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Cr2Ni2Mo滲碳淬火

2021-01-15 上海淵鋼

最近客戶討教齒輪17Cr2Ni2Mo滲碳淬火+回火之後出現裂紋,UT檢測是在內部開始的,想知道裂紋大概起因齒輪直徑1米5多,材料是17Cr2Ni2Mo,買的直接是鍛造好的,買回來後930度滲碳160小時,後爐冷至400度,再加熱到830度,保溫10小時,淬火。後220度去應力,48小時,隨後空冷去室溫。要求的滲碳層厚度在5mm。現在就是一個是出現內部裂紋,隨後放置一段時間,慢慢擴展到齒上。請幫忙分析分析是哪方面的問題,我們初步做了下內部組織,感覺晶粒度挺大應該是小於5級的,鐵素體有些成網狀。

原材料沒有問題的話,就是熱處理的原因。從組織看,心部組織有斷續網狀鐵素體,冷卻速度不夠,選擇淬火介質不對。表面肯定出現了碳化物,級別可能很高。心部晶粒粗大,說明二次加熱細化晶粒效果不好。考慮到工件的尺寸,淬火過程中,表面先行轉變成馬氏體組織,表面成壓應力;隨後心部開始轉變,表面形成拉應力,此拉應力導致裂紋。裂紋源在次表層,此層帕運較少,表層帕運較多,可以一定程度改善塑性。

17Cr2Ni2Mo合金結構鋼,執行標準:GB/T 17107-1997 為鍛件用結構鋼。17Cr2Ni2Mo是一種優質的滲碳鋼,具有高的強度和韌性。

化學成分:

碳 C:0.14~0.19

磷 P:≤0.035

硫 S:≤0.035

鉻 Cr:1.50~1.80

鎳 Ni:1.40~1.70

銅 Cu:≤0.30

鉬 Mo:0.25~0.35

用途:

用於製作齒輪、錐齒輪等傳動件、減速器零件、蝶形輪、摩擦件等。

相關焦點

  • 20Cr2Ni4A齒輪滲碳淬火變形問題探討
    問題:廠裡的20Cr2Ni4A齒輪在滲碳淬火後發生較為嚴重的變形,外徑還行,齒面在後續的精滾齒中有些地方的工作面滾出來了,但是另一些地方(90°或180°)的工作面還沒有滾出來(繼續滾齒的話非工作面的滲碳層就沒了)。
  • 18Cr2Ni4WA滲碳緩冷硬度討論
    我僅發表一些理論觀點,探討探討:1、此鋼為高合金鋼,淬透性非常好,但是淬硬性不好所以需要滲碳;2、覺得比較合理的熱處理方式應該是滲碳後空冷,如果有帕運要求,可以高溫回火,再轉真空爐加熱至850℃左右淬火,回火180~200℃左右;3、覺得您現在硬度偏低的原因有三點,一是滲碳問題;二是滲碳後的滲碳層保護問題;三是帕運過多導致硬度不合格。
  • 滲碳淬火+感應淬火工藝案例分享
    表2 感應淬火工藝參數為檢驗滲碳淬火加感應淬火的效果,首先,對感應淬火後的軸頸進行PT探傷,確保不會出現淬火裂紋;其次,分別在十字軸本體軸頸上取樣,並對試樣編號,1#為滲碳淬火試樣,2#為滲碳淬火加感應淬火試樣,並對本體進行表面硬度檢測,對試樣進行滲碳層深度、金相組織檢測。3.
  • 什麼是滲碳淬火鋼?CBN刀片加工滲碳淬火鋼怎麼樣-博特刀具
    滲碳淬火鋼典型金相結構一、滲碳淬火鋼的分類根據淬透性或強度等級的不同,一般我們把滲碳淬火鋼分為三類:1、低淬透性滲碳淬火鋼。也叫低強度淬碳鋼,如15Cr、20Cr、15Mn2、20Mn2等。這種類型的滲碳淬火鋼淬透性較低,內部強度低且強度與韌性配合較差,因此主要用來製造受力小、強度要求不高的耐磨零件,如小軸、小齒輪、滑塊、活塞銷等;2、中淬透性滲碳淬火鋼。也叫中強度滲碳淬火鋼,如20CrMnTi、12CrCNi3A、20CrMnMo等。
  • 高溫滲碳淬火熱處理方法分析
    高溫滲碳淬火是熱處理重要的工藝方法,其在工件物理化學性能改善方面的機理作用突出,得到了廣泛應用,同時創造了顯著的經濟價值,對進一步推動現代工業發展意義非凡,相關方面的課題研究備受關注。文章對高溫滲碳淬火熱處理方法進行分析,並就其應用進行了探究。關鍵詞:高溫滲碳淬火;熱處理;方法社會主義現代化,對工業領域的發展提出了更多要求。
  • 加工滲碳淬火鋼刀具方案(PCBN新型工藝)
    滲碳淬火鋼是經受滲碳淬火使表面硬度和耐磨性提高的鋼,主要是用於製造要求高耐磨、高衝擊荷載能力的重要零部件,是一種難加工材料。淬硬鋼提高淬透性常用的合金元素有鉻、錳、鎳、硼等,一般深度範圍在0.8~1.2mm,深度滲碳時可達到2mm甚至更甚。
  • 不同滲碳淬火模式下的18CrNiMo7-6鋼晶粒度研究
    3.1 滲碳直接淬火方案 滲碳後不出爐,直接降到奧氏體化溫度淬火,其工藝過程包括滲碳、淬火和低溫回火三個過程。5組試驗詳細工藝參數見表2,組間的滲碳溫度和時間參數組合不同,淬火和低溫回火溫度工藝參數一致,保溫時間取決於實物尺寸。
  • 精車滲碳淬火鋼的PCBN刀片方案(含斷續車削刀具)
    滲碳淬火鋼硬度一般在HRC58-62度,常見的滲碳淬火件是齒輪工件,硬度高難加工是非常常見的加工問題,隨著PCBN刀片的出現,使滲碳淬火鋼件的難加工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本文主要分享精車滲碳淬火鋼的PCBN刀片方案。
  • 加工滲碳淬火鋼用什麼刀具效果好?(20CrMnTi材質)
    齒輪是目前工業裝備中的主要零件之一,相對於常用的滲碳淬火齒輪而言,經過滲碳淬火處理後,齒輪的接觸應力得到很大限度的提升,一般是原有的3 倍左右,允許彎曲應力相當於原有的1.5 倍左右,對於齒輪的的耐用性能和壽命將會起到極為關鍵的作用。
  • 20Cr鋼件滲碳淬火後強斷續精車如何選擇刀具?
    20Cr鋼件滲碳淬火後硬度一般在HRC58-62之間,由於硬度高比較難加工,剛開始在沒有立方氮化硼刀具之前,都是選擇塗層硬質合金刀片或者陶瓷刀片加工,雖說加工效果不理想,但也找不到更好的刀具材料加工,隨著CBN刀具的出現,使20Cr鋼件滲碳淬火後的難加工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 齒輪用22CrNi2MoNbH鋼的滲碳工藝
    設計要求小齒輪軸(模數12 mm、齒數12、分度圓直徑144 mm、齒寬124 mm) 表面硬度60 ~ 64 HRC、硬化層深度2.2 ~2.8 mm、齒根硬化層深度1.5 mm 以上、心部硬度269 ~ 388 HB,原先使用20CrMoH 鋼,經滲碳淬火後,心部硬度低,達不到設計要求。通過查找資料分析、研究,認為確定使用22CrNi2MoNbH 鋼進行試製。
  • 加工滲碳淬火鋼刀具方案(含數控工具機車削刀片和加工中心鉸孔刀具)
    滲碳淬火鋼是經過滲碳淬火工藝之後的高硬度鋼件,滲碳淬火工藝常用於低碳鋼、低碳合金鋼,如20Cr,20CrMnTi等,如滲碳淬火後齒輪硬度一般在HRC58-62之間,20Cr滲碳淬火鋼零件硬度也在HRC55度以上。針對如此高硬度鋼件的車削加工和高精度鉸孔刀具該如何選擇呢?
  • 滲碳類熱處理術語
    2) 固體滲碳 將工件放在填充粒狀滲碳劑的密封箱中進行的滲碳。3) 膏劑滲碳 工件表面以膏狀滲碳劑塗覆進行的滲碳。4) 鹽浴滲碳、液體滲碳 工件在含有滲碳劑的熔鹽中進行的滲碳。15) 薄層滲碳 工件滲碳淬火後,表面總硬化層深度或有效硬化層深度小於或等於0.3mm 的滲碳。16) 深層滲碳 工件在滲碳淬火後有效硬化層深度達3mm 以上的滲碳。17) 復碳 工件因某種原因脫碳後,為恢復初始碳含量而進行的滲碳。
  • 無錫零售滲碳筐加工
    軟滲碳處理改變了過去將裝在淬火筐中的多個工件進行油淬的處理方式,將單個工件進行高頻加熱水淬急冷,實現了馬氏體完全轉變和低淬火變形。軟滲碳處理改變了過去將裝在淬火筐中的多個工件進行油淬的處理方式,將單個工件進行高頻加熱水淬急冷,實現了馬氏體完全轉變和低淬火變形。65%左右(輕滲碳=軟滲碳)即可,大幅度縮短了滲碳時間,抑制滲碳體的析出。真空滲碳+次再結晶(高頻淬火)的軟滲碳不產生異常滲碳層和晶粒粗大化。軟滲碳用鋼比較簡單,低合金化鋼材即可作為軟滲碳鋼使用。MSB20雖然不含Mo、Cr,但經軟滲碳處理後表面仍獲得高強度。
  • 重載齒輪的滲碳熱處理方法
    重載齒輪常用20CrMnMo製造,相關滲碳熱處理工藝有:    1、不常用工藝    1)滲碳後降溫至淬火溫度,經保溫後直接淬火。採用此方法容易使材料晶粒粗大,脆性較大,工件組織應力大,只能承載強度較小的小模數齒輪。    2)滲碳後直接出爐空冷或出爐後進緩冷坑冷到室溫,再重新進爐加熱淬火。
  • 氣體滲碳工藝守則
    9.準備好滲碳試樣,把工件裝在滲碳料筐中。02操作方法氣體滲碳和碳氮共滲採用井式滲碳爐加熱。加熱爐內均溫區的爐溫均勻性應控制在(10-15)°C,儀表的校對由儀表工負責。滲碳選用煤油作為滲碳劑,採用直接滴入滲碳爐的方式使用,主要通過調節液滴數量控制零件表面碳濃度。碳氮共滲選用煤油和氨氣作為共滲劑。
  • 滲碳與滲氮什麼區別?
    答:點標題下方藍字「鈑金學習網滲碳:滲碳是對金屬表面處理的一種,採用滲碳的多為低碳鋼或低合金鋼,具體方法是將工件置入具有活性滲碳介質中,加熱到900--950攝氏度的單相奧氏體區,保溫足夠時間後,使滲碳介質中分解出的活性碳原子滲入鋼件表層,從而獲得表層高碳,心部仍保持原有成分,再經過淬火和低溫回火,使工件的表面層具有高硬度和耐磨性,而工件的中心部分仍然保持著低碳鋼的韌性和塑性。
  • 滲碳+滲氮+碳氮共滲
    可分為固體.液體.氣體滲碳三種。應用較廣泛的氣體滲碳,加熱溫度900-950攝氏度。滲碳深度主要取決於保溫時間,一般按每小時0.2-0.25毫米估算。表面含碳量可達百分之0.85-1.05。滲碳後必須熱處理,常用淬火後低溫回火。得到表面高硬度心部高韌性的耐磨抗衝擊零件。滲氮應用最廣泛的氣體滲氮,加熱溫度500-600攝氏度。
  • 滲碳後的幾種熱處理方法
    ,要使零件獲得外硬內韌的性能,滲碳熱處理後還必須進行淬火加低溫回火,來改善鋼的強韌性和穩定零件的尺寸。根據工件的成分、形狀和力學性能等,滲碳後常採用以下幾種熱處理方法。1)直接淬火+低溫回火將零件自熱處理爐中取出直接淬火,然後回火以獲得表面所需的硬度。直接淬火的條件有兩點:滲碳熱處理後奧氏體晶粒度在5-6級以上;滲碳層中無明顯的網狀和塊狀碳化物。
  • 滲碳常見缺陷危害及防止措施
    一、碳濃度過高1、產生原因及危害:如果滲碳時急劇加熱,溫度又過高或固體滲碳時用全新滲碳劑,或用強烈的催滲劑過多都會引起滲碳濃度過高的現象。隨著碳濃度過高,工件表面出現塊狀粗大的碳化物或網狀碳化物。由於這種硬脆組織產生,使滲碳層的韌性急劇下降。並且淬火時形成高碳馬氏體,在磨削時容易出現磨削裂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