滲碳淬火+感應淬火工藝案例分享

2021-01-15 製造雲

作者:黃超、劉繼全、田壯臣

單位:二重(德陽)重型裝備有限公司重型機械工程公司

來源:《金屬加工(熱加工)》雜誌

1. 概述

十字軸是十字形萬向接軸的重要零部件(見圖1),其材料常選用15CrNi4MoA鋼,最終熱處理工藝為滲碳淬火,因材料Ni含量(質量分數)高達4%~4.5%,Ni和Fe能無限固溶,擴大奧氏體區,是形成和穩定奧氏體的主要合金元素,會降低馬氏體轉變結束溫度Mf點至室溫以下,淬火後還會保留相當數量的殘留奧氏體,加之滲碳後,滲碳層奧氏體碳濃度很高,達到0.7%~0.9%,碳含量高也會使殘留奧氏體量增加。因此,其淬火後組織中有大量殘留奧氏體(見圖2),奧氏體是一種硬度很低的相,會導致硬度降低,使十字軸滲碳淬火後硬度只能達到55HRC左右。十字軸的軸頸直接與軸承滾子裝配使用,而軸承滾子的硬度通常都在60HRC以上,由於十字軸硬度偏低,常導致十字軸被高硬度的軸承滾子快速磨損,發生表面剝落失效。

圖1 十字軸結構

圖2 15CrNi4MoA鋼殘留奧氏體

為提高十字軸的滲碳淬火硬度,常用方法是在滲碳淬火後增加一道深冷處理工序,使殘留奧氏體繼續轉變成馬氏體,減少殘留奧氏體量,增加馬氏體量,從而提高硬度。但深冷處理成本較高,深冷時間較長,因此本文從另一個方向進行探索研究,將滲碳淬火後的十字軸進行感應淬火,分析滲碳淬火加感應淬火工藝對硬度、金相組織、淬硬層硬度梯度的影響,並討論該工藝的應用方向,為該類零件的熱處理工藝提供另一種參考方法。

2. 試驗材料及方法

試驗選用十字軸材料為15CrNi4MoA鋼,其化學成分如表1所示。生產工藝流程:鍛造→正火、回火→粗車→探傷→半精車→滲碳→淬火、回火→感應淬火→精車。十字軸滲碳淬火工藝如圖3所示。

表1 試驗15CrNi4MoA鋼化學成分(質量分數) (%)

圖3 十字軸滲碳淬火工藝

十字軸經滲碳淬火後,在其中一個軸頸上進行感應淬火,採用套圈連續加熱的方式進行,由於十字軸滲碳淬火加低溫回火後,其表面組織為高碳回火馬氏體,組織應力較大,在這種狀態下進行二次淬火,容易出現淬火裂紋,為了解決此問題,感應淬火採用自冷的方式進行冷卻。該十字軸軸頸直徑為250mm,因直徑較大,能夠較為快速的吸收感應淬火時表面加熱層的熱量,使表層具備一定的冷卻速度,同時15CrNi4MoA鋼因含有很高的合金元素,使CCT曲線右移,增加過冷奧氏體分解的孕育期,使奧氏體有充分的時間轉變為馬氏體,基於這兩點,感應淬火採用自冷的冷卻方式,既可以避免冷卻速度過快造成熱應力過大而產生淬火裂紋,又能保證達到淬火的效果。感應淬火具體工藝參數如表2所示。

表2 感應淬火工藝參數

為檢驗滲碳淬火加感應淬火的效果,首先,對感應淬火後的軸頸進行PT探傷,確保不會出現淬火裂紋;其次,分別在十字軸本體軸頸上取樣,並對試樣編號,1#為滲碳淬火試樣,2#為滲碳淬火加感應淬火試樣,並對本體進行表面硬度檢測,對試樣進行滲碳層深度、金相組織檢測。

3. 試驗結果及分析

(1)PT探傷檢測

對滲碳淬火加感應淬火後的軸頸進行PT探傷,未發現裂紋。

(2)表面硬度檢測

分別檢測滲碳淬火軸頸和滲碳淬火加感應淬火軸頸的表面硬度,其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硬度檢測結果

從表3的檢測結果可知,滲碳淬火後的十字軸表面硬度只能達到56.5HRC,若在此硬度值狀態下直接使用,會嚴重影響產品的使用壽命,而經過滲碳淬火加感應淬火的十字軸表面硬度有顯著的提升,可達到60.2HRC,與軸承滾子的硬度值相當,是十字軸使用的最佳硬度值。

(3)硬化層深度檢測

分別對1#滲碳淬火試樣和2#滲碳淬火加感應淬火試樣使用顯微維氏硬度計檢測硬化層深度,檢測結果如表4所示,硬度梯度曲線分布如圖4所示。

表4 硬度梯度分布

圖4 硬度梯度分布曲線

根據硬度梯度分布曲線可知,15CrNi4MoA鋼十字軸在滲碳淬火後再進行感應淬火,硬化層的硬度值有顯著的提高,至表面2.4mm距離處的硬度還有700HV1(60HRC)左右,大於2.4mm後,硬度隨著碳含量的降低而逐漸降低。根據GB/T9450—2005 《鋼件滲碳淬火硬化層深度的測定和校核》 規定要求,以550HV1為有效硬化層界限硬度值,其有效硬化層深度從3.27mm提高到4.68mm。

(4)金相組織檢測

分別對1#滲碳淬火試樣和2#滲碳淬火加感應淬火試樣進行金相組織檢測,結果如圖5所示。

按GB/T25744—2010《鋼件滲碳淬火回火金相檢驗》進行評級。

由圖5a、5b可知,工件表層有一定脫碳層,而表層脫碳是導致表層0.6mm深度內硬度偏低的主要原因。

由圖5c、5d可知,1#滲碳淬火試樣淬硬層馬氏體級別為4級,針狀馬氏體針長在8~13μm,殘留奧氏體為4級,含量在18%~25%,碳化物級別為1級,無或極少量細顆粒狀碳化物;2#滲碳淬火加感應淬火試樣淬硬層馬氏體級別為2級,細針馬氏體針長在3~5μm,殘留奧氏體為1級,含量≤5%,殘留奧氏體量顯著減低,碳化物級別為2級,細顆粒狀碳化物加稍粗的粒狀碳化物。

由圖5e、5f可知,心部均為回火貝氏體組織,因此滲碳淬火後加感應淬火工藝對心部組織沒有影響,不影響心部強度。

圖5 十字軸不同工藝熱處理後金相組織

奧氏體是一種硬度很低的相,淬硬層中大量殘留奧氏體是導致15CrNi4MoA鋼十字軸滲碳淬火後硬度低的主要原因,滲碳淬火後增加感應淬火,其殘留奧氏體量減小,馬氏體針變細,以及粒狀碳化物的出現是使淬硬層硬度提高的主要原因。

4. 討論

(1)滲碳淬火加感應淬火原理分析

15CrNi4MoA鋼十字軸滲碳後,其表面碳含量達到0.8%左右,並隨著距表面距離的增加,碳含量逐漸降低,直至基體碳含量為0.16%左右,滲碳層的高碳含量是15CrNi4MoA鋼十字軸能夠通過感應淬火提高硬度的基礎。

滲碳層在感應淬火時被快速加熱,加熱速度380~400℃/s,奧氏體形核率急劇增大,且奧氏體形成後沒有晶粒長大的時間,因此淬火的初始奧氏體晶粒度均為14~15級的超細化晶粒,淬火冷卻後形成高碳細針狀馬氏體,其硬度比普通淬火時高2~6HRC,這種現象被稱為「超硬度」。

此外,對在滲碳後普通淬火時殘留奧氏體較多的鋼種(如18CrNiW、20Cr2Ni4A鋼等),採用感應淬火時(因溶入奧氏體的碳化物數量不多),可以起到減少殘留奧氏體的作用,並可以使淬硬層深度大於滲碳層。感應淬火減少殘留奧氏體,其原理為奧氏體在被快速加熱、短時保溫的情況下,碳來不及充分溶解到奧氏體中,淬火後以碳化物的形式彌散分布在組織中,而奧氏體碳含量降低,可以降低淬火後的殘留餘奧氏體量,碳含量和殘留奧氏體的關係如圖6所示,碳含量越低,殘留奧氏體量就越少。組織的改善使淬硬層的整體硬度值都被提高,在相同硬度界限值時,硬化層深度相應增加,而十字軸心部不受感應淬火的影響,依然保留回火貝氏體組織,具備良好的力學性能。

圖6 碳含量對殘留奧氏體量的影響

(2)滲碳淬火加感應淬火應用討論

第一,感應淬火時,碳濃度達到0.35%左右,淬火後就可以達到界限值硬度550HV1,而整體淬火時,碳濃度需達到0.45%左右,淬火後才能達到界限值硬度550HV1。以本文中的十字軸為例,要求硬化層深度最小值為3mm,在僅採用滲碳淬火工藝時,就要求工件在距表面3mm處的碳含量達到0.45%,而採用滲碳淬火加感應淬火時,要求工件在距表面3mm處的碳含量達到0.35% 即可,這就意味著,採用滲碳淬火加感應淬火工藝,達到相同的硬化層深度所需的滲碳時間更短,從而可以降低生產成本。

第二,十字萬向接軸因其使用載荷大,十字軸的使用壽命一般在1~2年,在返修的十字萬向接軸中,拆解的十字軸的失效形式以表面磨損剝落為主,磨損剝落深度在0.5~1mm,加工去掉剝落層後,硬化層深度減小,硬度降低,無法直接二次使用,目前可用的十字軸修復手段只有重新滲碳淬火,但重新滲碳淬火存在著滲碳工藝難以確定、工件表面的油汙難以清理、變形量大、成本高等問題,修復工藝難度較大,所以很少採用。

目前我廠十字萬向節修復中的十字軸基本都是直接報廢,因此造成很大的成本浪費。但若採用感應淬火的方法進行修復,則十分方便,首先感應淬火屬於局部表層加熱,其熱處理變形量很小,且成本很低,拆解後的十字軸直接進行感應淬火,淬火後經車加工去除磨損剝落部分,從圖4可知,感應淬火後的十字軸在去除1.5mm餘量後,其硬度依然達到700HV1(60HRC)左右,且硬化層深度也大於3mm,均能滿足設計技術要求,從而可以節約大量生產成本。

5. 結語

(1)15CrNi4MoA鋼十字軸滲碳淬火加感應淬火,可以有效提高工件表面硬度至60HRC左右,並整體提高硬度梯度值,增加硬化層深度,改善硬化層的金相組織。

(2)滲碳淬火加感應淬火工藝用在15CrNi4MoA鋼十字軸修復中,比重新滲碳淬火處理更加便捷,且節約成本。

相關焦點

  • 加工滲碳淬火鋼刀具方案(PCBN新型工藝)
    滲碳淬火鋼是經受滲碳淬火使表面硬度和耐磨性提高的鋼,主要是用於製造要求高耐磨、高衝擊荷載能力的重要零部件,是一種難加工材料。淬硬鋼提高淬透性常用的合金元素有鉻、錳、鎳、硼等,一般深度範圍在0.8~1.2mm,深度滲碳時可達到2mm甚至更甚。
  • 高溫滲碳淬火熱處理方法分析
    高溫滲碳淬火是熱處理重要的工藝方法,其在工件物理化學性能改善方面的機理作用突出,得到了廣泛應用,同時創造了顯著的經濟價值,對進一步推動現代工業發展意義非凡,相關方面的課題研究備受關注。文章對高溫滲碳淬火熱處理方法進行分析,並就其應用進行了探究。關鍵詞:高溫滲碳淬火;熱處理;方法社會主義現代化,對工業領域的發展提出了更多要求。
  • 什麼是滲碳淬火鋼?CBN刀片加工滲碳淬火鋼怎麼樣-博特刀具
    滲碳淬火鋼,是指經過滲碳淬火、回火的一種鋼材,可以提高材料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同時也能保證鋼材的強度和韌性。一般滲碳鋼只有在淬火之後才能充分發揮滲碳的作用。滲碳淬火鋼典型金相結構一、滲碳淬火鋼的分類根據淬透性或強度等級的不同,一般我們把滲碳淬火鋼分為三類:1、低淬透性滲碳淬火鋼。也叫低強度淬碳鋼,如15Cr、20Cr、15Mn2、20Mn2等。
  • 精車滲碳淬火鋼的PCBN刀片方案(含斷續車削刀具)
    滲碳淬火鋼硬度一般在HRC58-62度,常見的滲碳淬火件是齒輪工件,硬度高難加工是非常常見的加工問題,隨著PCBN刀片的出現,使滲碳淬火鋼件的難加工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本文主要分享精車滲碳淬火鋼的PCBN刀片方案。
  • 加工滲碳淬火鋼用什麼刀具效果好?(20CrMnTi材質)
    齒輪是目前工業裝備中的主要零件之一,相對於常用的滲碳淬火齒輪而言,經過滲碳淬火處理後,齒輪的接觸應力得到很大限度的提升,一般是原有的3 倍左右,允許彎曲應力相當於原有的1.5 倍左右,對於齒輪的的耐用性能和壽命將會起到極為關鍵的作用。
  • 無軟帶高頻感應淬火(軸承淬火)技術
    打開APP 無軟帶高頻感應淬火(軸承淬火)技術 暴食西藍花 發表於 2020-05-06 15:38:07 其最終熱處理工藝一般採用馬氏體分級淬火,模壓淬火,有時也採用中碳鋼調質後進行氣體滲氮處理。以上傳統熱處理一方面工藝時間長,特別是氣體滲氮處理,獲得0.8mm的滲氮層需要耗時100h以上,整體淬火的畸變大,需要整形處理,因此能耗很大;另一方面淬火會出現油煙、硝鹽殘渣等,容易造成環境汙染,同時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隱患。
  • 不同滲碳淬火模式下的18CrNiMo7-6鋼晶粒度研究
    以降本增效為目的,提高滲碳溫度(高於930℃)、以及採用滲碳直接淬火代替再加熱淬火工藝模式,成為越來越常見的工藝手段,但對滲碳(特別是深層滲碳)淬火後實際晶粒度的系統性研究,國內外文獻報導並不多見。 本文結合多年的爐前工藝實踐,將分別對18CrNiMo7-6鋼在滲碳直接淬火和再加熱淬火兩種工藝模式下的晶粒度進行研究,以尋找實際生產過程中保持細晶的邊界工藝條件。
  • 雷射淬火技術及其應用分析
    雷射淬火技術,是利用聚焦後的雷射束快速加熱鋼鐵材料表面,使其發生相變,形成馬氏體淬硬層的過程。雷射淬火的功率密度高,冷卻速度快,不需要水或油等冷卻介質,是清潔、快速的淬火工藝。與感應淬火、火焰淬火、滲碳淬火工藝相比,雷射淬火淬硬層均勻,硬度高(一般比感應淬火高1-3HRC),工件變形小,加熱層深度和加熱軌跡容易控制,易於實現自動化,不需要象感應淬火那樣根據不同的零件尺寸設計相應的感應線圈,對大型零件的加工也無須受到滲碳淬火等化學熱處理時爐膛尺寸的限制,因此,在很多工業領域中,正逐步取代感應淬火和化學熱處理等傳統工藝。
  • 加工滲碳淬火鋼刀具方案(含數控工具機車削刀片和加工中心鉸孔刀具)
    滲碳淬火鋼是經過滲碳淬火工藝之後的高硬度鋼件,滲碳淬火工藝常用於低碳鋼、低碳合金鋼,如20Cr,20CrMnTi等,如滲碳淬火後齒輪硬度一般在HRC58-62之間,20Cr滲碳淬火鋼零件硬度也在HRC55度以上。針對如此高硬度鋼件的車削加工和高精度鉸孔刀具該如何選擇呢?
  • 淬火造句和解釋_淬火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淬火(cuì huǒ)。反義詞有:退火。 金屬製品或玻璃製品的一種熱處理工藝。把金屬或玻璃製品加熱到一定溫度,隨即浸入水或油中冷卻。
  • 17Cr2Ni2Mo滲碳淬火
    最近客戶討教齒輪17Cr2Ni2Mo滲碳淬火+回火之後出現裂紋,UT檢測是在內部開始的,想知道裂紋大概起因齒輪直徑1米5多,材料是17Cr2Ni2Mo,買的直接是鍛造好的,買回來後930度滲碳160小時,後爐冷至400度,再加熱到830度,保溫10小時,淬火。
  • 花鍵軸感應淬火變形,試試這個方法
    根據成品尺寸的要求71.66~71.74mm之間及感應淬火變形數據,開始點花鍵M值在71.65~71.705mm之間,結束點花鍵M值在71.68~71.75mm之間,花鍵過程加工M值控制在0.05~0.07mm之間可以保證,只要標識好,感應淬火按照標識淬火,但是這樣會增加加工過程的難度,因此這個方案不可行。
  • 如此異形零件,如何感應淬火?
    圖1a中d與D結合齒部淬火,硬化層如圖1b所示,淬火區在圖2中紅色方框內端面齒部,硬化層深:R1處≥1mm,A處3~9mm,B處≥1mm。 1、常規平面加熱感應器 淬火工藝過程:零件上料到達加熱位置零件旋轉感應器加熱啟動加熱到溫感應器加熱停止零件迅速到達噴水位置噴水起動噴水一定時間之後,噴水停止零件到達下料位置零件下料。
  • 20Cr鋼件滲碳淬火後強斷續精車如何選擇刀具?
    20Cr鋼件滲碳淬火後硬度一般在HRC58-62之間,由於硬度高比較難加工,剛開始在沒有立方氮化硼刀具之前,都是選擇塗層硬質合金刀片或者陶瓷刀片加工,雖說加工效果不理想,但也找不到更好的刀具材料加工,隨著CBN刀具的出現,使20Cr鋼件滲碳淬火後的難加工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 20Cr2Ni4A齒輪滲碳淬火變形問題探討
    問題:廠裡的20Cr2Ni4A齒輪在滲碳淬火後發生較為嚴重的變形,外徑還行,齒面在後續的精滾齒中有些地方的工作面滾出來了,但是另一些地方(90°或180°)的工作面還沒有滾出來(繼續滾齒的話非工作面的滲碳層就沒了)。
  • 常用感應淬火鋼的熱處理規範及力學性能表
    感應加熱熱處理 induction heat treatment 用感應電流使工件局部加熱的表面熱處理工藝。這種熱處理工藝常用於表面淬火,也可用於局部退火或回火,有時也用於整體淬火和回火。20世紀30年代初,美國、蘇聯先後開始應用感應加熱方法對零件進行表面淬火。
  • 氣體滲碳工藝守則
    5.核對工件材料與圖樣是否相符,了解零件的技術要求和工藝規定。6.調整儀表至工藝規定溫度,打開儀表小開關,合閘送電。7.選擇好合適的工、夾具,並考慮好裝爐、出爐方法。8.檢查零件防滲部位是否塗上防滲塗料。9.準備好滲碳試樣,把工件裝在滲碳料筐中。
  • 自攻螺釘滲碳及工藝技術
    什麼是滲碳?自攻螺釘滲碳有什麼好處嗎? 自攻螺釘或稱快牙螺絲,為鋼製經表面鍍鋅鈍化的快裝緊固件。自攻螺釘多用於薄的金屬板(鋼板、鋸板等)之間的連接。連接時,先對被連接件制出螺紋底孔,再將自攻螺釘擰入被連接件的螺紋底孔中。
  • 加工淬火鋼的CBN刀片(含cbn刀片適合加工什麼材料)
    淬火鋼強度高、硬度高、塑性低、切削力大、切削溫度高,對刀具的耐崩碎、耐磨損、導熱性能要求非常高,根據目前的加工工藝,CBN刀片是非常適合加工淬火鋼的刀具,本文就車削、銑削、鏜削(鏜孔)、切槽加工淬火鋼的CBN刀片方案分享。
  • 鹽浴淬火熱處理生產線投產 達到國際水平
    中國汽車報2011年7月7日報導 日前,中國熱處理行業協會籤發了一份鑑定書,由愛協林熱處理系統(北京)有限公司開發生產的、北京齒輪總廠引進使用的「連續推盤式滲碳鹽浴分級淬火熱處理自動生產線」被鑑定為國際一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