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2002年第一次開始面向內地招生,引起了廣大考生與家長的極大關注,報名的學生十分踴躍,這也引起了香港大學對內地招生的重視。5月14日下午,港大內地招生說明會在濟南舉行,筆者就讀者關心的相關問題對前來參加諮詢的港大負責人進行了採訪。
招生程序及資格
港大實行單獨招生,不參加全國統一招生。今年港大在內地的招生計劃是250人,應屆內地高中畢業生均可申請。申請人報名時需遞交以下材料:入學申請表、身份證複印本、高中成績表複印本及報名費用。報名表除本人的名字外,其他都用英文填寫。截止報名日期為2005年5月31日。
據港大中國事務執行主任陳燕玲介紹,高考成績是港大錄取新生所參考的重要數據之一,考生高考成績應超過我省的本科一批分數線。在我省,港大去年參考的是清華的分數線。申請人還須參加由港大安排的筆試和面試,才有可能被錄取。今年成功獲錄取的學生,將先在浙江大學入讀一年的預科,然後進入港大學習。
課程內容及費用
在港大,一學年共兩個學期,每個學期有15個教學周和3個評估周。實行學分制,每個學生一般要在一個學年內選讀60個學分(即一個學期30學分),八成選修的科目在其主修學科的範疇內,其餘兩成則屬中、英文法,電腦知識,通識教育及跨學系等自選科目。
港大每年學費需七萬港幣,住宿生活費約四萬港幣。同時,學校撥款數百萬元設立獎學金。成績優異及具有多方面特長的內地學生,將每年獲得港幣五千元至十萬元不等的獎學金。今年將有60-80名內地新生受到這項榮譽。
港大幾乎所有的專業都向內地招生,只有臨床醫學除外,因為臨床醫學的學生要有一定的實習期,一般是在政府的醫院進行,而香港沒有那麼多實習空缺提供給內地學生。
語言能力是關鍵
除中文系的科目、日本研究學系的日文課程、教育學院的言語及聽覺科學課程和中文課程、法律學系的中國法律課程及中醫課程外,港大所有課程均用英語教授,功課與筆試亦採用英文。中文系的科目用廣東話或普通話教授,選修的學生必須能操流利的廣東話和普通話,並懂中文書寫。總之,語言能力對學習過程是非常重要的。
港大對內地學生進行委培也是考慮到對學生的英語要求而進行的。並且,港大在錄取時十分重視學生的高考成績,而在高考成績中最重視的就是學生的英語成績,在對考生的面試時,英語的口語也是考察的內容之一。所以,要想入讀港大並取得較好的成績,一口流利標準的英語和較高的英語成績便成為不可或缺的敲門磚。
文/董瑞雪孫春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