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願拿三四千的工資不願去工廠做技術工人,高學歷人才是怕吃苦嗎

2021-01-07 道九兮

很多人都發現,現在的大學生一畢業出來都是眼高手低,認為自己無所不能,沒有個幾萬塊錢的月薪,這樣的工作是不屑於去幹的。

所以這就造成了很多工廠沒有骨幹級別的技術工人,現在的很多技術工人薪水也能夠達到一萬多塊錢一個月,但是就是這樣的月薪都是沒有大學生去幹,很多老年人都認為現在的大學生是不是不能夠吃苦。

的確,現在一提到工廠給人的感覺就是髒亂差,沒有人願意去幹,工廠的廠民也被戲稱為廠奴,甚至是在很多城市之中,工廠的打工者天生就比城市中的人要低上一等,雖然不知道為什麼一些城裡人這麼有自信,但是事實上很多高學歷的大學生的工資的的確確就沒有工廠的廠民多。

不過從事實上來看,就算有大學生想要從事技術工人的行業,也是需要數十年的苦修不可,而現在沒有多少家長願意讓孩子去吃這樣的苦。

而對於工廠而言,培養一個技藝精湛的技術總工也是十分的不容易的,也就是說一旦你成為了這個工廠的技術總工,那麼基本上那就會忙得不可開交,你的一生基本上都是在跟機器打交道,到了最後連機器哪裡出了一點毛病你聽聽聲音就知道。

所以這樣的話也就沒有多少屬於自己的個人時間了,所以現在的大學生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沒有吃過什麼苦自然沒有人願意去做技術工人了,那麼現在的各位大學生如果給你們開幾萬的月薪你們願意去工廠做技術工人嗎?歡迎評論!

相關焦點

  • 一個月拿四千的工資算高嗎?網友:你怕是對高收入有誤解!
    一個月拿四千的工資算高嗎?網友:你怕是對高收入有誤解!大家出門在外上班工作也好、工地打工也罷,為的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掙一些錢,在外面打拼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掙多少錢又算高工資呢?有網友就在貼吧發了個帖子問大家,一個月拿4000的工資算高嗎?一個月4000真的高嗎?看看網友都是怎麼說的有網友說,怕是樓主對高工資有誤解,言外之意就是4000的工資太低了。
  • 深圳工廠一個月5000工資不容易拿,天天加班加點,算高工資了!
    東莞網友做了五六年工資才3500,大連網友扣除五險一金工資才3000,別說六七千了,就是5000一個月都不容易拿,還要天天加班加點才有。我還看到更可笑的,我月薪過萬存不到錢,我月薪三萬生活捉襟見肘,搞不懂你們是故意炫耀還是看不起我們工資低的,你是在生產一線做普通操作工嗎?
  • 很多年輕人都不願做技術工人,導致技術工種出現斷代,啥原因啊?
    現在有很多年輕人不願意從事技工方面的工作,哪怕技工人員的工資在不停的提高,也還是出現了大量的人員缺口。據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總就業人口為7.76億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僅有4700多萬人,佔總比例的6%。即使部分高級技工月薪過萬,也有很多人不願意去做。在這種固有觀念的影響下,家長們普遍不希望子女從事這一行業,年輕人也會認為做技工「沒面子」,寧願去城市裡做工資更低的文員、前臺、銷售之類的工作,也不願意來當個「又髒又累」的技術工人。之前看新聞,月薪三千的辦公室崗位被無數大學生哄搶,而一份七八千月薪的技工工作,卻無人問津。
  • 四五千的普工難招,三四千的文員搶著幹,這啥情況?
    反觀其它一些公司辦事處,一發出招聘廣告,應聘者就絡繹不絕,要求條件較高,有學歷技術等要求,工資也很低,只有三四千元或更低,卻很快就能招滿,這什麼情況?年輕人寧可賴家裡啃老都不願意去做藍領,瞧不起工廠了,覺得工廠就是流水線,比較枯燥僵化,四五千的工人服務員不好找,3K的文員搶著幹。特別是那些生活成本極高一二線熱門城市的城市,沒人會貼錢打工的,年輕的去賣房子搞銷售,年老點的去搬磚修路泥水工,哪個不比這個掙得多?現在有些地區的管吃住住家保姆五六千甚至上萬了,現在生活成本那麼高,做個普工累個半死掙得還不夠生存,買不起房,你說誰願意幹!
  • 為什麼工廠招工越來越難?看看技術工人的工資就知道了!
    不過,隨著中國工業產業的逐漸升級,製造業對勞動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要求工人們技術上也要跟上,學習也要跟上,還要求工人有工匠精神。大家知道企業想要培養出一個有著工匠精神的工人,需要多少年麼?至少需要5年的時間!大家都知道,技術工人的工作非常辛苦,他們工作往往是又髒又累得,這使得不少年輕人對技工望而卻步。實際上,還有許多人不願從事技工的工作,是因為技工的工資普遍較低。
  • 在印刷廠印票的普通工人,都是些什麼學歷?說出來你都不敢相信!
    印鈔工人是數錢數到手抽筋的一種職業,我們每天努力工作是為了人民幣,它們卻是每天面對著人民幣而工作,你說它們天天看到那麼多的人民幣是否會有想吐的感覺呢?相信我們普通人看到眼前那麼多人民幣,一定是兩眼發亮吧!好了,不扯那些沒用的!回到正題,話說像這麼吃香的印鈔員工,一個月能拿到多少工資呢?
  • 請看,中國企業,工廠「用工荒」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現在打開各種媒體,鋪天蓋地都是歌星和影星,對工人卻很少大張旗鼓去宣傳。 大專、大學畢業生不願進企業,自我失落、很沒面子。隨著受教育程度的增加,很多人都是大專或者本科學歷,如果走進工廠就會被笑話,陷入「知識無用論」,成為反面典型,所以很多年輕人寧可做普通文員也不進工廠。
  • 技術工人沒有尊嚴,拿什麼談「工匠精神」?
    國內的製造業,似乎目前後繼無人,很多小工廠招不到人,很多這一行的人紛紛轉行。 這一行,累,髒,窮。培養一個熟練的人,需要三到五年,高級人才需要十年以上,人才的流失,這一行在失血。
  • 為什麼很多德國工人可以終身不跳槽,而一些中國工人卻做不到呢?
    確實,在德國,很多人幾十年在一個工廠工作,不僅是在一個工廠,甚至還有許多人一輩子只從事一個工種。由於這樣的工人多了,工匠也就越來越多。因此,德國生產的產品,大多質量非常好,品質也非常高。原因就在於,工人的技術好,工人的敬業精神強。
  • 為何工廠工資不高,還有很多剛畢業的年輕人想去?原因是這3點
    為何工廠工資不高,還有很多剛畢業的年輕人想去?原因是這3點踏入社會的時候,如何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工作一直是一個非常困擾人的話題。有時候因為我們自己家庭和其他原因,導致我們在選擇工作的時候不盡如意。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基本上在初入社會選擇工作的時候都會選擇那些自己感興趣或者是在薪資待遇等方面綜合當年不錯的工作。
  • 深圳工廠普遍工資6千以上?別做夢了,老員工告訴你最真實的情況
    能拿六七千或者更多工資的崗位一般都是計件的,比如說製衣廠、製鞋廠等等,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特殊工種的,比如有化學異味之類的工廠,但那種工作比較傷身體, 在這裡不建議打工的朋友去。如果工作崗位可以多勞多得,那麼拿七八千一個月倒也算正常,這個看個人能力。
  • 年輕人寧願工資低點上長白班,也不願去有夜班的工廠!很現實!
    現在很多工廠的老闆都很無奈,說工廠很難招到年輕人了,哪怕工資高點兒也很難招到,有的甚至就待了半個月就走人了,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對此有過親身經歷的網友回應稱:夜班傷身體,而且有的人也不能熬夜,誰都不想突然間猝死,錢多很重要,但也得有命花才行!
  •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寧願送外賣也不去工廠
    而如今,流水線上的工人反倒成了流水線,導致製造業出現貧血甚至大面積失血。那麼工人究竟去哪兒了呢?一條不起眼的線索,給了我們靈感。數據來源:美團點評研究院所以,製造業招不到人,是因為工人都去送外賣了?不妨做個對比。 1.
  • 老師晚自習帶學生看工地:我寧願你現在吃苦,也不願你未來無路
    據那名老師回憶,當時室外溫度達到零下3度左右,可以說是十分寒冷,而自己之所以帶著學生們去看工人勞作,就是希望他們能好好學習,體諒父母的不易。 有些苦很難扛,但在本該吃苦的年紀,選擇掉頭離開,生活會在你最猝不及防的時候,教會你一次又一次低頭。
  • 就算深圳廣州工廠工資再高,還是勸你儘量不要進工廠做普工
    回答否,原來過去的6年間他所做的事情只是如機器般按照上級指令工作,沒想過未來,也沒有過什麼目標計劃,我不禁想起多年前自己大學暑假在工廠做暑假工的情景,於是很想寫下點什麼給正在工廠的你,或者是打算去工廠工作的你。
  • 幾百一天無人幹,年輕人看不上,未來,還會有建築工人嗎?
    按理說,工資越高的工作,應該幹的人會越多,但是,現實情況似乎並非如此。眾所周知,在工地幹活的建築工人,他們的日薪能夠達到幾百元,但是,即便是工資高,現在很多工地中,還是會出現「用工荒」。
  • 深圳普工每月工資6、7千?聽聽工廠老油條這麼說,真是拍拍拍打臉
    在南方一線城市中,深圳的工資水平是最高的,底薪可以達到2200塊錢一個月。因此很多打工者來深圳都是奔著高底薪來的,因為很多人都聽說深圳的普工工資可以達到6000 到7000塊錢一個月。來自廣西的小陳聽老鄉說深圳的普工有6000到7000塊錢的工資。建議小陳來深圳發展,因為家鄉的工資只有2000多,並且老家的消費水平跟深圳幾乎是一樣的。在深圳上班的老鄉告訴小陳,深圳工廠一般都是包吃住的,所以你只要不出去消費,一個月就可以存四五千塊錢了,你在老家掙得還多。
  • 2020年了,還有人來深圳的工廠打工嗎?
    現在提到的打工人,都是格子間社畜的調侃和自嘲,但在以前,打工人更多指的是在工廠日復一日做著流水線工作的工人,他們還有另一個貼切的名字——「廠工」「廠妹」。 隨著產業升級轉型,深圳迫切的需要將製造業轉型為高新科技行業,很多企業紛紛「騰籠換鳥」,向東莞惠州和其他內地城市轉移。
  • 窮人發不了財是吃苦太少嗎?
    如果想多掙錢,又真的和吃苦有關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一、吃了苦,真的能夠成為人上人嗎?或許現在很多人的家庭條件都相對較好,所以如今這一代年輕人再也不用忍受所謂的苦日子了,但是,在20年前,甚至是30年前,那種苦日子,或許對於30歲以及40歲左右的人來說,算是永遠都抹不去的記憶。
  • 年輕人不願做電工?年齡斷層嚴重?高端技能究竟該如何傳承下去!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總就業人口為7.76億人,其中技術工人有1.65億,約佔21%,而其中高技能人才4700萬人,僅佔就業人口的6%。這份數據並不是專門針對電工來說的,不過電工人的情況也並沒有很好,除了老電工們的處境並不理想以外,新人想要選擇做電工,也勢必會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