病毒的管理,確保生物安全。
  • 贛州市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應急預案
    負責全市與人體健康有關的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的組織領導與協調指揮,全面部署應急事項。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贛州市疾控中心。(二)成立贛州市實驗室生物安全專家委員會。負責全市與人體健康有關的實驗室設立與運行的生物安全評估和技術諮詢、論證工作。
  • 生物安全實驗室等級
    控制生物安全風險的根本措施,就是根據生物安全評估結果,為所要開展的工作設定相應的生物安全等級。各實驗室的生物安全級別根據物理控制水平所對應的能夠在內安全操作的微生物危險度等級(1級~4級)確定,國際上以BSL一1、BSL一2、BSL一3、BSL一4。
  • 專家解讀 | 生物安全法:國家生物安全的根本保障
    當前我國生物安全形勢嚴峻,生物戰和以非典、伊波拉病毒、非洲豬瘟等為代表的重大新發突發傳染病及動植物疫情等傳統生物威脅依然多發,生物恐怖襲擊、生物技術誤用謬用、實驗室生物洩漏等非傳統生物威脅凸顯。亟待通過生物安全立法應對上述挑戰,用法律劃定生物技術發展邊界,引導和規範人類生物技術的研究應用,促進生物技術健康發展,防止和減少生物技術侵害行為帶來的危害。
  • ...廳等5部門關於進一步加強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的...
    各市、縣(市、區)農業農村局、科技局、教育局、衛生健康委、隸屬海關:為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等法律法規,根據農業農村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強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的通知》(農辦牧〔2020〕15號)要求,現就進一步加強我省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 科技部發文:要求加強對實驗室特別是對病毒的管理,確保生物安全
    2月15日下午,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吳遠彬介紹,科技部已出臺指導意見,要求加強對實驗室,特別是對病毒的管理,確保生物安全。吳遠彬介紹,在加強規範管理和服務方面,為高效有序地推進全國應急科技攻關,專門印發了《關於加強新冠肺炎科技攻關相關管理的通知》,引導科技人員弘揚科學家精神、勇挑重擔,把論文寫在疫情第一線,把研究成果運用到戰勝疫情之中。
  • 提升意識 構築體系 切實加強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市動物疫控中心成功開展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培訓及應急演練
    提升意識 構築體系 切實加強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市動物疫控中心成功開展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培訓及應急演練為進一步加強本市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
  • 哈爾濱P4實驗室- 獨立自主設計的四級生物安全實驗室
    2018年7月,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國家動物疫病防控高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通過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認可,8月7日,舉行認可證書授予儀式,標誌著我國唯一的大動物生物安全四級實驗室符合國家標準要求,開始投入運行。
  • 海爾生物醫療物聯網生物安全櫃進駐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
    近日,海爾物聯網生物安全櫃在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成功使用.「國家昆明高等級生物安全靈長類動物實驗中心(北區)」主要從事烈性傳染性疾病靈長類動物模型的建立、致病機制和抗病藥物及疫苗的研究,解決相關領域重大的、基礎性的問題,是正在籌建中的「中國科學院生物安全大科學中心」組成部分之一。
  • 新冠病毒檢測常態化,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建設知多少?
    此外,6月16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要加快補齊醫療防治方面的硬體短板,重點是加大各級疾控機構和相關生物安全實驗室建設投入,實現每個省份至少有1個生物安全三級水平的實驗室,大幅提高重大疫情監測預警能力。由此可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常態化工作已成為全國臨床實驗室的挑戰。加強生物安全實驗室的建設和提高檢測能力已然是一個重點。
  • 安全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生物安全問題引起國際上的廣泛注意是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1985年由UNEP、WHO、UNIDO及FAO聯合組成了一個非正式的關於生物技術安全的特設工作小組,開始關注生物安全問題。從1994年開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和《生物多樣性公約》(CBD)秘書處共組織了10輪工作會議和政府間談判,為制訂一個全面的《生物安全議定書》做準備,為了儘快擬定議定書初稿,還召開了4次關於《生物安全議定書》的&34;會議。
  • 賽迪觀點:強化科技創新支撐,提升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3月2日,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情況時強調,「重大傳染病和生物安全風險是事關國家安全和發展、事關社會大局穩定的重大風險挑戰」,「要把生物安全作為國家總體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已將生物安全納入國家非傳統安全的戰略視野,高度關注大規模傳染病等領域。4月26日,《生物安全法草案》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上繼續審議,預計將於今年頒布。
  • 農業農村部等7部門印發關於加強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
    一、充分認識做好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是國家生物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養殖業生產安全、動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事關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近年來,各地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動物防疫法》《傳染病防治法》《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密切合作,不斷加強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實驗室生物安全水平明顯提高。
  • 生物安全實驗室的建築裝修要求
    依據實驗對象的危害程度,一般把生物安全實驗室分為四級,其中一級對生物安全隔離的要求最低,四級最高。其中三級和四級屬於高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有時也稱為生物安全潔淨室,即常說的P3、P4實驗室。隨著生物安全實驗室級別的提高,建築裝修的要求也越高。
  • 【學點科學】科技支撐 提升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陳志南指出,我國在疫情防控中,也暴露出生物安全領域科技發展的不足和短板,比如高安全等級醫學研究實驗室少,數量難以滿足科研需要;數據共享機制與氛圍尚未有效建立;基礎研究成果與臨床應用的轉化應用渠道不暢等。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面向疫情防控的行動需求,需要審視生物安全科技部署格局是否能夠全面發揮支撐作用、科技創新體制機制能否全面激發科技創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