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認為植物是有感覺有思維的

2020-11-23 絕對的史無前慄

看到一篇文章說;研究發現植物是有感覺的,而且是會知道疼的。

「中國農業大學昆蟲學系教授,高希武領導的課題組最新研究發現,植物甚至有類似人類的感情,它們在遭到傷害時,會迅速向周圍的同伴報警,提醒同伴採取防禦措施。」

說實話看到這我有點被嚇到了。

有人通過把測謊儀的電極,連到了一株牛舌蘭的葉子上,然後向它根部澆水,發現測謊儀的電流計,沒有出現電阻減小的跡情況,在圖紙上顯示的是一大堆鋸齒形的圖形,這種曲線圖形,與人在高興時感情激動的曲線圖是一樣子的。

於是這個人,改裝了一臺記錄測量儀,把它與植物連接在一起。然後他做了個可怕的測試, 用火燒植物的葉子,當燃燒的火柴還沒有接觸到葉子的時候,就見記錄儀的指針劇烈的擺動,圖紙上的記錄曲線超出了記錄紙的邊緣,出現了強烈的恐懼表現。他又假裝要燒植物的葉子時,圖紙上卻沒有這種反應。這說明植物有辨真假意圖的能力。他對25種不同的植物和果樹進行測試,包括萵苣、洋蔥、橘、香蕉等,得到的是一樣的結果。

又做了一個實驗,把活海蝦放到沸騰的開水中,這時發現植物馬上陷入到極度的刺激之中。反覆試驗都有同樣的反應。為了排除任何可能的人為幹擾,保證試驗絕對真實嚴謹,他用一種新設計的儀器,不按事先規定的時間,自動把海蝦投入沸水中,並用精確到1/10秒的記錄儀記下結果。他在三間房子裡各放一株植物,讓它們與儀器的電極相連,然後鎖上門,不允許任何人進入。第二天,他去看試驗結果,發現每當海蝦被投入沸水後的6~7秒鐘後,植物的活動曲線便急劇上升。海蝦死亡引起了植物的強烈曲線反應,是完全可以斷定,植物之間能夠有交往,而且,植物和其他生物之間也能發生交往。在美國耶魯大學,將一隻蜘蛛與植物置於同一屋內,當觸動蜘蛛使其爬動時,儀器記錄紙上出現了奇蹟---早在蜘蛛開始爬行前,植物便產生了反應。

為研究植物的記憶能力,他將兩棵植物並排置於同一屋內,讓一個人當著一株植物的面將另一株植物毀掉。然後讓這個人混在回到幾個人中間,穿一樣的服裝戴上面具,然後讓他們向活著的那株植物走去,當毀掉植物壞的那個人·走過去時,植物在儀器記錄紙上立刻留下極為強烈的信號指示,表露出了對「毀壞者」的恐懼。類似驗證植物具有記憶力的實驗還有很多,例如,有人曾把測謊儀接在一盆仙人掌上,一個人把仙人掌連根拔起,扔在地上,然後把仙人掌栽到盆裡,再讓那個人走近仙人掌,測謊儀上的指針馬上抖動起來,同樣顯示出仙人掌對這個人很害怕。

這項實驗,在世界上引起了轟動,有很多持有反對意見的人,覺得這種說法簡直就是荒誕至極,但看到了實驗之後,全都轉變了看法。

在實驗中發現,當植物受傷時,會有明顯的反應,而且還證明了,植物具有了解人心理活動的能力。於是他大膽地提出,植物有心理活動會思考,會體察人的各種感情。

相關焦點

  • 專訪比利時植物轉基因科學家範·蒙塔古:科學家應該有解釋、傳播...
    飢餓與貧窮》為主題的農業與糧食分會場上,比利時科學家馬克·范·蒙塔古的發言一度讓人誤以為自己"走錯了片場"。但實際上,範·蒙塔古是著名的植物分子生物學家、比利時根特大學科學系榮譽退休教授、植物生物科技國際倡議(IPBO)的發起人和主席,是植物轉基因技術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他對植物轉基因的研究和思路被寫入了高中教材,至今仍是植物轉基因的主要手段。
  • 植物是沒有感覺的
    科學家近期在一篇觀點文章中指出,樹木,以及所有植物,都是沒有任何感覺的,因為意識、情感和認知是動物獨有的特徵。植物有著一些意識的觀點首先在21世紀初出現;人們發現某些方面的植物行為可以和動物的智力相媲美,「植物神經生物學」這個術語便是圍繞這一概念而被創造出的。
  • 兩個牛人的例子 告訴你什麼是科學家思維和工程師思維
    最近,悟理哥應邀去上海參加一個研討會,碰上一位曾經是滬上Top2高校校長的老先生,有機會一起吃飯並進行了深度交流,沒想到這位先生關於「人造肉」的論述很是使人敬服。這位先生首先認為,也許「人造肉」市場意義比較大,比如假設「人造肉」每年能夠替換10%,即大約1000萬噸的肉和肉製品,按照每斤10塊錢計算,那麼「人造肉」的市場規模就達到2000億元。
  • 生物學家認為,植物沒有感覺,也沒有意識
    在過去的十年左右的時間裡,這位退休的植物生物學家越來越沮喪地注視著「植物神經生物學」領域的興起。有爭議的領域,其中首次亮相於2006年的文章趨勢植物科學,是基於這樣的理念,植物-不具備的大腦-在類似複雜的動物神經系統的方式,但是處理的信息。這種想法意味著植物可能會感到幸福,悲傷或痛苦,做出有意識的決定,甚至擁有意識。
  • 科學家說植物有意識,它會記得曾被我們撫摸過嗎?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來看,植物是有意識的,它們不僅像我們一樣具有對環境多樣的感覺,甚至擁有一定的記憶能力。那麼它會認識朝夕相對的我們嗎?會記得曾經和它經歷過的某件事嗎?在我們觸碰它們的時候,是否它也會回應?要知道這些問題,我們需要了解植物是如何記憶,又是如何感知世界的。
  • 你認為最漂亮的多肉植物,有哪些?
    古有佳句:"各花入各眼,何必問來人。"多肉植物品種數以萬計,環肥燕瘦,各有千秋!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心目中,那棵最漂亮的多肉吧!你心目中最漂亮的多肉植物有哪些?1、端莊大氣的長生草——觀音蓮:觀音蓮也叫佛座蓮,有長生草的美意!葉片先端尖,葉緣帶少許紫紅色,葉片層層疊疊,排列成端莊的蓮座形,蓮座四周常常環生一圈側芽,遠遠看去,給人端莊、祥和的感覺!
  • 思維的速度有多快?和光速比起來誰快?科學家的答案讓人失望
    首先要說的是,每一個人思考的速度其實都是不一樣的,平時思考比較多的人思維能力會更加的優秀,這個差距也和每個人的狀態有關,比如一個人缺乏睡眠,他的思考速度就會慢上很多,精神充沛也會讓一個人思考能力變強,所以在考試前好好休息是很有必要的。
  • 植物沒大腦,卻有智能?
    科學家一邊破解擬南芥的DNA序列,一邊就發現其基因組含有BRCA基因(與遺傳病乳腺癌有關)、CFTR基因(與囊腫性纖維化有關)以及很多與聽力缺陷有關的基因。  這些基因在植物中有何功能呢?在《它們沒大腦,但它們有智能——植物智能的認識史》一書中,曼庫索寫道:「智能是一種生命特有的資產,即使是最卑微的單細胞動物也擁有。每個生命體都必須不斷解決生存中面臨的問題,與我們每天生活中面對的並無不同。」  植物擁有「感覺」  三毛寫:「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恆。
  • 草木有情:植物的智慧
    在我們動物眼中,植物無疑是大於弱智的,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人類對植物的了解越來越多,這種偏見也便不攻自破了。事實上,植物已經從低等的無意識生命,晉級為複雜性與動物不相上下的生命。草木不但不無情,它們更具有異常靈敏的感覺,科學家已經發現,植物擁有700多種不同的感受器,能接收壓力、化學、溫度、光線等的刺激,而且普遍要比我們更敏感。比如說,植物不但能探測到我們無法看到的紫外線與紅外線,還能感應到人眼渾然不覺的極弱光線。植物觸覺的靈敏程度也非同一般,不僅可以對似有似無的撫摸做出反應,而且只要枝幹或根系稍有傾斜,就能立刻察覺。
  • 為什麼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科學家:另一個世界,或許真實存在!
    為什麼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科學家:另一個世界,或許真實存在!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了解的越來越多,但是還有很多事情我們並沒有辦法解釋,很多人在首次接觸的環境中都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疑惑自己以前是不是親身經歷過科學家分析稱?
  • 南極曾經有熱帶雨林,科學家挖出9千萬年前植物
    據研究人員探勘,在南極冰層下發現了保存相當好的花粉、孢子甚至植物根系,且種類高達65種,也發現了首例開花植物存在的證據。雖然此前就有猜測,南極有過熱帶雨林,此前也已出土了不少恐龍化石,顯示出生物活動,但這可能是最直接的證明。
  • 植物思維:人類與植物或許並無本質差別
    英國倫敦卡姆登藝術中心(Camden Arts Centre)也將原定於世界地球日舉辦的線下展覽「植物思維:藝術、神秘主義和宇宙之樹」改為線上展。從全球化到民粹主義,從神聖的政治宣言到值得懷疑的競選口號,從紙媒的衰落到日活過億的網絡直播等,從未有哪個時代的人類和今天一樣,在如此短的時間之內,集中經歷時代的劇烈變革。> 《自然的藝術形式》(Artforms of Nature),版畫而與之完全相反的是「自然世界」,擁有並固守著和人類世界完全不同的時間模式。地球誕生於46億年前,當時的大氣裡沒有氧氣。
  • 植物與動物學:地衣比科學家想像的年輕
    由於它們可以在裸露的巖石上生長,因此科學家認為地衣是最早從水中進入土地,改變地球大氣層並為現代植物鋪平道路的一些生物。地球生物學的一項新研究通過深入研究形成地衣的藻類和真菌的DNA,並顯示了地衣可能在植物生長數百萬年後才得以改變。
  • 思維簡史:科學家的核心價值觀
    世人公認科學是第一偉大的力量,科學家的社會形象特別好,他們有時候會受到明星一樣的追捧。有時候人們把科學家當明星崇拜,就好像球迷談論梅西昨天晚上的進球一樣談論科學家的豐功偉績,仿佛與有榮焉。有時候我們把科學家的事跡當文藝八卦,像流行美劇《生活大爆炸》那樣,認為這是一群有點怪異但是又很可愛的人。科學可以是一個很酷的姿態,可以是一種範兒。
  • 地質學家認為,石油是生物屍體變成,古代有那麼多生物屍體嗎?
    正是基於石油中的有機成分,因此各種成油說都必須有有機物的參與。現在石油的成油說主要有兩種理論。第一種就是「古生物成油說」,認為石油是由於遠古時期生物屍體沉積,經過漫長的地質演化,在加熱和壓力下形成的;第二種是非生物成油理論,認為地殼中本來就有許多碳元素,以碳氫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地殼深處的碳氫化合物比水輕,會沿著地縫向上滲透,就成為現在的石油。
  • 有科學家指出: 時間並不存在, 人類都被記憶欺騙了, 對此你有什麼感想?
    而對於有生命體徵的人或物,他的經歷 存在與消亡就產生了時間。世間萬物包括時間空間卻又是我們思維體系對本體以外的投放。如果我們的思維能夠跳出思維體系之外再看我們的思維體系時 可能會出現無數種結果。也許真的可能像《黑客帝國》中講述的我們思維體系只不過是一組組的編碼。這時思維本體都是虛無,那思維所投放的一切也都是虛無,包括時間空間。
  • 心理學:你知道一個人擁有批判性思維的體驗嗎?這種思維你有嗎?
    學習心理學最大的好處之一在於,不僅能了解大腦運作的一般知識,還可以運用批判性思維來思考問題。批判性思維是一種基於充分的理性和客觀事實而進行理論評估與客觀評價的能力與意願,它不為感性和無事實根據的傳聞所左右。
  • 植物有意識嗎?兔兔那麼可愛,蘿蔔白菜就不可愛了嗎?
    動物:以有機物為食物來源,有感覺,能自主運動或活動的稱為動物;植物:自養生物,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細胞有細胞壁和細胞核。在人類還沒有發現微生物沒有細胞級的研究之前,很多菌類(真菌界)通常被我們劃分到植物界。
  • 心理科普:為什麼會突然對某一場景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我以前有讀過這本書嗎?這便是似曾相識感。 科學家對「似曾相識」有很多說法,前生的記憶、二次反射、半腦活動超前於另半腦、時空交錯.......它是真實存在的,有科學解釋的東西,不屬於靈異事件。 心理學揭秘:為什麼會突然對某一場景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 郎讀:植物究竟能否看到你?
    歷史上擁有這些好奇心的傢伙很多成為出色的植物學家,為人類知識體系的豐富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植物學常識,看起來非常簡單。但是得到那個結論,背後所蘊含的過程與智慧是大部分人所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