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甘藍開出花椰菜

2021-01-16 科學網

 

■付雷

2017年春節回家,吃到了自家種的一種菜,家裡人都叫它苤藍(苤,音「撇」;藍,讀作輕聲)。我倒是很好奇,因為以前確實沒見過,更沒吃過。仔細端詳,這種蔬菜長得就像圓的白蘿蔔,可是外皮卻沒有蘿蔔那麼光滑,切成絲雖然也是白色的,炒熟了卻跟蘿蔔味道很不同。其實,苤藍不是一種蘿蔔,而是一種甘藍。

甘藍是非常常見的蔬菜,屬於十字花科蕓薹族蕓薹屬,跟白菜、芥菜都是近親。人們經常食用的是甘藍的一個變種,叫做結球甘藍,它的葉子一層層包裹起來像一個球,所以又叫做捲心菜、圓白菜、包菜。

甘藍還有幾個變種,變化還比較大。一個變化方向就是葉子不怎麼長,把營養都集中到莖上,富含營養物質的莖膨大成球形,就是前面提到的苤藍。這跟蘿蔔可不一樣,蘿蔔地下膨大的部分是根。說到蘿蔔,不得不提的是,蘿蔔也是十字花科蕓薹族的,但是屬於蘿蔔屬。

甘藍還有一個變化方向是把營養集中到了花上,就是花椰菜,也叫作花菜、菜花或球花甘藍。人們吃的那一部分,其實是花椰菜的花序。花序可不是一朵花,而是很多花生長在一起,按照一定的規則排列形成的。人們日常食用的花菜是白色的,後來人們又選育出了黃色的、紫色的或寶塔形的彩色花椰菜。

花菜還有一個近親是綠色的,也就是西藍花,又叫做綠花菜或青花菜,是甘藍的又一個變種。西藍花的營養非常豐富,不過它最大的特點還是綠色的花球。正如我們日常所見,自然界裡大多數的花是紅色、黃色、白色等,極少有綠色的和黑色的。花的顏色主要是由色素決定的,如花青素、類胡蘿蔔素,同時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有的花在一天之內也會發生顏色變化,這就是受到了溫度、光照等因素影響的結果。像西藍花這樣綠色的花還有一些,比如綠色的蘭花、月季花、康乃馨、鬱金香等,有的是自然界本來就存在的,很多則是人工培育的。

雖然都是甘藍,捲心菜、苤藍、花椰菜和西藍花卻長相迥異,吃起來的味道也很不同。在豐富菜籃子的同時,也讓我們得到了很多美的享受。不知道是否有人會在情人節的時候送給心愛的人一束花椰菜或者西藍花,這可是不但好看,也好吃喲。

《中國科學報》 (2017-04-07 第4版 自然)

相關焦點

  • 甘藍家族:青花菜、花椰菜和尖頂椰菜
    這類蔬菜都是甘藍的變種,花梗和花朵的常態發育都已經停止,結果這些發育不全的開花組織便增生成一大叢。根據近代的遺傳學和地理學分析,青花菜似乎源於義大利,接著演變成花椰菜,到了16世紀則已經名揚歐洲。青花菜會長出多餘的花梗組織,這些組織匯聚成粗密的「芽莖」,接著又長出叢叢綠色的小花蕾。花椰菜以及長出奇特稜角的綠色變種「尖頂椰菜」,它們的花梗會無止境地成長,而花梗上未成熟的分支則會長出一團緻密的「花球」,花球發育並完全,因此纖維含量較低,加上細胞壁果膠和半纖維素含量又很高,所以可以搗出非常細緻、滑順的濃稠菜泥(整顆要是烹煮過頭,很容易變成泥糊)。
  • 花椰菜和西蘭花區別
    那麼花椰菜和西蘭花一樣嗎?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呢?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西蘭花和花椰菜都同屬十字花科甘藍類蔬菜,營養都很豐富,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纖維素、礦物質、胡蘿蔔素和維生素A等,雖然二者外觀相似,功效也相差無幾,但是還是存在細微差別的!
  • 花椰菜和青花菜一樣嗎?如何分辨、哪個抗氧化營養更好?
    花椰菜和青花菜,它們是一樣的嗎?花椰菜和青花菜都是十字花科蕓薹屬植物,但兩者是不同的蔬菜!它們皆由「甘藍」演變而成,但是青花菜則是甘藍演化成花椰菜過程的中間產物。我們吃的花椰菜是它的「花球」,而青花菜,則是食用它的「花蕾」喔!兩者含有對於抗癌有幫助的成分-硫代葡萄糖苷(glucosinolate) ,而營養、挑選上又還有什麼特色與考量呢?
  • 花椰菜如何實現高產栽培?花椰菜高產栽培管理技術,有這3大點!
    花椰菜別名菜花、花菜、花甘藍、洋花菜、球花甘藍,有白、綠兩種。綠色的叫西蘭花、青花菜,十字花科蕓薹屬,是一種全球普遍栽培的重要蔬菜之一,在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花椰菜春秋兩茬,均進行育苗栽培。那麼它的高產栽培管理技術要點,有哪些呢?跟我一起來看看吧!
  • 彩色花椰菜的「前世今生」(圖)
    【中國農業網Agronet蔬菜全知道】彩色花椰菜作為普通花椰菜的一個變種。包括紫球花椰菜、黃球花椰菜、淡綠球花椰菜等。
  • 黃曲條跳甲——為害甘藍、花椰菜、蘿蔔等蔬菜害蟲,附農藥防殺
    前言黃曲條跳甲在我國廣泛分布,以為害甘藍、花椰菜、蘿蔔、菜心等十字花科蔬菜為主,但也為害茄果類、瓜類、豆類蔬菜。成蟲、幼蟲均可為害。成蟲食葉,以幼苗期為害最嚴重,剛出土的幼苗,子葉被吃後,整株死亡,造成缺苗斷壟。在留種地主要為害花蕾和嫩莢。
  • 昆明便宜的花椰菜批發經銷商-價格
    昆明便宜的花椰菜批發經銷商-價格,萵筍採種以越冬的春萵筍留種為好,留種株品種間1000米左右。選留生長健壯,具有本品種特徵特性的植株,間拔以後,保持株行距33釐米以上見方,去掉老葉,增施肥水培土,促側枝生長。開花時適當摘除部分枝,插支柱防倒伏,花期不能缺水,花謝後減少灌水,開花後20-25天,種株葉片正常發黃,種子呈褐色或銀灰色,生白色冠毛時,及時採收。蔬菜批發網。
  • 西蘭花 VS 花椰菜|外表相似的兄弟倆,誰更優秀?
    西蘭花和花椰菜是我們餐桌上常見的蔬菜,它們其實都是甘藍的變種,熱量低且維生素、礦物質含量豐富,很多女性在減肥期間都愛吃,在日常飲食中是不錯的蔬菜選擇。乍看之下,西蘭花和花椰菜只是顏色上的差別,一個綠,一個白。
  • 世界最神奇的蔬菜之一-羅馬花椰菜
    羅馬花椰菜,俗稱青寶塔,是一種十字花科蕓薹屬甘藍種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可食用,16世紀發現於義大利。羅馬花椰菜花球表面由許多螺旋形的小花所組成,小花以花球中心為對稱軸成對排列。它的神奇在於其規則和獨特的外形,已經成為著名的分形幾何模型。
  • 西蘭花和花椰菜的區別是什麼,除了顏色,你知道區別嗎
    蔬菜西蘭花和花椰菜是我們經常吃的蔬菜,他們的顏色幾乎相似,所以我們有理由懷疑他們是同一種蔬菜,但你可能不知道西蘭花和菜花屬於甘藍蔬菜,除了西蘭花和花椰菜之外,還有捲心菜,紫甘藍,芥藍,他們都屬於同一類別的。怎麼了?你很驚訝嗎?
  • 美媒:花椰菜是今年最流行蔬菜?不,它還是配角
    參考消息網1月5日報導 美媒稱,這是美食預言家再三重複的一個信息:今年將是花椰菜稱霸的一年。今年將是這種花芽甘藍搶奪羽衣甘藍和鱷梨人氣的一年。不幸的是,對於花椰菜來說,那個地位是它無法企及的。儘管年復一年,沒完沒了的各種傳言和預測,然而它永遠都是伴娘,從來就沒當過主角新娘。
  • 種植花椰菜技術:怎樣才能促進高產,如何正確施肥?
    導語種植花椰菜技術:怎樣才能促進高產,如何正確施肥?花椰菜人們也稱它為菜花,這一種蔬菜你的品質比較鮮嫩,而且營養豐富,風味鮮美,因此人們很喜歡使用,花椰菜生長周期比較長分為7個階段,喜歡生活在較冰冷的環境中屬於耐寒的蔬菜,但耐寒力就不如甘藍,因此對溫度要求比較高,既不耐高溫乾旱也不耐霜凍,因此它的生育適溫比較狹窄,在栽培上對於環境條件的要求比較嚴格。但其實這樣也有很多人都在種植,因為它的價格較高,而且需求量也很大。
  • HR:浙江大學徐建紅課題組在甘藍轉座子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Brassica oleracea)包含多種重要經濟價值的蔬菜,如捲心菜、花椰菜、西蘭花和苤藍,擁有極為豐富的形態變異。作為蕓薹屬「U型三角」中三個重要的二倍體基本種之一,甘藍通過與白菜、黑芥的雜交,分別形成了甘藍型油菜和衣索比亞芥菜。轉座子約佔甘藍基因組的40%,是基因組進化的一個的強大驅動力。它們不僅使蕓薹屬中不同物種之間發生了不對稱進化,而且很大程度上還促使了亞基因組優勢現象的形成和維持。
  • 花椰菜適合什麼季節種植,與種植花椰菜的方法!
    花椰菜也叫菜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蔬菜之一,營養價值很高,也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它的做法也很多樣化,味道也很受大眾喜歡,種植花椰菜的方法是什麼呢?適合什麼季節種植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花椰菜適合什麼季節種植和它的種植時間吧!
  • 臺灣農業機構培育出新品紫色花椰菜
    這是12月3日拍攝的臺灣高雄鳳山園藝試驗所培育的紫色花椰菜當日,臺灣高雄鳳山園藝試驗所在臺北舉行新聞發布會,向媒體推介其新培育的紫色花椰菜。據了解,該花椰菜生長周期為55至65天,花球呈紫紅色,富含花青素及維生素A、B1、B2、C,抗氧化力強,粗纖維少,花球蕾粒細密,口感上乘。新品花椰菜預計2014年在臺灣上市。
  • 花椰菜的栽培方法,注意這一點,收穫雪白的花椰菜
    面向家庭菜園的初學者,柳葉總結了花椰菜的栽培方法。花椰菜栽培的特徵、栽培時期、栽培順序、培育方法的訣竅、容易發生的病蟲害和對策等,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到想在菜園種植花椰菜的朋友們。花椰菜栽培的特點花椰菜是「西蘭花」的改良品種,栽培方法基本相同,但關鍵是要擴大株間的距離,在外葉上生長,擴大株本身。花椰菜的花苞因為陽光照射的時候會變黃,所以用葉子覆蓋花蕾,遮光後就完全變成白色。另外,除了白色以外,還有黃色、橙色、紫色等各種顏色的品種。
  • 小小說-花椰菜和青花菜的故事
    超市裡青花菜和花椰菜被擺放在了一起,眼尖的花椰菜經過幾天的觀察分析發現,買走青花菜的大多都是一些衣著整潔,儀態端裝的白領人士,而買走它們的則是一些頭戴安全帽的農民工,或是一些每天扛著菜藍子晃悠的老年人,這樣花椰菜心裡相當的不服氣,賃什麼青花菜長得比自己難看,價格比自己貴,卻能得到這類人群的青睞
  • 不愛吃黑巧克力和花椰菜?可能是你的舌頭「吃不了苦」
    8據Medicalxpress網站報導,哥本哈根大學研究人員證實,不同人種對花椰菜、黑巧克力等食品中的苦味感受不同,中國人比丹麥人對苦味更敏感。哥本哈根大學食品科學系Wender Bredie教授介紹,每個人的舌頭上均分布了一些「小乳頭」,它可以感受不同食物的味道。
  • 彩色花椰菜,願你一試,春天的味道.
    春分前一周,櫻花開得正好,參加花友群植樹活動,順便看了一眼貴安壯觀的萬畝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