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放生斂財面臨監管空白

2020-11-27 中國新聞網

  在懷柔發現的放生貉,被送到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

  本報記者 王海燕

  近日,懷柔區發生大規模放生狐狸、貉事件。經過森林公安部門連日捕捉,截至目前,已追回狐狸和貉100餘只,其中有半數以上發現時已經死亡。

  放生變殺生,這類變了味兒的放生活動近年來在本市頻繁出現。頻繁的非法放生活動背後,是堪稱「一條龍」的放生血腥產業鏈條。大量野生動物被訂單式購買,很多在捕獵、運輸、販賣的過程中死去;養殖動物因為不適應野外環境,放生變放死的事件屢有發生。

  究竟是什麼助長了非法放生?有關部門的監管為何乏力?連日來,記者對此問題展開了調查。

  放生狐狸60多隻已慘死

  懷柔大規模放生狐狸、貉事件發生在3月底。接到村民舉報後,森林公安部門立即組織專業力量到放生地湯河口鎮開展追捕行動。截至目前已發現100多隻,其中60多隻已死亡;尚存活的40多隻被送到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救助。

  近日,記者在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看到,這40多隻僥倖存活的放生動物,體形都十分消瘦。很多狐狸身上的毛已經大面積脫落,有的還帶有明顯的被撕咬過的痕跡。

  即便有獸醫和飼養員精心照料,這些動物也不能實現100%康復。探訪當天,一隻銀灰色皮毛的狐狸蜷縮在籠舍一角,半天也沒有動彈。飼養員進籠舍添飼料時發現,這隻狐狸的四肢已經僵冷。

  據目擊者稱,這次放生事件發生在3月27日。當天,有許多人開車到湯河口鎮大黃塘村梁南溝內,放生了將近300隻狐狸和貉。眼下,森林公安部門已發現、捕回100多隻,還有200隻左右不知去向。

  九成放生活動網上組織

  這類荒謬的放生行為,在本市已不是第一次。

  究竟是什麼人在放生?「你去網上看看,組織放生的一搜一大片。」一位執法人員告訴記者,90%以上的不合理放生活動都是放生組織在網上發起的,各种放生QQ群、論壇、微信群等都是組織放生的平臺。

  昨天,記者以「北京 放生」為關鍵詞搜索,找到北京本地放生組織QQ群280多個,以組織放生為主題的微信公眾號,北京地區有10多個。

  「為老人放生;為胎寶寶放生;為學子金榜題名放生……總之您有放生需求,我們就會全力配合。」一家放生組織在微信裡如是介紹。

  某放生組織QQ群,2014年3月至今一共組織了52次放生活動。放生動物五花八門,包括松鼠、麻雀、畫眉、河蚌等20多種,多的時候有四五百隻。放生地點有昌平南口和平寺、順義漢石橋溼地、十三陵水庫、昌平虎峪等地。從發布的活動照片來看,25歲到45歲的中青年,在放生人群裡佔了絕大多數。

  借放生斂財現象普遍

  這些所謂的放生組織,真的是在幫助人結善緣、積功德嗎?「很多其實是在藉機斂財。」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執法監察大隊隊長孔令水介紹。

  記者進入多個放生QQ群,發現這種藉機斂財的行為普遍存在。某QQ群相冊公布了幾份「救助大蛇」的募資清單,好心的信徒們多的掏四五千元,少的掏一二百元,單次募集資金7萬元到13萬元不等。而所謂的大蛇,很多是從養殖場成批購買來的,不可能價值數萬元。

  放生動物被循環利用的鬧劇也屢屢發生。記者曾在朝陽元大都遺址公園目擊過一次放生行為。數十人將買來的鯉魚、草魚倒入河道,同時有人在邊上念念有詞。放生活動完畢後,大撥人群散去,有三五個人拿出網兜緊趕撈魚,剛剛在河裡自由了沒幾分鐘的放生魚又重新回到放生桶裡。

  不合理放生面臨監管空白

  按照有關規定,放生陸生動物必須報園林綠化部門審批同意,放生水生動物須報水務部門審批同意。但據記者了解,每年向兩部門報批放生活動的民間組織寥寥無幾。

  頻繁的非法放生活動,催生了「一條龍」的放生產業鏈條。喜鵲、麻雀、相思鳥等野生動物被明碼標價,價格從幾元到數百元不等。放生組織下訂單給商戶,商戶找人上山捕獵,然後將捕獵到的動物販賣給放生組織。放生組織最後以行善的名義募資,將這些動物再放歸野外,這已是不少放生組織者心照不宣的秘密。

  由於我國在放生方面尚存法律空白,執法上相當被動。孔令水建議,在健全相關法律的基礎上,應調動公安、網監力量,對線上組織非法放生行為進行嚴厲打擊。

相關焦點

  • 從「食人鯧」看「非法放生」之憂
    近日,位於珠江流域上遊的廣西柳州柳江內,一起「食人鯧」傷人事件引發了公眾對外來物種和「非法放生」的強烈關注。專家指出,本次柳江傷人的食人鯧,很可能是經走私入境後,被「非法放生」到柳江所致。
  • 以「放生」為名賣野生鳥 成都一鳥市被查(組圖)
    市場的需求催生了這個新型產業鏈條,而不少商家把野鳥混在正規售賣的觀賞鳥中售賣,這也加劇了鳥市在監管禁售野鳥的難度。  鳥市老闆:放生鳥大多是受傷鳥,不養就不能活  黃田壩鳥市一位管理人員代表各鳥鋪老闆出席座談,他說市場上的野鳥大多數是農民送來的受傷鳥,要麼被風吹下來了,要麼是中老年人送來交換的鳥,「如果人不養著,它們就不能活。」
  • 鷹獵愛好者非法收購蒼鷹 東海警方解救放生
    昨日日,東海警方會同相關部門成功將犯罪嫌疑人李甲等三人非法收購而來的4隻蒼鷹放生。  因「愛」誤入歧途  眾所周知,蒼鷹是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然而,有一些野生動物愛好者打著「愛」的旗號非法獵捕、收購蒼鷹在家中飼養,以滿足個人喜好,李甲便是其中的一名。石榴鎮李甲平時沒什麼愛好,唯一的愛好就是養鷹。
  • 加劇外來物種入侵 從"食人鯧"看"非法放生"之憂
    近日,位於珠江流域上遊的廣西柳州柳江內,一起「食人鯧」傷人事件引發了公眾對外來物種和「非法放生」的強烈關注。專家指出,本次柳江傷人的食人鯧,很可能是經走私入境後,被「非法放生」到柳江所致。    3「非法放生」加劇外來物種入侵     幾乎每一個「適合放生的日子」,北京的一些河湖邊、山野裡,都有些市民在放生。這些人釋放到自然界中的動物中,有不少就是原本完全不在當地生活的「外來物種」。這樣的放生不僅僅引發了大量動物的死亡,導致了當地公眾的恐慌,而且會觸發當地生態系統出現不可預料的生態危機。
  • 挪用公款購買理財產品,看這些斂財花招
    「把權力當作斂財工具,將公款視為生財之道」,寥寥數字卻引起了廣泛關注。違規公款購買菸酒,違規公款宴請私客,違規公款裝修住所,甚至違規公款墊付黨費……記者梳理發現,小到違規公款消費、公款旅遊、公款吃喝,大到貪汙、挪用公款,一些黨員幹部和公職人員把黨紀國法拋到腦後,一心只想著「錢生錢」。
  • 廣州現2米長緬甸蟒死屍 疑因非法放生致死
    專家:或因非法放生致死  「據我所知,緬甸蟒是第一次在生物島出現,該島沒有適合緬甸蟒生存的環境,那這條拋屍江邊的緬甸蟒是如何抵達生物島?」帶著疑問,張亮前往生物島調查。  張亮介紹,緬甸蟒是亞洲地區的本土品種,多居於山地裡。在一些接近水源的地方較容易接觸到它們,有時也會出沒於樹木上。
  • 中國影子銀行首迎官方定義,銀保監會:不留監管空白和盲區
    下一步,將建立和完善對影子銀行的持續監管體系,把所有影子銀行活動納入監管,不留監管空白和盲區。《報告》同時還全面系統梳理影子銀行規模、風險及三年治理情況及監管方向。在拆解非法金融集團方面加強非金融企業投資金融機構監管,強化穿透監管,嚴格股東資質,嚴查股權代持,要求金融集團內部金融業務與非金融業務必須嚴格風險隔離。
  • 野生動物保護執法力量有弱化趨勢 面臨「三難」問題
    2016年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法時對於野生動物利用進行了規範與嚴格監管,對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管理,原則上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出臺地方性法規確定管理措施。今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出臺,進一步對禁食野生動物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
  • 男子緩刑期非法養殖野生動物被查 25隻黃麂集體放生
    2月25日,浙江開化縣森林公安局查處一起非法養殖野生動物案件,並將25隻黃麂就地放生。
  • 多名落馬官員靠打牌斂財,有官員稱「贏錢的感覺真是其樂無窮」
    網絡配圖日前,湖南省紀委監委通報了湖南省常德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石門縣委原書記譚本仲被雙開的消息,其中提到譚本仲違反廉潔紀律,以打牌的方式大肆斂財,引起關注。據了解,譚本仲長期與私營企業主以打牌的名義「聚會」,實則藉機大肆撈錢。
  • 揭秘「異寵」幌子下的非法野生動物交易
    一名賣家向記者透露,從國外引進珍稀野生動物繁殖種,在國內無證非法繁殖售賣,成為不法分子們「一本萬利」的生意經。記者從浙江警方了解到,部分屬於保護類野生動物的變色龍品種生長期短、繁殖量大,一隻該種變色龍一年就可讓賣家賺上萬元。有不法分子通過貼吧、微信群、QQ群結識買家賣家,並從中學會養殖技術。他們一面非法出售無證繁殖的「異寵」,一面還為其他賣家做線上代理,賺取差價。
  • 「水中大熊貓」遭非法捕獵死亡!20年經驗老漁夫將面臨刑罰
    原標題:「水中大熊貓」遭非法捕獵死亡!20年經驗老漁夫將面臨刑罰  8月7日13時左右,上海市公安局崇明分局陳家鎮派出所接到崇明區漁政管理檢查站移交稱,當日3時15分許,漁政執法人員在陳家鎮奚家港西岸巡邏時,從停靠在閘門口的一艘拖網船上查獲一條鱘魚疑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遂移交派出所進一步處理。  警方迅速處警。
  • 集市買到紅腹錦雞 張家界小夥不忍吃掉將其放生
    集市買到紅腹錦雞 張家界小夥不忍吃掉將其放生 來源:紅網 作者:何穎 編輯:劉飛越 2015-04-01 16:43:12
  • 未來中國金融監管面臨挑戰
    從報告的內容來看,央行認為金融系統將面臨三大任務,即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央行提出了針對性的金融貨幣政策的三個方向:堅持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據此可以認為,未來金融系統將面臨全面的系統性監管的加強,整體的金融監管邊界和內容都得到了進一步的明確。
  • ...黑龍江:6部門聯合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及非法交易野生動物行為
    近日小編獲悉,從今年11月到2021年2月底,黑龍江省林草、市場監管、農業農村、公安、網信和郵政等6部門將開展聯合依法嚴厲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及非法交易野生動物執法行動。
  • 一些學術期刊斂財亂象的背後
    正式期刊為了斂財也出假刊  學校合併了,主管單位、主辦單位都不存在了,但學報還在繼續出版,這種情況並非個案。記者發現,除《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外,《新疆石油教育學院學報》也是一例。  「自2008年休刊至今,編輯部發現有不法公司和個人盜用《新疆石油教育學院學報》名義,非法出版《新疆石油教育學院學報》並從中謀取大量不正當利益,」2010年12月出現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聞出版局官網上的一份「嚴正聲明」稱,「自2008年1月起,凡是以《新疆石油教育學院學報》名義出版發行的刊物均為非法刊物」。  出假刊的目的無非是為了斂財。
  • 安徽蒙城縣原縣委書記孫孔文賣官斂財被判11年
    安徽蒙城縣原縣委書記孫孔文賣官斂財被判11年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新華網合肥10月7日電 安徽省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日前對蒙城縣原縣委書記孫孔文非法斂財案作出宣判
  • 非法捕撈曝光後打電話「平事」,是誰扯大了監管漏洞?
    休漁期非法捕撈,並非什麼鮮見的違法違規行為,只要網絡檢索一下就會發現,靠近海域的地方經常有這樣的劣跡被曝光。按理來說,休漁期非法捕撈不是非常難防難治的隱蔽行為,尤其是上千噸的運輸船,目標非常顯眼,只要監管部門稍微認真一點,不難及時發現動靜。顯然,山東榮成有關部門的執法並非「不能」,而是「不為」。
  • 接近監管人士:只要涉及提供非法交易通道 「出海」同樣追責
    對此情況,一接近監管人士告訴記者,不管公司主體設在國內還是國外,只要涉及為國內消費者提供非法交易通道的行為,均要被嚴懲。此外,配合支持國內虛擬代幣交易的任何附屬行為同樣違法,均要打擊。8家「涉幣」企業被約談一則關於召開虛擬代幣非法活動專項整治會議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文件引發業內關注。
  • 起底「心靈法門」:手握300萬信徒 靠法會每年斂財數億
    該判決書顯示,被告人劉輝(化名)等4人違反國家出版物管理規定,共同出版、印刷、發行「心靈法門」非法出版物,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其行為均已構成非法經營罪,且系共同犯罪。劉輝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處罰人民幣30000元。在這之前,被告人劉輝曾是令人羨慕的「銀行高管」,身邊人很難把這位高管與「心靈法門信徒」聯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