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Cr2Ni4WA滲碳緩冷硬度討論

2021-01-09 上海淵鋼

18Cr2Ni4W鋼奧氏體轉變為馬氏體50%時,溫度是多少?據18Cr2Ni4W的TTT曲線圖能否看出?轉變開始溫度是310℃,那麼轉變率為50%和90%時,溫度是多少?

我僅發表一些理論觀點,探討探討:

1、此鋼為高合金鋼,淬透性非常好,但是淬硬性不好所以需要滲碳;

2、覺得比較合理的熱處理方式應該是滲碳後空冷,如果有帕運要求,可以高溫回火,再轉真空爐加熱至850℃左右淬火,回火180~200℃左右;

3、覺得您現在硬度偏低的原因有三點,一是滲碳問題;二是滲碳後的滲碳層保護問題;三是帕運過多導致硬度不合格。

純屬個人意見,不喜勿噴

18Cr2Ni4WA,930滲碳,強滲:。`4小時,擴散1小時,隨爐緩冷550出爐空冷,檢表面硬度,55-60度HRC,這種材料緩冷就這麼高嗎?它回火工藝該如何確定,它要求58一62度HRC。它的淬火工藝如何確定。

成分性能實測值:

18Cr2Ni4W屬於高強度中合金滲碳鋼。要使C化物及奧氏體含量不超標可採用滲碳後高溫回火900~920℃滲碳,600~650回火,深冷處理,油淬後的硬度也就是48左右,想要達到HRC58-63,必須要進行表面滲碳。

相關焦點

  • 17Cr2Ni2Mo滲碳淬火
    最近客戶討教齒輪17Cr2Ni2Mo滲碳淬火+回火之後出現裂紋,UT檢測是在內部開始的,想知道裂紋大概起因齒輪直徑1米5多,材料是17Cr2Ni2Mo,買的直接是鍛造好的,買回來後930度滲碳160小時,後爐冷至400度,再加熱到830度,保溫10小時,淬火。
  • 12CrNi3A材料的滲碳工藝
    最近有客戶諮詢為什麼12CrNi3A他用箱式多用爐工藝,直徑為165高度為10左右的直齒,齒型面,齒根,齒端,齒頂滲碳;其它面都是鍍銅保護。深度要求0.6~0.75mm碳勢在1.05~1.1之間,但每次滲碳後齒根深度總在0.6之間上不去,齒面每次都有0.75~0.8之間了,現在急需解決我認為12CrNi3A合金滲碳鋼12CrNi3A鋼1.化學成分:12CrNi3A鋼是傳統的中淬透性合金滲碳鋼,12CrNi3A鋼的化學成分 (質量分數) (%)C Si Mn
  • 20Cr2Ni4A齒輪滲碳淬火變形問題探討
    問題:廠裡的20Cr2Ni4A齒輪在滲碳淬火後發生較為嚴重的變形,外徑還行,齒面在後續的精滾齒中有些地方的工作面滾出來了,但是另一些地方(90°或180°)的工作面還沒有滾出來(繼續滾齒的話非工作面的滲碳層就沒了)。
  • 重載齒輪的滲碳熱處理方法
    重載齒輪常用20CrMnMo製造,相關滲碳熱處理工藝有:    1、不常用工藝    1)滲碳後降溫至淬火溫度,經保溫後直接淬火。採用此方法容易使材料晶粒粗大,脆性較大,工件組織應力大,只能承載強度較小的小模數齒輪。    2)滲碳後直接出爐空冷或出爐後進緩冷坑冷到室溫,再重新進爐加熱淬火。
  • 滲碳淬火+感應淬火工藝案例分享
    但深冷處理成本較高,深冷時間較長,因此本文從另一個方向進行探索研究,將滲碳淬火後的十字軸進行感應淬火,分析滲碳淬火加感應淬火工藝對硬度、金相組織、淬硬層硬度梯度的影響,並討論該工藝的應用方向,為該類零件的熱處理工藝提供另一種參考方法。2. 試驗材料及方法試驗選用十字軸材料為15CrNi4MoA鋼,其化學成分如表1所示。
  • 滲碳後的幾種熱處理方法
    ,要使零件獲得外硬內韌的性能,滲碳熱處理後還必須進行淬火加低溫回火,來改善鋼的強韌性和穩定零件的尺寸。根據工件的成分、形狀和力學性能等,滲碳後常採用以下幾種熱處理方法。1)直接淬火+低溫回火將零件自熱處理爐中取出直接淬火,然後回火以獲得表面所需的硬度。直接淬火的條件有兩點:滲碳熱處理後奧氏體晶粒度在5-6級以上;滲碳層中無明顯的網狀和塊狀碳化物。
  • 自攻螺釘滲碳及工藝技術
    什麼是滲碳?自攻螺釘滲碳有什麼好處嗎? 自攻螺釘或稱快牙螺絲,為鋼製經表面鍍鋅鈍化的快裝緊固件。自攻螺釘多用於薄的金屬板(鋼板、鋸板等)之間的連接。連接時,先對被連接件制出螺紋底孔,再將自攻螺釘擰入被連接件的螺紋底孔中。
  • 滲碳類熱處理術語
    2) 固體滲碳 將工件放在填充粒狀滲碳劑的密封箱中進行的滲碳。3) 膏劑滲碳 工件表面以膏狀滲碳劑塗覆進行的滲碳。4) 鹽浴滲碳、液體滲碳 工件在含有滲碳劑的熔鹽中進行的滲碳。18) 碳勢 表徵含碳氣氛在一定溫度下改變工件表面碳含量能力的參數,通常用氧探頭監控,用低碳碳素鋼筒片在含碳氣氛中的平衡碳含量定量監測。19) 露點 指氣氛中水蒸氣開始凝結的溫度。露點與氣氛中的水汽含量成正比,氣氛中的水汽含量愈高,露點愈高。進行氣體滲碳時,可通過測定露點間接確定氣氛的碳勢。
  • 什麼是滲碳淬火鋼?CBN刀片加工滲碳淬火鋼怎麼樣-博特刀具
    滲碳淬火鋼,是指經過滲碳淬火、回火的一種鋼材,可以提高材料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同時也能保證鋼材的強度和韌性。一般滲碳鋼只有在淬火之後才能充分發揮滲碳的作用。這種類型的滲碳淬火鋼淬透性較低,內部強度低且強度與韌性配合較差,因此主要用來製造受力小、強度要求不高的耐磨零件,如小軸、小齒輪、滑塊、活塞銷等;2、中淬透性滲碳淬火鋼。也叫中強度滲碳淬火鋼,如20CrMnTi、12CrCNi3A、20CrMnMo等。
  • 不同滲碳淬火模式下的18CrNiMo7-6鋼晶粒度研究
    3)滲碳淬火工藝:見本文第3節。 4)測試方法:鍛件試樣及滲碳淬火試樣均採用苦味酸液侵蝕,選擇最差視場評定晶粒度級別。 表3 7組18CrNiMo7-6鋼滲碳再加熱淬火工藝方案 4 結果與分析 4.1 工藝結果 5組18CrNiMo7-6鋼滲碳直接淬火工藝結果見表4,從中可以看出
  • 滲碳+滲氮+碳氮共滲
    鋼的滲碳---就是將低碳鋼在富碳的介質中加熱到高溫(一般為900--950C),使活性碳原子滲入鋼的表面,以獲得高碳的滲層組織。隨後經淬火和低溫回火,使表面具有高的硬度、耐磨性及疲勞抗力,而心部仍保持足夠的強度和韌性。
  • 緊固件滲碳後的熱處理工藝
    緊固件為了能夠提高性能質量、表面光滑度及美觀度,經常會對緊固件進行表面處理—滲碳,為了讓緊固件能夠進一步得到質量高硬度能力和耐磨性,很多廠商會經過緊固件滲碳後熱處理工藝。將零件自熱處理爐中取出直接淬火,然後回火以獲得表面所需的硬度。預冷的目的是減小零件變形,使表面的殘餘奧氏體因碳化物的析出而減少。
  • 滲碳
    滲碳具有滲速快、滲層深、滲層硬度梯度與成分梯度可方便控制、成本低等特點,能有效地提高材料的室溫表面硬度、耐磨性和疲勞強度等。  滲碳工藝應用於模具表面強化的第二個方面是「碳化物彌散析出滲碳」,簡稱CD滲碳法。
  • 加工滲碳淬火鋼刀具方案(PCBN新型工藝)
    滲碳淬火鋼是經受滲碳淬火使表面硬度和耐磨性提高的鋼,主要是用於製造要求高耐磨、高衝擊荷載能力的重要零部件,是一種難加工材料。淬硬鋼提高淬透性常用的合金元素有鉻、錳、鎳、硼等,一般深度範圍在0.8~1.2mm,深度滲碳時可達到2mm甚至更甚。
  • 很全面,滲碳+滲氮+碳氮共滲表面處理工藝
    常用滲碳鋼可以分碳素滲碳鋼和合金滲碳鋼兩大類 (1)碳素滲碳鋼中,用得最多的是15和20鋼,它們經滲碳和熱處理後表面硬度可達56-62HRC。但由於淬透性較低,只適用於心部強度要求不高、受力小、承受磨損的小型零件,如軸套、鏈條等。
  • 合金鋼20CrMnTi等熱處理滲碳鋼小知識及應用舉例
    因此,要求材料應具備較高的力學性能,表面應具有高硬度、耐磨性而心部具有高的塑性、韌性,即外硬內韌。為滿足上述性能要求,常選用合金滲碳鋼。所謂合金滲碳鋼,是指用於製造滲碳零件(如齒輪、活塞銷等)的合金鋼。
  • 滲碳鋼知識全解|熱處理人必須了解
    根據工作條件,要求這些零件具有高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而心部則要求有較高的強度和適當的韌性,即要求工件「表硬裡韌」的性能。為了兼顧上述雙重性能,可以採用低碳鋼通過滲碳淬火及低溫回火來達到,此時零件心部是低碳鋼淬火組織,保證了高韌性和足夠的強度,而表層(在一定的深度)則具有高碳量(0.85%~1.05%),經淬火後有很高的硬度(HRC>60),並可獲得良好的耐磨性。
  • 滲碳常見缺陷危害及防止措施
    滲碳是一種金屬表面處理工藝,主要是用來提高金屬材質的硬度,耐磨度等,在對金屬材質進行表面處理滲碳時,我們也常會發現一些缺陷,這些缺陷如果不能及時處理,會給金屬帶來不良性能,下面中華標準件網告訴大家滲碳常見五大缺陷危害以及相關防止措施。
  • 滲碳與滲氮什麼區別?
    答:點標題下方藍字「鈑金學習網滲碳:滲碳是對金屬表面處理的一種,採用滲碳的多為低碳鋼或低合金鋼,具體方法是將工件置入具有活性滲碳介質中,加熱到900--950攝氏度的單相奧氏體區,保溫足夠時間後,使滲碳介質中分解出的活性碳原子滲入鋼件表層,從而獲得表層高碳,心部仍保持原有成分,再經過淬火和低溫回火,使工件的表面層具有高硬度和耐磨性,而工件的中心部分仍然保持著低碳鋼的韌性和塑性。
  • 熱處理零件滲碳工藝基本步驟
    熱處理零件滲碳工藝基本步驟 發布時間:2014/12/26 10:30:53 點擊次數:3482次 為保證零件滲碳工藝的正確性和標準性,熱處理零件滲碳工藝需要按照流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