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雷
2017年春節回家,吃到了自家種的一種菜,家裡人都叫它苤藍(苤,音「撇」;藍,讀作輕聲)。我倒是很好奇,因為以前確實沒見過,更沒吃過。仔細端詳,這種蔬菜長得就像圓的白蘿蔔,可是外皮卻沒有蘿蔔那麼光滑,切成絲雖然也是白色的,炒熟了卻跟蘿蔔味道很不同。其實,苤藍不是一種蘿蔔,而是一種甘藍。
甘藍是非常常見的蔬菜,屬於十字花科蕓薹族蕓薹屬,跟白菜、芥菜都是近親。人們經常食用的是甘藍的一個變種,叫做結球甘藍,它的葉子一層層包裹起來像一個球,所以又叫做捲心菜、圓白菜、包菜。
甘藍還有幾個變種,變化還比較大。一個變化方向就是葉子不怎麼長,把營養都集中到莖上,富含營養物質的莖膨大成球形,就是前面提到的苤藍。這跟蘿蔔可不一樣,蘿蔔地下膨大的部分是根。說到蘿蔔,不得不提的是,蘿蔔也是十字花科蕓薹族的,但是屬於蘿蔔屬。
甘藍還有一個變化方向是把營養集中到了花上,就是花椰菜,也叫作花菜、菜花或球花甘藍。人們吃的那一部分,其實是花椰菜的花序。花序可不是一朵花,而是很多花生長在一起,按照一定的規則排列形成的。人們日常食用的花菜是白色的,後來人們又選育出了黃色的、紫色的或寶塔形的彩色花椰菜。
花菜還有一個近親是綠色的,也就是西藍花,又叫做綠花菜或青花菜,是甘藍的又一個變種。西藍花的營養非常豐富,不過它最大的特點還是綠色的花球。正如我們日常所見,自然界裡大多數的花是紅色、黃色、白色等,極少有綠色的和黑色的。花的顏色主要是由色素決定的,如花青素、類胡蘿蔔素,同時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有的花在一天之內也會發生顏色變化,這就是受到了溫度、光照等因素影響的結果。像西藍花這樣綠色的花還有一些,比如綠色的蘭花、月季花、康乃馨、鬱金香等,有的是自然界本來就存在的,很多則是人工培育的。
雖然都是甘藍,捲心菜、苤藍、花椰菜和西藍花卻長相迥異,吃起來的味道也很不同。在豐富菜籃子的同時,也讓我們得到了很多美的享受。不知道是否有人會在情人節的時候送給心愛的人一束花椰菜或者西藍花,這可是不但好看,也好吃喲。
《中國科學報》 (2017-04-07 第4版 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