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家認為,植物沒有感覺,也沒有意識

2020-12-03 超有範兒小樣吧

林肯·泰茲(Lincoln Taiz)很生氣。在過去的十年左右的時間裡,這位退休的植物生物學家越來越沮喪地注視著「植物神經生物學」領域的興起。

有爭議的領域,其中首次亮相於2006年的文章趨勢植物科學,是基於這樣的理念,植物-不具備的大腦-在類似複雜的動物神經系統的方式,但是處理的信息。這種想法意味著植物可能會感到幸福,悲傷或痛苦,做出有意識的決定,甚至擁有意識。泰茲(Taiz)和同事在8月1日《植物科學趨勢》(Trends in Plant Science)中的一篇評論文章中寫道,但這樣做的機會「實際上是零」 。

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的塔伊茲說:「植物中沒有比動物大腦複雜得多的東西了。」 「沒有。我是植物生物學家。我愛植物」-不是因為植物像人一樣思考,而是因為「他們如何生活植物」。

一些植物具有複雜的行為能力。受傷的葉子可以向植物的其他部分發出警告信號,有害的化學物質可以阻止被捕食的食肉動物。一些植物甚至可能具有短期記憶的版本:金星捕蠅器的昆蟲籠子裡布滿微小的感應毛髮,就可以數出一隻臭蟲發出的觸摸(SN在線:1/24/16)。泰茲認為,植物用與動物神經系統非常不同的設備執行這些壯舉,不需要大腦。

他和他的同事指出,在一些研究中,方法上存在缺陷,聲稱植物具有類似於大腦的指揮中心,類似動物的神經細胞和振蕩的電力模式,讓人聯想到動物大腦的活動。但是除了關於如何進行這些研究的辯論之外,Taiz的團隊還認為,從進化的角度來看,植物意識甚至沒有任何意義。

科學新聞》最新文章的標題和摘要(星期二和星期四)

泰茲說,先進的動物大腦的進化部分是為了幫助有機體吃一頓飯並避免成為一頓飯。但是植物植根於地面,依靠陽光來獲取能量,一種久坐的生活方式,不需要快速思考或超越掠食者-或耗費能量的神經系統即可實現這種行為。

「意識對植物有什麼用?」 Taiz問。增強意識所需的能量會太昂貴,而這種意識所帶來的收益太小。泰茲說,如果一家工廠在面臨威脅時感到煩躁和痛苦,那將浪費大量能源,以至於該威脅別無所求。

想像一場森林大火。泰茲說:「甚至不認為植物會變得有知覺,有意識地意識到植物被燒成灰燼,看著它們的樹苗死在他們面前的想法,這實在令人無法忍受。」 令人恐懼的情景說明「植物要有意識實際上要付出多少代價」。

此外,植物還有很多事情要做,而不必保持意識。泰茲指出,植物在陽光,二氧化碳和水的作用下,會合成維持地球上大部分生命的化合物。「還不夠嗎?」

相關焦點

  • 植物是沒有感覺的
    而且在它倒向地面的時候,也沒有任何的恐懼、憤怒、釋然或是悲傷。科學家近期在一篇觀點文章中指出,樹木,以及所有植物,都是沒有任何感覺的,因為意識、情感和認知是動物獨有的特徵。植物有著一些意識的觀點首先在21世紀初出現;人們發現某些方面的植物行為可以和動物的智力相媲美,「植物神經生物學」這個術語便是圍繞這一概念而被創造出的。
  • 再也不用擔心花草悲傷了,最新研究表明植物真的沒有意識
    北京時間7月4日消息,近幾十年來,對綠色植物化學特性的研究似乎告訴人們:植物的活力遠超想像!植物有沒有意識呢?這個問題也成為當前最熱門的科學話題之一。植物能夠感知並對聲音做出反應,可以互相交流,甚至可能具有記憶能力。
  • 植物明明沒有意識,為何能檢測出情緒?這一實驗顛覆認知!
    植物明明沒有意識,為何能檢測出情緒?這一實驗顛覆認知!人類在探索未知領域時,從未放棄過對自身的研究,從一定意義上來講,人類自身的秘密並不比宇宙中的少。起初科學家們單純的認為量子糾纏發生在同源粒子間,非同源粒子間是不可能產生量子糾纏的。植物明明沒有意識,為何能檢測出情緒?這一實驗顛覆認知!直到後來,越來越多的實驗打破原有的認知,不是最小的基本粒子,它也存在同源的東西,將不同粒子聯繫在一起又會產生什麼東西呢?科學家們為了找出答案,做了無數的實驗,其中令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巴克斯特效應實驗」。
  • 除人類之外萬物沒有意識?他用實驗顛覆認知,我們都誤解了!
    除人類之外萬物沒有意識?他用實驗顛覆認知,我們都誤解了!人類在探索很多未知領域時,沒有放棄對自身的探索。關於人類的起源,一直是一個亙古難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類身上藏著的秘密並不比宇宙少。世界萬物皆有聯繫在早期之前,民間流傳著女媧造人的傳說,很多人幼稚的認為每個人都是女媧創造的,直到達爾文進化論出現後才明白,這一切跟女媧並沒有聯繫,人類能夠進化至今都是不容易的,與一句話相互呼應,那就是萬物皆有聯繫。世間萬物都是相互制約,相互成長的,人類發展至今,能成為地球上的主人,更是來之不易。
  • 一個很酷的問題,植物沒有大腦,如何能有「意識」?
    植物是否會存在著一定的意識?現實中如果你用快進的方法看一顆植物,你可以看到它有許多活潑的動作,但是植物真的有意識嗎?植物沒有大腦,如何能有「意識」?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提出這個問題的是查爾斯·達爾文,你可曾聽過他的名字?他提出了「根腦」的觀念。
  • 植物有意識嗎?兔兔那麼可愛,蘿蔔白菜就不可愛了嗎?
    一些素食主義者是為了避免殺生而吃素的,植物和動物是如何區分開的呢?吃肉是殺生,植物也是生物,算殺生嗎?今天為大家解讀一下植物有意識嗎?動物和植物的定義與區別在還沒有生物學,人類沒有發現細胞,不認識菌類的時候,我們對生物就有簡單的區分。
  • 植物「意識」實驗,結果顛覆人類認知,幸好被證明是偽科學
    這讓巴克斯特覺得是植物洞察了自己的內心,在自己還沒有做出「燒」這個動作的時候,植物已經知道了他接下來想要做什麼。接下來巴克斯特做了所謂自認為是的小心、嚴謹的求證,他這回真的取來火柴,得出來的實驗結果據他描述是這樣的:當他準備試圖燒樹葉的時候,植物就會做出反應。當他假裝燒樹葉的時候,植物就沒有反應。
  • 科學家用實驗證明,植物也有意識,可惜人類無法用肉眼看到!
    在達爾文進化論未出現之前,人類固執的認為,每個人都是女媧創造的,才有了女媧造人的傳說。對於人類自身的秘密,並不比宇宙少。在量子理論並未完善的時候,人類單純的認為這是一個富含深意的解說,很難將其與科學聯繫在一起,隨著量子理論的逐步完善,很多超反常的現象打破人類的認知,人類終於開啟漫長的探索之路。
  • 科學家認為植物是有感覺有思維的
    看到一篇文章說;研究發現植物是有感覺的,而且是會知道疼的。有人通過把測謊儀的電極,連到了一株牛舌蘭的葉子上,然後向它根部澆水,發現測謊儀的電流計,沒有出現電阻減小的跡情況,在圖紙上顯示的是一大堆鋸齒形的圖形,這種曲線圖形,與人在高興時感情激動的曲線圖是一樣子的。於是這個人,改裝了一臺記錄測量儀,把它與植物連接在一起。
  • 人類意識之謎 ①追尋意識的起源
    事實上,近些年,一些進化生物學家通過追溯意識的起源,為回答「什麼是意識」提供了許多洞見。所以,進化生物學家只能通過比較當今還活著的動物以及追溯它們共同的祖先,來推斷意識的進化史。作為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情緒也是人類意識的一種類型,而且還是主要的一種:某物令人快慰或者使人害怕,某聲音聽起來悅耳或者吵鬧,我們的身體感覺好或壞……這類情緒通過給予我們正或者負的獎勵,來引導我們的行為——因為行為總是趨利避害的,所以它們在人類進化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有進化生物學家認為,情緒反應的出現,代表著意識的萌芽。那麼,哪些動物具有這種能力呢?
  • 當人體沒有知覺時,為何很多人稱意識離開了身體,科學解釋來了
    趣味探索訊 意識是什麼,意識是一個無法用實物來形容的抽象名詞,它既存在於動物體內,也存在於植物體內,尤其是聰明人類,比其它動物和植物有著更強烈意識。這意味著無法呼吸,此時Brom感覺到意識仿佛脫離了身體,飛向另一個世界,布羅姆(Brom)為這種從未有過的感覺而感到欣喜若狂,因為他感到意識似乎已經不在身體裡面。
  • 科學家說植物有意識,它會記得曾被我們撫摸過嗎?
    雖然具有意識,但和我們不同,它沒有語義記憶和情境記憶,無法擁有理智意識和自知意識,簡而言之,它們不會思考問題,也不會對自己為什麼活著苦惱。智力這種生物特徵不僅在人類身上出現,在我們遠古的共同祖先身上,其實都有著類似的基因。查爾斯·達爾文認為,它就像一種低等動物的腦一樣活動著。
  • 植物也有意識嗎
    植物也有意識嗎字裡行間最近讀到了朋友圈中的一條熱門推送,標題是「那盆被欺負30天的植物,被罵死了……」。文章講的是,有人在阿聯宜家挑選了兩株長得差不多的盆栽,套上透明罩子,放在校園裡。就這樣持續進行了30天後,最後的實驗結果可以說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左邊那株被語言攻擊了30天的植物,活生生給罵枯了;而右邊那株每天被誇獎的,則長得好好的。這個實驗本義是為了證明「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傷害有多麼大。但就實驗本身來說,卻表明了植物似乎也是有意識的,能夠聽懂人類的語言。事實究竟如何呢?
  • 植物能學習嗎?科學家:它們沒有神經系統
    新華社北京1月16日新媒體專電 澳媒稱,科學人員發現,植物雖然沒有大腦,但植物會發聲交流並可以像動物一樣通過關聯來「學習」。據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網站1月11日報導,西澳大利亞大學植物生物學家莫妮卡·加利亞諾副教授2016年發表在英國《科學報告》雜誌上的最著名的實驗聲稱,植物可以像動物一樣通過關聯來「學習」。她的團隊在一個兩頭開口的管子裡放置了一顆豌豆苗。在三天內,他們通過一個開口向裡吹風,並讓(植物生長所需的)光線從同一個開口中射入。
  • 植物,到底有沒有思維意識?這種蘭花,竟會去欺騙動物的「感情」
    筆者的腦海中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植物,到底有沒有思維意識?」因為越是深入地了解植物,就會發現有些植物的行為實在超出你的現象。比如今天要介紹的這種植物,是一種蘭花。這種蘭花,竟會去欺騙動物的「感情」!這已經算是一種策略性的行為了,植物真的有這麼聰明嗎?
  • 【感覺剝奪實驗】沒有感覺是什麼感覺?
    在這種狀態下,各種感覺器官接收不到外界的任何刺激信號,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就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病理心理現象。嚴重的感覺剝奪不僅會對心裡造成傷害,也會影響生理機能。假設你身處一個沒有光、沒有聲音的環境也感覺不到任何東西。你會有什麼感覺?對實驗結果的研究發現,豐富的、多變的環境刺激是有機體生存與發展的必要條件。
  • 透過生物學家的眼睛看世界
    他認為引起疾病的不是病原體,而是我們不完善的免疫系統。聽完他的演講,《新英格蘭醫學研究(NEJM)》的主編邀請他撰寫科學小品文專欄,每月一篇,篇幅不超過1000字,由此集結29篇短文組成本書。NEJM這本期刊大家並不陌生,高福團隊發表的引發爭議的論文就是在NEJM。
  • 人類的到底有沒有靈魂,意識和思想到底怎麼產生的
    這個世界充滿了神秘,讓人類對整個世界的未知充滿恐懼和好奇心,因此才會去探索,動物植物處於本能去保護自己,他們不會有意識和思想。人類的思想和意識讓他對所有事物產生經行想像、認知和探索。這就是人類與其它動物的不同。
  • 植物不只有意識的,還有感知能力,更甚至學習能力
    如果你用快進的方法,看一棵植物,你可以看到它有許多活潑的動作。但是植物真的有意識嗎?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首先提出這個問題的是查爾斯·達爾文。他提出了「根腦」的概念。這個觀點的意思是指植物根部的尖端就如同植物的大腦,當受到外部的刺激時就會指導植物做出反應,動一動或者做出別的動作。
  • 萬物皆有靈性:科學實驗證實植物也有「意識」
    據科技網站outerplaces.com 報導,世界上多個試驗已經證實植物有意識。捕蠅草葉上有敏感的感覺毛科技網站outerplaces.com 說,按照所謂的物理震動、化學機制等,都不能很好地解釋捕蠅草的高度選擇能力。這讓人不得不聯想捕蠅草有思維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