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三體-小遙
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我們擁有了越來越先進的科學技術,可以從宏觀和微觀角度去觀察整個宇宙。在此過程中,人們不僅發現了宇宙正在以超光速的速度膨脹,還發現了更加微觀的層面。
人們常常認為,量子力學的不斷進步,為人類認識宇宙提供了更好的條件。如果將一個原子不斷放大,我們就能夠從另一個層面看到與宇宙十分相似的場面。甚至有觀點認為,每一個原子中都是一個宇宙。
科學家們並不認可相關說法,宏觀與微觀無法混為一談,原子仍然屬於物質,即便放大無數倍,其中仍然能夠擁有很多結構,只要人類的科技不停進步,就能夠將其不斷細分。這樣一來,就形成了人們在面對宇宙與原子時的比較,原子中的無數結構就好比宇宙中的浩瀚星辰,但是二者只有相似之處,其中仍然受到不同作用力的影響。
在不同的宇宙觀中,宇宙的狀態影響著人類未來的發展,所以我們一直試圖找到一個最合理的解釋,從而幫助人類文明找到合理的發展方向。如果原子與宇宙存在更多的相似之處,那麼人類就能夠更快的找到答案。
但是科學家們認為,只有宇宙能用無限來進行描述,原子本身就擁有明顯的邊界,它的內部結構未必是無窮小的,只不過人類目前的探索過程還沒有走到最後而已。
量子力學的相關研究為我們提供了一定線索的同時,其實也在向人類證明,微觀世界與宏觀宇宙未必是一樣的。因為量子力學中的量子糾纏以及不確定性,仍然屬於微觀世界,雖然宏觀宇宙將其包括在內,但是我們無法解釋如何將量子理論應用到所有宇宙天體的運行之中。
人類的能力是有限的,相對於微觀世界,我們更是類似於神一樣的存在。但遺憾的是,人類對它們的了解也只是冰山一角,對於探索它的真正奧秘,以及將其應用到現實世界中,仍然需要更加先進的科學技術。
總之,微觀世界與宏觀宇宙存在相似之處,卻不能用微觀世界來解釋宏觀宇宙中的一切,想要得到準確的答案,人類文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