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中國提前登陸?美國火星探測器發射一片歡呼,隨後遭遇兩次故障

2021-01-19 前沿崗哨

美國當地時間7月30日早上7點50分,「毅力號」火星車搭乘NASA阿特拉斯-5型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按計劃,「毅力號」將會在2021年2月18日在火星傑澤羅隕石坑著陸,將先於中國「天問一號」登陸,在很多人看來就像是一場競賽。然而,就在當天晚些時候,美國航空航天局聲稱,搭載「毅力」號新型火星車的「火星2020」宇宙飛船遭到了兩個技術的難題,一度進入了「安全模式」。

據法新社31日報導,「火星2020」宇宙飛船因為遭遇技術故障進入了安全模式,除了關鍵系統外所有系統都已經被關閉,直到有可能再次接受控制中心發出的新指令。美國航空航天局在聲明中表示,導致這一情況的原因可能是「火星2020」目前正處於地球陰影之中,宇宙飛船遭遇到了寒冷的考驗。美國技術團隊正在緊急就太空飛行器的健康狀態進行全面評估,希望使其很快恢復到火星之旅的標準模式。該項目的主管華萊士表示,飛船進入安全模式並不意味著完全失控,未來仍有可能恢復正常,技術人員將努力解決面臨著這一挑戰。

雖然說美國人認為太空船進入安全模式「很愉快」,但是顯然出現了意外。外界無法推測「火星2020」進入安全模式意味著什麼,但是有可能進入了命懸一線的狀態。有分析主夥,其中最大的可能性是電力系統出現了故障,導致飛船電力供應不足無法正常運行,進入安全模式是飛船的一種自保行動。

另美國NASA還透露,毅力號在成功發射後還發生了深空網絡與毅力號密切通信時出現了「打嗝」現象。也就是毅力號傳回的信號在地面無法得到順利處理,據說是美國深空網絡接收天線對無線電波過於敏感造成的,這個問題在調整天線靈敏度後獲得了解決。

據悉,「毅力號」是目前人類發射的技術最先進的火星探測器,採用了核動力提供能量,備用電源為一對鋰電池。其核心電機預期壽命14年,最保守的估計是在火星上服役兩年。美國此前發射的「機遇號」當時只有3個月任務期,最後工作了14年,充分證明美國火星探測器技術在全球處於遙遙領先的地位。

進入7月份以來,包括中國、美國和阿聯三國的火星探測器都成功發射升空,但是最早能登陸火星的反而是美國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在這個月發射主要是為了充分利用地球的公轉速度,進入火星轉移軌道,在該軌道上運行的探測器需要經過兩次加速就能擺脫地球的引力束縛。這種辦法很節省燃料,但是需要經過半年多時間才能達達火星,中間也比較容易發生意外。美國毅力號顯然非常不幸地出現了意外,如果未來幾天不能挽救的話很可能會導致發射任務失敗。

如果一切順利,預計到明年2月份,三個探測器都會達到火星軌道。阿聯的「希望號」會一直在軌道上運行,美國的「毅力號」會率先在火星表面登陸。而中國的天問一號因為第一次到火星,需要在軌道上運行近3個月時間才能找機會登陸火星。天問一號的目標是火星的烏託邦平原,也是火星上面積最大的平原,美國海盜2號早在44年前就曾在這裡登陸。「毅力」號計劃在2月18日登陸,位置在地形更複雜的傑澤羅隕石坑,目標是為了尋找火星生命的痕跡。

顯而易見,美國人的火星探測技術遠遠領先於中國,但是這次發射任務是否能取得成功面臨著更大的不確定性。只要美國人解決了這一難題,NASA登陸火星的成功率會更高一些的。NASA此前總共實施過8次探測器登陸火星的任務,成功了7次,可以說是經驗非常豐富。中國「問天一號」在沒有任何基礎的情況下想要一次性完成環繞、登陸和巡航是非常難得,被認為將開創一個歷史記錄。不管怎麼說,我們還是希望美國人儘快解決技術難題,中美火星探測器在2021年同時在火星上工作更值得我們期待。

NASA發布的最新消息稱,毅力號已經解決了「安全模式」,目前部分科學儀器開始正常運行,正在對系統造成的影響進行進一步評估。

相關焦點

  • 比中國提前登陸?美國火星探測器發射一片歡呼,隨後遭遇兩次故障
    美國當地時間7月30日早上7點50分,「毅力號」火星車搭乘NASA阿特拉斯-5型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按計劃,「毅力號」將會在2021年2月18日在火星傑澤羅隕石坑著陸,將先於中國「天問一號」登陸,在很多人看來就像是一場競賽。然而,就在當天晚些時候,美國航空航天局聲稱,搭載「毅力」號新型火星車的「火星2020」宇宙飛船遭到了兩個技術的難題,一度進入了「安全模式」。
  • 比中國提前登陸火星?美國火星探測器升空一片歡呼,噩耗隨後傳來
    美國當地時間7月30日早上7點50分,「毅力號」火星車搭乘NASA阿特拉斯-5型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按計劃,「毅力號」將會在2021年2月18日在火星傑澤羅隕石坑著陸,將先於中國「天問一號」登陸,在很多人看來就像是一場競賽。
  • 下個登陸火星的是誰?美國新探測器也將發射
    看點四:下個登陸火星的是誰 為了拓展第二家園,開發地外生存空間,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美國、蘇聯、歐洲以及日本等都競相開始探索火星的歷程。而在火星表面登陸則是探索火星中難上加難的任務,目前只有極少數國家的著陸器與火星車曾登陸火星表面。
  • 美國毅力號成功發射,為何它能比中國天問一號提前3個月登陸火星
    當地球運行到霍曼轉移軌道的近日點,飛行器啟動發射,加速離開低軌道;而當火星運行到霍曼轉移軌道的遠日點,飛行器啟動轉移,加速進入高軌道。這樣火星探測器途中只需兩次引擎推進,相對地節省燃料。
  • 美國毅力號成功發射,為何它能比中國天問一號提前3個月登陸火星
    當地球運行到霍曼轉移軌道的近日點,飛行器啟動發射,加速離開低軌道;而當火星運行到霍曼轉移軌道的遠日點,飛行器啟動轉移,加速進入高軌道。這樣火星探測器途中只需兩次引擎推進,相對地節省燃料。一旦錯過火星發射窗口,那麼就要等待下一次機會了。而在今年的窗口期,阿聯的「希望號」率先出發,中國「天問一號」緊隨其後,美國的「毅力號」則趕上了窗口期尾巴。這是人類航天史上,罕見的三個國家都是開啟火星探測任務。
  • 為何美國和中國都在今年發射火星探測器,又上演「太空競賽」嗎?
    在登月計劃實行的同時還不忘發射火星探測器。先是前蘇聯向火星發射探測器,再是美國發射。前蘇聯前前後後總共發射了16枚火星探測器,成功的只有4個。而美國發射了8個火星探測器,成功了6個。到了90年代,美國又發射了5個火星探測器,成功了2個。俄羅斯和日本各發射了一個,但都失敗了。有趣的是,印度竟然發射了一個還成功了。由上面這些數據得知,美國在該領域還是更勝一籌。
  • 中國明年7月發射火星探測器
    第一次任務是火星探測,計劃在2020年7月份發射火星探測器,預計經過10個月的飛行,2021年到達火星,著陸火星表面並進行巡視探測。其後,計劃2028年左右進行第二次火星探測任務,並採集火星土壤返回地球。  去年,作為「探火工程」的火箭、探測器系統研製方,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也公布計劃,未來3年將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主要內容為無人火星環繞和著陸巡視探測。
  • 我國先發射火星探測器,美國還未發射,為何他們卻能搶先一步抵達
    今年的7、8月份是兩年一度的火星發射窗口,在這一時間範圍,太陽、地球和火星成一條直線,地球離火星的距離最近,只有不到5400萬公裡,最適合進行火星探測任務。所以在今年7、8月份的時候,就會有許多國家將實施火星探測計劃。據悉,在7月23日的時候,中國便率先啟動了火星探測計劃,向太空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 美國宇航局的下一個火星探測器發射
    毅力號火星漫遊車的概念圖在弗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美國宇航局的有效載荷危險維修設施中,美國宇航局的毅力號火星探測車被封裝在它的阿特拉斯五號火箭有效載荷整流罩中。美國航天航空局的下一個火星探測器的發射計劃又被推遲了。
  • 中國將於7月23日發射火星探測器,展開登陸火星探測
    據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消息,近期,由該院抓總研製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備受全球矚目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即將開展。按預定計劃,發射將於7月23日左右進行,2021年2月11日抵達火星,2月21日變軌進入停泊軌道,4月擇機登陸。
  • 火星探測之旅,美國一超獨霸,蘇聯功虧一簣,中國蓄勢待發
    2020年7月被稱為火星探測月一點也不為過,因為在本月下旬全球共有三枚火星探測器將要發射前往火星,包括了美國的「毅力」號,阿聯的「希望」號和中國的「天問一號」,其中美國的「毅力」號原本計劃在本月15號第一個發射,但由於運載火箭的問題導致一路推遲到本月底發射,阿聯的「希望」號則是由日本H-ⅡA型運載火箭承擔發射任務,暫定7月20日發射。
  • 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成功,美國人:中國會宣稱火星是他們的嗎?
    發射成功近期都被火星探測器這一話題所圍繞,甚至一直延伸到數月後的成功登陸。所有人歡欣雀躍,7月23日12:41分,中國製造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搭載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已順利升空,踏上徵程。此外,19號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搭乘日本的H-2A火箭順利升空,NASA在7月30號也有一個火星探測任務。這都意味著「地球人」的火星時光將增加一段又一段新奇、難忘的探索經歷。但美國人,不這麼看,他們的第一反應,不是人類探索火星上的「奇蹟」事業又多了一份助力。而是想,中國會宣稱火星是他們的嗎?這一論調就很有意思,似乎忘了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後的故事。
  • 火星倒計時:中國,美國,阿聯本月發射探測器
    隨著紅色星球火星距和地球之間的距離縮短到只有5500萬公裡,中國,美國和阿聯這三個國家將在接下來的幾周內分別向火星發射探測器「天問一號」(中國)、「火星2020」(美國)和「希望」(阿聯)探測器都已就位,希望能利用這個每26個月一次的狹窄「發射窗口」。這三個國家的太空機構計劃向這顆行星發送探測器,用於尋找過去存在生命的證據,並為人類在將來某一天登陸火星鋪平道路。從地球抵達火星軌道大約需要六到七個月的時間。
  • 26個月一遇的火星探測器發射窗口開啟!細說火星探測的兩次高潮
    2020年7月中下旬到8月上旬是26個月一遇的火星探測器發射窗口,中國、美國和阿聯都計劃在此期間發射各自的火星探測器,其中阿聯已於7月20日率先實施了發射。迄今為止,成功登陸火星的探測器有8個:「海盜」1號、「海盜」2號、探路者、機遇號、勇氣號、鳳凰號、好奇號、洞察號,它們都是美國研製的。美國「機智」號火星無人直升機目前工作的火星軌道器有6個,火星著陸巡視器有2個。
  •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啟程
    該發射場在2016年發射了第一枚火箭,選擇它是為了利用其緯度相對中國其他發射場低的優勢。如果成功的話,這項任務將進一步肯定中國在航天大國中的地位,顯示中國有能力獨自規劃和執行複雜的星際飛行任務。此前,只有美國和前蘇聯成功地在這個星球上降落過飛行器。
  • 這些問題可能會葬送中國首次登陸火星計劃,必須要多加注意
    在地球與火星之間住著一個令人恐懼的妖怪,它通體綠色,身上散布著黑色斑點,臉是粉紅色的,上面有一張血盆大口,這個妖怪被美國工程師稱為「銀河系食屍鬼」。從1960年開始,他們就發現了這個「妖怪」,因為他們發射的前往火星的探測器總是莫名其妙地就失蹤了。
  • 美國火星探測器出發最晚,卻要比我國的提前三個月登火,怎麼回事
    火星探索是當今世界各航天大國的熱門探索項目,今年也被認為是火星探測年,今年的7月份是火星探測器發射的窗口期,這樣的機會每兩年零4個月才會有一次,因此今年有三架火星探測器趕往火星,分別是阿聯的「希望」號,我國的「天問一號」和美國的「毅力」號。
  • 美國毅力號比我國天問一號,發射時間晚,為何能提前3個月登陸?
    隨著水手4號探測器的發射,讓我們第1次看到了火星的真實面貌,這是一個遍布隕石坑的紅色星球,這裡一片寂靜黑暗,沒有任何的生機可言。從此開始人類展開了對於火星的探測。隨著一艘又一艘的探測器登上火星,一盆冷水撲面而來,但是這並沒有影響人類探索火星的熱情,還提出了載人登陸火星的計劃,雖然現在我們沒有能力完成,但是在未來我們一定可以將其徵服。
  • 中國將發射火星探測器,美國也是|泛讀
    今年7-8月,中國將用長徵五號火箭,也就是新一代運載火箭裡的最大個進行發射。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後,明年2月將到達火星的引力勢場內,然後再經過火星的捕獲到達火星。美國「毅力」號探測器也將於7月發射。China is launching a mission to Mars this summer.
  • 追尋千年熒惑夢,火星探測器勇闖火星
    火星理所當然成為了雙方爭奪的「戰略要地」。1960年到1969年,十年間,蘇聯向火星發射了6個飛掠探測器,美國則發射了4個。1960年,蘇聯首先提出探測火星的計劃。在航天部門日夜趕工下,於當年10月連續發射了兩個火星飛掠探測器——火星1A、火星1B。可是兩個探測器在發射階段就發生了爆炸。蘇聯不甘失敗,又相繼發射了幾個探測器,但都沒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