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到一個原子、分子,大到整個世界乃至宇宙,都離不開愛的法則

2021-01-11 獨立學者審視大千世界

就知識本身來講,它是無生命的。若不被應用的話,知識是沒有價值的。如果沒有人的參與,知識就像荒廢的土地一樣,不起任何作用,產生不了任何價值。只有人類將其付諸應用,知識才能具有生命的力量,煥發出青春。所謂應用就是用充滿生機的目標去澆灌思想之樹,使之茁壯茂盛。因此,知識不過是個工具,而有思想的人才是真正的主體。

有多少人在終日奔波中,匆匆地、忙碌地度過他們的一生。如此的身心疲憊,卻做不出任何的成就。為什麼會這樣呢?那是因為他們的努力漫無目的、毫無方向,他們只是在浪費生命,浪費想法和精力,所做的都是些無用功。他們倘若能夠朝著遠景中的某些特定的目標努力的話,那麼結果就會截然不同,也能夠創造出奇蹟。而這便是專注的力量。

專注是指心無旁騖地做某件事情,是一種至高的境界。倘若要想做到這一點,那麼你必須在某一特定的目標上聚集你的精神能量,排除一切雜念的幹擾。這就好比攝像機的反光鏡一樣,倘若沒有對準焦距,物體產生的影像就會模糊不清。只有調整好焦距時,圖像才會變得清晰明朗,這就體現了集中所具有的力量。倘若你不能把精力集中在你所期待的目標上,那麼你就只能得到一個模糊不清的理想輪廓,而最後的收穫是與你的精神圖景相一致的。

只要把注意力全部投入在你的目標上面,只要專注於思考,那麼你頭腦中便會出現其他與它們相和諧的想法,於是你便很快就能體會到你所關注的這種思想的深刻意義。專注,能使你提高效率,能使你明確目標,更能使你成就非凡事業。

同宇宙一樣,人的思考力也是無限的,因而創造力亦是無限的。要想完美地實現生活中的任何一個目標,那麼就要科學地把握思想的創造性力量。

具有強大思想能量的消極情緒,如恐懼、焦慮、氣餒之類,它們會襲擊我們,常常使我們進一步而退兩步,與渴望的東西越來越遠。可見,消極負面的思想最終會表現在物質財富的損失上。那麼,不斷前進就是唯一避免後退的方法。

人類所共有的思考力,是我們頭腦的本能。思想是為其客體而生的,最終將縮短我們與客體之間的距離。

所謂理想,就是因為它具有穩定性和確定性。它不是每天都可以換的衣服,因為頻繁的更改只會將你的力量耗散,使你的一切變得混亂不堪、毫無意義可言,最後導致你的失敗。這就好比雕塑家在獲得一塊上好的大理石之後,本想用它來雕塑一座宙斯的神像,然而還沒雕出輪廓,他便改變主意,又想雕塑一個美女,沒鑿幾下他又想不如換成植物。如此這樣不停地更改,結果只是什麼也沒有雕成,卻浪費掉了上好的原料。

也許有人會認為,金錢和財產是世界上最可靠的東西,它們意味著穩定、衣食無憂的生活。但是,金山能夠在瞬間崩塌,財富亦會在一夜間化為烏有。而對思想創造力的實際運用,才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依靠的,儘管思想看不見、摸不著,但是事實證明,它確實是最可靠的。

我們只能通過調整自己的思考力,去適應無所不在的宇宙思想,因為我們無法改變「無限」的存在。調整自己,使之與神聖的永恆原則相協調是我們所能擁有的、唯一真實的力量。這種能力的強弱,將決定著你未來取得的成就的大小。

只有明白了這一點,你才能真正地掌握實際應用的方法。進而,你才會清楚地認識到你確實是可以改變自己的。

思想的力量絕不是一時的衝動、固執或莽撞,這些實際上只是魚目混珠的贗品,或許它們也能產生一點成功的假象,讓人迷醉一時,但它們所帶來的後果絕非有益的,它們可能會讓人迷失目標,毫無作為。

與焦慮、恐懼等等一切負面的想法相比,我們不如以積極向上的信念取代。那些抱持消極、悲觀想法的人,最終只能收穫自己種下的惡果;而樂觀的人卻沉浸在他們收穫的成功與歡樂中。

有些迷信於鬼神的人,整日沉醉在深深毒害精神世界的潮流中。他們沒有意識到,這種力量只能讓他們變得消極、被動,只能讓他們沉迷於這種思想形式中,甚至使他們精神耗盡,元氣大傷。或許,他們至死也不會明白,消耗了他們生命的正是他們的信仰。

還有一些是確實努力進取的人,雖然看到了一種力量之源,但是卻沒能堅持到最後。一旦意念消退,形式也隨之而凋零,充斥其中的能量,在轉瞬間就無影無蹤。總而言之,他們最終失敗就是因為他們沒有堅持下去。

請記住,意念是具有極強的感召力的,如果意圖明確,那麼這種意念就會傳遞出去,影響並帶動周圍的人,形成一個強有力的團體。此時,你奔向目標的腳步就會變得輕快起來,因為你再也不是一個人在孤軍奮戰了。

想要控制他人的意志的人,都是愚蠢的人。因為如果你想要向人們宣傳虛假,那麼首先要讓自己信以為真。這就跟催眠術一樣,對受催眠者和施術者有同樣的作用。所有這些曲解,都會給人暫時性的滿足,甚至有一定的迷惑力。在這個過程中,施術者也將會逐漸地喪失自己的力量,掉進自己挖的陷阱裡面。

精神力量不是過眼煙雲、稍縱即逝的,它是永恆的。它是一種創造性的力量,是實際存在的,並潛藏著無限的魅力。我們可以藉助這種力量,為自己創造新的環境和際遇。它不僅能起到補救的功效,彌補以往錯誤思想的結果,也能起到預防的作用,使我們免於種種形態、種種樣式的危險。隨著對精神力量的使用,我們會不斷加深對它的領悟。

精神與物質是相互依存的,緊密相連的;相同地,思想與其客體也是緊密相連的。精神世界中的一切,都會在物質世界中一一對應地實現。精神是真實的,每一種思想在物質世界裡都是有落腳點的,這是因為思想與生俱來地就有「真」的萌芽。

世間一切都離不開愛的法則。在萬物之中,在一切哲學體系、一切宗教、一切科學中,愛都是與生俱來的,愛是一個永恆的基本法則。它是一種賦予思想以活力的情感。情感即為渴望,而渴望就是愛。只有思想在愛中孕育而生時,生長規律才能把「善」注入到外部顯現中,因為只有「善」才能賦予永恆的力量,才會所向披靡、戰無不勝。愛創造了整個世界、整個宇宙,以及想像力能夠賦予形態和觀念的萬事萬物,它是一切現象背後的創造性力量。

愛的法則是十分有力的。它能夠吸引一切,小到一個原子、分子,大到整個世界乃至整個宇宙。

宇宙精神不僅是智慧,也是物質。這種物質通過奇異的引力法則的運行,賦予思想以動態力量,使之與其客體相關聯,使世世代代的人類相信,這世間一定有什麼人格化的存在,回應人們的祈求和心願。它通過對大小事件的操控,以回應人們的種種要求。

在愛中孕育而生的思想可以強化愛。倘若思想與愛能夠強強聯手,那麼它們就能所向無敵,成為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這種力量就是引力法則。我們應該知道,自己對這個法則的了解還有欠缺,就像在面對數學難題時,我們並不能總是很迅速、很容易地得出正確答案,但是我們不應該放棄,我們要繼續努力。

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是形神兼備的,而且一般都是先有的「神」而後有的「形」。事物首先在精神世界或心靈世界中被創造出來,然後才在外在的行為或事件中表現出來,完整的事物都是形神兼備的。

通常情況下,我們很難接受或認可一種全新理念,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一切的懷疑、牴觸,在我們的大腦中沒有腦細胞和這種全新的理念發生共振,所以人的思想就不能接受這種理念。這也就是說我們的大腦中沒有細胞能接收這種信號。

倘若你還沒有真正了解引力法則的全能力量,不曉得它運行的科學方法,如果你還不知道無限可能性的大門是敞開著的,那麼請你從現在開始吧,創造出需要的腦細胞,去體會這種無限的力量。只要與自然法則協調一致,這種力量就會屬於你。專注心神或集中意念是把引力法則落實在行動上的必要條件。

我們的注意力是由意圖來控制的。對思想力量的控制過程,創造了將要發生在我們未來生活中的事件。集中意念可以使人將深邃的思想、睿智的談吐和一切至高的潛力都充分地發揮出來,那麼你還在等什麼呢!

只要能夠和潛意識中無所不能的力量建立密切的聯繫,那麼它會帶給你無窮的動力,你就將會擁有強大的力量。

寂靜指的不是外部環境,而是人的內心。渴望智慧、力量或者任何取得不朽成就的人,都會在內在世界中找到這些。內在世界會不斷為你揭示各樣的奧秘。那些粗心大意的人可能會認為,「寂靜」非常簡單而且容易實現,所以要記住,只有在絕對寂靜的狀態下,你才能夠觸摸到神本身,才能領悟到永恆不變的法則並且受益。

聲明:本文對其它著作有一些參考,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涉及版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原子分子背後的力量都是愛
    宇宙存在的能量都是愛!學習整本有聲書,請掃描二維碼:許多學員都讓我覺得很驕傲,因為,我們在一個表象看起來如此現實、充滿了競爭、多數時候沒人情味的社會裡,依然相信「愛」的存在。 賽斯哲學思想中提到,每一個原子分子背後的力量都是愛。不管是化學或物理變化,甚至整個宇宙存在的能量都來自愛。這和我們過去所受的科學教育有很大的牴觸。
  • 把原子放大一億倍後,一個宇宙模型完美出現了,微觀世界如此真實
    相對於浩瀚宇宙而言,人類猶如滄海一粟,極為渺小,宇宙中存在很多疑團等待著我們去解決。曾經有科學家提出,如果能夠將原子放大1億倍,會不會是一個小的宇宙模型?現在人們已知的物質的最小單位是夸克,有科學家在書中曾提到,現在學界認為,夸克作為微觀的盡頭,一旦採用某種力量對夸克進行撞擊或者施以其他影響,很有可能會影響到整個宇宙。由小及大,宏觀世界也是由一個個微觀粒子組成的,因此,如果能夠將原子放大1億倍,就能夠看到一個完整的宇宙框架。
  • 你可知數字1/137關乎世界存亡,乃至整個宇宙!
    一個數字1/137,看似平常卻不簡單,一個物理常數,如果我說它的大小若是稍微的有絲改變,好不誇張的說它會影響整個世界乃至整個宇宙,或者說生命將不可存在精細結構常數,是物理學中一個重要的無量綱數即使是略微改變這個數字,也會徹底改變整個宇宙。如果α的值太大,使元素周期表中穩定元素減少,碳原子也將不復存在,到那時,所有的生物都將面臨徹底的毀滅。質子間的排斥力增加,小質量原子核將不能結合在一起,進而恆星內的核聚變將停止;如果α的值太小,則分子鍵將在較低溫度下斷裂,這將改變許多重要的生命演化進程。
  • 《三體》劉慈欣的微觀世界:原子放大一億倍,它是否就是一個宇宙
    《三體》劉慈欣的微觀世界:原子放大一億倍,它是否就是一個宇宙自古以來,人類就對宇宙充滿好奇之心,而到了近現代隨著人類相繼發明了天文望遠鏡、火箭、宇宙飛船、太空探測器等,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得到很大提高,但是人類對宇宙的真實結構依然一無所知。
  • 三體:一沙一世界,一個原子竟蘊含一個宇宙?科幻正被證明為事實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霍金的黑洞理論都為我們提供了深刻的見解,並讓我們學會了從另一個角度看待宇宙。在人類不斷探索宇宙的過程中,大量無法用我們的常識解釋的現象不斷出現,使我們認識到自己的微不足道,同時也真正欣賞到宇宙的宏偉。
  • 有科學家提出了猜測,將一個原子放大一億倍或許能看到整個宇宙
    長久以來,人們一直在研究宇宙的結構,關於宇宙之外的情況,各種假設也在不斷衝擊著人們的原有認知。無論是宇宙圍牆論,還是平行宇宙論,終究離不開宏觀層面的研究。 而受科技發展水平的限制,人們很難真正飛出太陽系甚至銀河系,更不要說藉此探索整個宇宙的結構了。
  • 微觀盡頭的世界:原子放大1億倍能再看見一宇宙?劉慈欣道出真理
    傳統的宇宙結構:一個無窮無盡的空間包含無數星球在傳統的宇宙認知中,我們認為宇宙是一個無窮無盡的空間,宇宙是沒有盡頭的,根據目前科學家的觀測,人類可觀的宇宙大小就高達930億光年,更不用說人類無法觀測到的宇宙部分,因此宇宙的大是人類無法想像的,即使人類能夠製造出超光速飛船,也無法飛遍整個宇宙,而且光速與宇宙大小還存在一個尖銳的矛盾。
  • 微觀世界分子原子粒子為什麼都在振動或運動?
    有網友問:都說分子振動,原子振動,粒子振動,為什麼振動?本質是什麼?運動是這個世界的根本屬性,而振動是運動的一種方式。最簡單的運動形式有四種,即勻變速直線運動、拋體運動、勻速圓周運動和簡諧振動。只有宏觀物體,我們才能夠看到相對的靜止,比如一棟房子或者一張桌子,我們看到的可能是靜止畫面,但從微觀世界來說,所有的物體內部深層次的分子、原子、亞原子粒子都在不停的運動變化,這種靜中有動的運動,主要方式就是振動。分子振動近似於簡諧振動。
  • 把原子放大一億倍,一個宇宙模型就出現了,劉慈欣的猜想真奇妙
    把原子放大一億倍,一個宇宙模型就出現了,劉慈欣的猜想真奇妙中華民族從來不缺乏想像力,對宇宙的想像更是自古有之,盤古開天地、女媧補天、嫦娥奔月等美好的傳說都是我們對這個世界尚未了解時有的傳說。當然,對宇宙萬物的探索並不是中國的專利,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藉以深化對宇宙的認識。
  • 原子放大1億倍能看到另一宇宙?微觀盡頭是宏觀,劉慈欣道出真理
    不過,也是因為對宇宙認識的不斷深入,逐漸顛覆了我們以前對宇宙的認知。相對於浩瀚宇宙而言,人類猶如滄海一粟,極為渺小,宇宙中存在很多疑團等待著我們去解決。曾經有科學家提出,如果能夠將原子放大1億倍,會不會是一個小的宇宙模型?
  • 為什麼會有宇宙?宇宙就是一個大到無限小的點,無限大等於無限小!
    易經上說,太極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整個宇宙就是一個太極,整個太極有兩個出入口,一個陰極,一個陽極,陽極就是白洞往外散發,陰極就是黑洞往內吸收。為了更好理解我例舉一個小宇宙,人體就是一個小宇宙,口為黑洞,肛門為白洞,心臟為太陽,腎臟為月亮,人體360個穴位代表星辰,人從出生到長大為小宇宙膨脹,收縮直至死亡,這說明宇宙膨脹到極至也會滅亡;小宇宙之外為大宇廟,大宇廟之外為更大宇宙,以至無窮。
  • 把整個宇宙壓縮成一個原子核密度,尺寸會有多大?
    有人異想天開,如果把宇宙所有原子的電子都壓縮到原子核一起,不留空隙會有多大?這實際上就是把宇宙壓縮成原子核密度。這個問題看起來很複雜,但實際上很簡單,因為在我們宇宙已經有這樣的物質了,只要我們知道了宇宙的質量,掰一下指頭就出來了。
  • 分子和原子的身世
    世界上有千千萬萬種物質,我們身邊所接觸到的一切,基本都屬於物質,比如水、酒精、醋、玻璃、鐵、糧食等等。
  • 每顆原子都藏著一個世界!
    ,每顆原子都藏著一個世界!人人都知道,世界中的萬事萬物都是由原子組成,就連人類也是。人類在地球上生存很長時間了,一直都在探索宇宙,宇宙比我們想像中浩瀚的多,我們根本無法預知宇宙的盡頭到底在哪裡,很多科學家一直以來都在潛心研究宇宙中到底隱藏著什麼?
  • 比原子還小的奇點,為什麼能炸出整個宇宙?這是真的麼?
    如今大家應該都知道地球只是宇宙中非常平凡的一顆小行星,可以說在太空中看來是非常不起眼的。而且宇宙是大到無法想像的,以人類現在的科技水平,能探測到宇宙的直徑範圍大概為930億光年,然而這還不是宇宙的真實大小。更加令人無法想像的是,時隔138億年,宇宙還在向外膨脹著。
  • 太陽系會不會是宇宙中某個龐然大物的一個「原子」?
    這個世界很奇妙,宇宙是一個無限廣闊的客觀存在,按照人類目前的認知來說,宇宙是無空無盡那麼大;宇宙是由無數的星系和星雲組成的。用現代科技探測的結果再加上理論推理,宇宙中有無數的星系,銀河系只是其中一個很微小的星系,銀河系裡面有無數個太陽系。
  • 宇宙直徑930億光年,卻起源於一個比原子還小的點
    如今我們的宇宙可觀測直徑已達930億光年,而宇宙的實際規模則更大,所以說宇宙大到無法想像。
  • 原子就是一個宇宙,微觀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
    筆者:三體-小遙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我們擁有了越來越先進的科學技術,可以從宏觀和微觀角度去觀察整個宇宙。在此過程中,人們不僅發現了宇宙正在以超光速的速度膨脹,還發現了更加微觀的層面。人們常常認為,量子力學的不斷進步,為人類認識宇宙提供了更好的條件。如果將一個原子不斷放大,我們就能夠從另一個層面看到與宇宙十分相似的場面。甚至有觀點認為,每一個原子中都是一個宇宙。
  • 哈勃望遠鏡:縱覽宇宙尺度—星系團、星系群,地球就是一個原子
    而在這個世界裡,相對於133億光年,我的家鄉地球只能是一個原子(核)。下面,就請跟隨我的視角,來我們的宇宙尺度。哈勃:我眼中的世界假設這是我看到的宇宙(模型)一個半徑超133億光年大圓盤(或者橢球體)。
  • 十二條宇宙的法則
    都會影響到這個宇宙的其它存有振 動 法 則宇宙萬物都在循環模式中不停的移動、振動、漫遊物質世界中關于振動的原則同樣適用於以太世界中你的想法、感覺、欲望、意願每個聲響、事物,甚至意念當人們在理解了宇宙法則並將其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時就能改變現實中的能量,以達到實質的變化相 對 性 法 則每個人都會面臨一系列問題(考驗的開始)以此達到增強內在之光的目的我們必須考慮到每個考驗都是一個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