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放生」為名賣野生鳥 成都一鳥市被查(組圖)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4月13日,成都黃田壩花鳥市場,警方將查收的本地野生成年暗綠繡眼鳥現場放生。

  警方呼籲:市民不要購買野生鳥類,盲目放生危害生態環境

  每年三四月是野生鳥類繁殖的關鍵時刻,然而也是各家野鳥販子蠢蠢欲動之時。

  近日,有微博網帖舉報稱「成都黃田壩鳥市囤積幾萬隻野鳥,救鳥無望的人只有通過買賣放生!」

  針對網絡反映的販賣野生鳥類的情況,13日上午10點,四川省森林公安局、成都市林業和園林管理局、成都市森林公安局,對成都黃田壩鳥市進行聯合檢查。

  當場查收近600隻野生鳥類,包括暗綠繡眼鳥、紅尾水鴝、喜鵲、白頭鵯等。現場放飛本地成年鳥,而幼鳥、省外的鳥類暫時由鳥市市場管理方保管,等鳥兒長大後再適時放生。

  等待出售的野生幼鳥。

  A

  現場執法突查鳥市,查獲受保護野生鳥類

  近日,有微博舉報稱「成都黃田壩鳥市囤積幾萬隻野鳥。」12日下午,四川省森林公安刑偵治安處先在黃田壩鳥市進行了暗訪。

  警方暗訪發現,整個市場主要以出售馴養的畫眉鳥為主,但仍有相思鳥、白頭鵯等體形較小的野生鳥類。「這和網上說的幾萬隻野鳥有出入。我們想周三恰逢趕集,可能會有更多野鳥出來。」該處處長姚宏波說。

  4月13日,星期三,這是成都黃田壩鳥市趕集的日子,再加上三四月是野生鳥類繁殖的關鍵時刻,市場的人流量比平常更多了一些。超過30家售鳥商鋪開門營業,來逛集市的大多數是中老年人,各自拎個鳥籠穿梭其間。

  當天上午10點,華西都市報記者跟隨警方一道,對黃田壩市場中非法銷售野生鳥類進行聯合調查執法。警方十幾人挨著商鋪檢查,一旦發現現場有未經馴養許可的野生鳥類,就立即查收。

  執法過程中,一位店老闆稱售賣合法,並拿出一份《關於成都市青羊鳥市申請經營利用人工養殖野生動物的批覆》,文中稱同意其銷售從合法養殖單位購進的畫眉、八哥、鷯哥等人工養殖的野生動物。

  但實際上,該店鋪所販賣的鳥類遠超出其執照允許範圍,「這個是暗綠繡眼鳥,這個是相思鳥,都不在文件上允許售賣範圍內。」警方現場將裝有禁售鳥類的鳥籠收走。

  野生鳥在籠子裡上躥下跳。

  價格便宜,「多會被人買去放生」

  當日上午,執法人員一共搜查出4間違法違規的鳥鋪,查收共計近600隻野生鳥類,包括暗綠繡眼鳥、紅尾水鴝、喜鵲、白頭鵯、白頸鴉、紅嘴相思鳥等。一位鳥鋪老闆告訴記者,鳥兒是從農民那收購的,「相思鳥收1元一隻,賣3元一隻。」

  經過一上午的調查,超過10個長方形鳥箱放在手拖車上,重疊起來比人還高。

  紅嘴巴、綠羽毛,小腦袋靈活地轉動,相思鳥們擁擠在一起,在鳥箱中上躥下跳。記者在現場發現,幾乎每一個鳥箱中都躺著至少一隻死去的鳥。

  「那隻鳥已經死了。」愛鳥人士關先生也參與了當天行動,他說這些便宜的小鳥,大多數會被人買去「放生」,價格低廉、數量巨大,放生時看起來很壯觀。「但是這些鳥都是從野外抓捕回來的,更多的鳥會在捕捉、運輸、儲存乃至放生的諸環節中死去。」他說。

  最後,執法人員將十幾箱鳥送到了附近一塊菜地旁,統一放歸自然。

  在鳥籠打開的一瞬間,鳥兒像箭一樣地衝出籠子,飛向天空。有的停留在樹上,有的直接飛得更高更遠,也有的揮動了幾下翅膀,卻一直無法飛翔。

  「它已經飛不起來了。」關先生說,鳥兒一是太幼小就被賣入市場,重回自然無法自食其力,二是人工餵養的舒適環境,已經讓它喪失了獨自捕食和生存的能力。

  被查收的白頸鴉。

  B

  多方觀點販鳥商家激辯愛鳥人士

  鳥兒到底能不能賣?

  不知從何時起,現場放生鳥類、魚類成了不少現場活動的最後一個「流行節目」,主持人一聲令下,從市場買來的「放生鳥」、「放生魚」自由奔赴自然,周圍一圈人拍手叫好,一條「放生產業鏈」也由此慢慢形成。

  一方面是愛鳥和環保人士的指責,另一方確實存在可以在市場經營的鳥類。在13日上午的聯合執法之後,緊接著林業森警、市場方、第三方協會開始展開座談。座談會上,雙方進行了激烈爭辯。

  愛鳥環保人士:放生鳥大多野外捕捉,不應買賣

  愛鳥和環保人士認為,鳥類就應該屬於大自然,並不應該被人工飼養。更有人願意花錢從鳥市買來鳥兒放歸自然,這些「放生鳥」大多則是從野外捕捉回來的。有研究稱每放生一隻鳥,就會有20隻鳥在捕捉、運輸、儲存乃至放生的諸環節中死去。市場的需求催生了這個新型產業鏈條,而不少商家把野鳥混在正規售賣的觀賞鳥中售賣,這也加劇了鳥市在監管禁售野鳥的難度。

  鳥市老闆:放生鳥大多是受傷鳥,不養就不能活

  黃田壩鳥市一位管理人員代表各鳥鋪老闆出席座談,他說市場上的野鳥大多數是農民送來的受傷鳥,要麼被風吹下來了,要麼是中老年人送來交換的鳥,「如果人不養著,它們就不能活。」他說自己也反對大批量賣野鳥,「但是從樹上掉下來的三五個,還是可以養吧。」他說,「放生鳥」有市場需要,這些撿回來的鳥經過人工養好再賣出去放生,也可以支持一部分人在鳥市就業。

  監管部門呼籲:市民儘可能不要買鳥,不要形成產業鏈

  一方面是市場需求,一方面是對鳥類的傷害,四川省和成都市兩級森林公安作為其中的執法部門,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四川省森林公安局刑偵治安處處長姚宏波說,真正的管理就是常態化,而不是突擊性檢查。他建議市場管理方可以在每家店鋪門口貼出牌子,標明林業部門允許經營的鳥類品種,除此之外一概不準銷售。

  除此之外,對於市場方提到「有大爺大媽提著野生鳥來賣的」,可以登記備案。並且對於總是銷售違規鳥類的商家記錄在案,嚴重的次年就通不過審批,不準再經營了。

  成都市森林公安局相關負責人說,管理好鳥類市場需經過多方努力。對鳥鋪老闆來說,要遵紀守法,不收購和販賣野生鳥類。對市場管理方來說,要加大對經營戶的宣傳教育,嚴格管理和控制違規行為。林業職能部門要加強監管,執法者也要對此加大巡查和打擊力度。他說,「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我們呼籲,請大家不要為了放生而放生。尊重自然本身,也是尊重我們自己。」

  13日,警方在黃田壩鳥市查獲近600隻野生鳥類。

  C

  新聞觀察

  放生還是殺生?

  非法獵捕野生動物或構成犯罪

  近日,北京懷柔、安徽黃山驚現大規模放生狐狸事件,引發公眾關注。一方面,那些人工飼養的狐狸,根本沒有野外生存能力;另一方面,放生的狐狸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危害。而成都黃田壩鳥市那些以「放生」為名而出售的鳥類,也面臨著同樣的情況。業內人士認為,盲目放生無異於殺生,相關法律空白亟待填補,引導公眾科學放生。

  因此,根據成都市林業部門規定,按照經營批准的人工馴養繁殖野生動物種類,比如畫眉、八哥、鷯哥等,其他未經批准的,則禁止在市場流通。

  放生鳥類,誰在獲利?

  人們買鳥來放生,表面上看來是鼓勵鳥類回歸大自然,而事實上這也催生著捕鳥行業,產生了「放生鳥」販賣利益鏈條。

  相關環保人士透露,其實市面上的放生鳥大多數都屬於野生鳥類,從野外通過鳥網等違法手段獲得,在捕捉、運輸、儲存乃至放生期間,不斷會有鳥兒死去。有環保人士提出,「放生」事實上卻是「殺生」行為。

  在整個產業鏈條中,一部分人心理得到安慰,一部分人從中賺取利益,而最終受罪的還是鳥兒。

  「三有動物」,捕售違法

  記者查詢相關資料了解到,根據國家林業局頒布的《野生動物保護法》,「三有動物」即:有益,有重要經濟價值,有科學研究價值。

  目前,1700多種「三有動物」進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其中,獸類88種;鳥類707種;兩棲類291種;爬行類395種;昆蟲類120屬所有種和另外110種。

  此前就有相關媒體報導,有市民私自捕屬於國家「三有」陸生野生動物的壁虎獲刑。同時河南市民逮87隻癩蛤蟆被拘役3個月,因為癩蛤蟆同樣屬於「三有動物」,受法律保護。

  森林公安指出,據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實施辦法規定,每年三至七月為全省禁獵期,其間違反規定非法獵捕「三有」野生動物,一隻就構成非法狩獵罪。同時,根據最新法規,收購非法狩獵的「三有」野生動物50隻以上的,則構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此外,在非禁獵區和禁獵期私自捕抓「三有動物」的,公安機關根據具體情況對其進行行政處罰或教育。華西都市報記者 何艾琳攝影呂甲

相關焦點

  • 有人鳥市上賣烏鴉
    實習記者閆雅萌攝影王建一城市快報昨日下午,市民陳先生給本報熱線打來電話,稱在河北區金鋼橋附近一鳥市內,一商販竟當街賣起了野生烏鴉,現在這3隻被關在籠中的烏鴉已被他買下並準備放生。  據陳先生介紹,該鳥市內大概有十幾家商販,每家都有上百隻鳥出售,鳥的種類繁多。「我非常喜歡養鳥,今天本想買幾隻回家,沒想卻看到有人在這齣售烏鴉。
  • 瀋陽:萬柳塘鳥市仍有人賣珍稀鳥(圖)
    本組圖片由華商晨報掌中瀋陽客戶端主任記者王齊波攝  黃眉鵐、黃胸鵐、黑頭蠟嘴雀、黑尾蠟嘴雀、雲雀……100多隻省重點保護野生鳥,被困在萬柳塘鳥市的鳥籠中,擺在非法鳥市上販賣。  年輕女子所賣野生鳥數量達60隻,已刑事立案。  昨日,瀋陽市林業局野保站聯合市森林公安局開展打擊非法鳥類經營市場專項行動。瀋陽市將在今年春秋兩季共開展為期四個月的專項行動,在解救鳥類的同時,震懾非法捕鳥、販鳥者。
  • 無辜的小鳥 羽翼未長連窩被端 現身鳥市待價而沽
    見圍觀者越來越多,賣鳥的小夥子笑了。據他介紹,這鳥叫黃騰,從樹上掏下來才10多天。目前鳥還很小,需要花時間和精力餵養,4隻共30元。如果餵養得好,稍微長大一點的黃騰能賣到100多元一隻。「棕背伯勞,50元一隻!」另一名小夥子叫賣著,小鳥被裝在盒子裡的鳥窩裡,光滑的身體還沒長毛。小夥子稱,鳥跑到他家築巢,近日風急雨大鳥巢掉落在地,他不得已才拿到鳥市上來賣。說完,小夥子切了塊肉送到小鳥嘴裡。
  • 野生鳥「黑市」藏身景區 不少鳥翅膀被剪掉
    22日上午8時許,攤主在執法人員的要求下,將「三有」野生鳥類放生。見習記者 李陽 攝為求積德,不少人買鳥放生,也有人買來玩或者食用,並不以此為過。但有買就有賣,對鳥的需求致使一些不法分子去捕獲並售賣野生鳥。
  • 未來一個月 成都禁售賣畫眉、八哥、鷯哥等三種鳥
    昨日,成都晚報記者從市林業和園林管理局獲悉,今日起至未來一個月,我市將禁止售賣畫眉、八哥、鷯哥等三種鳥類。9月1日後,鳥市商家引進和銷售畫眉、八哥和鷯哥,需確保能溯源人工繁殖種群,才可申請經營許可批准。
  • 野生鳥「黑市」藏身景區 不少鳥翅膀被剪掉(圖)
    見習記者 李陽 攝  為求積德,不少人買鳥放生,也有人買來玩或者食用,並不以此為過。但有買就有賣,對鳥的需求致使一些不法分子去捕獲並售賣野生鳥。11月22日,英雄山北側的野生鳥類非法交易正在進行。  黑布下,黃雀柳鶯等應有盡有  「這是什麼鳥?」  「黃雀。」  「有野生的嗎?想放生用。」
  • 黃喉鵐鷯哥大山雀 西倉鳥市仍有攤販非法販賣野生鳥類
    華商報訊(記者 于震 攝影 強軍)位於西安市蓮湖區廟后街附近的西倉鳥市,是目前西北地區最大的野生鳥類非法販賣集散地。4月份將迎來陝西省和西安市的愛鳥周,西倉鳥市是否還存在非法販賣野生保護鳥類的現象?昨日,華商報記者來到西倉鳥市實地探訪。  昨日正逢周末,鳥市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上午10時記者在現場看到,西倉東巷中眾多賣鳥門店生意火爆,吸引了眾多小孩和其家長駐足圍觀。這類固定的賣鳥門店所賣鳥類均為玄鳳鸚鵡、虎皮鸚鵡、文鳥等數種合法籠養鳥類。
  • 為5元錢去捕鳥!這幾位東北大爺的「鳥事」黃了
    導讀:為5元錢去捕鳥,這幾位東北大爺的「鳥事」黃了!瀋陽鳥市查獲上百隻野生鳥,捕鳥人稱「這些鳥是自己飛過來的」!12月23日,在瀋陽早市,護鳥志願者協同林業執法大隊,查獲了上百隻野生鳥類。這些鳥多為人為捕捉,然後拿來鳥市售賣。「一隻鳥能賣5元錢,鳥販子收去後可以賣到20多一隻,叫聲好聽的可以賣到30多元!」一位護鳥志願者講道,「這些鳥大都是剛剛被捉來的,適合放生的已當場放生;捕捉時間較長的,不適合放生由保護協會暫時照顧,待條件成熟後再放生。」
  • 野生鳥黑市藏英雄山鳳凰山 與執法人員躲貓貓
      齊魯晚報濟南11月23日訊(記者 李陽 王建偉) 為求積德,不少人買鳥放生,也有人買來玩或者食用,並不以此為過。但有買就有賣,對鳥的需求致使一些不法分子去捕獲並售賣野生鳥。11月22日,英雄山北側的野生鳥類非法交易正在進行。
  • 濟南鳥市一天交易上萬隻 天價鸚鵡數萬野生雀鳥幾元
    為期一周的愛鳥、護鳥活動,將持續到29日。據了解,保守估計,目前濟南鳥市一天的交易能達上萬隻。除了火爆的觀賞鳥交易外,也有野生鳥交易混雜其間。門市銷售的全部是觀賞鳥,價格分布呈現兩極化:低價以虎皮鸚鵡為代表,一隻10元到30元;高價以進口鸚鵡、百靈為代表,開價可以達到上萬元。  「我們一樓有三家賣鳥的店,規模比較大,一個店一天能賣1000到2000隻鳥。二樓有兩家,一個店一天能賣幾百隻。進貨主要在咱們省內,還有河北、內蒙古,個別也有進口的,賣家也是哪兒都有,有濟南的,也有外地的。
  • 大山雀等18隻野生保護鳥被解救
    動物保護本報訊(記者 王斌)目前正值野生候鳥過境和野生動物集群活動的活躍期,昨天,北京森林公安啟動專項行動,打擊非法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通過對豐臺區分鐘寺橋南自發市場、天驕文化城、雅園國際市場等地進行集中檢查,共收繳救助18隻野生保護鳥,抓獲一名嫌疑人。
  • 北京一樹林公開叫賣野生鳥 多為一二級保護動物
    原標題:北京一樹林公開叫賣野生鳥 多為一二級保護動物記者昨天在現場發現,這些鳥的價格在幾十元至幾百元間,其中一隻藍色小鳥叫價高達千元。記者向市森林公安反映此事,工作人員表示將到現場了解情況。  隱蔽樹林販賣野生鳥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北沙灘橋附近,看到臨時集市藏身於一片楊樹林裡,並被高高的圍牆圍了起來。樹林裡賣鴿子的、賣小鳥的、賣魚的、賣蟲的、賣古玩的攤子應有盡有。
  • 北京路邊攤兒叫賣野生鳥 價格20元至數百元不等
    昨天上午,朝陽區十裡河地鐵站附近鳥啼聲聲,數十名商販身前的鳥籠裡,黃雀、繡眼、藍靛頦、煤山雀、青頭鵐等鳥兒上下撲騰,發出哀鳴,抗議著即將被買賣的命運(如圖)。北京晨報記者發現,這些待售的鳥兒多為野生鳥,價格從20元至數百元不等。東三環輔路也因這個非法鳥市的存在而擁堵不堪。朝陽區森林公安處接到舉報後表示,將立即派人前往調查處理。
  • 西安鳥市售賣百靈鳥幼雛 鳥販自曝:多來自內蒙
    最近有熱心觀眾向我們反映,西安的一些鳥市上出現了售賣百靈鳥的販子。    按照熱心觀眾的指引,記者今天(7月19日)一大早來到西倉鳥市。順著巷子走了不遠,記者便看到了鳥類交易區。許多種類的鳥都被關在籠子裡等待出售,仔細一問,這裡面就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百靈鳥。    記者:這百靈鳥咋賣呢?    商販:這220元。    記者:保公不?
  • 兩男子賣雀鷹紅隼被留置審查
    核心提示: 不久前,本報就報導了西倉鳥市大肆出售野生保護鳥類交易活躍一事,得到大量愛鳥者的重視。昨日上午,一名愛鳥者在西倉鳥市上閒逛時,一眼就認出了街上有兩名男子帶著疑似國家二級保護鳥類的雀鷹和紅隼出現在鳥市上,隨後,愛鳥者向轄區派出所報了警。
  • 百靈、畫眉、八哥……晉州數家商戶非法售賣野生鳥
    晉州市的富強路上有數家鳥市(商戶)售賣寵物鳥,但近期華北環境前線的志願者走訪發現,有的商戶在非法售賣野生鳥類。7月21日,石家莊市森林公安局、晉州市自然資源與規劃局和華北環境前線、中動協天津護鳥志願者聯盟大鴇巡護隊一起對富強路上售賣鳥的商戶進行了檢查,並對其中一家非法售賣野生鳥類的商戶進行了查處。21日上午,聯合行動人員對富強路上多家售賣鳥的鳥市進行了檢查,檢查中發現有幾家鳥市關了門,還有的鳥市經營正常,有一家鳥市售賣的鳥類中存在野生鳥類。
  • 西南第一鳥市見證川派籠鳥文化發展
    自此,或為目前可查到的最早針對籠中鳥而的吟誦,也以此可推測,也就是說,中國籠鳥的發源,很可能是在1800多年前的三國時期。從清代以降,籠鳥文化日漸興盛,到今日,中國已經幾乎找不到一個沒有籠養鳥的城市。東南西北,時間賦予養鳥這一「閒人愛好」以沉澱,現在,籠鳥文化的主流方向,可分為京派、粵派、海派,以及年輕的川派。
  • 放生「怪鳥」?還是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其實它不叫「怪鳥」「猴面鷹」是它的名字學名為草鴞或倉鴞這是它們一個多月前的乖巧模樣這是它們一個多月後的呆萌模樣經過江永縣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站工作人員精心照顧了一個多月後站長 周小林表示,「通過這次猴面鷹的放生事件,提醒廣大市民朋友,要提高野生動物保護意識,在野外遇到一些受傷的野生動物,要及時報告野生動物保護部門,切實做好野生動物保護工作。」
  • 揭秘放生利益鏈:商販一個月賣出近6000隻鳥
    像解救個野生動物園似的,快回家吧!」這條微博同樣引起網友質疑。不少網友評論稱:「這麼多物種能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的放生嗎?這樣放生外來物種有可能給當地生物圈造成毀滅的結果」。迫於壓力,博主隨後將多條微博刪除,且改了名。
  • 成都農家樂白鷺成招牌菜被查 老闆稱殺鳥為護魚苗
    何為「三有」  保護動物?  「三有」保護動物,是指有益的、有重要經濟和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為了加強對我國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以外的陸生野生動物資源的保護和管理,2000年8月1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