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美的火星探測器都登陸火星,那該怎麼劃分地盤兒呢?

2020-08-26 葛明奇聞筆記

7月17日上午十點,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的發射區,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完成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整裝待發,目標只有一個:火星!而美國也將在今年發射火星探測器。相信不久的將來,太空人登陸火星也指日可待。那麼,假設大家都到了火星,該怎麼劃分地盤兒呢?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火星有哪些地盤。火星地表很奇特,北半球是大平原,南半球是高原。最高峰是塔爾西斯地區的奧林巴斯山,高達二十二公裡。要知道,地球上的喜馬拉雅山也才八公裡多。


火星這樣的地形,有點像我們三國時期魏國蜀國的區域劃分。南半球就相當於蜀國,雖然易守難攻,但也很難有突破。北半球則像魏國,地勢平坦。搞經濟,搞建設有更大的縱深。這裡還有一處兵家必爭之地,那就是上方谷,它長四千公裡,深七公裡。如果在這裡埋伏一支隊伍,等到司馬懿大軍進入谷中之後,用火攻?好吧,對三國的聯想過頭了。

扯得有點遠了,其實這是水手峽谷,人類對火星地下的探測工作還很初級,而這樣一個大峽谷很可能發現各種資源,而且還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到那時,大家對地盤對火星上豐富的資源肯定會存在爭議。發生戰爭便不可避免。


可是在火星上怎麼打仗呢?從海、陸、空來進行分析。火星沒有海洋,所以航母戰鬥群和核潛艇就發揮不上作用。陸地上的話如果使用坦克,可火星的重力是地球的百分之三十八。所以坦克也沒有原來的分量了,打出的炮彈也要重新考慮彈道。而飛機很難在火星上飛行,飛機騰飛是靠大氣的抬升。火星的大氣是地球的百分之一左右,無法產生足夠的抬升力,除非速度特別快,但速度過快起飛和降落就不太可能了。除非是直升機,直升機的螺旋槳如果增加轉速就能提供足夠的抬升力。NASA的毅力號火星車就攜帶了一個小直升機,轉速是普通直升機的五倍,但也只能攜帶幾公斤的重量。那如果使用飛彈呢?巡航飛彈需要像飛機一樣飛一段,所以也會受大氣稀薄的限制。彈道飛彈需要在大氣層彈跳,也需要重新設計。


那麼航母沒法用,飛機沒法用,只有坦克,這是打回原始戰爭了嗎?不會的,因為還可以用衛星,無人機和預警機在火星上都不好使。戰場偵察全靠衛星。如果要給部隊精準定位坐標,就需要建立北鬥火星導航系統,衛星武器也必不可少。一種是星對地武器飛到目標上空精準打擊。另一種是星對星武器,包括但不限於撞擊、高能微波幹擾、雷射、捕獲等等,都是太空戰場的主要手段。


有句古話叫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地球上的國家概念用在火星上可能並不好使。因為距離太遠,要了解火星的情況如何,信息需要二十分鐘才能發送到火星,再過二十分鐘才能收到回信兒。火星那邊可能早就打起來了。如果等不及想派人過去,那就需要等待兩年一次的發射窗口,每次需要等七個月才能到達火星。等到了以後黃花菜都涼了吧。

馬斯克就一直在籌劃用星艦登陸火星。他還曾想過用核彈炸開北極的冰層,讓溫室效應提高火星的溫度。很多人說是美國政府在後面支持它。但是一旦到了火星。誰又能保證馬斯克不會突發奇想脫離美國獨佔火星呢?


所以關於火星地盤最終的劃分,我覺得,還得要科技進一步發展才行。到時候瓜分火星時,或許會引發一場真正的星際大戰呢。你也可以留下對此的看法。

相關焦點

  • 中阿美三國同期登陸火星,該怎麼劃分地盤?
    咋們的天問一號提前於毅力號前往火星,那麼在近5600萬公裡的太空徵途中,天問一號將在長達200多天的旅途中經歷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呢?其實目前天問一號僅是完成了第一關,進入了「地火轉移軌道」,開始了飛往火星的歷程。
  • 洞察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它的任務是什麼?
    想要改造火星,必須要對火星有足夠的了解,幾十年以來,科學家往火星發射了不少的探測器,有火星外太空軌道衛星探測器,也有登陸探測器,想要足夠了解火星,自然還是登陸探測器更有優勢,科學家也通過這些火星陸地探測器的探索,對火星有了很多的了解。
  • SN9著陸爆炸,中美探測器輪番抵達,NASA誓言先登陸火星
    中美探測器輪番抵達,NASA發推誓言:搶先登陸火星近日,SpaceX公司研發的SN9星際飛船,在發射成功後的著陸試驗階段出現了爆炸
  • 比中國提前登陸火星?美國火星探測器升空一片歡呼,噩耗隨後傳來
    其核心電機預期壽命14年,最保守的估計是在火星上服役兩年。美國此前發射的「機遇號」當時只有3個月任務期,最後工作了14年,充分證明美國火星探測器技術在全球處於遙遙領先的地位。 進入7月份以來,包括中國、美國和阿聯三國的火星探測器都成功發射升空,但是最早能登陸火星的反而是美國的毅力號。
  • 火星上竟然也有空氣,探測器已經登陸,那飛機能在火星上飛行嗎?
    當這一消息曝出的時候,大多數人的反應都是難以置信,有的甚至認為科學家想找到另外的「地球」而瘋魔了,那事實究竟如何呢?作為其中之一的火星竟然有空氣存在,人類的探測器已經登陸火星,那飛機能在火星上飛行嗎?號稱第一大國的美國在上世紀60年代末就已經成功登陸月球,現如今又將「稱霸太空」的目標轉向了火星,目前為止中國還沒有實現登陸火星,但是美國已經率先完成,也已經拿到火星的第一手資料,並且預計在2021年3月「好奇號」會到訪火星,做最新的調查,比美國晚兩個月的中國「天問一號」也會在明年5月份成功實現登陸火星的壯舉。
  • 中美兩國即將發射火星探測器,太空競賽要開始了?來看看我國實力
    不少媒體注意到中美兩國發射火星探測器的時間點,並且將今年夏天比作是中美展開太空競賽的時機。那麼這兩架探測器會如期登上火星嗎?它們各自又有什麼看點呢?天問一號與毅力號,各有什麼看點?「天問一號」成功軟著陸之後將會釋放火星車,如果一切進展順利的話,該火星車將是中國首架登陸火星的探測設備,它將對火星的大氣、土壤進行探測,同時尋找水資源的存在。美國NASA在今年3月5日公布了新一代火星車的名字為「毅力號」,據了解該火星車裝備了最新的機械臂,該機械臂能夠對火星地表的巖石、灰塵進行收集和保護。
  • 既然登陸火星比較難,為什麼月球上摔掉的探測器比火星還多?
    到現在為止總共執行的火星探測計劃有45個,成功了18個,成功率為40%,執行登陸任務的探測器有13個,成功8個,成功率61.54%,其實這數據看起來還不錯,那麼月球呢?月球探測器一共145個,成功77個,成功率為53%,比火星好那麼一點!但執行月球登陸任務的探測器數量為60,成功著陸27,成功率只有45%,兩者相比似乎還是月球更難一些,是這樣嗎?
  • NASA的火星直升機怎麼登陸火星?
    周三 · 太空探索|周四 · 觀測指南周五 · 深空探測 |周六 · 茶餘星話 | 周日 · 視頻天象NASA的火星直升機怎麼登陸火星最終工程師將火星直升機安放在火星探測器的腹部位置,這使得探測器著陸火星後火星直升機與地面的距離約67釐米。雖然這似乎有很大的空間,但部署系統使該距離減少了約6釐米,火星直升機的高度約為49釐米。這就使得直升機到達火星表面的距離僅剩約13釐米。Salvo介紹到:「沒有太多的控制空間,但是我們發現,如果水平安裝直升機,就可以完成火星直升機的放置。」
  • 馬斯克語出驚人:宣誓火星主權!未來外星球地盤,究竟誰說了算?
    火星上等外太空星球探索登陸後,地盤到底誰說了算?馬斯克執著的太空探索行動,貌似離火星最近的人近些年來,馬斯克發火箭,搞衛星,研究腦機接口,玩超級電動車,一路走來被奉為「狂人馬斯克」。尤其是今年實現了人類史上首次商業載人航天之旅,9年來美國太空人首次由美本土前往空間站。
  • 機遇號探測器最後一張火星照片曝光,人類什麼時候才能登陸火星
    雖然我們人類還沒登陸火星,這些探測器還是發回了大量的數據,將火星的一些細節曝光在我們人類面前。其中,機遇號探測器或許是這麼多個火星探測器中,比較經典的一個,因為它在火星上面運行的時間很長。從2003年7月7日發射升空,經過數月的長途跋涉,機遇號探測器終於在2004年1月25日登陸到火星表面。
  • 好奇號火星探測器,登陸火星,傳回神秘圖片
    而其中最閃亮的一顆必定有火星。可以說,火星在所有的行星之中,他是最像地球的,也被我們稱之為是地球的姐妹行星,可以說它無論是從地質構造還是大小方面,和地球都是非常相似的,但是就是由於它和太陽的距離實在是不太合適。所以也就導致了在火星之上並沒有出現生命。大家都是知道的,地球之所以能夠出現生命。
  • 火星無人探測器「洞察」號成功登陸火星
    (原標題:火星無人探測器「洞察」號成功登陸火星)
  • 比中國提前登陸?美國火星探測器發射一片歡呼,隨後遭遇兩次故障
    進入7月份以來,包括中國、美國和阿聯三國的火星探測器都成功發射升空,但是最早能登陸火星的反而是美國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在這個月發射主要是為了充分利用地球的公轉速度,進入火星轉移軌道,在該軌道上運行的探測器需要經過兩次加速就能擺脫地球的引力束縛。這種辦法很節省燃料,但是需要經過半年多時間才能達達火星,中間也比較容易發生意外。
  • 比中國提前登陸?美國火星探測器發射一片歡呼,隨後遭遇兩次故障
    據法新社31日報導,「火星2020」宇宙飛船因為遭遇技術故障進入了安全模式,除了關鍵系統外所有系統都已經被關閉,直到有可能再次接受控制中心發出的新指令。美國航空航天局在聲明中表示,導致這一情況的原因可能是「火星2020」目前正處於地球陰影之中,宇宙飛船遭遇到了寒冷的考驗。美國技術團隊正在緊急就太空飛行器的健康狀態進行全面評估,希望使其很快恢復到火星之旅的標準模式。
  • 洞察號已經登陸火星數天了,怎麼沒有動靜?說好的帶來火星新視野
    文/行走天涯洞察號已經登陸火星數天了,怎麼沒有動靜?說好的帶來火星新視野就在前幾天美國宇航局所發射的洞察號探測器終於衝破了大氣層的阻礙,並且成功的登陸到了火星地表了,相信這條新聞早就已經刷爆了整個航天業,本身美國之所以發射洞察號探測器的原因就是為了給人類帶來一個全新的火星新的事業,這是完全不同於之前所發射的探測器的,洞察號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探索火星地表下大約在五米範圍內的火星具體環境,不僅僅只是為了讓人們直觀的看到火星上的不同,而是可以通過分析一些有關於火星上的數據
  • 火星上發生了什麼?中美歐印阿5個國家都要發射火星探測器
    2020年,對於中國航天來說是關鍵一年,今年我們不但要執行嫦娥5號任務,還將向火星發射中國探測器。 據專家介紹,這次發射任務將實現「一步到位」,一次發射三個火星探測器,包括火星軌道探測器,火星著陸器以及火星巡測器。
  • 為何美國和中國都在今年發射火星探測器,又上演「太空競賽」嗎?
    所以,誰先尋得火星真相,發現火星上的秘密,那誰便能在該技術領域獨領風騷。因而,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美蘇兩國率先發明出火星探測器來對火星進行探測和研究。在登月計劃實行的同時還不忘發射火星探測器。先是前蘇聯向火星發射探測器,再是美國發射。前蘇聯前前後後總共發射了16枚火星探測器,成功的只有4個。而美國發射了8個火星探測器,成功了6個。到了90年代,美國又發射了5個火星探測器,成功了2個。俄羅斯和日本各發射了一個,但都失敗了。有趣的是,印度竟然發射了一個還成功了。由上面這些數據得知,美國在該領域還是更勝一籌。
  • 登陸小行星、月球和火星哪個難度最高?中美日這三項探測告訴你
    ,日本進行的針對龍宮小行星的探測也已經創造了多項世界紀錄,比如首次在小行星上登陸,而且還獲得了相關的樣本,這些樣本將被帶回地球,這些都是人類對小行星探測的前所未有的創舉。 再說美國的火星探測,迄今為止美國已經進行過多次火星探測行動,洞察號是時間最近的一次,該探測器發射於2018
  • 火星競賽不光中美、阿聯今年夏也要在日本發射火星探測器
    升空後,火星探測器計劃飛行近5億公裡,2021年2月抵達火星軌道,正好在太空遙祝阿聯建國50周年。阿聯為此準備了六年。「希望號」是今年7月計劃發射的三個火星探測項目之一。美國和中國的火星表面探測器據悉都在最後準備階段。
  • NASA洞察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展開探測
    火星剛剛接收了最新的機器人居民「洞察號」。美國宇航局裝備了地震調查,大地測量和熱傳輸著陸器的探測器「洞察號」在距離地球近7個月,3億英裡(4.58億公裡)的旅程中成功降落在紅色星球上。「洞察號」的為期兩年的任務將是研究火星的內部深處,學習如何與巖石表面,包括地球和月球以及所有的天體形成。 「洞察號」於5月5日從加利福尼亞州的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