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氨氣的性質》
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播放視頻】2004年4月20日上午10時,杭州市一製冷車間發生氨氣洩露事件,整個廠區都是白茫茫一片,方圓百裡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濃烈的刺激性氣味,進入廠區呼吸都感到困難。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因素就是氨氣。
【教師引導】氨氣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那麼我們這節課就來認識一下——氨氣的性質
(二)探究新知
【老師展示、學生觀察】裝有氨氣的試管觀察其顏色和狀態,結合課本及新聞中提到空氣當中瀰漫著濃烈的刺激性氣味,能夠得出氨氣具有哪些性質?題目來源於考生回憶
【學生回答】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易溶於水。
【老師歸納】氨氣的物理性質: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易溶於水。經試驗測定,1體積的水可以溶解700體積的氨氣。
【老師提問】氨氣溶於水的同時,是否能與水發生反應。(引導學生利用噴泉實驗驗證)
【演示實驗】噴泉實驗;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分析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並進行解釋。
【師生總結】氨氣極易溶於水,使燒瓶中的壓力瞬間減小,形成較大的壓強差,燒杯中的滴有酚酞的水進入圓底燒瓶,形成紅色噴泉。
【老師提問】噴泉實驗中酚酞溶液變紅說明什麼?題目來源於考生回憶
【學生回答】說明溶液顯鹼性。
【老師講解】由於氨氣與水反應生成鹼性物質,自行書寫一下氨氣與水的反應方程式。
【答辯題目解析】
1. 本課當中的實驗涉及了許多銨鹽,如何驗證銨鹽的性質?
【參考答案】
銨鹽受熱都易分解生成氨氣與其他的化合物,所以可以通過加熱銨鹽觀察生成的氣體是否使紅色石蕊試紙變藍來進行檢驗。
2. 結合本節課說一說課堂上進行演示實驗的實施要求?題目來源於考生回憶
【參考答案】
本節課進行了關於噴泉演示的實驗,在進行噴泉實驗時要注意氣滿、瓶幹、現象明顯,在進行相應實驗時必須遵循(1)準備充分,確保成功。在教學之前我會經過提前的預演。(2)現象明顯,易於觀察。明顯的實驗現象,能給學生以深刻的印象,這是順利進行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基礎。(3)操作規範,注重示範。演示實驗中教師的實驗操作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因此,在教師演示實驗教學中,要注重操作規範,給學生以示範作用。(4)演、講結合,啟迪思維。教學中會拋出問題,如「觀察實驗現象,分析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讓學生自主思考。(5)簡易快速,按時完成。在不違反科學性的前提下,演示實驗所採用的儀器和實驗裝置應力求簡易。(6)保護環境,注意安全。化學實驗中常會接觸到有毒、有害物質,常會遇到一些不安全因素,因此,教師應樹立「綠色化學」觀念和「安全第一」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