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兒時阿兮常聽母親講的一句俗話。直白的講,這句農村俗話的點在「敗」字,是指衰敗抽稍經霜打的茄子和絲瓜,並不是立秋後的茄子和絲瓜就屬於此範疇。所以,通俗點講,這句老話的意思是:老秋裡被嚴霜打過的僵硬苦澀茄子不能吃,而老秋裡經嚴霜打過的絲瓜,卻是一味好藥。
阿兮個人認為,這句話還是很科學的,也符合實際生活,只不過很多人將「秋敗」誤以為是立秋後,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歧義而已。
1、秋敗茄子似毒藥
地道的農民都知道,茄子在立秋時進行修剪整枝,可以令茄子重新萌發新枝,繼續開花結果,因立秋後溫度還很高,秋高氣爽,茄子反而更愛長,如果修剪合理,茄子產量增加三分之一或一半產量,也是很容易的。
阿兮家小果園裡的茄子,現在還長得歡實著呢,茄子個個肥嫩,紅燒,清蒸,熱炒,涼拌,做茄盒茄餅,怎麼做怎麼好吃。今晚還吃的紅燒茄子呢,而今天已經是處暑第二天,距離立秋早過了半個多月。
但隨著晚秋到來,溫度越來越低,等到秋季最後一個節氣霜降結束,也到了陰曆十月中上旬,此時的茄子經歷過多日嚴霜,葉子枯萎,還未長開的小茄子,僵硬苦澀,含有大量茄鹼,多食真的會中毒,所以說「秋敗茄子似毒藥」,一點不虛。
2、秋敗絲瓜勝良藥
農村人都知道,除了嫩時當菜吃的絲瓜外,絲瓜架上留下的老絲瓜,農家人是不會趕著在秋天採摘的,一般都要繼續掛在絲瓜架上,讓其經歷一個秋冬,等來年春天才收拾回家,敲去老絲瓜皮,露出中間的絲瓜絡。而這絲瓜絡,正是通絡的一味良藥。
誰家產 婦 乳 房 脹痛不 下 奶,直接用這樣的老絲瓜絡扔進燉的豬蹄或其它燉品裡一起熬煮,效果還是很顯著的。
絲瓜絡在農家人手中,用途發揮到極致,比如做鞋墊,可以制腳臭,做搓澡巾可以防治皮膚病,用來廚房中刷鍋洗碗,更是環保衛生消炎殺菌,清潔效果比什麼廚房洗碗巾都要好。
綜上可知,農村俗語中常常蘊含著科學道理,是千百年來農人在生活實踐中總結出的經驗之談,但有些民諺老話也要辯證著去分析,理解透徹其內在含義,一旦誤解出現歧義,就會誤導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