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拿到一本繪本書,是不是著急就翻到正文開始看了?是不是故事結束就合上書,不看封底了?是不是不喜歡書外面的紙皮,買來先拆了?……這些可都是寶貝,家長可以陪孩子一起閱讀,發現一點繪本書上的小秘密。
小朋友們拿到繪本,有的時候封面會讓他做出決定:是迫不及待地往下讀,還是放下不再看了。
封面通常會有小朋友熟悉的經典形象米菲、彼得兔,甚至是那個穿著野狼裝的麥克斯等,都會讓小朋友們在看完封面後就想立即進入書中的故事。
繪本封面如何讀
讀完標題短暫停留,讓孩子讀封面圖畫
與孩子一起閱讀繪本,通常是先看一下封面圖畫,然後讀標題,也就是讀繪本的名字,讀完標題後,短暫停留30秒左右,給孩子留出一些看圖畫的時間。
有些封面的標題和圖畫關係特別緊密,孩子在第一時間就會將文字和圖畫對應上。他會很高興自己想到的、看到的就是書裡要講的內容。
有的繪本,初看名字,真的不知道這本書要講什麼,但是當孩子聽到我們讀出繪本名字後,會結合畫面去聯想,就算沒有想到圖畫與書中內容的關聯也沒有關係,爸爸媽媽應該儘可能地鼓勵孩子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從封面猜測故事,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讀完封面標題,接下來,可以一起看封面的圖,當然,也可以先看圖再讀標題。
在看圖的過程中,和孩子一起猜測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在這樣的互動中,也更容易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往往我們在看封面圖畫並進行討論時,總會激發孩子進一步了解故事的想法。
繪本是大孩子、小孩子都非常喜歡的,很多家長在孩子2歲左右就讀繪本,就算此時不能與孩子去真正討論些什麼有實際意義的話題,只要引導孩子去表達自己心中的想法,或者只是讓孩子靜靜聽就夠了。
封面給我們傳遞了很多的信息,看到繪本名字,再看圖畫,孩子們很快就會意識到,這是發生在雨天的一個故事,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一定要讓孩子按自己的節奏進入故事。
封面中的貓要做什麼呢?怎麼看起來雞都要飛起來呢?是貓在追雞嗎?還有這個小男孩,看起來好開心啊,就像生活中的孩子。就在這樣的討論中,進入繪本的正文。
這樣的討論,可以隨著孩子的認知聊書裡的內容,也可以聊生活裡的內容,讀書和生活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所以封面是在傳遞書的主題,讓人思索,回味無窮。也正因如此,你會發現,繪本的封面學問真大,每一個細節都在為繪本的主要內容做著鋪墊或者烘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