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環境微生物領域一些實用網站

2021-02-20 Listenlii

First published: 29 April 2019

本文是一篇指導性的短文,分享了很多資源。原文沒有分類,這裡分類簡要介紹。

Ecosystem function and microbial diversity

https://www.frontiersin.org/research-topics/1786/linking-ecosystem-function-to-microbial-diversity

這個網站匯集了一些微生物結構及其功能的文章。目前有10篇,不是很全。

Scaling laws and microbial diversity

https://www.pnas.org/content/113/21/5970

這篇文獻之前分享過,見

Preserving microbial diversity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2/6410/33

這篇觀點文章認為工業化改變了人類的飲食,從而改變了人類腸道微生物群所處的環境,進而改變了群落結構。

Microbial diversity in natural ecosystems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852739/

這是一篇綜述,討論了當前測序技術帶來的影響,及像地球微生物組計劃這樣的項目對探索地球不同生態系統中的微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fusionDB: Microbial diversity and environmental data

https://academic.oup.com/nar/article/46/D1/D535/4588109

該資料庫包含了1374種不同的細菌及其生態學和生理學的數據(生境/生態位,適宜溫度和氧氣利用)。

NCBI Taxonomy

https://www.ncbi.nlm.nih.gov/taxonomy

這個不用多說。

16S Refseq records:NCBI

https://www.ncbi.nlm.nih.gov/nuccore?term=33175%5BBioProject%5D+OR+33317%5BBioProject%5D

這個也不用多說。

BacDive database

https://bacdive.dsmz.de

微生物多樣性的資料庫,2012年推出,目前包括超過50000種細菌和古菌的分類、形態學、生理學、培養、起源和自然棲息地的信息。可由下面介紹的DSMZ進入。


Integrated microbial genomes and microbiomes

https://img.jgi.doe.gov

是支持美國能源部聯合基因組研究所(JGI)而建立的資料庫,包括微生物基因組和微生物組數據集的注釋、分析和分布。可用於自己數據的注釋和分析。

Microbial diversity: Then and now

https://learn.genetics.utah.edu/content/gsl/diversity/

網站提供有關微生物多樣性及其與環境相關性研究的簡短但有用的指南。

Earth microbiome project

http://www.earthmicrobiome.org

大名鼎鼎的地球微生物組計劃。


DSMZ: Microbial diversity

https://www.dsmz.de/bacterial-diversity.html

該網站與多個網站連接,提供與微生物多樣性、基因組、生理學和環境相關的信息。


World Federation of Culture Collections

http://gcm.wfcc.info

網站提供世界範圍內菌株的培養信息。目前包括429105種菌株;53615個種;126種培養基。涵蓋了47個國家和地區。


List of prokaryotic names

http://www.bacterio.net

該網站提供微生物菌株的分類學、分離條件和基本性質的信息。


List of biocatalysis/biodegradation organisms

http://eawag-bbd.ethz.ch/servlets/pageservlet?ptype=allmicros

網站包含生物降解活性為特徵的細菌和真菌的信息,包括降解途徑、基因和酶的信息。

Reference: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1462-2920.14625


一個環境工程專業卻做生信分析的深井冰博士,深受拖延症的困擾。想給自己一點壓力,爭取能夠不定期分享學到的生信小技能,亦或看文獻過程中的一些筆記與小收穫,記錄生活中的雜七雜八。

目前能力有限,尚不能創造知識,只是知識的搬運工。

歡迎大家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我的公眾號,若有問題也可直接加我的微信:水岸風堤(lii32703)。請備註姓名及單位,否則自動忽略。

歡迎分享,轉載請聯繫我。

零錢撒一撒,文章不愁發~

相關焦點

  • 學習CSS了解單位em和px的區別
    > 這裡引用的是Jorux的「95%的中國網站需要重寫CSS」的文章,題目有點嚇人,但是確實是現在國內網頁製作方面的一些缺陷。我一直也搞不清楚px與em之間的關係和特點,看過以後確實收穫很大。平時都是用px來定義字體,所以無法用瀏覽器字體放大的功能,而國外大多數網站都可以在IE下使用。
  • 鑑微知著,譜寫健康新篇章——MALDI-TOF在臨床微生物領域的技術...
    ,使其成功走進臨床微生物檢驗領域。基於此,儀器信息網計劃推出「MALDI-TOF在臨床微生物領域的技術應用進展」專題,以增強業界專家和質譜技術以及臨床醫學相關機構工作者之間的信息交流,同時向儀器用戶提供MALDI-TOF在臨床微生物領域更豐富的產品、技術解決方案。
  • 西安交大在基於人工智慧的微生物傳感器研究領域獲進展—新聞...
  • ...大學——環境微生物學與環境微生物結構生物學、微生物分子生態學
    出生年月: 所在院校: 南京農業大學       所在院系: 生命科學學院 職稱: 教授       招生專業: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研究領域
  • 微生物&環境領域SCI論文期刊,審稿最快1天,口碑好,認可度高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微生物&環境領域、審稿速度快、免版面費的二區期刊。影響因子3.675分,符合畢業要求,審稿最快只需要1天,業內口碑好,認可度高。最重要的是,該期刊目前正在徵稿,歡迎微生物&環境領域的小夥伴投稿哦(拉到文末看徵稿信息哦!)
  • MIT創建微流控領域開源網站
    近日,一個由麻省理工學院研究者創建的開源網站Metafluidics迅速躥紅,成為「微流控技術領域的Pinterest」 (註:Pinterest是著名圖片分享類社交網站)。此外,該網站還是微流控領域的社交平臺:所有用戶都可以登錄並提交其微流控晶片設計,並且用戶可以評論、下載網站共享的微流控設計文件並進行晶片製作或設計優化。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的David S. Kong稱,「該網站的設計初衷是為了推動微流控設計領域的創新,目前該領域的發展依然依賴於傳統的同行評議的學術模式。」
  • 環境和飲食與腸道微生物的關係
    (圖片來源:Robert Pringle)近年來,微生物領域研究發展迅速,提出了有關人類和動物體內微生物的新知識和新問題。一項新的研究通過使用DNA分析來研究飲食、環境和微生物之間的關係,對這一領域的基礎知識進行了補充。
  • 微生物領域非頂級期刊概述
    前面我已經對微生物領域頂級期刊進行了綜述(點擊了解詳情),並且也詳細介紹了常見的一些期刊信息,例如AEM、EM、MM然而,現實中我們大多數的文章達不到上述級別,有一些讀者也曾反映,能不能寫一些不是那麼難中的微生物期刊。這類期刊數目眾多,無法一一為大家解析,因此做了一個合集。本文分析了一些可以考慮投稿的期刊及其特點,並列舉了一些慎投期刊。期刊隨機排序,不一定全面,僅供參考。如果覺得本文不錯,歡迎推薦給同事和學生,記得關注公眾號奧。
  • 極端環境微生物生命特徵及環境適應機理項目取得系列成果
    「極端環境微生物生命特徵及環境適應機理」在中科院微生物所舉行年度報告會暨微生物學前沿領域研討會。研究極端環境微生物的基本生物學特點及適應機理,對於揭示生物起源的奧秘和發展的規律、闡明生物多樣性形成的機制和動力、認識生命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尤其是與地球化學變化之間的關係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同時也將大大促進極端環境微生物資源在生物技術產業中的利用。
  • 微生物鏡檢對照手冊|實用版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原生動物與細菌之間存在相互依存的功能關係,原生動物個體大,便於觀察,對於環境變化比細菌敏感,更早更容易反映環境的變化。微生物鏡檢中對原生動物的種類組成、數量、生長和變化狀況的觀察,也能反映出細菌的生長和變化情況,即間接地評價汙水處理過程和處理效果的好壞,起指導生產的作用。
  • 外星生命或與地球極端環境微生物相似
    科學家認為尋找外星人的關鍵在於對地球生命的研究,尤其是那些處於極端環境中的生物。具有智慧的外星人可能距離我們非常遙遠而無法聯繫,但一些低級的外星生物被認為是非常有可能存在於我們附近,並有望被人類所發現,目前太陽系中就有這樣的天體存在,比如木衛二、火星等。
  • 讓微生物做一些艱苦的工作,利用微生物進行太空採礦!
    愛丁堡大學英國天體生物學中心的首席研究員查爾斯·考克爾教授說說:我們正在研究三種類型的微生物,這讓我們首次比較了不同微生物在太空環境中的行為。科學家們對微重力如何影響微生物和礦物之間的相互作用知之甚少,但此前的研究表明,微生物附著在物體表面或形成生物膜的過程在太空中不同。
  • CSS26-1什麼是em單位
    瀏覽器效果如下:那麼這個 50em 究竟具體是多寬了?帶著這個疑問,我們來測試一下。我們給 類名為div2 的容器設置了一個寬度值 800px瀏覽器效果如下:這是因為:em 的具體大小是它父元素字體大小的倍數瀏覽器默認的字體大小一般為16px這裡
  • 路易興環保突破傳統微生物培養方法 有效提升微生物環境治理效率
    北極星VOCs在線訊:路易興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座落於江蘇省蘇州市自貿區工業園區內,是一家利用多種微生物進行環境治理的公司。路易興的主營業務是處理生活有機垃圾、治理汙水、修復生態系統、處理有害重金屬等方面,通過自然的方式治理汙染,並開發出一系列的相關環保產品,其產品有著抑菌、除臭、除異味、淨化空氣等功能。路易興一直將治理汙染視為己任。
  • 微生物培養的福音:一個直接用16S rDNA序列來預測其培養基配方的網站!!!
    ,網站名字叫KOMODO(Known Media Database),沒錯,網站作者就是嚴(tiao)肅(pi)地把科莫多巨蜥的照片放在了網站主頁,見下圖1左上角。該網站的意義 這是個很了不起的工作,說他了不起是因為目前環境中的微生物絕大多數(90%~99%)是不可培養的[2],因對不同微生物培養條件(尤其是培養基配方)的不了解,阻礙了微生物的分離培養。隨著高通量測序技術的發展,目前有大量文章是在做基於16S rDNA的微生物非培養多樣性,但拿不到菌種使得目標微生物的應用和機理研究成為空中樓閣。
  • 原創 | 環境微生物監測結果的判定
    此次,帶來其投稿的一篇《環境微生物監測結果的判定》,希望用另外一種嶄新的形式,給行業帶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經驗。其一,同一個潔淨區或者潔淨室內多個監測碟的微生物求和取平均值;其二,不能取平均值,須每個監測碟單獨評價環境;其三,認為A、B、C級潔淨區不能取平均值,須每個監測碟單獨評價環境,但同一個D級潔淨區或者潔淨室所有監測碟的微生物可以求和取平均值。
  • 最全最實用的微生物數據與資源在這裡下載
    現在,這些問題都可以在國家微生物科學數據中心(NMDC)解決了。NMDC為大家精心整理了7個類別的62個資料庫100TB的數據,還包括做宏基因組數據分析用的參考資料庫和工具包,都可以通過國家微生物科學數據中心的雲平臺高速下載了!
  • 國家微生物中心精品網課:鄧曄 微生物生態與組學大數據分析
    國家微生物科學數據中心特別邀請我國微生物組學技術及大數據領域十位名師,推出網絡系列精品課程,本期邀請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鄧曄研究員分享《微生物生態與組學大數據分析》。本課程從微生物生態的概念、研究內容、微生物生態思維考量微生物組研究、環境微生物領域重點關注的問題,微生物生態科學與應用前沿等不同角度進行講解,包括環境微生物組的檢測技術熱點、宏基因組技術的開發等內容。歡迎大家登陸國家微生物科學數據中心網站(http://nmdc.cn/video)觀看學習。
  • 智利科學家在南極發現大量「強悍」微生物
    據《自然》網站4月4日報導,智利南極科考隊近日在蓬塔阿雷納斯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他們發現了一批生存在極端環境下的微生物
  • 徵稿:MALDI-TOF在臨床微生物領域的技術與應用進展
    儀器信息網訊 基質輔助雷射解吸電離飛行時間質譜(MALDI-TOF-MS)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軟電離質譜技術,得益於MALDI-TOF技術在微生物鑑定方面的飛速發展與質譜技術在醫學檢驗領域應用熱度的走高,此外該技術近年在基因分型分析、生物標誌物鑑定、病原體鑑定