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鏡蛇草
眼鏡蛇草(學名:Darlingtonia californica)是瓶子草科的其中一個屬,為一種食蟲植物,主要分布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與俄勒岡州。 眼鏡蛇草是非常知名的食蟲植物品種,因酷似眼鏡蛇而得名,是許多玩家收藏的目標。
眼鏡蛇瓶子草[1] 為叢生多年生草本。其莖常沿地表匍匐分支生眼鏡蛇瓶子草 長,匍匐莖長20至80釐米。匍匐莖又可發育為獨立植株。眼鏡蛇瓶子草的根呈棕色,長10至25釐米。眼鏡蛇瓶子草的葉片具兩型。葉片呈蓮座狀分布,每個成年生長點由3至14片葉組成。種苗在2至3年內葉片均為簡單的筒狀,末端漸尖。幼葉一般長1至3釐米,呈紅綠色至紅色。之後,眼鏡蛇瓶子草的葉片轉變的成熟狀態。成熟葉片已具捕蟲功能,長20至80釐米,中空,其中下部為管狀,上部為球狀並向前膨大。葉前隆處底部有一個10至20毫米的空洞,為葉片的開口。瓶口邊緣內彎,形成類似龍蝦籠籠口的形狀。瓶口連結著一個二叉的魚尾狀附屬物。附屬物背側及瓶口周圍存在蜜腺。葉片球狀部及管狀部上端表面具大量不規則的半透明白色斑紋。葉球狀部分內表面無毛,光滑具蠟質。管狀部分下三分之一內表面具下向毛,長2至8毫米。
眼鏡蛇瓶子草的魚尾狀附屬物背側會分泌大量糖蜜,並散發出強眼鏡蛇瓶子草 烈的氣味。黃蜂及蒼蠅等昆蟲會被這種氣味吸引至瓶口。順著蜜腺爬行的昆蟲可能被引入捕蟲瓶內,而捕蟲瓶內透光的斑紋又會迷惑昆蟲,使其將這些斑紋誤認為出口而被困在捕蟲瓶內。由於捕蟲瓶蠟質的頂部及帶下向毛的中下部,昆蟲會逐漸落入捕蟲瓶基部的消化液內。之後,其屍體被消化,植株即可從中吸收分解出來的營養物。與此捕蟲機制類似的物種還有鸚鵡瓶子草(Sarracenia psittacina)、小瓶子草(Sarracenia minor)、克洛斯豬籠草(Nepenthes klossii)及馬兜鈴豬籠(N.aristolochioides
捕鼠豬籠草
捕鼠豬籠草,學名"Nepenthes attenboroughii",是一種新發現的豬籠草物種,以英國博物學者和電視主持人大衛·艾登堡的名字命名。捕鼠豬籠草外形好似一個大罐,裡面盛滿雨水、酸和酶,它們分泌的花蜜能夠引誘獵物,通常是昆蟲,偶爾也獵捕兩棲類動物。有時候,它們也會獵捕體型更大,肉更多的動物。它們不僅捕食小老鼠,大老鼠也不放過。它們的瓶狀體個頭與足球差不多,裡面經常發現巨型蜈蚣和身長達到4英寸(約合10.16 釐米)的大蜘蛛。
巨型山區豬籠草
植物界巨型山,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管葉草目,豬籠草科,豬籠草屬 ,區豬籠草學名「Nepenthes rajah」,是世界上最大的肉食植物,能夠捕食老鼠,但這種事情並不經常發生。 令人感到好奇的是,巨型山區豬籠草非常喜歡吃動物的糞便,尤其是樹鼩的糞便。如果周圍沒有足夠的昆蟲出現,它們便成為一個天然馬桶,供樹鼩使用。它們利用花蜜引誘附近的樹鼩 ,而後利用巨型瓶狀體收集糞便。科學家認為這種植物的瓶狀體已經進化成堪稱完美的樹鼩馬桶,幫助兩種物種形成一種怪異的共生關係。
茅膏菜
茅膏菜,喜歡生長在水邊溼地或溼草甸中,茅膏菜屬植物有多種顏色,其葉面密被分泌黏液的腺毛,茅膏菜花白色或帶紅色,總狀花序。多年生柔弱小草本,高6~25釐米。根球形。莖直立,纖細,單一或上部分枝。茅膏菜的形態是非常多變的,它們大多數呈茅膏菜 蓮座狀生長且不高於15釐米,一些則能直立生長到20釐米以上,有些攀爬生長的球根茅膏菜甚至能長的比人還高。茅膏菜葉片的顏色一般都為綠色,在良好的光線照射下可呈現鮮紅色或黃綠色,形狀也非常多變,例如叉葉茅膏菜的葉子分叉生長,絲葉茅膏菜的葉子成線形直立生長,最特殊的可能是澳大利亞的巨大茅膏菜了,它的形態就和樹一樣,能長到1米高,地下的球根還能長到4釐米的直徑,葉片則和許多球根茅膏菜一樣為"鈴鐺"形。
茅膏菜上面掛滿露珠,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它們是一種美麗的觀賞植物,同時也是一個可怕的昆蟲殺手。它們利用觸毛尖上的露珠引誘昆蟲,而後利用黏液捕獲昆蟲,最後分泌酶消化獵物。只需要短短15分鐘,被捕獲的昆蟲便小命嗚呼。被溶解的昆蟲屍體變成「營養湯」,隨後被葉子吸收。所有茅膏菜種群都能夠移動觸毛,向葉子中部彎曲,儘可能讓昆蟲身體接觸到更多的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