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黃帝時期就有了十二地支,用十二生肖來代表十二地支,來代表十二月令,是漢朝東方朔的想法,最早有明確記載的是東漢王充所寫的《論衡》中的《言讀篇》,提到了具體的十二種動物,用十二生肖來計年也來源於東漢。
大家都知道十二生肖中的十二種動物,老鼠排第一,豬排最後,對於十二生肖的排位座次有這麼一個傳說,是軒轅黃帝要選十二種動物擔任宮廷衛士,定下日期,按當日到達的先後順序排位,貓和老鼠是好朋友,貓讓老鼠到時喊它,結果老鼠忘了,貓沒有去成落選了,貓和老鼠就有了仇,貓就開始天天逮老鼠,過去牛都是任勞任怨耕田,黃帝心意想推牛為首,結果被老鼠爬在牛背上,最後一躍佔了先機,龍虎不服,各封為海神和山神,排在牛的後邊。
當今社會,按社會貢獻,重新劃分十二生肖,並且按海裡,陸地,天空,各佔四席劃分增選,按功過來劃分排座次,感覺,第一個被淘汰的應該是老鼠,排在第一位,不僅沒有任何貢獻,反而盜取其它生肖的勞動成果,給人類帶來了極大的傷害。雖然現在社會科技發展,牛的作用降低了,但我們也不能忘記老黃牛的歷史貢獻,所以牛還是要繼續留在十二生肖中。老虎是獸中之王,統領一方,老虎也要留下。排在第四位的兔子,貢獻不大,可以考慮拿下。龍呢,被封為海神,安定一方,自然可以保留,蛇呢,是水陸兩棲,可以保留。馬的歷史功績就是作為打仗用的坐騎,或者用來送信,功績也很大,可以考慮保留。羊,溫順,特點不是很突出,可以考慮換下。猴,第一印象就是機靈,都說是靈猴,也是因為西遊記孫悟空,也可以選擇保留。雞呢,就不用說了,給人類提供食物,雞蛋雞肉,但可留可無。狗,是人類的好朋友,看家護院,和人類走的最近,一起生活,可留。豬,吃了睡睡了吃,沒有任何心事,排最後已經不錯了,在劃分,就只能去除掉了。
這樣,陸地上就有 牛, 虎,馬,猴,狗。海裡有,龍,蛇。淘汰了五個,老鼠,兔子,羊,雞,豬,這就需要從海裡,和空中選五種來代替,為什麼陸地上選五個呢,畢竟人類是生活在陸地上,生活關聯比較大,所以要給陸地多留一位。至於海裡還缺兩種,筆者認為,海龜比較長壽,長壽也是人類追求的,把海龜作為一個備選以後就不要稱呼烏龜了,這個稱呼不好,統一稱呼海龜。另外一個是海豚,因為海豚有母愛的天性,性情溫順,母愛爆棚,還救過人類,所以這些特性把海豚作為海裡的代表備選。空中,民間有龍鳳呈祥,龍有了,天上就給鳳凰留一個席位吧,龍也是神位,管理海事,天上把鳳封為天神吧,統領空中,但空中首領還需要一個將領代為管理,那就選雕,來替鳳凰分憂,巡視空中,別名,金雕。但鳳凰和雕呢,和人類關係不是太密切,空中飛的,也只有鴿子能和人類朝夕相處,而且溫順,象徵著和平,可以傳信,所以給鴿子留一個席位,這樣,新的十二生肖就齊了。
海裡:龍,蛇,龜,豚。 陸地:牛,虎,馬,猴,狗。 空中:鳳,雕,鴿。不知道大家認為這樣分可以嗎,陸地多一個,畢竟人是生活在陸地上,多一個給陸地增加權重,大家若有不同意見,歡迎留言討論,把你的觀點分享給大家,若喜歡,也希望給點讚,給點個關注,共同學習。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